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方法

2005.
28
ABS TRACTS
Studie s and Application of OGFC Pave m e nt Te chnology
HUANG Guo- zhang, CHEN Zhi- che ng (Xiam e n Municipal Engine e ring Com pany, Xiam e n
根据纵坡的大小和精度的要求确定等高距 h, 一 般 h = 0.02 ̄ 0.10 m, 为方便计算取偶值为宜。 6 选定路脊线与控制点标高 6.1 选定路脊线
选定路脊线时, 既要考虑行车的平顺, 又要考虑 整个交叉口的平顺美观。
路脊线通常是道路中心线, 在交叉口中, 路脊线 的交点即控制点标高的位置。对于斜交的大型 “T” 字交叉口, 其道路中心线不宜作为路脊线, 应加以 适当调整, 中心控制点位置应选在双向车流的中间 位置。调整路脊线的起点 A, 一般取在缘石转弯半径 的切点断面 处, 中心控制 点位置由 B 调 整到 B', 如 图 9 所示。
曲线上, 即构成标高计算线网。 4) 平行线法。平行线法是先将道路路脊线的交点
与缘石曲线的圆心连成直线, 再按施工的需要将路脊 线分成若干点, 通过这些点与上述直线平行的线交于 缘石曲线上, 即构成标高计算线网, 见图 8。
应用平行线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路拱横断面, 最好使标高 计算线的位置与路拱横断面保持一致, 利用标高计 算线两端点的设计标高求出路拱标高。为此, 应力 求使标高计算线处于与行车道平行的位置。 ( 2) 路脊线的交点要按相交道路的性质选定其位 置。如主次相交时, 为保持主干道的横坡不变, 需 将路脊线交点移至主次干道行车道边线的交点上, 标高计算线由此交点引出。 5) 分仓法。水泥混凝土路面平交口一般由规则部 分和不规则部分构成, 要分两种情况对待。规则部 分 的尺寸与路 段一致, 板块 的长宽比≤1.3, 板 宽< 4.5 m, 均可采用上述 4 种方法。对于 不规则部分 的 板块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1) 板长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保持一致, 相邻板的 接缝对齐, 如果出现错缝时, 应加设钢筋防裂。 ( 2) 接缝应与路面标线统一设计, 避免车辆长时 间作用在纵缝上, 接缝应正交, 避免主要行车部分 出现锐角。 ( 3) 板块不宜过小, 最小边长不宜< 1.5 m, 并不 设长的曲线接缝。 ( 4) 板块划分应与竖向设计相协调, 施工时板块
智能化交叉口竖向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ME H R D 模型 。基于该模型的交叉 口设计方法简捷 、精确 ,适用于所有交叉 口样式 ,能快速绘制等高 s_ I
线、 标注板块高程 ,更能实 时直观 的查看 、调整交叉 口设计 面三维模型 。
关 键 宇 :竖 向设 计 ; 边 界 线 ; M E H —G D 模 型 ; 等 高 线 ; 拓 扑 关 系 S RI
线是复杂的组合曲线时就没有力}处理;三是不能 、 去
直观查看建立 的模 型 ,没计 调整很不方便 ,无 法体
现 设计过程的连续 陛。
竖向设计 ,使其符合行车舒适 、排水迅速和建筑
艺术三方面要求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交叉 口竖向设计中,如何利用图形快速 、 精确的表达 设计思想 ,一 直是设计人 员在 实际操作 中的难
总第 16 3 期
口范围 、各路脊线等 ;有数据信息 ,如交叉口内
图形 表达 出来 之 后 的后继 设 计调整 和信 息反馈 ,
各道路的纵横坡度 、交叉口中心点控制高程 、绘
制等高线的等高距等,在使用辅助设计系统完成 交叉口竖向设计时 ,这些信息是要靠人工在前期 获取的 ,而之后 , 所有信息的输入及修改,还有
3 、基 于 ME H GRI S — D模 型的 智能化交叉
口竖 向设计 系统
本 文利 用 G S地理 信息 系统 ) D M( gt I( 中 E Di a il
Eeao dl 数字高程模型) l tn v i Moe, 的最常见表达形式
Gr ( 网)’ 示交叉 口的竖 向设计面 , i格 d 来表 以当前道
绘制等高线,计算板块角点高程等。但交叉口设计
面实际上是连续曲面,用 TN来逼近曲面时, I 必须 获取大量散点数据 , 如何使得这些数据点尽可能贴
城市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研究

华 北 路 与 凤 城 二 路 交 叉 口进 行 了实 例 设 计 , 到设 计 方 案 , 实 了模 型 的可 行 性 和有 效 性 . 得 证 关键词 : 管线 综 合 ; 叉 口 ; 向设 计 序 化 设 计 交 竖 程
中图 分 类 号 : TU9 0 3 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7 3 ( 0 0 0 — 1 60 1 0 —9 0 2 1 ) 1 0 1 — 4
械损 伤 等 , 管线 之 间首先 考虑 重力 自流 管线 , 然后 调整 其他 管线 . 在进行城市 管线综合交 叉 口竖 向设计 时 , 一般先计算 好排水管竖 向标高 , 后确定 一条 或两条 管线埋 然 深 , 照规 范推荐 的 由地 面 向下 的排 序进行 层层布 置 , 按 最终 得到 管线综 合交叉 口设计 图. 种方法 优点在 这 于具有一 定的程序性 , 少管线 弯曲. 是 , 减 但 这种 方法 的 问题就 在于 单体管 线种 类 比较 多时 , 层 布置 , 层 造 成部 分管线埋深很 深 , 增加土方 量和工程难度 , 多情况下造成 压力管线下 穿排水管线 , 成维修 困难. 很 造 目前 , 线综 合 的研究 主要 反映在 施工 技术 和计算 机 辅助设 计 程序 两个方 面 , 管 而关 于改进 管线 综合 竖 向设计 方 法 的研 究 还是 比较 匮乏. 对 这种情 况 , 文 根据 实际 工程 , 针 本 引入 优化程 序 的思维 , 出一种 提
