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PPT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岩石圈和地表形态ppt

【高中地理】岩石圈和地表形态ppt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表以上的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熟鸡蛋剖面图
地球内部圈层剖面图
活动1:见学 案合作探究1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读 图 探 究
活动2: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1”中的第(3) (4)两小题,此过程参阅教材P27文本资料。
及时训练
若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指出下列字母各 指什么?
重点回顾
岩 石 1、岩石圈的结构 2、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 圈 的 1 、岩浆岩 结 构 2、岩石圈的组成 2、沉积岩 三大类岩石 组 成 3、变质岩 与 物 质 3、岩石圈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过程 循 2、物质循环的意义 环
1、地壳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课堂效果检测
读下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岩浆 D 和E 均属于 岩浆岩 转化为C 重熔再生 上升冷凝 转化为 D , B 经过 (2)C 经过 (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 A (字母)
知识拓展
阅读知识窗:
1、说明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 2、说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举例说明岩石圈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岩石圈与地表形》课件

《岩石圈与地表形》课件

04 岩石圈与人类生存环境的 相互影响
岩石圈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提供资源
影响气候
岩石圈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 炭、铁矿等,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 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岩石圈的分布和变化能够影响地区的 气候,如岩石的风化作用能够影响土 壤和植被的分布,进而影响气候。
塑造地貌
岩石圈的组成和构造决定了地表的地 形地貌,如山脉、河流、峡谷等,对 人类居住和交通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地壳物质变形的结果,其类 型多样,包括板块运动、地壳隆起、地壳沉降、断层活动等 。这些运动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
总结词
地表形态的形成受到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等。
岩石圈的分层结构
总结词
地壳、地幔、上地幔
详细描述
岩石圈的分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上地幔。地壳是岩石圈的最外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从几十公里到一 百公里不等。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高温高压的半熔融岩石组成。上地幔是地幔的一部分,主要由橄榄岩和榴辉 岩等岩石组成。
岩石圈的物理性质
总结词
坚硬、固态、不透水
强化实践应用
加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 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鼓励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相 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注前沿技术
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动态,及时 引入和应用新技术。
培养专业人才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充 足的人才储备。
强化政策支持
人类与岩石圈的可持续发展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共32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共32张PPT)

12、 越 是 无 能 的人 ,越喜 欢挑剔 别人的 错儿。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13、 知 人 者 智 ,自 知者明 。胜人 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7、 一 个 人 即 使已 登上顶 峰,也 仍要自 强不息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Page 33
9、 有 时 候 读 书是一 种巧妙 地避开 思考的 方法。 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10、 阅 读 一 切 好书 如同和 过去最 杰出的 人谈话 。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6:01:31 AM
11、 越 是 没 有 本领 的就越 加自命 不凡。 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岩浆
高压
冷却、凝固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Page 15
堆积 沉积岩

力 侵蚀
沉 搬运

积用
岩下

成 岩浆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Page 16
沉积岩及特点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风化、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沉积岩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特点
(1)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过程、条件)

岩石圈物质循环ppt课件

岩石圈物质循环ppt课件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1.岩浆岩(火成岩)
(1)形成
岩浆
地壳内部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
沿地壳薄弱地带

喷出地表
冷却 凝固
岩 浆 岩
侵入岩 喷出岩
喷出岩 侵入岩
二、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 (2)典型岩石及特征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喷出岩 侵入岩 ——花岗岩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岩石圈的范围及其组成; 2.掌握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 3.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4.结合实例,会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矿物
• 概念: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般为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富含Ca(HCO3)2的水溶液因
化学沉淀: CO2逸出导致CaCO3沉淀而

