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律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增强自律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增强自律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浅论情趣与情操

《摘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是每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生活情趣不仅仅是个人生活问题,情趣的健康与否,还关系到廉政的大事。本文从情操的角度浅论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得到有兴趣的同志的批评指正。

一、情趣

什么是情趣?用美学术语说,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对生命之乐的一种感知,一种审美感觉上的自足”。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志趣。说白了,就是因为热爱生活,从而追求乐趣,创造乐趣,感受乐趣。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构成了他的生活情趣。

一壶浊酒,约三五知己,谈古论今,酣畅淋漓是情趣。

一杯茶、一本书、对一抹阳光,用心灵与书对话,用心与书中的人物沟通,这又是一种情趣。

或是倾听贝多芬的命运,欣赏阿柄的映月,在音乐中感受生命的起伏跌荡,在音乐中感知人生的欢乐、挫折、抗争与无奈。

也可以约三五朋友健身、爬山,在大汗淋漓中,释放压力,排泄身心的毒素,让身心都得到锻炼和净化。

还可以与棋友,在“马、跑”声中驰骋疆场。

。。。。。。

目前在官场上还流行一种“另类”情趣:

“段子”情趣,就是幽默、诙谐包装下的黄色笑话。从表面上看,段子只是一种私下传颂的笑话,而且风趣诙谐,皆大欢喜。实质上,“段子”文化是低俗文化的噪音。

“杯子”情趣,就是白天捧茶杯,晚上捧酒杯,成天围着杯子转。“杯子”文化盛行,是某些官员生活形态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少数人沉湎酒肉,纵情声色,碌碌无为,游戏人生。“裙子”情趣盛行。十贪九色,从落网的贪官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规律,以至于出现许多贪官不是相关职能部门查出来的,而是贪官情妇牵连出来的奇怪现象,面对众多的情妇高深的管理学已经不起作用,以至于情妇争风吃醋扯出许多丑事情来。

“骰子”情趣,腐败分子往往都是与赌分不开的。久赌无输赢,赌徒心理一旦形成,一旦得逞,就再也难以消弭,有如吸食了毒品一般深陷其中难以自我禁绝。一个人一旦染上这样的陋习,就遑论什么宗旨意识,遑论什么畏惧之心!一旦这一心理底线被突破,就会什么样的坏事都敢干,什么样的风险都敢冒,至于党和国家的安全、人民群众的利益,早就被当作赌注了。

“票子”情趣,“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成为这本分人的真实座右铭。现今很多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公开行贿受贿。卖官鬻爵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明码标价的官帽事件查处也时有发生。不论是39岁还是59岁,各种年龄段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大有前仆后继之精神,以至于有些贪官落网后自己也纳闷为什么要那么多没有用的票子?

为什么情趣爱好有如此高下低俗之分?我认为这和一个人的情操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就必须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情操

情操集中代表了一个人的道德力量和人格力量,一个人只有培育起高尚的情操,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或者说培育高尚的情操,是人思想品德修养的出发点

和归宿。

恩格斯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已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已对人都有利。马克.吐温论情操:人生,处处地方都有毒蛇在引诱我们。魏征论情操: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远者,必浚其泉源。胡锦涛更是把现在的情操浓缩成“八荣八耻”

(一)培养高尚的情操须看透事物的本质:

1、怎麽看得失、名利、钱财?

有一本书叫“欲望的牢笼”描述了这样一只老鼠:在青黄不接时一只老鼠发现了一个米缸,里面有半缸米,这只老鼠大喜过望,他跳进去开始吃米,米越吃越少,它偶尔也想跳出去,可米的诱惑太大,以至于老鼠一直吃下去,当他吃干净米时才发现,自己跳不出去了,这只米缸变成了它欲望的牢笼。

中华民族的智者老子在道德经里用充满智慧的语言、辨证地进行描述了这一问题: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他告诉我们物极必反!过分的珍惜吝啬必然会导致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必然造成大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被侮辱,因为人必自辱而后被辱之。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灭亡,这样才能长久。

2、怎麽看幸福: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幸运,就是保持轻度贫困。“贫困”?谁都不想贫困,哪怕是轻度的,大部分人都认为,钱财越多才能越幸福,位高权重才能幸福。其实很多富翁发愁的是怎么分配他的财产?甚至认为接近他的人都是因为他有钱才接近他,内心没有了爱,自然也难得到幸福。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感觉不同,我们要培养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呢?

