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中国现代文学”有两个概念:“时间概念”和“历史概念”。

时间概念:指所谓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即中国现代文学跨越了大约三十年的时间,从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历史概念:指文学的“现代化”,即“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2、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现代性

(1)精神导向:促进思想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2)艺术形态:现代的文学形态。现代的美学思想与创作方法、现代的文学样式和现代的话语构型

(3)文学发展方式:面向世界的开放式格局。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学,广泛吸收外国文学资源,不断融汇到世界文学潮流之中。

3、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两期七段)

现代文学的三个十年(1915-1949)

第一个十年(1915-1927)五四时期的文学

第二个十年(1927-1937)30年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40年代文学

当代文学的四个阶段(1949-1999)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1966-1976)

新时期文学(80年代)

九十年代文学(90年代)

二、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五四文学革命是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发生背景

⑴、时代背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极大变化,此后的十几年,整个社会缺乏严密的思想统治,出现了少有的思想比较自由的局面。

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游行,抗议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卖国行为。五四运动象征着“五四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充满思考、希望和激情的全新时代,对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

(2)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①、根源: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根源:为摆脱落后、积弱、挨打现实处境,实现富国强民;中国人在“器物之变”、“制度之变”努力失败后,尝试“思想之变”。

文化根源:反对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尊孔复古”文化逆流。

②、兴起与发展

1915年9月,陈独秀主持《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1917年10月) 新文化统一战线形成(1918年)

“五四”爱国运动将新文化与新闻学运动推向高潮。(1919年5月4日)

《新青年》编辑方针的转变(1919年12月\1920年5月)

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倡导民主与科学。

重评孔教学说,抨击文化专制。

传播西方新思想。

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2、“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开展的过程

(1)、酝酿(19105—1916)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黄远庸等均提出过文学改革的建议

(2)、倡导(1917—1918)

①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见教材第5页),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②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③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改革韵、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④钱玄同《寄陈独秀》:指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⑤双簧信(1918年3月,钱玄同,刘半农)

⑥傅斯年提出“文言合一,制定国语”。

⑦1918年8月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胡适文学改良“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陈独秀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

3、“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钱玄同:“废文言而倡白话”;“废汉文”。胡适:“白话为文学正宗用语”;“死文字只能写出死文学”,“活文学当要活文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A、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B、反对鸳鸯蝴蝶派“游戏消遣”的文学观。

C、提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发表) 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要求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

4、五四文学运动的重大意义

首先,使白话文得到全面推广。1920年,教育部宣布所有的学校课本应该使用白话文。

其次是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新文学团体(如文学社和创造社)的兴起,带来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第三是文学理论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第四是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概念”指什么?

2、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有哪些?

第二课鲁迅(1881—1936)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贡献。了解鲁迅的创作概况,创作特点,并对鲁迅的主要著作进行熟习。

二、学习重点

1、鲁迅的创作概况;

2、鲁迅的创作艺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