石灰岩 ——主要形成环境:温暖浅海
主要成分为CaCO3
珊瑚虫与其它生物生长过程
生物沉积:分泌CaCO3形成珊瑚礁,
其遗体沉积而成
砾岩
直径在2毫米以上的碎屑
砂岩
直径在0.05~2毫米的碎屑
页岩(黏土岩)
直径小于0.005毫米微细颗粒。 页理构造,抗风化能力较弱。
注意:
各类岩石都可在地壳内部经重熔再生变成岩浆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各类岩石都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或经变质作 用变成变质岩,但均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有利影响)
(1)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PPT】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PPT】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主要特征
岩浆岩 岩浆活动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岩层中有化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 岩
重 熔 冷 凝
岩浆 沉积 岩 变质 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变质作用
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 然景观。 3、实现地区、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 传输,改表地表环境。
)
)
谢谢指导!
高山 高原
平原
浅海
硅铝层(密度约2.7)
深 度 千 米
( )
海平面 0
10
20
30
硅镁层(密度约2.9)
地幔(密度约3.3)
40
主要成分为 SiO2 。纯净的 石英无色透明, 称为水晶;含 杂质时呈各种 色调。如含 Fe+3呈紫色, 称为紫水晶; 含有细小分散 的气态或液态 物质呈乳白色 者,称为乳石 英。玛瑙也是 石英的一种。
2、地壳的特点 (1)、厚度不均 (2)、分层 上层----硅铝层:含硅铝较多 下层----硅镁层:镁铁成分增多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元素
结合成单质 或化合物
矿物
集合体
岩石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Nhomakorabea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花岗岩、玄武岩 石灰岩、砂 岩、页岩 大理岩、板岩、 石英岩、片麻岩
课堂巩固练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 大理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砂岩 3、下列岩石中常能找到古生物化石是… …….(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岩浆岩 D 火山岩 ) ) )

【环境课件】第三章岩石圈

【环境课件】第三章岩石圈
1源自元素绝对丰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少;
2)偶数元素的绝对丰度高于其相邻的奇数元素的丰度; 3)4q型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整数倍)的绝对丰度高;
(2)相对丰度 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相对丰度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给定元 素的实测量与该元素绝对丰度之比。 相对丰度显著高或显著低的地域被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区。 当一定空间范围内一种或几种元素的相对丰度显著地过高或 过低时,通过岩石与其他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会导致 整体环境中呈现相应的元素异常现象,从而可能引起对农、 林、牧业生产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以重要的生命元素氟为例,花岗岩体、巨大含氟矿床的存在、 火山活动等都能造成区域性氟的地球化学值异常。在我国 受萤石矿、磷灰石矿影响的地区,矿脉周围岩层及地下水 中的含氟量高;渤海湾濒海平原,由于多次海侵及海退, 深层沉积物质与地下水的含氟量也高;在地质构造运动控 制下,大陆块的边缘地带和断裂带出现高氟温泉。
二、地球系统中岩石圈的特征 (一)内力与外力交互作用的层面 作用于岩石圈的地质引力,因能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内能: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 外能:太阳辐射能、日月潮汐能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 体,二者的结合是促使地球演化、更新的动力。地表岩 石组成及地貌特征的时空分布格局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 地理壳(景观壳):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岩石圈与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等其他自然圈层紧密交错,它们之间存在 着极为多样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整合形成复杂的自然的 综合体,并且从赤道道极地覆盖整个地球,构成地理壳。


矿物组成:组成岩石主要成份的矿物,称造岩矿物, 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下列几种:长石、石英、云母、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它们也是组成岩石圈的主 要矿物。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复习(共30张PPT)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复习课
课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课本文字、图片,准确掌握地球内部圈层 结构及岩石圈构成,对比阐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 特征,并能准确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2、通过复习课本图文,正确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
2、读下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岩浆 D 和E 均属于 岩浆岩 (2)C 经过上升冷却凝固 转化为 D,B 经过 重熔再生转化为C (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 A (字母)
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
2、三大类岩石对比
岩浆岩
岩浆上升 冷却凝固
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
侵入岩:结晶度好 喷出岩:具有气孔构 造
沉积岩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石灰岩、 砂岩、页岩
常含有化石
变质作用
大理岩、板岩、 石英岩、片麻岩
具有片理结构
能力提升:
⑤ ⑥
图中②为石灰岩, ④
1、④为——岩,

⑤为——岩,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复习(共30张PPT)
1.右图为某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 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 测到( )
A. 天然气、水、石油
B. 水、石油、天然气
C. 石.洫、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比较右图中河流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2~3题。 2.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D ,良好的储水构造 是 C。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PPT课件