我认为人生需“三看”:常到监狱看看,明白自由的可贵;常到贫民家看看,调整幸福的基准线;常到火葬场看看,明白人生的短暂。

席慕容的一首《分享》非常贴切地描述了什么是“幸福”

分享

欣赏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满自信;

批评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伤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坚强;

疼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

依赖你的人可以使你拥有能力;

想依靠的对象可以让你歇歇脚;

没有不好的人事物,

只欠缺不好好用心体会的人,

付诸热诚还以原色过个好的艺术生活。

飨宴周遭,

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

在可以追逐的未来。

我的双眼保持着眺望,

我的双耳仔细聆听,

惟恐疏忽错过。

后来才发现,

那些握过的手、唱歌的歌、

流过的泪、爱过的人…

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

(二)培养高尚的情操还要放下对各种欲望的执着

什么是“放下”?如何才能放下?这是困扰人们的一个大问题。“放下”就是不过分、不执着!知道适可而止,“知止不殆”!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道理,尤其是领导干部更是明白其中的利害!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放不下”?

我认为是日趋麻木的感官,使普通的活动和娱乐不能人感让受到相应的愉悦,不能使人得到快乐。人类有一种“敏感递减法”,是用来保护我们自己免于接受太多痛苦,而使自己生存下来的保护系统。所谓“敏感递减法”是指同样的经验,当我们经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我们的敏感度会降低。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实验叫“五杯水实验”,第一杯水里加入一勺糖,第二杯里加入两勺,第三杯里加入三勺,在第四杯里加入四勺,第五杯里加入五勺。将他们搅拌均匀后,从第一杯开始喝,在嘴里含两分钟左右将它咽下,再喝第二杯,同样也含两分钟咽下……这样喝完五杯水,你会发现第一杯虽然只加了一勺糖,但是喝起来却是最甜的。

佛家谈到佛陀能在第一次看到一朵鲜花和在第五百次看到时有同样的惊喜,我们称这个能力是能够抛开过去经验的一种能力。可是大多数的人活在“敏感递减里”,所以:感官的敏锐度是随着不断的刺激递减的,如果我们总是用较强的活动去刺激他,感官就会日渐麻木。小孩子可以在非常简单的游戏和活动中感受到非常的快乐!可成人就丧失了这样的能力。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要注重“保护我们的心灵和感官”注意“养心”以保持她的敏锐和感知力,放下执著。我们就能够正确的对待名利、得失,能够明白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我们就能够拥有快乐的能力,拥有爱的能力,那时我们敏锐的心灵能够在清风、明月、朝阳、远山……,等寻常的事物中感知美,在我们的柴、米、油、盐等平凡生活中感受幸福,我们就会拥有健康的生活情趣,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上形成了许多不良风气。军营虽然是个特殊的地方,但并非与世隔绝,社会上形形色色、五彩斑斓的东西,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有时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至上、贪图享乐、崇商慕富、唯利“滥交”等不良思想在军营传播。那么该如何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引导官兵正确的价值取向,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呢? 一、抵制不良生活情趣,提高部队战斗意志。 只有那些高尚、健康的情趣,才能催人奋进;而那些低级、庸俗的情趣,只会消磨人的斗志,把人引入歧途。二战期间,美国的大量淫秽书刊随物资发往盟军前线。许多人迷恋于被占领城市的舒适生活,无心恋战,一些部队竟濒临瓦解。巴顿将军急忙在美军中进行军纪整顿,蒙哥马利干脆带所属部队出城。在盟军的高级会议上,美英将领们把抵制这类书刊称为“美军的另一场战争”。这一历史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追求什么样的情趣,直接关系到军心和战斗力。健康的情趣,催人上进,凝聚力量;低下的情趣,消磨斗志,涣散军心,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强化无私奉献精神,提高官兵道德修养。 无私奉献是军人道德的核心,是人民军队的本质体现,是凝聚军心的力量源泉。无论社会怎么样发展,革命军人无私奉献的

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变。为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化军人无私奉献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做的以下几点。 (一)要正确处理物质利益与无私奉献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无私奉献勇于牺牲是人民军队的本质体现,军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奉献,讲牺牲。 (二)要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军队的发展要建立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 (三)正确处理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军人要自觉做到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军队的整体利益之中,正确对待改革中的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正确对待军地“反差”。 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葆我军政治本色。 我们党和军队从偏僻落后的山沟里,从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发展起来,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强大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人们军队更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就要求每名同志自觉做到:在思想上,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在学习上,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刻苦用功,锲而不舍;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一种乐于吃苦、不怕困难、争创第一的勇气;在生活上,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清正廉洁的美德。 四、贯彻爱军习武意识,增强履行使命能力。

