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课程思政”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课程思政”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第34卷第10期Vol.34,No.10化工时刊Chemical Industry Times2020年10月Oct.2020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收稿日期:20200906作者简介:洪梅(1977一),女㊁博士㊁副教授,从事生物质催化转化的研究㊂E-mail:hongmei-613@㊂doi :10.16597/j.cnki.issn.1002154x.2020.10.009课程思政 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洪㊀梅㊀王㊀恋(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㊀要㊀课程思政是当前各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式㊂在 课程思政 的背景下,将其融入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怎样找到 契合点 是当下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㊂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将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的人文气息发挥出来,从中挖掘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㊂本文主要提出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与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以及思政背景下课程教学改进的策略㊂关键词㊀课程思政㊀天然产物化学㊀生物质化工㊀教学改进㊀㊀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一些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扭曲㊁政治信仰模糊㊁功利意识严重等问题,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㊁更新的要求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㊂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是目前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1]㊂这要求高校每一位专业课教师要对 课程思政 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㊂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㊁改进教学方法㊁丰富教学手段,对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㊁全过程和全覆盖[2,3]㊂目前,如何把握教育现状,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行,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㊂林产化工专业历史悠久,涉及的领域较多,比如:医药产业㊁香料产业㊁饲料添加剂产业等㊂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是林产化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㊂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学习, 重教轻育 现象明显㊂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还是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孤岛化 的困境尚未根本扭转[4]㊂在 课程思政 的理念下,教师要找到林产化工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发挥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的育人功能㊂1㊀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入点1.1㊀民族自信,爱国情怀教育天然产物化学绪论课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第一环㊂在绪论中追溯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史,向学生介绍我国祖先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发明, 以史为鉴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㊂早在东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汇编了第一本有关天然药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医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天然药物专著‘本草纲目“[5],其中关于有机酸没食子酸的记载比舍勒的发明早了二百年㊂又以当今的时事为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后,各国科学家纷纷开始寻找特效药㊂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无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专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通过组方配伍灵活运用,形成一批中药有效方剂,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㊂82㊀洪㊀梅等. 课程思政 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㊀2020.Vol.34,No.101.2㊀工匠精神教育生物质化工教学中,讲到纤维素的溶解,引入武汉大学张俐娜院士的事迹,张俐娜院士和她指导的几届博士生研究无污染的纤维素溶解法,他们夜以继日,奋力拼搏12年,才取得了重大突破㊂她指导的博士生蔡杰采用最普通和经济的氢氧化钠和尿素水溶液作为纤维素溶剂,预冷到-12ħ后可在2~5min内迅速溶解纤维素,制备出透明的纤维素浓溶液㊂这种纤维素溶液已通过中试设备成功生产出新型再生纤维素丝,它具有圆形截面㊁光滑表面㊁高染色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㊂整个生产周期在8h左右㊂这种新型低温溶解技术是一项原创性科研成果,不仅突破了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而且低温溶解过程无挥发物产生㊁生产周期短㊁废液容易回收㊁尿素可循环使用,可推进化学 绿色化 进程㊂国际纤维素领域的专家认为 该发明是一项优秀成果,将给化纤工业带来重大突破 ㊂国内化纤工业领域的专家称该成果 工业化成功后,将救化纤工业的命 [6]㊂2013年张俐娜教授因此获得了安塞姆㊃佩恩奖,这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也是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㊂1.3㊀坚持新发展理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的发展理念㊂在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授时,举例天然产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合成的农药相比,大多数具有农药活性的天然产物有以下特点: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合成的,一般只含碳㊁氢㊁氧㊁氮四种元素,在环境中易降解,环境压力小;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㊁使用中对人畜比较安全;多种成分协同发挥作用㊂这些特点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不谋而合,可以加强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认同㊂1.4㊀科技创新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㊁创新精神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㊂在讲解生物质材料的应用时,以生物质用于电池生产为例㊂普通的铅酸电池存在寿命短㊁放电深度低的问题㊂凯禹储能与吉林大学电化学储能技术产业化工程实验室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铅蓄电池 基于生物质(稻壳)基碳材料的高性能储能型铅碳电池,在铅酸电池的负极中加入了自主研制的稻壳基电容性活性碳复合添加剂,这一技术的创新使得公司铅碳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寿命较传统铅酸电池均更胜一筹,电池的循环使用性能达到2800次,电池寿命达到10年以上㊂有效解决了普通的铅酸电池的弊端,可在光伏㊁风力发电㊁分布式储能㊁混合动力汽车等多领域实现应用示范与商业化推广㊂目前,公司产品风光互补储能专用铅碳电池已投入市场,已取得300多万产品试销收入,市场反响良好㊂2㊀思政背景下的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改进策略2.1㊀激励专业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课程思政 的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是 课程思政 的关键㊂推进 