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了解岩石的分类,分析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 1 课时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地球内部分层
(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 M:横波 ,实线 N: 纵波 。
(2)分层
地壳 地幔
17 软流层
莫霍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岩 石 圈
软流层
2.岩石圈 (1)构成:地壳与 软流层 以上的地幔部分。图中字母 E 。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巧学速记】 地壳“厚薄”歌 陆地厚,海洋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3)实现了 物质交换和 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2.熟悉地壳物质循环的各种变式图,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第11课时基础知识自主学习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1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地球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 地壳、地幔、地核等六大圈层组成。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浆
地壳上部 玄武岩
沉积 变质
石灰岩 大理岩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 种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如下图所示: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 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 地貌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岩
砂岩、页岩、 层理构造; 石灰岩 常含化石
变质作用而成
大理岩、板岩、 片理构造 片麻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 作用
变质岩
岩浆岩
只出1个箭头--岩浆; 接受3个箭头—岩浆; 只收1个箭头—岩浆岩; 出来3个箭头—岩浆岩.
冷却 重熔 凝固 再生
岩 浆
【合作探究】 1.当地震发生时,是先感觉到上下震动还是左右摇晃?为什么? 第1问:先感觉到上下震动。 第2问:纵波速度快,使地面上下震动; 横波速度慢,使地面左右摇晃。 2、探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完成下图

生物圈
气 H

V V V V V V V
V
(1)A喷出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侵入岩 (2)H侵蚀、搬运 I重熔再生 J冷却凝固 K变质作用 N隆起 P变质作用 Q变质作用 (3)岩石 新岩浆
圈 沉积物 水
++ ++ + +++ +
A
M
N P Q I G E J D
F
C K B
1.C
2.C
3.B
海洋缺失的是地壳中的硅铝层,不是岩石圈。
[能力提升] 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有五条边线没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在图中画出箭头。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分别是A B C___ (3)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4)以上地质作用过程,属于外力作用的有 , 属于内力作用的有______ 。(填序号) 根据岩浆和①确定A为岩浆岩。 根据风化物和③确定C为沉积岩。 岩浆只出1个箭头,因此④⑧的 箭头指向岩浆。 岩浆岩由岩浆转化,因此箭头⑨ 应指向B。 B通过风化物指向C,因此⑦应 指向B。
1-3 A B D 4.(1)西北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2)E D C (3)北 (4)岩浆活动、地壳运动
课后练习与提高
1-5 B C C C D 6-10 B D B A B 11-12 B B
13、(1)A处。A处为侵蚀岸,水深,B处泥沙淤积,轮船易搁浅。 (2)粘土、粉砂 、砂、砾石。颗粒大的先沉积。 (3)北岸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泥沙向左岸(北岸)淤积,最终相连。 (4)河口三角洲 成因:下游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再加上潮水的顶托 作用,形成三角洲。 特征:地形平坦,河汊纵横交错。
2、风力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沙丘
3、风力堆积地貌
风向
沙垄
风向与沙丘坡度的关系?
迎风一侧--坡度缓, 背风一侧--坡度陡。
黄土高原:
黄土成因? 沟壑成因? 黄土成因— 风力沉积。 沟壑成因— 流水侵蚀。
4、冰川侵蚀地貌
海蚀崖
5、海蚀地貌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外力作用总结
外力 作用 侵蚀作用 地貌 举例 沉积作用 地貌 冲积扇、 三角洲 沙丘、 沙垄 举例 主要分布 区
地貌
山岭
谷地 背斜
地质构造
向斜
1、判断甲、乙的地质构造及理由。
甲处:向斜---①岩层向下弯曲;②中间新,两翼老。
A80代表80万年。乙处:背斜--①岩层向上拱起;②中间老,两翼新。
N1 H10 M5 G20 F30 D50 E40 B70 C60 背斜 A80 向斜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变得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流水 沟谷、峡谷、 长江三峡 作用 瀑布 风力 风蚀蘑菇、 新疆的 作用 风蚀洼地 “魔鬼城”
冰川 作用 海浪 作用 冰斗、 U型谷
长江 湿润、 三角洲 半湿润地区 塔克拉玛 干沙漠
干旱、 半干旱地区
阿尔卑斯山 冰碛(qi) 波德平 平原 原
高纬度、 高海拔地区、 海岸带
海滩、 海蚀崖、 “天涯海角” 瀉(xie) 青岛海滩 海蚀柱 湖
一、内、外力作用的比较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内部热能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 作用
太阳能、 重力能
使地表趋于平坦
二、六大板块示意图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00
三、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
1、褶皱:挤压力;弯曲变形