(完整版)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认识自我,重视自我意识的养成。 教学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 重点难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形成。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进行理论讲授;讨论。 课时:2学时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包括对自己三个方面的认识:生理状况(如身体状况和外貌特征)、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能力、行为习惯等),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如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自己的社会地位等)。自我意识包括本质的自我与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我们以此确定自己,并在生活经历、反省体验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对于任何青年人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在这一年龄能够比较正确而客观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才可能在将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步入社会。 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 (一)自我意识萌生时期(8个月——3岁,主要是生理自我的发展)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例如,婴儿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咬到自己哭出来,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婴儿一般在8个月龄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l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一般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形成时期(3岁——14岁,主要是社会自我的发展) 3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14岁——23、24岁,主要是心理自我的发展) 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1)

养成活动主题: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自律,从我做起 如今大学生文明自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明素质的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反应出该地区社会进步的一种转台和成都。现代文明是各人或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生活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四)大学生利他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感受。 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同学们的手机状态里,关机、无声或震动的占70.83%,想起来的时候就调的占26.04%,只有3.13%的同学选择不去管它,这说明同学们其实还是很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影响。还有就是,在宿舍中同学休息时是否会保持安静,61.46%的同学表示很注意,8.33%的人要有人提醒,还有30.21%的人兴奋时会忘记。虽然大多数的同学会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会忘记,所以同学们的利他意识仍有待加强。 (四)大学生基本礼仪欠缺 在尊重他人方面,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听各类讲座时的情况。只有11.46%的人表示他们会坚持到底,认为这样体现对演讲者的尊重,因讲座无聊中途退场的人占到39.58%之多,还有的是因客观原因退场占48.96%。当问及看到老师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只有32.29%的同学选择会,还有9.37%的人看心情而定,还有人打招呼的前提是那个老师自己熟悉占56.25%,2.08%的同学从不主动打招呼。

加强纪律作风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优秀范文:加强纪律作风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为了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0*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或通称两个条例],并于200*年12月31日以中发[200*]17号、18号文件颁布实施。这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和重要里程碑。学习贯彻好两个条例,对于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划时代重大的意义。 认真学习两个条例,明确掌握基本内容 (一)、关于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内容 党内监督条例设五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47条,6600余字。第一章总则:规定了党内监督条例的立法目的和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对象和重点内容等,从1——5共5条;第二章监督职责:规定了党委、党委委员、纪委、纪委委员、党员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和作用,从6——11共6条;第三章监督制度:规定了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10项制度,每

项制度列为一节,从12——39共28条;第四章监督保障:规定了实施监督条例的保障措施,从40——44共5条;第五章附则:规定了监督条例的解释机关和施行日期等,从45——47共3条。 党内监督条例是党内首部监督大法。通篇贯穿了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一主线。 (二)、关于党纪处分条例的基本内容 党纪处分条例设三编:即总则、分则、附则,分十五章和附则,共178条。第一编总则:设五章(一——五),共44条。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从1——8共8条。规定了纪律处分条例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五条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二章:违纪和纪律处分,从9——17共9条。规定了对党员纪律处分的种类、对党组织纪律处理的措施等;第三章:纪律处分运用规则,从18——29共12条。对从轻、从重;减轻、加重处分的各种情况作了明确的规定;第四章: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从30——33共4条。对开除党籍、行政处分或其他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等情况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五章:其他规定,从34——44共11条。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预备党员、下落不明的党员、死亡的党员以及其他党员违法违纪的处分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二编分则:设十章(六——十五),共130条。第六章: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从45——59共15条。第七章:违反

(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案

第二章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导语: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只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持一种接受和开放的态度才能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才有可能保持心理健康,顺利成长。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趋于稳定、全面、丰富和深刻。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下面从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看一下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大学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多了,社会对大学生的的期望也比较高。这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还涉及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高度。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预热阶段。在这期间,他们摆着这样深刻的问题: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等。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急切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且会付诸行动。相对于少年时期,大学生自我认知更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由于大学生活的历练,大学生不仅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些,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总结等手段全面客观

