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冷凉蔬菜栽培技术
鄂西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

鄂西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作者:朱凤娟等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3年第02期导读:利用鄂西山区夏季冷凉的气候特点进行反季节四季豆生产,应选择适宜的海拔和播期,以海拔1 200~1 400 m为佳,一般5~6月播种,7~9月上市,每隔10天分批播种,这样才能与平原四季豆错季上市,均衡供应市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利用鄂西山区夏季气候冷凉的特点进行越夏反季节四季豆生产,具有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的优点,还可丰富市场的花色品种,满足秋淡市场供应。
四季豆在长阳县贺家坪镇青岗坪、中岭、白沙驿、天堰观等乡村已发展成规模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适宜的海拔和播期一般海拔4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越夏种植均可满足四季豆生长发育条件,但低海拔地区虫害发生较重,高海拔地区雨雾期较长,病害较重,以海拔在1 200~1 400 m为佳。
不同海拔适宜的播期不同,海拔高的地块前期晚播种,海拔相对低的地块前期可提早播种,后期延迟播种。
一般以5~6月播种,7~9月供应市场最适宜,太早播种四季豆上市期与平原地区四季豆大量上市时期重合,市场价格一般不高;太晚播种,后期气温低不利生长,采摘期短,产量较低,效益不高。
种植面积大的农户可间隔10天左右时间分批种植,均衡供应,减少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表1提供了不同海拔四季豆适宜的生育期和茬口,供参考。
2 地块选择和整地施肥四季豆喜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pH值6.2~7.0的壤土或砂壤土。
整地前一般每667 m2满园撒施生石灰75 kg杀菌并调酸补钙,然后用旋耕机深翻地块,作成宽1.5 m (包沟)的畦,在畦中间开沟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25 kg,然后整成龟背形的深沟高畦。
3 品种选择和播种高山四季豆一般选择耐热性强、长势强、分枝性强、抗病性好、荚商品性好、纤维少、产量高的品种,目前鄂西高山四季豆主栽品种是红花白荚、泰国架豆王、无筋豆等品种。
高山大白菜反季节栽培技术

高山大白菜反季节栽培技术
(1)功能和用途
迅速生产高山反时节蔬菜,确保灾区高山反时节蔬菜准时种植,满足成都、重庆、甘肃等地反时节市场供给。
(二)技术简介
1.品种挑选:挑选韩国白菜品种,如健春、良庆、王春秋等。
耐热、抗抽薹、高产、坚固。
2.哺育壮苗:可举行直播或穴盘苗移栽。
采纳穴盘育苗时,将消毒后的种子在15-20的温度下浸泡发芽。
约80%的种子发白后,停止发芽,准时播种在200-288穴盘中。
播种前,用水播种育苗基质,按照种子质量在每个穴中播种1-2粒种子。
播种后,种子上笼罩一层厚度的养分土。
当树叶落下时,幼苗开头移植。
3.肥水管理:复施基肥,每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500 ~ 2000公斤,磷钾复合肥20 ~ 30公斤;追肥宜轻宜勤,最好间隔交替举行人粪、复合肥、饼肥。
团棵期前,追肥主要是腐熟的人粪尿,每次600斤/亩左右,施尿素10斤;结果期以腐熟饼肥稀溶液为主,每亩施1000公斤,每次施磷钾复合肥15 ~ 20公斤。
4.病虫害防治:大白菜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和软腐病,可用64%抗病毒明矾、72%中科益精、58%甲霜灵锰锌、50%疫霉菌、400倍植霉素溶液、600-1000倍70%地克松溶液、抗生素等化学药剂防治。
高海拔冷凉地区西兰花露地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每平 方 米播 种量 3 ~ 4 g ,将 种子 与 营养 土 混匀 ,
追施 磷 酸二 铵 2 2 5 — 3 0 0 k g / h m , 并 叶 面 喷 开沟条播 , 播后覆土 0 . 8 — 1 . 0 c m, 然后 浇透水 , 覆盖 第 2次肥 , 地膜。 施 磷 酸二 氢钾 ;花 球 膨大 期 叶 面喷施 0 . 0 5 %~ 0 . 1 0 % 2 . 5 苗期 管理 硼砂 溶液 和钼酸铵 溶液 , 以减少黄 蕾 , 提高 花球质 量 。 出苗后 及 时揭 去地 膜 。苗期 适 时 、 适 量浇 水 , 保 5 . 2 浇水 每 次追 肥后及 时浇水 , 莲 座期 后 适 当控 水 , 花球 持苗床见干见湿状态 。 温度控制在 1 8 ~ 2 O ℃, 最低不 低于 l 0℃ , 超过 2 5℃时通 风 降 温 , 以免 徒长 。当幼 直 径 2 ~ 3 c m 时及 时浇 水 , 以后 保 持 见 干 见湿 , 使 土 壤湿 度控 制 在 土壤 最 大持水 量 的 6 0 %~ 7 0 %, 采 收前 苗3 ~ 4片 真 叶分 苗 ,定 植 前 5 ~ 7 d加 大 通 风 量 , 进
