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染料概述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染色工艺ppt

染色工艺ppt
6
2021/3/11 7
2.阳离子染料
2021/3/11
阳离子染料是纺织染料的一种,又称碱性染料和盐基染料。 溶于水中呈阳离子状态,主要用于腈纶纤维染色。也可与 蛋白质分子以盐碱相结合。是腈纶纤维染色的专用染料, 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耐光牢度好等优点。 染色工艺 腈纶根据散纤维、丝束、纱线、毛条等不同形式可在相应 的设备上染色。织物可在绳状染色机、卷染机或轧染机上 进行。
工艺流程是:浸轧→烘干→热溶→后处理。 热熔条件是:190~200℃,1~2min。
轧染液内含有分散型阳离子染料、醋酸、促染剂、释 酸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少量糊料等。加入醋酸是 用来调节染液的pH至4~5。由于醋酸易挥发,为使染 色过程中pH值比较稳定,一般必须加入硫氰酸铵7~ 9g/L作为释酸剂。采用尿素和碳酸乙烯酯作为促染剂, 可使纤维膨化,有利于染料向纤维内扩散。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可提高染液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少量糊料可 防止染料泳移。若在热溶后再进行短时间汽蒸,可进 一步提高阳离子染料的固色率。
2021/3/11
印染工艺
1
2021/3/11
一.染料 二.染色工艺 三.染色设备
2
一、染料
2021/3/11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 色的物质,分天然和合成两大 类。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作 为染料,必须能够使一定颜色 附着在纤维上。且不易脱落、 变色目前,染料已不只限于纺 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 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 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
(4)活性染料适用于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如Lyocell纤维等印染的需 要。
缺点
(1)利用率不够高,一般为60%~70%,产生大量有色污水,其色度 超过几千倍,COD值一般在0.8万~3万ppm,浓废的COD值要超过5 万ppm。

合成食用色素课件

合成食用色素课件
法规变动风险
各国政府对食品安全法规的调整可能对合成食用色素市场带来不确 定性风险。
06
结论
对合成食用色素的综合评价
安全性评价
01
合成食用色素在适量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
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功能性评价
02
合成食用色素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增强食品的感官吸引力,
但过多使用可能导致食品品质下降。
合成食用色素课件
• 合成食用色素简介 • 合成食用色素的安全性 • 合成食用色素的生产工艺 • 合成食用色素的市场动态 • 合成食用色素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合成食用色素简介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合成食用色素是从化工原料中提 取或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用于 食品着色和增色的物质。
特性
合成食用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稳 定性好、着色力强等特性,可在 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对行业的建议
加强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合成食用色素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推动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替代部分合成食用色素。
提高公众认知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 和警惕性。
THANKS
合成食用色素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风险
评估合成食用色素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包括对生长 发育、生殖系统、神经系 统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调查 合成食用色素摄入量与各 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因果关系判定
确定合成食用色素与健康 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为 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03
各大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新型天然食用色素的研发和应用。

活性染料PPT课件

活性染料PPT课件

SO 3N a
2. BR
O NH
S O 3N a
N
NH
Cl
N
N
Cl
O
NH2
SO 3N a
3. GR
N H 4O H
40~ 50℃ p H 5 ~ 5 .8
O NH
S O 3N a
N
NH
NH2
.
N
N
Cl
活性艳蓝X- 活性艳蓝K-
38
2. 中间体先与活性基缩合,再合成染料
大多数偶氮类活性染料,特别是氨基萘酚磺酸为偶合组分的活 性染料,常采用这种方法。
• 适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可与分散 染料拼混,用于T/C混纺织物的印花和染色。
.
15
2. β-羟乙基磺酰胺硫酸酯基活性基 结构通式:
O D S NH CH2
O
CH2
OSO3Na
特点:反应性比KN型低,稳定性提高。
.
16
3. N-羟甲基活性基 D-NHCH2OH
在酸性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的-OH反应。
• 兼有两种活性基的特性,如克服均三嗪型染 料的“染料-纤维”键耐酸性差的缺点,同 时克服乙烯砜型染料耐碱性差的缺点。“染 料-纤维”共价键的耐酸、耐碱稳定性较好。
.
26
(3)两个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均三嗪基
如汽巴公司:Cibacron LS型染料
N
N
D NH
NH B NH
D
NN
NN
F
F
.
27
(4)1个一氯均三嗪基+ 2个乙烯砜基
• 染料母体大部分与酸性染料相似,少数与 酸性含媒染料相似。
• 染料母体结构包括偶氮类、蒽醌类、酞菁 类等。