课程思政 工作,功夫要花在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提升上,使教师理解和认识到通过 课程思政 的带动,能够解决长期困扰专业教师的教学实效等突出问题;鼓励教师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尝试融入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方法㊁拓展教学边界;促进专业教师积极参加 课程思政 和教改立项,综合专业知识重新构建课程内容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 课程思政 的实际应用能力㊂2.2㊀强化校企合作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时代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开展校企合作研究㊂在生物质化工课程中进行校企合作教学,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多样化,在工程师的引导下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亲身体验生物质化工的生产过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㊂这种模式的引入突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单调的课堂气氛,既有在数字化㊁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多媒体手段严谨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以实践为导向性的讨论型与现场见习和实践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带来了课程教学气氛的活跃,极大地增加了该课程的吸引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㊂(下转第54页)92㊀2020.Vol.34,No.10㊀教改论坛做,做了能分析结果,大幅减少做错机会,即使发生错误也知道错在哪里,更懂得如何改进,真正实现教学目标㊂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下弄明白要点后,可以相对顺利完成实验操作部分㊂这个时候,是学生 胸有成竹 和细节操作的大碰撞,学生会有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差感,也会有逐步适应后的成就感㊂这个部分与传统微生物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同学们对实验操作技术步骤已经很清晰,相关问题大幅减少,求助老师帮助的大多是实验支持性问题,比如: 培养皿能不能多给一套? 或者是结果评价性问题,比如: 我这个结果怎么样? ;相比传统实验课堂 倒平板怎么操作? 或者到底要什么结果才对? 这类问题,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㊂实验结束后,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纸质版项目任务书和上传实验过程视频,项目任务书由教师统一批阅,实验视频同学们互评,实现人性化评价㊂同学们通过互评实验视频,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㊂好的实验视频,我们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到网上,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㊂3㊀混合式教学考核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建立符合新体系的考核方法,使之能够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2]㊂采用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成绩构成比40%(包括预习自测20%㊁实操视频20%),线下考核成绩构成比60%(包括课堂讨论15%㊁实验操作20%㊁实操结果10%㊁项目任务书的完成15%)㊂4㊀结语高职微生物应用技术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深化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体现了 互联网+ 时代的教学理念,激发出更多的教/学活力,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㊂同时也要求线上课程内容要丰富㊁及时更新,能够满足于学习者的需求㊂参考文献[1]万洪善,袁芹.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化工时刊,2016,30(2):5254. [2]万洪善,袁芹.高职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线下 金课 打造探讨[J].化工时刊,2020,34(1):3839.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29页)2.3㊀考核机制课程考核需要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核标准划分为学科专业标准和思政标准,与教学目标相对应㊂学科专业标准注重知识㊁技能的掌握,思政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注重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㊂考核形式分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包括网络平台上的学习㊁讨论㊁随堂测试,结果考核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㊂每一项的考核均囊括两个评价标准,考试中,增设思政方面的主观题,如针对 小麦秸秆 处理的方案设计案例,谈谈设计感受,进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㊂3㊀结语综上所述,基于 课程思政 背景下,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挖掘课程本身具备的人文思想,将民族自信㊁爱国主义精神㊁职业素养以及科学创新思想等渗透到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案例,引领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不断完善自我学科知识,逐步形成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价值选择能力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㊂高校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把正确价值引领㊁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真正做到各类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㊁种好责任田 ㊂参考文献[1]关延彬,贾永艳,刘改枝. 课程思政 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6(52):167169. [2]姚利民.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9,(05):2021,122.[3]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4]于洪翠,于波,乌兰格日乐,等. 课程思政 融入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5):178181.[5]刘湘,汪秋安.天然产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王怀民,蒋明.武汉大学科学时报[N].2007126.45。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作者:张自海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15期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始终要以培养艺德双馨,满足社会企业对岗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肩负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而对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的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实施综合素质与综合技能的专业训练,完成对每一届学生的培养。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是离不开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建设,只有完成了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好地实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完成对专业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主要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能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到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家对职业教育發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要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支持职业学校开设先进装备制造和基础制造相关专业。