有 条件 的地 区提倡 和 推广 工 厂化 育 苗 ,其 特点 件施农家肥的 田块 ,耕前施蔬菜专用有机肥 1 5 0 0 是 用种 量少 , 占地 面积 小 , 出苗 整 齐 , 生长 健 壮 , 病虫 k g / h m 。 , 复合肥 7 5 0 k g / h m 、 过磷酸钙 7 5 0 k m , 然 耕后 整 地 前 再施 尿 素 3 0 0 k g / h m2 , 硼 砂 害发生较轻 , 带基质定植 , 不伤根系。农户可根据 自 后 深耕 土壤 , 己的需求委托现代化育苗 中心进行育苗 ,届 时运回 3 0 k g / h m 。 ・ 整 地要求 整 平起垄 , 垄宽 7 0 c m, 沟宽 3 0 ~
高海拔冷凉地区西兰花品种耐寒优秀的高产栽培技术

地 的高产栽 培技 术 , 包括 栽培 季节 、 育 苗技 术 、 定植 、 田间管 理 、 病 虫害防控 等 内容 。
关 键词 : 高海拔 冷凉地 区; 西 兰花 ; 耐 寒优 秀; 栽 培技 术
1 8 5 —
i l l 舭斜 被 娥
耐 寒 优 秀 西 兰花 品质 优 , 味道鲜美 , 肉质 细 嫩 , 营 养 球形 成 , 降低 产量 和质 量 。
. 2 追 肥 丰富 , 产量 高 , 近 几 年栽 培 面积 逐 渐 增 大 , 成 为 本 省 4
2 0 1 7 . 2 蔬 菜
作者简介 : 张发梅( 1 9 7 8 一 ) , 女, 本科 , 助理农艺师 , 从 事 蔬 菜 种 植 技 术 推 广 工作 。
初 为点 片发 生 。 防治 方法 : 冬 季 处理 病 残株 , 消灭 越 免暴 晒过 度发 红 , 同时 防止 雨 淋及 水 洗 , 否 则根 条 变 冬菌 源 ; 发 病初 期用 5 0 %多菌灵 可 湿性粉 剂 1 0 0 0倍 绿发 黑 而影 响质量 。
4 采收 加 工
4 . 1 采 收
二级 : 干 货 。呈 圆锥 形 , 上 部 皮较粗 糙 , 有 明显 的
下部 皮 细有顺 纹或 皱纹 。 表 面黄 适 时采 收 。 经研 究 测 定最 佳 采收 期 应 是 3年 生 、 网纹及 扭 曲的纵 皱 。 质坚 、 脆 。断 面深 黄色 , 上端 中央间有 黄 秋季 地 上部 分 枯 萎之后 ,此 时商 品根产 量 及 主要 有 色或 黄棕 色 , 味 苦 。条 长 8 C m 以上 。 效成 分黄芩 甙 的含量 均 较高 。黄芩 根 系深 长 、 根 条易 绿 色或棕 褐 色 的枯 心 。气微 , c m 以下 但不 小 于 O . 4 c m, 去 净粗 皮 。无 断. 采 收时 需要 深挖 , 不 能刨断 根 。去掉 残茎 , 晒半 干 中部直 径 1 虫蛀 和 霉变 剥去 外皮 , 捆成小把 , 晒干 或 烘干 , 在 晾晒过 程 中 , 避 杂质 、
高寒地区反季节杏鲍菇栽培技术

文章 编号 1 o o o 一 8 3 5 7 ( 2 o 1 4 ) o 卜0 0 5 6 一 O l
待料 温降至室 温后 , 按无菌操 作规程接 种 。接棉子壳 菌种 ,
一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 , 以具有独特 的杏仁香味和菌 肉肥 厚似鲍鱼 而得名 。子实体单 生或丛 生 , 菌 肉肥厚 , 菌 柄组织
育 。温度低 于 8  ̄ C 时原基难 以形成 , 即使 已形成 的菇体 也会 停止 生长 、 萎缩 、 变 黄直至死 亡 ; 温度持续 在 1 8  ̄ C以上 时 , 已 分化 的菇体 突然 迅速生长 , 但 品质会下降 ; 温度 2 0  ̄ C以上时 ,
菌丝 又转 向营养生长 , 低 温刺激 的效应也就 消失 , 原 基 停 止
菌丝 满袋后 即进行 出菇管理 。单头 出菇 菌袋可直立 排 放在架床上 , 两头 出菇 菌袋 可横码在 架床上。
5 . 1 开袋 在菌 丝 尚未扭结 时过早 开袋 , 难 以形 成 原 基 或
1 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 出菇 的适宜 温度来安排恰 当的出菇期 , 在青 海 西宁 地区栽 培杏鲍 菇 , 适宜 出菇 的季节春 天为 4 — 5 月, 秋 天为 9 — 1 0 月。杏鲍菇 比白灵菇容易 出菇 , 提前 1 - 2 个月制袋
菇 的开袋 时 间 , 应 掌 握 在 菌 丝 扭 结 形 成 原 基 并 已 出 现杏鲍 菇有瓶 栽 、 箱栽和 袋栽等方 式 , 其 中最 方便 和
最 实 用 的 是袋 式 栽 培 。 2 . 1 平 架 竖 袋 式 这 种 方 式 可 以 利 用 双 孢 蘑 菇 原 有 架 床 ,
发菌。
原 基形成 很慢 , 出菇 不整 齐 , 菇 体经济 形状 差 ; 在 原基 形成 或 出现 小 菇蕾 时 开袋 , 原 基 分化 和小 菇 发育 正 常 , 出菇 整 齐, 菇 体 的经济 形状好 ; 如果 在菇 体 已长时 开袋 , 在 袋 内会 出现畸形菇 , 严重 时长 出的菇会萎 缩 、 腐 烂 。因此袋栽 杏鲍
南方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

南方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目前,南方反季节蔬菜栽培应用较多的有春早熟栽培、秋延迟栽培、越冬栽培等方式。
随着夏季两茬栽培的发展,夏季避雨栽培、遮阳网栽培已悄然兴起。
一、春提早栽培春提早栽培,系指在初春寒冷时节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在棚内栽培喜温蔬菜,以达到早熟、高产和高效的大棚栽培形式。
春提早栽培由于试验、推广时间较长,栽培技术措施比较成熟和完善,栽培的蔬菜种类也在不断的过大,从喜温的果菜类到喜冷凉的叶菜类和根菜类的栽培均可采用此种模式,利用的保温设施有地膜、风障阳畦、温室及塑料大中小棚等。
