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确证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
1.范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及辣度表示方法。

本方法的检出限: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均为1mg/Kg,线性范围为
1mg/L-150mg/L。

2.试样提取:
在样品中加入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25ml,用保鲜膜封口,用针扎几个小孔,然后在60℃浴条件下,使用超声波清洗器提取30min。

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滤渣连同滤纸重新加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25ml,使用超声波清洗器提取10min,重复两次,将三次过滤收集的滤液合并,用氮吹仪在70℃温度下浓缩至10ml—20ml,然后用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定容至50ml,经过滤器(0.45µm微孔过滤膜)过滤后进行色谱分析。

根据样品中辣椒素类物质总量和检测器的灵敏度,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稀释倍数。

3.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4.6mm*250mm 5um)
流动相:甲醇:水=65:35
进样量:10 µl
流速:1.0 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80nm
柱温箱温度:30℃
4.结果:
按照色谱条件,进行HPLC分析,用标准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根据辣椒素、二氢辣椒素标准曲线及试样中的峰面积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孙胜枚【摘要】该研究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辣椒制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进行检测,并对其提取条件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乙醇∶水=70∶30 (V∶V)作为提取液,采用直接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以0.3%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62∶38,V∶ 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Macherey-Nagel Nucleosil12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结果表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在20~1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12=0.999 8,R22=0.999 9),检出限为0.001 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104%和86%~103%,相对标准偏差RSD <5%.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可有效排除香辛料物质的杂峰干扰,适合各类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检测.【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4页(P148-151)【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辣椒素类物质;测定【作者】孙胜枚【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5日常所食用的辣椒制品中的辣味主要来源于辣椒当中的辣椒素类物质。

辣椒素类物质主要包含有以下5种:辣椒素(capsaicin,CAP)、二氢辣椒素(dihydrocapsaicin,DCAP)、高辣椒素(homocapsaicin)、高二氢辣椒素(homodihydrocapsaicin)、降二氢辣椒素(nordihydrocapsaicin)[1-2]。

其中辣椒类制品辣感的主要来源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占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90%以上[3],因此这两种辣椒素类物质也是辣味水平研究的主要对象[4-5]。

目前对于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检测主要方法有:比色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6-9]。

辣椒素

辣椒素

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是辣椒的活性成分。

它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有刺激性并可在口腔中产生灼烧感。

辣椒素和与其相关一些的化合物并称为辣椒元,它们是辣椒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能为了对草食动物形成威慑。

一般鸟类都不对辣椒元敏感。

纯辣椒素是一种斥水亲脂、无色无嗅的结晶或蜡状化合物。

辣椒素晶体,是以食用天然辣椒果实为原料生产的天然产品,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晶体,产品中辣椒素总含量95%,其中:辣椒碱>60 %,二氢辣椒碱>20 %,其他辣椒碱类化合物<10 %,辣椒碱(16,000,000SCH)二氢辣椒碱(16,000,000SCH)熔点范围为57~66℃,产品中无任何有机溶剂残留。

其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美国药典[24卷(1999年版)、25卷(2001年版)、26卷(2003年版)、27卷(2004年版) ]中规定的标准。

分子式:C18H27NO3分子量:305.42CAS NO. 404-86-4EINECS NO. 206-969-8物理化学性质熔点:62-65°C水溶性:insoluble安全数据危险类别码:R25;R37/38;R41;R42/43安全说明:S22;S26;S28;S36/39;S45危险品运输编号:UN 2811IUPAC名(E)-N-(4-羟基-3-甲氧基苯)-8-甲基-6-烯胺SMILES CC(C)/C=C/CCCCC(NCC1=CC(OC)=C(O)C=C1)=OCAS号[404-86-4]别名:E)-N-[(4-Hydroxy-3-methoxyphenyl)methyl]-8-methyl-6- nonenamide8-Methyl-N-vanillyl-6-nonenamide;(E)-8-Methyl-N-vanillyl-6-nonenamid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辣椒元,二氢辣椒素位居第二。