1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1.1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教育是提升一个国家自身实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对我国各级教育进行着积极的改革,希望通过不断改革的方式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人才培养基地。

在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专业其改革的方法,改革的策略都有所不同,使得高职教育的改革一直处于缓慢的进行中。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存在于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中,其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教授化工技术。

1.2增强学生个人素质,增加学生就业实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高职学生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化工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化工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工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化工组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我校化工专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明确改革方向。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 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我校化工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享活动开始,由我校化工组优秀教师李老师分享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

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与会教师认真聆听,积极记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2. 教学研讨在经验分享之后,教师们围绕以下议题展开研讨:(1)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如何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4)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4)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观摩与实践为了使教研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活动安排了课堂观摩环节。

由我校化工组优秀教师张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内容为《化学反应原理》课程。

观摩课后,教师们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

在实践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教学设计,结合研讨成果,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各组教师互相交流,共同完善设计方案。

四、活动总结1.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化工基础第二版答案张近

化工基础第二版答案张近

化工基础第二版答案张近【篇一:化学教育专业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第32卷第6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dec.2011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comprehensive)vol.32 no.6化学教育专业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应用化学2班孙健铭(宝鸡文理学院,宝鸡,721013)摘要:高师化学教育专业主要面向中学,培养中学化学教师,该专业应该学习一定的化工基础知识。

化工基础课是化学教育专业唯一的一门工程课程,是联系化学基础课程与工业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

文章介绍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化工基础课程的必要性,介绍了化工基础课应开设的内容,与工科《化工原理》的差别,以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改革。

学习这门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技术经济观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

关键字:高师化学;化学教育;化工基础;教学研究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basic curriculum of chemical industry ofchemistry education subjectchemical education, sun jian mingi(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hanxi baoji 721013) abstract: the chemistry in pedagogic college which face to the high school to train the teachers. the one who lean thissubject must have some knowledge of chemical industry. the chemical industry basic curriculum is the only engineeringcourse of chemistry education. it is the bridge and the link which contact with the chemical basic curriculum and theindustrial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the students in chem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who study the chemical industrial basic curriculum, the content of the chemical basic curriculum should be set up, 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engineering course and the reform of the theory teaching and the experimentalteaching. the curriculum can train the engineering and the technical view and create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heinnovation capability. key words: thechemistry in pedagogic college; chemical education; chemical industrybasic; teaching research高师化学教育专业主要面向中学,培养中学化学教师,当然也不排除宽口径就业。

高职化学实验类课程“课堂革命”的探索与实践——以溶液的配制为例

高职化学实验类课程“课堂革命”的探索与实践——以溶液的配制为例

1经验交流高职化学实验类课程“课堂革命”的探索与实践——以溶液的配制为例郑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9000)摘 要课堂革命是职业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必经之路,也是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剖析高职化学实验类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应用于“溶液的配制”课堂教学,全面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根据学生学习需 求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对高职化学实 验类课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实施“课堂革命”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课堂革命化学实验溶液的配制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强调课堂作为教育发 展的核心地带和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2019年,高职院校开始扩 招;2020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明 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既包括了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还新增了社会考生,通过降低高职入学门槛,实现了高职教育量的 &由 高 生 , 学生学差不齐,给高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高职教育普及化阶段,如何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 量,做到“宽进严出”,就势必需要来一场“课堂革命”,进行教学变革与创新&1化学实验类课程教学现状高职化学实验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按照“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操 作、书写实验报告”的顺序完成。

该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多的教学弊端:首先,教师讲解、演示占用了课堂时间,变相挤占了学生的操作、练习时间;其次,学生在教学全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未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次,该教学模式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 不利于学业基础本就参差不齐的学生技能水平的个性化成长。

