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家乡的民俗文化

——河洛文化浅谈

上民俗文化已有一学期了,听老师在课堂上侃谈民俗文化,从远古神话故事,到现在的起居,饮食,以及婚丧民俗,感触颇多,今天也借这个机会浅谈我家的民俗的特色吧!

首先,看看洛阳还未灭绝的乡村窑洞。

穴居之习,古已有之。豫西邙山是黄土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黄土堆积层厚,在人们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就可以挖掘窑洞,供人们生息,所以穴居之风沿习至今。

在洛阳的黄土高原一带农村,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生活习惯。尤以村民们居住的窑洞天井四合院最有特色。当居民选择好要居住的地点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坑,然后在四面打出几孔窑洞,旁边挖一条通往地面的地道,院内中间挖一口渗水井,坑沿四周砌一圈矮墙,便成为一处防雨挡风、东暖夏凉的地下天井四合院。整个村庄坑连着坑、户连着户。站在坑上村边,只闻鸡犬相吠,却不见村庄的踪影,颇为奇特。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温差较小,居之能延年益寿。

谈到洛阳,不能不说说家乡的牡丹。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

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

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

多,花色奇绝,有红、白、

粉、黄、紫、蓝、绿、黑

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

型、1000多个品种。每年

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洛阳的各大公园涌去。人们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莫大的荣幸。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

洛阳作为九朝古都,当然缺不了那绝美的音乐之声。接下来是洛阳地方文艺--曲剧和河洛大鼓。

洛阳曲子,渊源于南阳曲剧。洛阳曲子,经过了坐堂弹唱,高跷曲和高跷曲登台演唱三个发展阶段,到了民国初年,新的剧种洛阳曲剧开始诞生。洛阳曲剧又称洛阳小调曲,是河南曲剧的一大流派,已有60余年的历史。因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善于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现已遍及河南各地,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洛阳曲剧的发展过程,大体经由“坐摊弹唱”、“高跷演出”和“舞台演唱”三个阶段。在数十年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创造和革新曲牌,完善行当唱腔,提高饰演水平,并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锣鼓经。

河洛大鼓为洛阳一带特有的曲艺,始创于清代中期。河洛大鼓是以洛阳一带流行的小唱为内容,运用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的腔调,经过陶冶、取舍而形成的新派系。当地人都称河洛大鼓为“说书”,至今在洛阳一带常把“说书唱戏”联在一起。张天培和其高徒程文和在洛阳老城青年宫设书场,说唱(九头案》、《刘庸下南京》等,场场坐满,深受欢迎。1957年,他参加了河南曲艺会演,演出了《武松赶会}、李老三修渠》等,受到了河南省文艺界的好评和省领导的嘉奖。 1958年在中南文艺会演时,获得了高度赞扬,并接受了文化部领导的建议,将“说书”改为“河洛大鼓”。后来合并到市歌舞团。

身为一个洛阳人,我也着迷于家乡的美味。

洛阳水席,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兴起于盛唐,但如何兴起却又说法不一,有说是自上而下,有说是自下而上。换句话说,就是来自民间与来自宫廷之争。

来自民间的说法是,洛阳水席是由寺庵斋菜发展起来的。寺庵,和尚尼姑住的地方;斋菜,就是素菜。寺庵斋菜就是和尚尼姑们吃的素菜。隋唐时佛教极盛,洛阳作为京城和东都,庙宇林立自不在话下,和尚尼姑众多也在情理之中,“南无阿弥陀佛”声响遍河洛大地。寺庵得有人布施才能生存,至少是能更好地生存,为了款待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施主,僧尼们潜心研究,根据洛阳气候干燥寒冷民间膳食多用汤类的特点,素菜荤做,连汤带水。豪贵施主吃腻了山珍海味,鸡鸭鱼鳖,乍一尝这和尚尼姑们敬上来的素餐,清爽利口,开胃生津,好!好!好!喜欢上了,一传十,十传百,这寺庵菜名声大振,宫中府中的厨子都到庙里学做饭了。寺庵菜进入上流社会,进入皇宫中,经过大师御厨们的改进加工,精雕细琢,花色更多,品种更盛,味道更美,成了国宴大菜了。相传武则天有一次巡视洛阳,看大周盛世,百姓乐业,商贸繁荣,龙心大悦,传旨招来100余名厨师,摆下了100桌水席大宴,大宴臣僚。厨子做得好,皇帝吃得高兴,大赞水席不绝口。

来自宫廷的说法是,“水席”一出生就在皇宫禁内,是中国饮食历史发展到唐时的自然产物,是大唐雄风浩荡,大开大合,兼容并蓄的万千气象在吃喝上的具体表现,是武则天时的国宴,轻易不露面的。张元纯著《真不同》一书中,借赵天尧看白敬斋家藏书之名对此宴的高贵与神秘有详细描述“每逢外使来朝,功臣论赏,谷丰雨顺,年节

庆祭,大明堂必设此宴,每武必享之。此宴之华奢,天下羡也。凡有此宴,必公苑大张,应天门仪仗列班,鼓雷九震,至大明宫千步彩幡摇蔽,锦花布道,笙瑟磬钹不绝。朝班臣宦虽众,能享此宴者寥寥。或因功,或因近,或因要执,陪武皇用此宴者百不及一,皆大幸也。”场面惊人,用料更惊人,“龙肝、凤髓、豹胎、猴枣、狸唇、醍醐、鹿尾、象鼻、驼乳糜、紫玉浆”。珍奇古怪,闻所未闻,别说普通百姓了,就连官府权贵,有些人一辈子子恐怕找不全这些稀罕的东西。

不论是出身寒门还是金枝玉叶,随着朝代的更替,洛阳王气渐失渐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遭受雨打风吹的不只是洛阳的千年风流,也包括水席,它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到民间,这一去惹人争论不少,有人说是返朴归真,有人说是落魄寒酸。自元至明至清至民国,几百年时间里,这道大宴从底层走向更底层,烟尘消磨中,“公主”彻底成了“村姑”,它沦为“官场儿”、“官席”,劳苦大众用简单廉价的材料充实着它的内容,来点缀自己的生活。只是从那近乎油俗的称呼中,尚可想象它当初的辉煌与华丽。

我喜欢喝酒,也许就是洛阳人的共性吧!

酒在洛阳民俗活动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表现形式更是生动活泼、姿态万千。农历狗年春节将至,这几天结婚的人特别多,满街都是花车,满城都是喜气。图个喜庆,咱就从婚礼中的酒事活动开始,品品酒香里泡出来的民俗风情到底是何滋味。

家乡人娶媳妇,从提亲到订婚的每一个环节,酒是少不了的:媒人去姑娘家提亲,得捎上酒;婚宴上,新人要向亲朋好友敬酒;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