第 4 卷 2
第 1 期
西 建 科 技 学 学 安 筑 大 报( 然 版 自 科学 )
J Xi n Un v fAr h . i.o c .& Te h ( trI c neE i0 ) a c . Naua S i c dt n e i
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及实例分析

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及实例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原则、基本方法和一般形式,学习并分析了一个工程设计实例,同时涵盖路脊线调整、交叉口渠化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交叉口;竖向设计;实例分析;路脊线调整;渠化设计;施工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the basic method and the general form of the road intersections vertical design,study and analyze an engineering design example, while covering the road ridge line adjustment, intersection channeliz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intersection;vertical design;case study;road ridge line adjustment;channelization desig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工程概况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咽喉,交叉口竖向设计是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
常用的平面交叉口类型有“十”字形、“t”字形、“x”形、“y”形,环形5种。
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任务,是要统一解决相交道路之间以及交叉口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在立面位置上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确定与周边道路及建筑地坪标高相协调的平顺设计表面,且满足行车舒适、交通安全、排水通畅、工程量小、街道地面景观等要求。
道路交叉口的排水问题,雨天时城市道路交叉口积水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
再者,由于现代汽车性能结构的不断改进,对交叉口路面平整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此可见,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整条道路设计的成败。
城市道路设置超高路段的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2 0 1 3 年 第 4 期
表 3 信号 交叉口上游功能 区范 围表
状 态 速度 / k m・ h 5 0 6 0 7 0 8 0 9 0 1 0 0
通 过上述各方 面对林海公 路安全设 计 的评价 ,
得 出 如下 结 论 。
理
车辆排 队长度 , m
作 者简介 : 刘燕 萍 ( 1 9 8 6 -) ,女 ,助理工程 师 ,本科 ,主要 从 事道路设计 工作。
1 2
中 圄 彳 盛z
刘 燕 萍 : 城 市 道 _ 置 璺 竺 兰 兰
! ! 兰 竺! 外侧车行道边 Nhomakorabea两侧 的标高渐变 ,若处理不当仍会 存在跳车 、行车不舒适 的现象 。经六路设计 方案二
城市道路设置超高路段的交叉 口竖向设计方法
刘 燕 萍
( 上 海 市 城 市 建设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 上 海 2 0 0 1 2 5)
摘要 :主要对设 置超 高路段 的交叉 口竖 向设计 进行 了探讨 。同时结合 丁程实 例 ,对 比分 析交 叉 1 3竖 向设 计方 案的
优缺点 ,为今后 同类型 的城 市道路交 叉 口竖 向设 计提供参考 。
人经六路 的雨水 口,使整个范围内的汇水面积变小 。
方 案二 的汇水面积较小 ,需处理好海 阳西路 的
图 6 经六路 的纵断面设计 图 ( m)
( 下转第 l 6页 )
1 3
中 圄 彳 茵工 布
蔡 氧 : 林 海 公 路 道 路 平 纵 线 形 和 交 叉 口 安 全 性 设 计
几 种交 叉 口竖 向设 计 的处 理方 式 。 1 ) 海 阳 西 路 设 计 方 案 一 。海 阳西 路 的 纵 断 面 ,
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方法分析

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方法分析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
在整个道路网中,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上的卡口。
文章分析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方法。
关键词: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城市建设1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的畅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处理的好坏。