二、夏季抗热避雨栽培我国南方地区的夏季具有气温高、暴雨频繁、不时有台风影响等特点,这样的天气条件对蔬菜生长非常不利,尤其是对播种和幼苗的生长影响更大。
为了创造一个相对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夏季蔬菜栽培可利用地膜、防虫网、遮阳网及大棚设施等进行抗热避雨栽培。
夏季抗热避雨栽培的蔬菜品种主要是喜冷凉的芹菜、青花菜、萝卜等。
同时,部分喜温蔬菜在春延后栽培时,也需要抗热、避雨条件,如番茄春延后栽培就属于这种情概况。
夏甜瓜、夏黄瓜等栽培,采用抗热、避雨栽培,效果非常明显。
三、越冬栽培冬季栽培的技术要点:①设施的准备。
要在外界气温低于15℃前覆盖大棚薄膜,使棚内的温度能适合蔬菜种子的发芽和植株的生长;同时,应提前15~30天整地施基肥,以预热大棚。
②及时播种。
这类蔬菜一般都采用干籽或浸种后直播。
播种时间因蔬菜种类而异,大致为8~11月份,开始采收时间约为12月份到翌年2月份。
③栽培方式。
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要求,越冬栽培时,部分蔬菜的栽培方式应有别于其他季节的栽培。
④温度管理。
注意保持棚内温度在15℃~25℃范围内。
晴天的中午,若温度超过25℃,则应该及时通风降温;在遇到冷空气影响时,要加强保温,不使温度低于10℃.四、高山反季节栽培所谓高山反季节栽培,系指利用南方山多,夏秋季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特性,高山夏季温度适于蔬菜生长的条件发展夏季反季节蔬菜栽培的形式。
高山冷凉地区马铃薯接茬莲花白高效栽培技术

高山冷凉地区马铃薯接茬莲花白高效栽培技术何 梅(贵州省赫章县植保植检站,贵州 赫章 553200)[摘 要]为推进赫章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广适应高海拔冷凉地区的马铃薯接茬莲花白栽培模式,从合理安排茬口、品种选择、马铃薯种薯处理、莲花白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对高山冷凉地区马铃薯接茬莲花白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马铃薯;莲花白;栽培技术;高海拔;高效[中图分类号]S31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24)04-0096-0065-05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最高峰小韭菜坪海拔2 900.6 m ,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 230 m ,平均海拔1 996 m ,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气温年差小,1月平均气温0.3~3.7 ℃,7月日均温度为17.7~22.4 ℃,年平均温度10.0~13.6 ℃,年日照时数为1 548.3 h ,年降水量800~1 000 mm ,无霜期206~255 d ,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赫章县利用夏秋冷凉气候特点,大力发展莲花白、大白菜、香葱、萝卜等高山冷凉蔬菜。
目前全县莲花白种植面积稳定在2 000 hm 2,规模化连片种植基地1 000 hm 2,其中高海拔乡镇双坪乡稳定在667 hm 2。
为推进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种植主体收入,经过多年的种植示范,总结出适应高海拔地区马铃薯接茬种植莲花白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单一作物连作病害发生严重的问题,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合理安排茬口根据赫章县气候特点及莲花白市场需求,马铃薯选择在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6月中旬开始收获;莲花白选择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分批次育苗,6月中旬至7月下旬移栽,8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
高寒冷凉地区简易钢结构大棚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高寒冷凉地区简易钢结构大棚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周玉军;韩生贵
【期刊名称】《青海农技推广》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寒、冷凉地区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季节选择、配方、装袋灭菌、出菇房与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生产废弃物处理、废弃生产物料的处理、菌渣的无害化处理等内容,以期为香菇反季节栽培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周玉军;韩生贵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德鑫绿色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区反季节花香菇栽培技术