作文-初中国旗下讲话稿: 树立自律意识,加强自我管理

初中国旗下讲话稿:树立自律意识,加强 自我管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七(2)班的曹倩茹。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树立自律意识,加强自我管理 什么是自律?简单地讲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最高境界我们称之为“慎独”。 我先带同学们到芬兰看看:芬兰是北欧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但在20XX年它却获得了全球竞争力第一的美名。在芬兰的各个城市,基本看不到交警维持交通。最为典型例子便是在深更半夜空旷的街头,也不会有哪个芬兰人闯红灯。自律的素质达到这种程度,真实令人佩服! 由此可见,自律达到某种程度,也会变成一种竞争力,自律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对于疾病,人类最高明的方法是预防,对于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错误,最高明的方法则是避免,而自律便是预防针。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学生必是一个自律性极强的学生。今天利用国旗下讲话,我给同学提几点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第一要管好自己的手。 表现在不乱扔垃圾,相反还要随手捡起地上的杂物。我们的手要及时关门关窗、关灯关笼头;我们的手不去乱涂乱画,不破坏公物,更不能与同学大打出手。 第二要管好自己的脚。 脚是用来走路的,但你得好好走路,在教学楼里走路必须要轻。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楼梯上奔跑,弄得整栋大楼咚咚作响,实在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我们的脚不能去翻围墙、不能踢门,践踏草坪,更不能将不文明的脚印留在教室及走廊雪白的墙壁上。 第三要管好自己的嘴。 嘴是用来吃饭和讲话的,但要吃得文明,说的礼貌。我们不能随地吐痰,不吃零食,不买路边摊上的垃圾食品,随地吐痰是低素质的表现,边走边吃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更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们讲话应该有礼貌,有修养;满口脏话、粗语是极没教养的表现,讲话尖酸刻薄是没肚量的表现,大声喧哗则是没修养的表现。 第四要提高认识,管好自己的思想。 有些同学认为学校、老师管这管那,一点自由也没有。我给同学们讲个寓言故事:一天,风筝和线手牵手在天空中飞翔,过了一会儿,风筝不耐烦的对线说:“老兄,请放开我,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动的空间。”线劝道说:“老弟,不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律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操作时,则应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利用可行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 一、根据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自我意志的发展为基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心理特点、品质、自我价值和自己应该成为(或可能成为)怎样的人的认识。道德品质的发展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如果个体没有清楚的自我意识就不可能有明确的道德意识和自觉的道德需要,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和稳定的道德品质。 根据这个规律,我用以下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第一,诱导学生在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认识自我,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教育自己。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确定合理的行为方向,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我在讲授自我形象的内容时,当时班内恰巧有几位同学穿着打扮很另类。我没有对这种行为大肆批评,而是设计了几个题目让同学们讨论:1、人们为什么喜欢打扮?2、人们应不应该打扮?3、作为学生应如何打扮?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因而学生们讨论得异常热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应该打扮,但不应该花费过多的精力,应该打扮得简洁、自然、大方,既要注重外在美,更应注重内在美。这样经过讨论,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判断是非的能力弱,学生在做有些事时并不清楚自己做的对错,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己行为与行为后果中认识自我,才能增强自我意识。 第二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同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学生不喜欢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是愿意主动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才有说服力,印象才深刻。在讲授认识自我相关内容时,为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课前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调查题目,如下图: 我要这样发扬自己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这样克服自己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位同学在调查完后感叹道:“以前我没有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缺点。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自我激励是个体以某种刺激作为诱因,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自己的行为动机。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从出生时的无道德状态发展到有道德状态,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稳定的行为倾向形成的过程,是稳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式结构系统的构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需要是促成自我激励的重要条件,自我激励又是促成自我教育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一规律可以从培养道德需要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动力,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在各种道德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儿童的道德需要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的,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都会努力地在生活中寻求自己的地位,在周围人们的心目中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案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含义、发展及特点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3.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重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学案例] 教材案例2-1 “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思考:看完这个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启发?如果你是案中主角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助他?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课堂练习:p34 专栏2-9请你完成以下句子,然后大家分享。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是。因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景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以外,他人对我们评价,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种类:

