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传统方法学

第3章结构化分析

1.结构化分析就是一种建立模型的活动,通常建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

模型三种模型。

2.需求分析的工作概括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需求

评审。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后成果。

4.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不包括:算法的描述;功能模型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白盒测试的测试的测试数据依据是程序的颞部逻辑;汽车和发动机之间是聚合关系;运输工具和汽车之间是泛化关系。

5.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判定树和判定表。

6.实体-关系图(E-R图),用于建立数据模型,其中包含了实体、关系、属

性。

7.数据流图(DFD):描绘信息流和数据输入输出的移动过程。是结构化分析过

程中使用的主要建模工具。功能建模。

8.典型的数据流的类型有变换型和事务型。

9.建立数据流图的步骤是由外向里、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数据流图中的主要

图形元素有:加工、数据流、存储文件、源和潭。

10.状态转换图: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表示系统的

行为,提供了行为建模的机制。

11.数据字典:描述在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中出现的数据对象和控制

信息的特征,给出这些对象的精确定义。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的核心,通常使用CASE工具来创建和维护数据字典。

12.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SA方法)的核心。它通常包括五个部分,即数

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13.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用最小的代

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实质: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第4章结构化设计

14.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应独立、单一功能的模块组

成的结构。

1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

限制使用goto 语句。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程序的易读性。三种逻辑结构为顺序、选择和重复(或循环)。

16.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过程设计。分两步完成:

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17.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抽象、模块化、逐步求精、信息隐蔽、模块独立性(内

聚性和耦合性)。

18.模块独立的好处:易开发、易测试、易维护。模块独立程度的衡量标准:内

聚和耦合。

19.数据耦合是指两个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参数。

20.模块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例如:巧合内聚:

模块内各部间没有联系或联系很松散,则称这种模块为巧合内聚。逻辑内聚:

一个模块完成的多任务逻辑上相关(几个相关能组合),则称为逻辑内聚。过程内聚:一个模块内的多功能彼此相关,且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为过程内聚。

21.内聚衡量模块内各元素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衡量不同模块之间连接的

紧密程度。

22.模块内聚是模块各处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包括: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

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23.内容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

24.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简单数据参数来交

换输入、输出信息的。

25.公共耦合: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

26.控制耦合:如果一个模块通过传送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

地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

27.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内容耦合(高)

(低内聚)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中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高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模块独立性设计原则:提高内聚,降低耦合

28.表示软件结构:层次图、HIPO图、结构图。过程设计:程序流程图、盒图(N

-S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

29.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方法。

30.JACKSON方法是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70年代中期出了“面向数据结构”

的设计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由英国M.JACKSON提出的JACKSON方法和由法国人J.WARNIER提出的WARNIER方法。 JACKSON在JSP的基础上扩展成了一种系统的开发方法,简称JSD。JSD主要以活动事件为中心,通过由一串活动顺序组合构成的进程,建立系统模型,最后实现该模型。JSP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因此该方法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 JACKSON方法提供了自己的描述工具――-JACKSON结构图。无论数据结构还是程序结构,都限于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重复结构)及它们的组合。

31.JACKSON结构图的特点: 1)能对结构进行自顶向下分解,因此可以表示层

次结构。 2)结构易读,形象直观。 3)既能表示数据结构也能表示程序结构,且表示的是组成关系。

32.JSP方法一般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设计: 1)分析并确定输入数据和输

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并用JACKson结构图表示这些数据结构。 2)找出输入数据结构和输出数据结构中有对应关系的数据单元。“对应关系”指这些数据单元在数据内容上、数量上和顺序上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于重复的数据单元,重复的次序和次数都相同才有对应关系。 3)按一定的规则由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4)列出基本操作与条件,并把它们分配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 5)用伪码写出程序。

第5章结构化实现

33.编码风格应遵循的规则。

34.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

果之间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