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名词解释真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名词解释历年真题

近五年考过(2008——2012)近十年考过(1998——2008)

1、风化作用: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3次)

2、风化壳:分化产物虽经分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留物(3次)。

3、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又称崩塌。

4、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3次)

5、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

6、泥石流: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物。

7、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的控制,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就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河流侵蚀基准面。

8、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使分水岭外移,导致一条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流,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

9、河流阶地:河谷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

10、河流阶地:河谷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11、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地段,河流和海洋(湖泊)水体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12、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均可形成喀斯特地貌。

13、岩溶盆地又名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岩溶洼地,面积10~100平方公里以上,边缘略陡并发育峰林,底部平坦且覆盖残留红土。其继续扩大即形成岩溶平原,地表覆盖红土并发育孤峰残丘。(坡立谷)

14、冰斗:三面环以陡峭崖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和圆椅状的洼地。

15、冰渍地貌: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总称冰渍。

16、冻融作用:由于气温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水和地下冰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土层反复冻融,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导致岩(土)体破坏、扰动和位移,这一复

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17、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18、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11km。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19、温室效应(花房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度。这种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效应(花房效应)。

20、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用单位高度气温变化值表示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

21、绝对湿度(α)或水汽密度,单位容积所含的水汽质量以g/cm3表示,为~。(102)

22、雾凇: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的一种白色凝结物,俗称树挂。

23、副热带高压带:从赤道上空流向两级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流向逐渐偏向纬线方向,阻碍了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向高纬度流动空气质量增加,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

24、信风环流圈(hadley环流圈):蚀一个直接的热力环刘备,约占30个维度,暖空气在热带辐合带上升,到高空向高维输送,收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流向东偏转出现高空西风,空气在副热带维度下沉分别两支,一支流向赤道,在低纬地区形成闭合环流,即……

25、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称为行星风系。

26、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得风系,称为季风,它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129)(4次)

27、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质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3次)

28、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29、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30、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锋面)。(4次)

3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2、暖锋、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33、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用以专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

34、沃克环流:位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侧的南美洲西海岸(90o W附近),强烈的下沉气流受冷海水影响降温后,随偏东信风西流,到达西太平洋赤道(120o E)受热上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于是在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图上,就出现一种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热

成闭合环流,称为沃克环流。(148)

35、南方涛动: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震荡现象。(149)

36、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极其各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特定的方向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4次)

37、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应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4)

38、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3次)

39、土地评价:在土地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更具特定的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

40、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应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4)

41、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3次)

42、土地评价:在土地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更具特定的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

4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长期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互同意、彼此适合的现象。

44、生物群落:在自然界很难见到哪一个生物种群是单独地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或地段,而是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物种的、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

45、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共同生活的植物群落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这种组合就是植物群落。(2次)

46、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物质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是一漫长的过程。

47、演替顶级:一个地区的群落若没有重大外界因素的干扰,通过进展演替最终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保持协调、种类组成和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所谓最终阶段的群落,称作演替顶级。

48、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49、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连接而成的一个能量和物质流动的系列即为食物链。

50、土壤: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空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3次)

51、土壤胶体:土壤中高度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的固相物质

52、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