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由于交叉口上产生的延误约占行程行车时间的三分之一,而交叉口拥挤严重时波及路段甚至整个路网系统,造成城市整个区域严重拥堵,耽误行车时间的同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引发路段更严重的噪声、废气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交叉口的设计涉及到平面几何设计、交通组织、交叉口型式的确定、竖向设计等问题。
前几个都与路段设计、规划设计关系较大,而竖向设计对一个交叉口的优劣应是一个道路设计工程师考虑的重要问题。
2 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问题2.1 车道划分问题就一般情况来说,城市道路系统的运行能力取决于道路交叉口的进出口车道多少。
相对于标准车道,交叉口处应该留有多1至2个车道的余地。
使进出车辆时能够宽松、不拥挤。
并且要根据实际车流量,来分配进出方向的车道数目。
当前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容易出现交叉口处没有多设车道、以及进出交叉口车道划分与实际车流量状况不符等问题。
2.2 车道渠化问题渠化路口,是通过对路口车流量以及交通特征的掌握,而实现划分人与车、车与车各自通口、进行交通导流的方法。
渠化路口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生命安全。
在交通设计中,除了一些支路相交不需设置渠化之外,在具有一定级别的道路上,一旦有两条及以上的车道交汇,就需要使用渠化设计。
当前城市交通建设中,却经常出现不设渠化以及渠化不合理现象。
2.3 标志线设置问题因为交通指示牌安装和路面标志线划线是错时进行的,指示牌安装在前,路面划线在后,而在路面统一划线时容易产生误差。
第10章 城市交叉口设计(新)

数据分析:
道路条数 分流点 无交通管制 3 3 4 8 5 10
结论:
合流点
左转车流冲突点 直行车流冲突点 交错点总数
3
3 0 9
8
12 4 32
10
45 5 70
交叉口产生交通干扰的 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行驶 方向的车辆交通流线所 产生的分流、合流、冲 突的存在,其中对交通 干扰最严重的是冲突点;
人行横道设置
(1)形式 连续通过式人行横道
人行横道为连续的,一次行人绿灯信号时长必须满足行 人通过整条人行横道要求,这种设置方法在一般交叉口处 很常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人行横道设置
分段过街人行横道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10.1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概述
统计表明:约有59%的交通 事故发生在交叉口;
统计表明:交叉口处的 时间耽误占全程行车时 间的31% ;在全部的 交叉口时间耽误中,由 于信号的耽误占60%。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人行横道设置
X型斑马线
三个条件: 路口信号灯有四绿、 四红(即路口人行信号 灯全为绿灯,车辆信 号灯全为红灯); 路口较小; 路口人流量非常大。
07年7月6日杭州国内首个X型斑马线
因此,风景区、商业街等行人多的 路口,比较合适推广对角人行横道线。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10.4 环形平面交叉口设计
内容提要
1.环形平面交叉口组成及 设计内容 2 .中心岛的形状及尺寸 3 .交织角与交织段长度 4 .环道条数及宽度确定 5 .环形平交的优缺点和 适用性
城市道路交叉口综合管线竖向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 年 第 / 卷 第 3 期 , U8 (C?<=FC%< V<I&8*>FC( 8 :?&8 7FA 8WDA 8 ) 0""#, X’@8 /, :’ 83
V77:!""-12-23 (:001!,0, T :
城 市 道 路 交 叉 口 综 合 管 线 竖 向 辅 助 设 计 系 统 的 设 计 与 实 现
OPG=><1F’<&><& A< E@%> =?I>I ’E (F’?@1EAH>D J’K>H J@?<& ?H> ?<?@GQ>D8 $ I’E&1I><IA<= IFC>B> AI JH>I><&>D, KCAFC AI R?I>D ’< @>?I& IM%?H>I I%JJ’H& L>F&’H B?FCA<>I8 7’E&1I><I1 A<= IGI&>B I&H%F&%H> ?<D ?@=’HA&CB ?H> =AL><8 *C> I’E&1I><1 I’H C?I R>>< ?JJ@A>D &’ EA>@D8 9#: %)/&.: ’PG=><1F’<&><& A< E@%> =?I>I; @>?I& IM%?H>I I%JJ’H& L>F&’H B?FCA<>I; I’E&1I><IA<=; <>%H?@ <>&K’H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计算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 • 确定等高线在街沟线(边缘线)的位置
4-17 市政图道路工程 第二路版 段上设计等高线
12
第五节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图4-18调整路脊线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 在方格网法基础市政上道路进工程一第步二版绘出等高线,用以检14 查调整标高不合理处,完善立面设计线形的方