这两种化合物的辣度差不多是降二氢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与高辣椒素的两倍。

辣椒碱 辣椒精 辣椒粉 辣度HPLC检测方法

辣椒碱 辣椒精 辣椒粉 辣度HPLC检测方法

辣椒碱、辣椒精、辣椒粉、辣度HPLC检测方法(一)辣椒碱检测辣椒碱、二氢辣椒碱、总辣椒碱含量检测:1、试剂和器材;1.1乙腈色谱级或同等级;1.2 冰醋酸,试剂级或同等级;1.3 水,色谱级或同等级;1.4 乙醇,95%分析纯;1.5合成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进口);1.6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紫外可见检测器等。

2.液相色谱应用条件2.1流动相: 60%水加入1%的醋酸:40%乙腈(V/V);2.2 流动速度1.5 ml/min;2.3 LC-18,5微米,15厘米*4.6毫米;2.4进样量20μl;2.5柱温28℃;2.6检测器在280 nm处测吸光值。

3.标样测量3.1标准样的准备(分别用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准称150mg(质量记为Mc和Md)左右标准品加入至100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定容,摇匀,再移液稀释10倍;3.2用注射器移取标准稀释液溶液,加装过滤器注射到HPLC;3.3分别运行并记录峰谱面积Sc和Sd。

4.样品测量4.1样品的准备,准确称150mg(质量记为m)左右样品加入至100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定容,摇匀,再移液稀释10倍;4.2用注射器移取标准液,加装过滤器(0.45um)注射到HPLC;4.3运行并记录峰谱面积,按出峰前后,降二氢辣椒碱为N, 辣椒碱为C, 二氢辣椒碱为D。

5.计算5.1辣椒碱含量=(C/Sc)*辣椒碱标样纯度*(Mc/m)*100℅;5.2二氢辣椒碱含量=(D/Sd)*二氢辣椒碱标样纯度*(Md/m)*100℅;5.3其它辣椒碱含量,仅选取降二氢辣椒碱其它辣椒碱含量=(N/Sc) *辣椒碱标样纯度*(Mc/m)*100℅;5.4总辣椒碱=辣椒碱含量+二氢辣椒碱含量+其它辣椒碱含量。

(二)辣椒精检测1.试剂和器材1.1乙腈色谱级或同等级;1.2 冰醋酸,试剂级或同等级;1.3 水,色谱级或同等级;1.4 乙醇,95%分析纯;1.5合成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进口);1.6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紫外可见检测器等;1.7 丙酮,分析纯。

辣椒素白色固体工艺流程

辣椒素白色固体工艺流程

辣椒素白色固体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辣椒素是一种从辣椒中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镇痛、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理活性。

辣椒红色素

辣椒红色素

辣椒红Paprika Oleoresin(Paprika Red;Paprika extract)别名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编码GB 08.106;ISN 160C化学结构主要成分为(Ⅰ)辣椒红素和(Ⅱ)辣椒玉红素,属类胡萝卜素。

此外,还含有一定量非着色成分辣椒素(Ⅲ)。

(Ⅰ)辣椒红素(Capsanthin)C40H56O3 相对分子质量584.85(Ⅱ)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C40H56O4相对分子质量600.85(Ⅲ)辣椒素(Capsaicin):目前所知呈辣味组分有14种,其基本结构骨架相同,只是侧链的R基团有差异。

辣素:R=—(CH2)4—C H=CH—(CH3)2C18H27NO3相对分子质量305.40二氢辣素:R=—(CH2)6—CH—(CH3)2降二氢辣素:R=—(CH2)5—CH=CH—(CH3)2高二氢辣素:R=—(CH2)7—CH=CH—(CH3)2高辣素:R=—(CH2)4—CH=CH—CH2—CH—(CH3)2上述前两种的含量占辣味组含量的80%以上。