(1)图为风蚀蘑菇石,干旱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为代表。 (2)D、E为沉积岩,老的在下方。 C为花岗岩,破坏了D、E层, 应晚于D、E岩层。 (3)F沙丘南侧陡,因此风来 自北方(注意指向标)。
(4)内力作用包括①地壳运动,如图中的断层;②岩浆活动, 如图中的花岗岩的形成;③变质作用,岩浆附近往往有变质岩。
12.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E是 F是 , 判断理由 (2)图中分界面A是 ,B是 (3)在界面A上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 ; 在界面B上波速变化:横波 、 纵波 。 (4)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 ________。 纵波速度快为F, 横波速度慢为E。 (1)横波 纵波 深 纵波速度比横波快。 度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速度加快 消失 变慢 (4)地幔 外核 内核
2-1-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内、外力作用的比较: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影响。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 1、含义:地壳运动;岩层变形、变位。 2、类型: 含义:挤压力;岩层弯曲、变形。 ①褶皱 形态及判断:背斜(上拱;中老)、向斜(下弯;中新) 地貌:背斜—先山岭后谷地;向斜—先谷地后山岭。 含义:挤压力或张力;岩层断裂、错位。 ②断层: 形态及判断:地垒(上升)、地堑(下沉) 地貌:上升—断块山;下沉—谷地;断层面—陡崖。 3、地理意义:背斜—找油、气;向斜-找水;断层-工程避开。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2、流水作用:侵蚀—沟谷、瀑布;堆积-冲积扇、三角洲。 3、风力作用:侵蚀—蘑菇石;堆积—沙丘、沙垄。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积极—修水库;消极—毁林开荒。
②地理意义:形成矿产;塑造地貌景观;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10.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11.右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一⑥分别代表岩浆、 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 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和⑥ 地幔指向⑤,为岩浆。⑤指向④和⑥,均为岩浆岩, ⑥在地表,应为喷出岩;④在地下,应为侵入岩。 据上知①②③应为沉积岩、变质岩、 沉积物。根据空间位置及顺序, 可知①为沉积物,②为沉积岩, ③为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1-1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1、内部圈层:①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快,横波S-慢); ②圈层界面—莫霍界面(17Km)、古登堡界面(2900Km) 地壳:上为硅铝层(海洋常缺失),下为硅镁层 ③圈层结构 地幔:上地幔有软流层 地核:内核与外核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最活跃)。 二、岩石圈的结构: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三、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岩浆岩:上升冷却凝固。分类---侵入岩和喷出岩 1、组成 沉积岩:外力作用。特点---层理结构;常有化石。 变质岩:变质作用。作用---建筑材料。 ③ 变质岩 沉积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 ② ④ ①过程及示意图; 岩浆 ① 岩浆岩
背斜 向斜
上拱 山岭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找油、气; 裂隙发育,易被侵蚀而成。 开凿隧道 下弯 谷地 山岭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
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 侵蚀而成。
找水
断层
断裂、 位移 下沉岩块
上升岩块: 断块山 谷地
工程建设、 水库避开断层
1、流水堆积地貌
冲(洪)积扇 上游--河流出山口
河口三角洲 下游--河流入海口
速度(千米/秒)

0 3
6
9 12 15 A C D H B
1000
E
F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1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 (1)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A B C D _____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分别是:H I ____ J K N P Q________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指由岩浆到 再到 的过程。 字母G为岩浆,因此D为侵入岩,A为喷出岩。 C由沉积物转化,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
地核 图2
图1
岩石成因: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岩石成因:
侵蚀 堆积
沉积岩 喷出型 岩浆岩
搬运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6、岩石圈的组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分类 形成 举例 特点
岩浆岩 侵入岩
在地表以下 冷却凝固而成 喷出岩 喷出地表 冷却凝固而成 外力作用而成
花岗岩
玄武岩
坚硬 多气孔
沉积岩
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题。 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2.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
A.水平挤压一岩层下降一外力侵蚀 C.水平挤压一岩层上升一外力侵蚀
D.谷地 )
B.岩层下降一外力侵蚀一水平运动 D.岩层下降一水平运动一外力侵蚀
(1)地质构造有背斜、向斜、 断层。乙处岩层下弯,为向斜。 地貌或地形有山岭、谷地或盆 地(无海拔高度时),一般通 过地表起伏来确定。 (2)岩层弯曲变形—挤压力--内力作用; 岩层顶部缺失—海拔高--岩层上升;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外力侵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