(一)生理自我 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对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等的感受等。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它可以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七八个月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 (二)心理自我 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这阶段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从青春期一直到成年。自我意识经过这个阶段的分化、矛盾、统一而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 (三)社会自我 指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及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这阶段大致从3岁到青年期(3~14岁)逐步形成。在此阶段,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少年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从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 自我意识的形式: 由于自我意识既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心理活动的客体,它是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多层次、多纬度的心理现象,所以,自我意识的结构表现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批评等。对生理、心理和社会自我的认识。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它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以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怜、自弃、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表现出来。 3、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人的行为活动,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表现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自卫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专栏2-1.p22。 请学生自行阅读。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部分孩子对待学习开始松懈,连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拒绝,该完成的作业不做,该听的课不听,真担心进入中学后该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与他律(指接受他人约束)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 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

让我们增强自律意识

让我们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话题是:《让我们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自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最高境界我们称之为“慎独”。 同学们要增强自律意识,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管好自己的手。表现在不乱扔各种东西,不去乱涂乱画,不能去破坏公物,例如不破坏开关、水龙头、玻璃、桌凳,不乱摘花草等。更不能与同学与他人大打出手。相反我们要随手捡起地上的各种垃圾。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第二要管好自己的脚。脚是用来走路的,但你得好好走路,走路要规矩,在教学楼上走路必须要轻,而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过道上奔跑,弄得整栋大楼咚咚响,实在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我们的脚不能去翻越围墙、栏杆,更不能去踢门,践踏草坪。更有些不文明的脚印留在了一米多高的雪白的墙壁上,这一脚印也许成为你一生中的污点。我们的脚不应该去乱踢东西,更不能去踢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想警告某些半夜翻围墙上网的同学,你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父母吗?你想与学校的纪律对抗吗? 第三要管好自己的嘴。嘴是用来吃饭和讲话的,但我们应文明吃饭,文明讲话。我们不能随地吐痰和吐东西,随地吐东西是一种很没有修养和素质的表现,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更不利于身体健康。讲话应该有礼貌,有修养;满口脏话、粗话是低素质,讲话尖酸刻薄是没肚量,大声喧哗是没修养。 第四要管好自己的思想。自律意识的关键是要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我们应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同学们,你是否偿试过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站在老师的立场上、站在其他同学以及站在为自己将来考虑的立场上考虑过问题呢?这样或许你会更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或许你的思想会健康一些,心态会更好一些。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社会认可,说我们是有修养、高素质的人,那么就让我们增强自律意识,管好自己的手、脚、嘴和思想,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谢谢大家!

如何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如何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决定我们将付出多大地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经历时将坚持多久,它还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的反应模式,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交往以及自我人格的构建。因此我们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现代化社会。可见,自我意识对我们在整个人生历程中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健康的自我意识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怎样的自我意识才是健康的自我意识,它有一个标准: (1)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优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 (2)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3)自信、独立并与他人和睦相处,且能够积极的自我肯定。 (4)有理想、有目标并能够积极进取。 依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尝试去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是塑造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全面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才能给自己定位,扬长避短,发展和完善自己,一步一步健全自我意识。 以我为例,我每天都会找时间一个人安静的思考。我会利用这个时间认真反省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审视和剖析,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正。我以前很冲动,动不动就发脾气,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和批评,这种性格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和朋友。现在我会经常与他人进行比较,找出与他人的差距和不足,然后客观的进行自我批评和教训。此外,我还试着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所以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然后客观的从自身找原因,利用他人的批评来看清自己。 另外,要养成积极健康生活态度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可以使人奋发向上,争取实现健康的自我,对于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的座右铭是“笑看成与败,管他得与失”,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我不会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失败颓废不前。我试着让自己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看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努力改正。换句话说,我是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提高自己的。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有很多缺点,以前我只会一味掩饰,结果弄的自己越来越悲观,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当我试着将自己的心态放开时,我发现生活原来也这般美好。坦然面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前者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如参加各种文娱活动来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对于后者则要勇敢的面对、承认和接受。当我们能够正确对待长处和短处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是在正确认识自我之后确定的。理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要可行,要令人信服,只有这样理想才能激励我们为实现它而努力不息。 总之,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拥有一份乐观的心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和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我,认识自我,归纳自我,完善自我,一定会培养一种健康的自我意识。