前5种的含量占辣味组含量的90%以上。

其余的含量甚微。

性状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

依来源与制法的不同,具有不同程度的辣味。

在石油醚(汽油)中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75.5nm,在正己烷中为504nm,在二硫化碳中为503nm和542nm,在苯中为486nm和519nm。

可任意溶解于丙酮、氯仿、正己烷、食用油。

易溶于乙醇,稍难溶于丙三醇,不溶于水。

本品耐光性差,波长210~440nm,特别是285nm紫外光可促使本品褪色。

对热稳定,160℃加热2h几乎不褪色。

Fe+3、Cu+2、Co+2可使之褪色。

遇Al+3、Sn+2、Pb+2发生沉淀,此外,几乎不受其他离子影响。

着色力强。

色调因稀释浓度不同由浅黄至橙红色。

制法将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m L.)的成熟干燥果实之果皮粉碎后,用乙醇、丙酮、异丙酮或正己烷抽提,滤液经纯化加工而制得。

辣椒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辣椒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朝上移至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阴干。
⑤ 把阴干后的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 分钟。——活化。 ⑥ 待板凉至室温后,置干燥器中保存
天然产物化学
实验步骤(三)
辣椒碱的检识
碘-碘化钾试剂法

1g碘+10g碘化钾溶于50mL水中(可略 加热),加2mL醋酸,加水稀释至 100mL。 取生物碱样液1mL,加入碘-碘化钾试剂 1~2滴,观察现象。
天然产物化学
6、实验报告
(一)
描述实验现象
(二)
描述实验现象
计算Rf值,并分析。
食疗与保健
展开剂
起始线到溶剂前 沿距离/cm 起始线到斑点中 心距离/cm
纯 石油醚: 石油醚: 甲 水 丙酮(1:4) 丙酮(1:4) 醇
辣椒 碱
Rf 辣椒 红素
起始线到溶剂前 沿距离/cm
起始线到斑点中 心距离/cm
天然产物化学
提取操作要点:
装置从下到上进行安装; 烧瓶中放置沸石; 滤纸筒位于略低于虹吸管的上弯 头处; 乙醇从提取器中加入直至液面达 到虹吸管上弯头部,正好虹吸一 次,再加入第一次加入量的一半。 实验结束:当乙醇在提取管中的 液面即将达到虹吸管的上弯头处 时,从水浴锅中取出索氏提取器 装置。
天然产物化学
试剂 仪器 干燥红辣椒5g; 乙醇约80mL 硅胶薄板;层析缸;索氏提取
器;点样毛细管 等
天然产物化学
4. 实验步骤(一)
5g干燥去籽研细的红辣椒用滤纸包好, 装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 回流冷凝1.5h;(回流温度?)
待提取液冷却至室温,蒸发滤液收集色 素混合物(辣椒油树脂);
辣椒油树脂:含有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

天然产物化学

RP-HPLC法测定辣椒风湿巴布膏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

RP-HPLC法测定辣椒风湿巴布膏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

RP-HPLC法测定辣椒风湿巴布膏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杨燕云;许亮;张慧【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11(033)008【摘要】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风湿巴布膏(辣椒、薄荷脑、冰片)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方法辣椒风湿巴布膏用甲醇萃取,萃取物的HPLC分析采用Hyperail C18分析柱(200 mm ×4.6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结果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分别在2.443~24.43 μg/mL(r=0.999 6)和1.331~13.31μg/mL(r=0.999 8)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为1.1%)和101.1%(RSD为0.6%).结论实验简便,可靠,对提高药品质量标准提供一个参考方法.【总页数】4页(P1340-1343)【作者】杨燕云;许亮;张慧【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大连1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 [J], 厉志伟;王盛莉2.HPLC法测定辣椒红色素中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含量 [J], 刘立业;钟方丽;娄大伟;王慧竹;陈帅3.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 [J], 曹莉;黄多临4.GPC-HP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含量 [J], 徐彦辉;刘燕;丁磊5.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的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 [J], 阳曦;向世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