2化学实验类课程教学开展“课堂革 命"的思路为了改变传统化学实验类课程教学中学生比葫芦画瓢完成实验操作、不认真思考实验原理和实验、不积极 堂的现 " 学生的 、 技 能迁移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化学实验类课程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 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课中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 要,引导、启发学生深度思考、项目练习⑷,从而实现 学生技能个 化提 。

化学专业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6篇

化学专业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6篇

化学专业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6篇篇1一、实践背景与目的作为化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选择在这个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这次实践,我期望能够深入了解化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强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内容1. 实验室实践我在一家化学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个月里,我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等。

我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2. 化工企业参观学习为了了解化学专业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我参观了一家化工企业。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与现场工程师的交流,我对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社会调研为了了解社会对化学专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

我通过访问相关企业、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了化学专业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调研,我认识到化学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挑战。

三、实践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实验技能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2. 增强了数据分析能力在实验室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也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3. 了解了化工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参观化工企业,我了解了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操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我也认识到了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

4. 认识了化学专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社会调研,我了解了社会对化学专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心得

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心得

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心得近几年来,随着新经济下的大环境变化、行业技能变化和就业市场调整,高校实施能力拓展观念在国内多院校落实。

作为新经济下高校教育变革的关键推动者,尤其是专业教育有着重要的任务。

化学化工是一门创新性的学科,对于这一门学科,教师要按照新经济下高校教育变革的要求,来完成学生的语言能力强化和专业能力拓展,进行多语种教学,只有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就业市场。

在我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构建了新经济下高校教育变革的机制改革,专业教师较早地将英语融入到化学化工学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实践课上,融入大量的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和实践团队合作的能力。

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英语教学的方式,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质量。

其次,英语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同时具备英语和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各类国际化的就业市场中的竞争。

最后,教师使用英语教学实践,学生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沟通交流,更容易进行团队合作,更能融入到国际化的交流环境。