纺织品染色PPT课件

纺织品染色PPT课件

.
1
第四章 要 点
• 染色基本理论。 • 染料类型和染色纤维之间的上染关系。 • 各种染色方法与染色条件的比较。
.
2
第一节 染色基本概念
纺织品染色: 使纺织品获得一定牢度的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颜色产生)是利用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物化
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从而使纺织品具有一定牢度 的颜色。 一定牢度颜色:与纤维、染料两者性能相关。 一、染料 染料——与纤维有亲和力的有色的有机化合物,染色过程中 溶于水或溶剂,能成分子状态入纤维内部。 颜料——不溶于水,不能借助溶液染色工艺深入纤维内部, 但可在纺丝液中加入,加在固化前液态物质中固化着色, 靠粘着剂粘在织物表面,涂色。
4)后处理 水洗、皂煮。除纤维表面沾浮色,稳定内部颗粒
结构。 皂煮作用:可改变染料在纤维内的聚集状态,无
定形→晶形;分子顺式 →反式
.
29
还原染料染色方法: 1、隐色体染色法
浸染
全浴法:染液中还原,
干缸法:浓缩还原(预还原),还原 速率慢的染料
(卷染)
甲法:碱多,盐无,55℃,易聚扩散慢者
乙法:碱中,盐有,45℃,
水洗
皂煮
洗、烘
净洗剂 温度 时间 浴比
0.5~1g/L 90~95℃ 10min. 1:30
.
23
第四节 还原染料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须在碱性溶液中用强还原剂
(保险粉)还原溶解,上染,氧化显色、同时又 回复不溶态而固着的染料。 主要结构:蒽醌型、(硫)靛型结构。 优点:耐洗、耐晒牢度高,色艳。 缺点:价高,某些有光脆受损现象. 形式:粗粉、细粉、纳米级粉、浆状,含量各异。 染色:染棉,部分品种可染涤。
染色牢度很重要,是衡量染色质量指标。

第十章活性染料ppt课件

第十章活性染料ppt课件
退出
§3 活性染料的结构及性能
一、活性染料的结构
活性染料的结构通式:S—D—B—Re S——水溶性基团,如磺酸基 D——染料母体 B——桥基,母体染料与活性基的连接基 Re——活性基团
退出
二、活性基团
(一)活性基团的作用 活性基团必须具备能与纤维进行共价结合的
能力,即反应性。 活性基团与染料的稳定性有关,尤其是储存
O
O OC
HN N
NN C
NHRe
蓝色染料
SO3Na
退出
蒽醌结构:
染料大多为蓝色和绿色,这类染料都是以溴
氨酸为中料合成的。
O NH2
例如:活性艳蓝K-3R
SO3Na H3C SO3Na
酞菁结构:
O HN
CH3 H3C NH
OCH3
主要得到翠蓝色染料,色泽十分鲜艳 Cl
例如:活性翠蓝K-GL
(S3ON ac )
稳定性。 活性基团决定纤维印染加工的性质和条件。 活性基结构与染料的溶解度、直接性及扩散
性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
退出
(二)活性基团的分类
1.卤代杂环类
主要有卤代均三嗪和卤代嘧啶两类。
(1)卤代均三嗪类活性染料
三氯均三嗪(或称三聚氰氯),是制备这类染料的重 要原料,工业上制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氰化钠和 氢氰酸法。合成反应为:
NaCN + Cl2
CNCl + NaCl 或 HCN + Cl2
Cl
活性炭C N
3 CNCl
N
C Cl
CN
Cl
CNCl + HCl 退出
退出
退出
b)一氯均三嗪类活性染料
N D NH C C R

精细化学品合成PPT课件

精细化学品合成PPT课件

表面活性剂合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肥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具有良好的去污和 发泡性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季铵盐类,具有杀菌、抗静电等作用,常用于 纺织、皮革等领域。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聚氧乙烯醚类,具有低毒、低刺激性等特点, 常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合成
合成橡胶
如丁苯橡胶、聚氨酯橡胶等,广泛应用于轮 胎、减震材料等领域。
严格控制操作条件
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确保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操作。
定期检查设备
确保设备无故障,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因设备问题引发事故。
事故应急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 急救援措施、人员疏散等。
配备应急器材
如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 理。
进行应急演练
道,常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药物中间体合成
抗生素中间体
如青霉素侧链、头孢菌素侧链等,是合成抗生素的重要原料。
解热镇痛药中间体
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中间体等,可用于制备解热镇痛药。
抗肿瘤药物中间体
如紫杉醇、长春碱等中间体,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03
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安全问题
化学品的危险性
01
研究者们正在开发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 减少环境污染的合成方法,例如生物基合成、光合成的绿 色合成方法。
绿色溶剂和催化剂
使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和催化剂是实现绿色合成的重要手段, 例如离子液体、水、生物质等。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1 2 3
新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计算化学和理论化学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精 细化学品合成将更加依赖于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