培养技校学生自律意识的思考

培养技校学生自律意识的思考 以下是关于培养技校学生自律意识的思考,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培养技校学生自律意识的思考 潘建芬 笔者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学校拟在期末考试时推出“新政”——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你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通过这一情境让学生辩论“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他律?哪个更重要?”通过激烈的思辨,笔者希望学生能够意识到: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自律更重要,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慎独的意义及如何做到慎独。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现阶段实行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是行不通的,肯定会有部分同学不够自觉,会用各种手段来偷看,因大家自律能力不强,道德修养靠他律。 那么,如何增强技校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修养,使学生通过三至五年的学习,在特定校园文化的滋润下,成为文质彬彬、一身技能,深受社会欢迎,家长满意的人?下面结合学校的特点,谈谈笔者的一点浅见。 ·

一、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使他律促进自律 中职学生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大部分学生厌学、自卑、懒散,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当着老师的面一个样,离开老师的视线又是另一个样子,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在校园里随手乱丢垃圾,随便大声喧哗,甚至出口成“脏”,即使有监考老师在,也想方设法偷看等。所以需要发挥校园文化的约束规范功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好习惯成为自然。 校园文化的约束性表现为“硬”和“软”两种约束形态。 1.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硬”约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但是,在培养学生自律的过程中,离不开他律的约束作用,面对自律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需要外界的监督和促进,需要用各种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尽管大多学校均以《中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了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校规、班规、奖惩条例等,可谓严、细、实,但关键还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落实,督促、检查学生的执行情况,使制度能真正规范校园人的言行。如:为了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自觉保持座位周围的卫生,笔者所在学校有一个班就制定了“谁的地盘谁做主”的班规,只要发现哪位学生的周围有垃圾,就追究这个学生的责任。这样一来, ·

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2010年11月17日,公司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就如何加强自身廉洁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对公司个别项目经办人蜕变过程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做了详细的剖析,特别提到平时吃一点、喝一点,最后发展到拿一点,这一步步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过程是多么的可怕。会议中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要取”,作为经办人,一定要克己奉公,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公家财务千万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会议结束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项目经办人身上责任重大,如何才能做到廉洁自律呢?这就需要我们以史为鉴,从中吸取教训,从自我做起。我觉得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勤于学习,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之墙。思想是一个人行为的先导,思想上的松懈会导致行为的偏差。只有勤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才能做到目明心亮,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经得住诱惑;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至于误入歧途;只有勤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让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升华。因此,作为经办人就应该用科学的头脑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守住自己的思想道德底线,抵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 廉洁自律,重在自觉,贵在坚持。加强自律意识,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要慎独、慎始、慎微。一要廉,廉洁奉公是经办

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活中保持廉洁的心态,不做苟取之事,不为物欲所累,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让自己全身心保持轻松状态。二要洁,洁身自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全身心的洁净,踏踏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三要大,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大处着手,顾大局、识大体、明大义。脑中常有大智慧、大思路,才能拥有真正的大快乐。四要诚,心诚则灵,有诚才能有恒,做人、做事都要以诚而立。五要勇,勇于思索,勇于担当,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出淤泥而不染”,卓然独立,清廉自爱。 谨记赵总谆谆教诲,正确对待手中权力,正确处理手中权力和自身责任的关系。权力是公司赋予的,它具有两面性,用得好,能为公司创造利益,自身也能从中得到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要是用的不好,权利就会变性,可能会损害公司利益,人也会变质,可能会落得身败名裂。因此应该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加强责任心,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从公司利益出发,乐于接受监督。 因此通过此次警示教育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以后工作中一定会把廉政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动,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不断提高自身的拒变防腐能力,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常修为人之德,常怀感恩之心,自觉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中考政治提升训练二七年级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提升训练二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云南省)“毒祸猛于虎”,毒品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我们青少年应该 ( C ) ①自觉学法守法,增强禁毒意识,防范毒品侵害②具有不吸毒品、不种罂粟、不贩毒品的法制意识③树立起禁毒光荣,吸毒犯罪的法制观念④积极参与学校、政府组织的预防毒品的教育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云南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关于禁毒的决定》,我国对吸毒行为的处罚,主要是( A ) ①治安处罚②强制戒毒③劳动教养④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贵州·贵阳)动漫作品、影视作品、手机短信、互联网上的信息……它们中不乏有宣扬暴力、扭曲人性甚至传播黄色淫秽的内容混杂在其中。当面对这些不健康的文化时,我们应该:(A) A、善于辨别并自觉加以抵制 B、有选择的看,适可而止 C、随波逐流,听之任之 4.(湖北·宜昌)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意思是豁达的人对于顺与不顺应该一视同仁,对于欣喜和悲戚要一起忘记。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A.要发掘自身潜能 B.要培养自信心态 C.要善于调控情绪 5.(湖北·宜昌)小梅同学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在我公司抽奖摇号中得了一等奖,奖金2000元,汇50元的手续费即可领奖,联系电话……”你认为小梅应该:( A ) A.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B.把握机会,积极配合 C.诚实守信,换位思考 6.(山东·济宁)某媒体为了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你父母的同事或你家的邻居突然到学校来接你,你怎么办?”时,有12人回答“跟他(她)走”。这说明未成年人( C ) ①生活经验不足②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③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湖北·恩施)有资料显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1.6%是通过吸毒感染。而吸毒者大多又是因