2.简易塑料大棚番茄反季节无土栽培技术
3.冷凉地区露地反季节红香笋栽培技术
4.塑料大棚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5.滇西北冷凉地区反季节蚕豆高效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冷凉蔬菜栽培技术
作者:郭宇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冷凉蔬菜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技术已经成熟,种植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大力推广。
这项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为推动高海拔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高海拔地区的生产条件,对于蔬菜的种植培育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要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不同的播期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合理安排茬口。
目前主要选择的是喜温性和半耐寒性的蔬菜。
需要考虑相应的栽种期和苗龄,提前培育,壮苗后移栽种植。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合理密植也是主要的选择。
具体的栽培技术主要有:净作式栽培、粮—菜、烟—菜、和果园套种栽培。
关键词:气候特点;品种选择;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冷凉蔬菜栽培技术,由于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是指利用高海拔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优势,生产非传统季节蔬菜(如在夏秋季节生产秋冬季蔬菜)的一种新型蔬菜栽培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高海拔反季节蔬菜,以其独有的特点,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反季节蔬菜一般都在炎热的夏季上市,相比于同期的蔬菜品种,价格往往要翻上几番,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也为推动高海拔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一、高海拔地区的生产条件
高海拔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气候和平原地区大不相同,这些特点对于蔬菜的种植培育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优势条件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以每千米下降6°C的趋势递减。
气温低是高海拔地区最为重要的气候特点,这也是生产反季节冷凉蔬菜的首要条件。
其次,高海拔地区由于稀薄的云层,光照时间长,而且光照充足,这对于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
再者,昼夜温差大,可以使蔬菜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这样的蔬菜一般植株大,含糖量高,口感也好。
高海拔地区污染较少,空气清新,有机肥丰富,雨热同期,十分符合夏秋季节蔬菜的种植要求。
2.劣势条件
高海拔地区的传统农业也存在这一定的劣势条件。
比如由于海拔较高,温度低,蔬菜所需的有效积温不足。
同时,容易结霜,无霜期也比较短。
而且,相比于平原丘陵地区,高海拔地
区能够种植的蔬菜种类较少,有些地区往往只适合一种或几种蔬菜的生长,品种少。
大多依靠人工种植,机械化程度低。
二、高海拔地区的种植方式
因地制宜,是农作物种植的首要原则。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独特的蔬菜种植方式。
无论是蔬菜种类的选择,还是栽种培育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1.蔬菜种类的选择
反季蔬菜的种植,考虑到高山地区的特点,目前主要选择的是喜温性和半耐寒性的蔬菜。
同时为了考虑到长途运输的需要,尽量选择一些耐运输的蔬菜品种,降低运输的损耗。