交叉口第立面五设计节步骤—交方叉格网口设计的等高竖线法向设计
• 收集资料 • 绘制交叉口平面布置图 • 确定交叉口设计范围 • 确定立面设计类型及等高线间距 • 绘制路段上设计等高线 • 绘制交叉口上设计等高线 • 计算施工高度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5
交叉口第上设五计等节高线的交绘叉制 口的竖向设计
• 确定交叉口上路脊线和控制标高 • 选择标高计算线网
– 四种方法 – 为了方便计算与布置,等高线网应采用等分法
为宜
• 求标高计算线网各点设计标高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6
确定交第叉口五上路节脊线和交控叉制标口高 的竖向设计
• 路脊线是路拱顶点(分水点)的连线 • 一般情况,行车道中心线即为路脊线,路脊线的交点即
– 相交道路纵坡全部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 (凸形地形上 )
• 相交道路纵坡全部向交叉口倾斜(凹形地形上) • 应适当抬高交叉口中心部位标高(为伞状),在各进水
路口及路边缘低凹处设雨水口排水 • 对行车、排水均不利,应予避免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3
交叉口第竖向五设计节基本类交型叉口的竖向设计
a)覆盆式
为交叉口控制标高位置 • 交叉口的控制标高,应根据相交道路纵坡交叉口周围地
形和周围建筑物来确定 • 应不使相交道路纵坡的差值超过0.5%,尽可能使交叉口
相交道路纵坡基本相等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7
交叉口第标高五计算节线网绘交制叉方法口的竖向设计
• 圆心法
– 将路脊线分为若干等分,再将相应的缘石曲 线也分成同样等分,依次连接这些等分点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8
图4-19 圆心法
交叉口第标高五计算节线网绘交制叉方法口的竖向设计
• 等分法
– 把交叉口范围内路脊线分为若干等分,再将相 应的缘石曲线也分成同样等分,依次连接这些 等分点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9
交叉口第标高五计算节线网绘交制叉方法口的竖向设计
• 平行线法
– 先把路脊线交点与各转角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连成直线,再将 路脊线分成若干点,通过这些点作以上直线的 平行线交于路缘线
图4市-2政1道路平工行程 第线二法版
20
交叉口第标高五计算节线网绘交制叉方法口的竖向设计
• 方格网法
– 平行于道路中心线画出方格网线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21
图4-22 方格网法
求标高第计算五线网节各点设交计叉标高口—方的格网竖法 向设计
• 求交叉口缘石切点断面的三点标高
– G点、E2点、E3(F3)点
23
第五节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习题4-5]:
交叉口标高计算线网绘制方法有哪几种?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24
• 要保证交叉口排水顺畅,设计时至少有一条道路纵 坡背离交叉口(出水路口)
• 应在进水路口设置必要数量的排水设施,减少雨水 进入交叉口
• 立面坡度平顺、外形美观、无积水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2
一、交第叉口五竖向节设计基交本叉类型口的竖向设计
• 首先应合理地选择确定交叉口等高线的布置形式 • 十字形交叉口设计等高线的六种基本类型
b)盆式
c)山谷式
d)山脊式
e)斜坡式
f)马鞍式
图4-16 平市政面道交路叉工口程 等第二高版线类型
4
5
6
7
8
9
10
二、交第叉口五立面节设计方交法叉与步口骤 的竖向设计
(一)设计方法 (二)方格网设计等高线的立面设计步骤
图4-17 路段上设计等高线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1
路段上第设计五等高节线的绘交制叉口的竖向设计
第一篇 道路线形
第四章 道路交叉 第五节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交叉口第竖向五设计节原则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应保证主要道路行车 方便。主要道路的纵坡与横坡不变,调整次要道路 的纵坡与横坡
• 等级相同的两条道路相交,如交通量差别不大,一 般维持两条道路的设计纵坡不变,而缓和地变化它 们的横坡
• 计算交叉口范围内得各点设计标高
– C3点、D3点
• 勾绘交叉口上的等高线 • 调整标高
– 中间疏,边上密 – 标高低凹处补设进水口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图4-22 方格网法
22
第五节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小 结: • 交叉口竖向设计原则 • 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类型 • 交叉口立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13
三、交第叉口五立面节设计方交法叉与步口骤 的竖向设计
交叉口立面设计方法 • 方格网法
– 在交叉口范围内,以相交道路中线为坐标基线 打方格网,各交点上的地面标高,求出设计标 高,并计算各点施工高度
• 设计等高线法
– 在交叉口范围布置设计等高线,选定施工控制 点,测定控制点的地面高,根据设计等高线补 差确定各控制点设计标高,以求得施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