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

1.前言

1. 1 课程性质

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介绍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技术,使学生掌握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组建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的原则,根据企业传感器技术应用的岗位需求,以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物联网安装调试技术及应用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用相关理论知识,并适当融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

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以无线通信网络组网的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包括移动广域网络应用、无线广域网应用、无线局域网应用、无线个域网应用4个学习任务。

本课程建议72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无线通信技术组网的方法、原理与知识,具备常见无线通信选型、搭建、维护、网络性能的监控与测试、常见无线网络故障诊断、排除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养成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安全操作等素养,并达成以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操作意识;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开拓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选型无线通信网络

⚫能调试及应用移动广域网络

⚫能正确使用AT指令

⚫能调试及应用Lora无线通信

⚫能调试及应用NB-IOT无线通信⚫能使用调试及应用WIFI无线通信⚫能组建及应用无线传感网络

⚫能调试及应用蓝牙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教学活动设计参考

5.实施建议

5.1教材编写建议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以岗位需要即“必需、够用”为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需要来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要反映无线通信技术的新技术、新知识、新趋势,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具体、可操作。

(4)教材文字表述要精练、准确,体现物联网应用专业与行业特征,内容展现应做到图文并茂,力求易学、易懂。

5.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学生提问和教师解答有机结合,通过“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定制各种无线通信的方案,了解无线传感网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加强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教学内容。

(5)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趋势,贴近企业生产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5.3教学评价建议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化,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3)教学评价中,要重视并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本课程重点关注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静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关注学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操作规范等职业准则意识的养成;关注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职业品质的养成;关注学生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服务意识等职业沟通能力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形成工作任务总结、配置文档填写、工程资料归档保存等工作档案意识的养成;以

及遇到问题时,能通过各种合理途径寻求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工作执行力的养成。

5.4资源利用建议

(1)注重实训指导手册、课堂配套练习册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仿真软件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

(4)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