由于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对于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不够,为防止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一开始就要尽量选用抗病性强的优势品种,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某些高海拔地区的土壤盐碱度较高,选用耐盐、耐碱的蔬菜品种也是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高海拔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土壤状况多种多样,大面积种植之前,需要进行土壤的化验检测,选择最适宜的蔬菜种类进行栽种。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种类有青椒、白菜、萝卜、花椰菜、甘蓝、四季豆等。
2.栽培方式
高海拔地区的蔬菜栽种需要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选定合适的栽种期。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要求,选取不同的海拔高度。
比如番茄的种植,一般选择的是海拔高度为1500米以下,温度和光照都比较适宜。
反季节蔬菜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一般选择的是夏秋上市,也就是每年的5~9月份。
这就要求人们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安排,掌握好作物的播种期。
如甜椒一般在三月末四月初,番茄在四月末和五月初的时候播种最为适宜。
除了掌握好播种期,蔬菜的苗龄也十分关键。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进行多季种植。
头季安排在四月中上旬,二季选择安排在七月的中上旬。
杂交嫁接的蔬菜品种也是不错的选择,具有多种蔬菜品种的优势,而且产量高,抗病性能好。
在高海拔地区的蔬菜种植,除了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考虑相应的栽种期和苗龄。
还需要采用适宜的栽种培育方式。
提前培育壮苗后移栽种植。
提前指的是育苗,春季一般采用的是大棚设施集中育苗(营养盘或营养坨),壮苗移栽,夏季可以采用小拱棚遮阳网集中育苗,培育壮苗,同时要掌握移栽的时间。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合理密植也是主要的选择。
高海拔地区的土壤肥度较差,比较贫瘠,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产量,但是作物密植需要充分考虑光照因素,防止植株过密,有效光照不足。
尽可能的开辟一部分的试验田,提前试验,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关于具体的栽培技术,本文只介绍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净作式栽培。
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的生育期合理安排茬口,比如白菜—西红柿—大蒜。
第二种是粮—菜栽培。
比如玉米—白菜、玉米—大蒜等。
第三种是烟—菜。
比如烟—甘蓝。
第一、二、三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大的提高,并且前一季作物的废料可以用做下一季的肥料,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发展了循环经济。
第四种是果园套种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山地面积较大,果树种植十分普遍。
为了更好地进行山地开发,采取了幼龄果园的套种栽培技术。
在果树植株的间隙,种植一些较为矮小的蔬菜品种,如萝卜、白菜、花椰菜等。
这些果园植株间隙大,投射到果树间隙的阳光刚好被蔬菜所利用。
另一方面,蔬菜的种植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反过来有促进了果树的增长。
两相结合,互利互惠。
这种“果园套种”的模式因其带来的双重经济效益,逐渐推广开来,受到了种植户们的喜爱。
三、结语
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冷凉蔬菜栽培技术是人们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这项技术不仅为低海拔地区的人们供应了新鲜绿色的蔬菜,也为高海拔地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但是反季节蔬菜的栽培技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作物品种单一,病虫害难以控制,高原生态脆弱,土壤盐碱化严重等。
因此,对于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冷凉蔬菜栽培技术,仍然需要研究人员做进一步的努力,改善已有的技术模式,开发新的栽种技术和蔬菜种子,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兰稳. 高海拔山区反季节蔬菜生产环境条件初探 [J].广东农业科学,2011(4).
[2]谢炳原. 山区反季节蔬菜的技术要点[J]. 福建农业科技,2015(5).
[3]卢家诚. 山区如何种植反季节蔬菜[J]. 源流,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