对于英语教学实践,我有许多教学心得。

首先,作为教师,要自己不断提高英语水平,从而更好的教学,发挥英语教学的最大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再次,多开展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英语,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能够使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受益匪浅,同时能够满足新经济下的高校教育变革的要求,从而让学生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未来,我还将继续探索英语教学,努力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改进和完善英语教学实践,为学生赢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学科探素Disciplines Exploration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郭亚平谢练武*卢丹青郭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生物化工、林产化学与化工等平台,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制药与精细化工、材料化学与工程等学科方向出发,将研究生课程整合为“四层次一体化”体系,绿色化改进实验课程,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设计技能强化训练,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与导师队伍能力提升,既注重与“林”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又要突出本学科特色,构建了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林业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并付诸实践。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化学工程与技术创新驱动研究生培养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20.10.030Reform and Practi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GUO Yaping,XIE Lianwu,LU Danqing,GUO Xin(College of Scienc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relying on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biochemistry,forestr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tarting from the disciplin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emical technology,applied chemistry,pharmaceutical and fine chemical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Integrate graduate courses into a"four-level integration"system,improve green experimental courses,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design skills for graduate dissertations,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eaching teams and tu­tors.It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cross-integration with"forest"related disciplines,but also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cipline,construct and put into practice a new mode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tra­ining in forestry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Key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driven;postgraduate training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经验 。
教学 质量 和效 果 。
4 教学方法改革
《 化 工基 础 》 是 一 门工程类 学科 , 对于 化学专 业 的学生 来说 , 由于 以往 的课 程设 置偏 重于 理论 基础 , 所 以学起来 有一 定 的难度 。 针对 实 际情况 , 灵活 运用 多种 教学方 法 ,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 发挥 学 生的主 体作 用 。 课 堂教 学是教 师 与学 生面 对面进 行 交流 的过程 ,如何将 内容 讲解 清 楚 ,如何 活跃课 堂 气氛 、调 动学 生 的积 极性 是课 堂 教学 的 重 要任 务 。 我们 对教 学 内容详 细分 析 , 采 用“ 过程 原理 一数 学描述 过程及 设备 的计 算与 分析 ” 的教 学模 式 , 突 出工 程 问题 的处理方 法 。存 教学 中 以单元操 作 为主 线 ,在充 分体现 各单 元操 作 间统一 性 的基础 上 ,着 重 阐述 各 自的特 殊 性 ,强调 工程观 点 ,注 重T程 问题 的 处理方 法 。 在 实施 教学 过程 中 ,为调 动学 生的 思维积 极性 ,通 过 设置 一 定 数量和 难度 的思考题 ,促使 学牛 主动 思考 问题 。对 于重 点讲解 内容 ,在做 好前提 铺 垫 的基础 上 ,引用 相关 理论和 数 学公 式 ,进 行层 次 分明 的逻辑 推理 , 推理 过程采 用 启发 式教 学,让学 生联想 、 思考 ,并让 学生 开 口交流 。保 持教 师与 学生 思维之 间的各种 形式 交 流 ,使学 生思 维和 教师 思维 同步 ,体 现教 师 的主导 作用 与学 生 的 主体 作用 ,有利 于培 养 学生 独立 分析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l 4 J ,并 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和主 观能 动性 。另 外 ,在授 课过 程 中,穿插 些学 生感 兴趣 的生 产实 际情 况 ,分析 现场 生产 中存 在 的实际 问 题 ,在 改善 教学气 氛 的 同时 ,也突 出 了课 程 的工程 观点 。
The Re f o r m a nd Pr a c t i c e i n Che mi c a l Eng i ne e r i ng El e me n t a r y o f Ch e mi s t r y
HuYu ho ng
( C 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f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a n d Co mmu n i c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 Ch a n g c h u n 1 3 0 0 1 2 , Ch i n a )
“ 化 工基 础” 是化 学类 ( 教 育) 々、 』 开 设 的一 门工程 类 型 的基 础 课程 , 教 学 H的足 全 向讲授 化工 生产 过程 中基 本 原理 和典 型 设备 , 及侄 化工 生 产 中的应 用 ,拓 宽学 生 的工程 技 术视野 ,使学 生理 解 从吱 验室 制 备到 工业 化 乍产 的过 程 中需要 解 决的 问题 和解 决 题 的 ‘ 股 序 与方 法 。面对 现 今化 工学 科 的迅猛 发 展 ,社会 需求 的 不断 变化 以及学 科 间的交 叉 渗透 日益 频繁 ,如何 培养 适应 社会 需 求 ,具 有 高能 力 、高素 质 的创 新型 化 学人 才 ,是“ 化 工基 础” 课程 教学 面 临 的一项 重 要而 艰 巨的 仟务 。为此 我们 在“ 化 工基 础” 课 程 教学 中不 断 革新 教学 内容 和 教学 方法 ,取 得 了 一些成 果和 一 定的
Ab s t r a c t :C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El e me n t a r y i s a b a s i c c o u r s e o f En g i n e e r i n g . I n o r d e r t o a c c o r d wi t h t h e c h a n g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o c i a l d e ma n d , a n d t o r a i s e s t u d e n t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d e a s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a b i l i t y . I n t h e p a p e r , t h e t e a c h i n g c o n c e p t , t h e t e a c h i n g me a n s a n d me t h o d , t h e c l a s s d i s c u s s i o n , t h e b a s i c e x p e r i me n t s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Ke y wo r d s :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l e me n t a r y;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p r a c t i c e
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4 0




2 0 1 3 年 第2 期 第4 O 卷 总第 2 4 4 期
. g d c h e m. t o m
化 学专业 化工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胡 宇 红
f 长春 工 业大 学 信息 传播 工程 学 院, 吉林 长 春 1 3 0 0 1 2 )
[ 摘 要】 ‘ ‘ 化工 基础 ’ ’ 是化 学类( 教 育) 专业 开 设的一 门工程类 型 的基 础课 程 ,为 了适应 社会 需求 的变 化和 发展 ,提 高 高校学 生 的工程 意识和 实
践 能力 ,在 教学观 念 、教 学手 段 、教 学方 法、 课堂 讨论 、实 践教 学等 方面 做 了有益 尝试 。 [ 关键 词] 化工 基础 ;教 学改 革 ;实 践 [ 中 图分类 号] G 4 [ 文献 标识 码 】 B
[  ̄
- ] 1 0 0 7 — 1 8 6 5 ( 2 0 1 3 ) 0 2 _ 0 1 4 0 _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