自我意识和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规律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的分析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同年龄的青年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知识背景,他们饿自我意识又与一般青年有一些不同。 首先,大学生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大学生不象普通青年直接进入社会,而是有四-五年的知识技能的准备时间。在这段缓冲时间里,他们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主动积极的探索自我。回经常独思,反省“我聪明吗?我风度如何?我性格怎样?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会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和集体、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经常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 第二、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有与各类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性和理性趋于成熟,大多数学上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边的客观、全面。王登峰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显现实自我之间的相关比较高, 第三、大学生自我体验丰富复杂。一般说来,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学生对别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愿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闭锁于心。内心体验起伏较大,取得成绩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又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有明显的两极情绪。 第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提高,其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 第五、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高,但不同年纪的大学生在自我发展方面纯在明显差异,而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期心理障碍的表现趋势似乎存在某中对应关系。大学一、二、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随年纪升高而发展,而三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最多的时期。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不稳定期,但是也是依次新的上升期,因此也友人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扎的转折期。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大学生自我意识杂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逐步协调一致。但在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确立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也品尝了酸甜苦辣,付出了艰难的代价,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进行了不懈努力。 1、自我意识的分化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原来完 整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2个我:主观的我(I)和客观的我(ME),既大学射干内即使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伴随着主我和客我的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开始分化。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我明显的分化,使大学生主动、迅速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产生了新的认识、体验,同时,由此而来的种种激动不安、焦虑、喜悦增加,自我沉思增多起来,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和世界,渴望被理解、被关怀。 2、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呈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加剧。自我冲突加剧,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开始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归纳起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1)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由于生活范围窄,社会交往多限于老师、同学、父母,比较简单、直接,因此,对自我的认识参照点少,局限性较大。再加上

浅谈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商品经济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而我们的好多学生顺理成章地成为留守儿童,伴随着他们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高中生的自律意识越来越薄弱,特别是这些留守生,验血、懒惰、攀比、性格缺失、意志薄弱、沉溺网络、自理能力差……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痛心疾首。 打造这群“可怜”的学生,不仅是每位科任教师的职责,更是班主任不容推辞的责任。班主任要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把班级管理看做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以民主与法制意识管理自己,从“人治”走向“民治”和“法治”,从“他律”走向“自律”。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要成才,先成人”的原则,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这种自律是在社会和集体生活中对法律规范和制度的自我服从,它源自内心深处,是一种自愿的、自发的、甚至是自然的行为,是一种不需要外在监督与他人存在就能自动实现的行为。而“他律”则是指需要法律规范和制度的强制约束,通过舆论的监督和外在力量督促才能实现的一中行为。班级管理中的“自律”,就是要通过教学者的引导和影响,通过对各种学生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学习,使学生形成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学生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提醒就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自发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 “自律”是建立在“他律”基础之上的,“他律”是条件,“自律”是目标,没有“他律”,“自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制定班规,完善班级监督体系,使之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习惯。 但是自律意识培养是一个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循序渐进的缓慢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兼顾到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素质、认知水平甚至家庭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指导与培养。 一、转变观念,激发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首先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切实转变教育管理观念,班主任要站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去理解民主管理理念,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深度上去认识、思考,建立主体型、民主化的管理结构。同时,共同的目标决定了班主任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完全可能成为合作者,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因此,班主任要转变管理理念,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个性,相信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并将班级管理自律意识灌输于各项活动之中,要学会放手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作主,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变“严严实实”为“生动活泼”,变“中规中矩”为“敢想敢说”,以实现自律性管理,确保学生能在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学习与生活,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是从作风上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总负责人,对学生的要求也最多。班主任一声作则,既言传又身教,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内同和活的教材。班主任的好行为、好作风,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