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岳麓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湖南怀化模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述“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材料旨在反映( ) A.内阁阁员持掌宰相之职

B.内阁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实掌宰相之职的是太监

D.内阁和太监共掌宰相之职

解析据材料中“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可知有宰相之职的是太监,故选C项;材料中“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未说内阁掌握宰相之职,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8·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模拟)《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 A.史官个人才识 B.史著编撰意图

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

解析《明实录》是明朝官修的史书,《明史》则是清朝学者编制的史书,与史官个人才识无关,体现的是官方编撰的意图,故A项错误,B项正确;史料运用方式两部史书没有区别,故C项错误;史书编撰体例的差异不能出现对历史相反的结论,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7·河北沧州联考)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反映了( ) A.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

B.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皇帝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历朝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据材料“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反映了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故选A项。

答案 A

4.(2018·江西赣州模拟)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 )

A.扩大地方的权力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整饬地方的吏治D.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中明清总督的职能“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可知总督将行政权、军事权、监察权集于一体,以改变各省权力分散的局面,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

答案 B

5.(2017·晋冀豫高联考)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

A.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解析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和频率与以前相比显著增加,明清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故选C项。

答案 C

6.(2017·湖南娄底期末)清朝雍正年间的土地买卖契约详细记载了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卖双方。除了买卖双方及证人签字画押以外,官府也加盖了官印。官府在土地买卖契约上加盖官印的主要作用是( ) A.进一步保护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B.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依据

C.致使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份地契详细记载了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卖双方,并双方签字,官府盖印,说明以法律的形式承认田主的土地所有权,故选A项。

答案 A

7.(2018·湖北武汉调研)《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载“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 620 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解析材料中现象得益于中国对外贸易中输出产品(主要为手工业产品的精美),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明末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此时中国并未废除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虽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发达,但封建政府仍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明末中国未进行殖民扩张,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8·四川德阳模拟)明清著名文人学士的文集中有许多商人的墓志铭、传记、寿序等,如王阳明的《节

庵方公墓表》的传主就是富商方节庵。这反映出当时( )

A.弃儒从商风尚的盛行B.传统四民秩序的瓦解

C.工商皆本思想的形成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解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材料中“著名文人学士的文集中有许多商人的墓志铭、传记、寿序等”相符,故选D项。

答案 D

9.(2018·山西太原期中)明清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工商业城市,与传统市镇相比其主要的区别是( )

A.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不同B.城市的密度前所未有

C.城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D.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

解析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新繁荣,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此大量新型的工商业城市兴起和发展,经济职能更加突出,故选A项。

答案 A

10.(2018·广东肇庆调研)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

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对外贸易发达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根据材料“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反映了明代境内交通南北东西畅通,商品交流无碍,国内市场统一,故选A项。

答案 A

1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这表明黄宗羲主张( )

A.经世致用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 D.古今贯通

解析据材料“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得出黄宗羲主张经世致用,故选A项;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观点,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古今贯通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

答案 A

12.(2018·河北邯郸模拟)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