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铁人观后感:《铁人》不是铁,是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铁人观后感:《铁人》不

是铁,是人

耶酥的母亲和犹大的母亲,她们对儿子的爱,难道有高下之

分吗?——纪伯伦

《铁人》,是至今为止中国最好的主旋律电影(注意,我说的

是主旋律的范畴),其实说来原因也很简单,这大概是第一部把被

主义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当成真实的人来拍的电影,他和那个在

家里给妻儿开党会的“焦裕禄”不一样,电影中的“王铁人”,

是一个人。我们大概终于意识到了,比意识,主义,或者国家、

人民,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我们终于懂得了尊

重“信仰”,而不是“某种信仰”,要知道这两者貌似相近,其

实千差万远,信仰,并没有高下之别。

片中有一幕戏,使之完全超出了一部传统主旋律电影的高度

和精神层面,在60年饥荒中,大庆钻井队的队员们也断粮了,过

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

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想刘文瑞可能当了逃兵,就疯狂地跑

到火车站去找,最后,终于在一节车厢里看到了哭的泪流满面,

口中喃喃念着“我实在受不了了”的刘文瑞,王进喜呆呆地看了

他半天,失望,痛苦,震惊种种感情涌上心头,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走到同伴身边,抢过他手中的干粮,

一个个的交给弟子,然后又把自己的干粮袋,衣物都交给他,怜

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

彼得大帝可以为了俄国牺牲一切,他给年轻人看他的手:我

是沙皇,但我手上有干重活留下的茧子。然而,当他的臣子,甚

至是儿子不能像他一样伟大的为俄国牺牲一切时,他愤怒了,他

杀掉了包括儿子在内的一切他觉得不够伟大的人。

《铁人》的好,就是没有把王进喜拍成彼得大帝。

刘文瑞这个人,全片中的惟一知识分子,不知道有否像谢晋

拍《高山下的花环》一样,有刘恒自嘲的意味,刘文瑞的的后半生,没有在电影中出现,但我们却可以想象得出来,这是一个绝好的“冰山理论”的典型,我们看到他后来收藏了大批关于王进喜的

纪念品,知道他在愧疚中过了一生,而且我们更加知道,他的愧

疚是对他如此看重,寄予厚望的“师父”,而不是所谓的国家,

或者人民。

历史是如此的荒诞,当所有人都高喊着一个高尚的口号时,

做出的却是最不高尚的事,当我们终于学会尊重个体,尊重个体

的高尚也尊重个体的卑贱,当我们终于学会首先,或者仅仅对身

边的人负责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幸福。

这个电影的成功是三位一体的,尹力、刘恒、吴刚。尹力,

至少是体制内导演中较优秀的一个,他至少技术很出色,本片中

他拍摄的纪录片式的黑白影像很具力量。刘恒,如果说有老戏骨

的话,那刘恒真可算是老剧骨了,这个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编剧典型,从《本命年》到《菊豆》到《秋菊打官司》,一直到最近的《集结号》和《铁人》,刘恒的编剧涵盖了几个时代,不同的风格和题材,本片虽是命题作文,但一则看出有感情在,二则看出有野心。第三点则是吴刚,他对王进喜的塑造是可以写进中国电影表演史的,他在庆祝会上的那场演讲,层层递进,具有惊人的爆发力和真实感。刘恒为他写的台词是这样的:

以前医生给我看病,说我贫血,这人贫血,就没有力气,国家贫血,也没有力气,就得给人家欺负,我们就是要改变我们国家的贫血,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顺儿子,是下地干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大意,原台词要好很多。)

我为这种感情而感动,因为我知道那种感情是真实的,在那个时候中国有多少个王进喜,多少个基层的共产党员,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国家,怀着最真的真诚,甘愿付出一切。

可是我觉得,我个人觉得,这一段干活和享福的话,其实是借古讽今的。

王进喜拿着一粒米和一个馒头给大家讲:长征的时候,共产党是这个(米粒),国民党是这个(馒头),但后来为什么国民党垮了?就是因为他们把这个(馒头)留给了自己,把这个(米粒)给了人民。历朝历代垮掉的王朝,都是因为这个。

这个片子之所以是个成功的主旋律,就是因为它其实没有那么主旋律。

影片的影像很出色,东北人,几乎是第一次让我充满了敬意(本人也是东北人,只是不爱家乡),虽然我知道,“王铁人”,最终无可避免的,要变成“铁西区”。

刘恒已经在主旋律的框架内,做到了最好。全片没有涉及政治,只有人。刘烨那一条线虽然较弱,但相对也已够好,至少在触及一些近乎悲剧性的命题,只是格局的限制,让它只能浅尝辄止。

一部主旋律的电影,没有多少谈主义,没有多少谈政治,更多的是讲人,我觉得这是一种转变(虽然我同样疑心它是否在用讲人,来达到讲主义的目的),《再见列宁》里,德国人有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希望他们的国家变得比现实更好,既不是专制帝国,也不是金钱帝国。我们,何尝不是有同样的梦想,像有位朋友说的,“当我们的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和国的时候”——我希望改变的并不止是电影。

我看过一篇张爱玲写当时《鸦片战争》的影评,她说:中国人已经有足够的自信,不必急着把历史的伤疤遮掩起来。其实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已经知道《鸦片战争》是日本人主持拍摄的“反英美”的电影,但张爱玲是看不到的。如果我写的这个东西能够被几十年后的人们看到(虽然这是扯淡),他们又怎样看待今天的历史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