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ppt5 鲁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66张PPT)

固结成岩
使地表趋于平坦
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相撞地区可形成 山脉、海沟、岛弧等
(2)板块边界
①生长边界(张裂区):海岭、断层、裂谷 ②消亡边界(碰撞区):海沟、岛弧、造山带
改变地表形态
实现圈层间地区间物质交换 和能量传输
[答案] (1)D [答案] (2)A
• 答案 C
四、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使地表高低起伏
地球外部的太阳 能、地球重力能
等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读某种地形示意图(图 5-1-8),完成 4~5 题。
图 5-1-8
4.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向斜成谷
D.背斜成谷
【答案】A 点拨:此图为 U 形谷,冰川作用形成。
玄武岩 花岗岩
石灰岩、砾岩 层理构造 砂岩、页岩 具有化石
大理岩 板岩石 片麻岩
•[答案] (1)C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重熔再生
岩浆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图中的 a、b、c、d分别表示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图 5-1-3
岩石圈物 质循环意 义
形成丰富矿产资源
丙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 遭受侵蚀成为谷地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 丙 处开采 最合适;其中 乙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
使地表趋于平坦
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相撞地区可形成 山脉、海沟、岛弧等
(2)板块边界
①生长边界(张裂区):海岭、断层、裂谷 ②消亡边界(碰撞区):海沟、岛弧、造山带
改变地表形态
实现圈层间地区间物质交换 和能量传输
[答案] (1)D [答案] (2)A
• 答案 C
四、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使地表高低起伏
地球外部的太阳 能、地球重力能
等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读某种地形示意图(图 5-1-8),完成 4~5 题。
图 5-1-8
4.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向斜成谷
D.背斜成谷
【答案】A 点拨:此图为 U 形谷,冰川作用形成。
玄武岩 花岗岩
石灰岩、砾岩 层理构造 砂岩、页岩 具有化石
大理岩 板岩石 片麻岩
•[答案] (1)C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重熔再生
岩浆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图中的 a、b、c、d分别表示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图 5-1-3
岩石圈物 质循环意 义
形成丰富矿产资源
丙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 遭受侵蚀成为谷地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 丙 处开采 最合适;其中 乙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56张PPT)

37
练习
c
北
a
b
(1). a、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_____?
(2). 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是b处开凿?
(3). 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2021/10/10
38
断 层 示 意
2021/10/10
39
2021/10/10
40
2021/10/10
2021/10/10
返回
55
化石
2021/10/10
返 回 幻 灯 片
返回 56
8
Offic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 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
浆
岩
侵入 岩
侵入地壳形成侵入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
结成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气孔
玄武岩
致密、矿物结 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
练习
c
北
a
b
(1). a、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_____?
(2). 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是b处开凿?
(3). 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2021/10/10
38
断 层 示 意
2021/10/10
39
2021/10/10
40
2021/10/10
2021/10/10
返回
55
化石
2021/10/10
返 回 幻 灯 片
返回 56
8
Offic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 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
浆
岩
侵入 岩
侵入地壳形成侵入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
结成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气孔
玄武岩
致密、矿物结 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9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 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
共39张PPT)
2020/9/26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地下平均17千米 地下2900千米
纵波(P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体传播 横波(S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 登堡界面。
地壳
(2)写出下变列质数字岩的含义:
岩浆岩
①_冷__却__凝__固___ ②_变__质__作__用_ ③_重__熔_再__生_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岩有浆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__B____。
据新华社电 日本地震后,富士山等13 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 1、2题。
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D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2.地面发生震动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 A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解析】选A。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且海拔
页岩
板岩
(变质岩)
(沉积岩)
石灰岩
大理岩
(变质岩)
大理岩
(变质岩)
原有的岩石 变质后的岩石
石灰岩(沉积岩)
大理岩
页岩(沉积岩) 石英砂岩
板岩 石英岩
花岗岩(岩浆岩)
片麻岩
2020/9/26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共39张PPT)
2020/9/26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地下平均17千米 地下2900千米
纵波(P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体传播 横波(S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 登堡界面。
地壳
(2)写出下变列质数字岩的含义:
岩浆岩
①_冷__却__凝__固___ ②_变__质__作__用_ ③_重__熔_再__生_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岩有浆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__B____。
据新华社电 日本地震后,富士山等13 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 1、2题。
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D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2.地面发生震动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 A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解析】选A。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且海拔
页岩
板岩
(变质岩)
(沉积岩)
石灰岩
大理岩
(变质岩)
大理岩
(变质岩)
原有的岩石 变质后的岩石
石灰岩(沉积岩)
大理岩
页岩(沉积岩) 石英砂岩
板岩 石英岩
花岗岩(岩浆岩)
片麻岩
2020/9/26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共24张PPT)

形成海洋和裂谷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板块分离(张 裂) (生长边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习指导二:
阅读P32——33,思考下列问题: 1、外力作用通过什么改变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流水侵蚀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举例说 明 4、流水沉积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举例说 明
3分钟后检测,看谁总结的好!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
侵蚀
6、读下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为冲积扇地貌, 此地形一般分布 在 山口处 。 (2)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 用形成的。 (3)冲积扇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 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4)冲积扇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中心粗,边缘细 。 (5)乙图为 三角洲 地貌,多分布在 河流下游 地区。 (6)两地所受主要地质作用是 外力作用 。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 地震多分布在此。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
板块 陆陆碰 碰撞 撞
(消 亡边 界) 陆海碰 撞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高大山脉
举例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 斯山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 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 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太平洋西岸岛屿(如日 本群岛、台湾岛) 海洋板块形成深海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 沟 纳海沟
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拿出课本、笔、作业本,坐端正,以昂 扬的姿态进入课堂。 2、记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3、断层中下降岩块形成什么地貌,上升岩块形成什 么地貌?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裂谷或低地,如东非大裂谷、我国 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上升的岩块往往形成断崖或块状山地,如华山、庐 山、泰山等等。 4、背诵步步高28页,地质构造的意义表格。
板块分离(张 裂) (生长边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习指导二:
阅读P32——33,思考下列问题: 1、外力作用通过什么改变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流水侵蚀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举例说 明 4、流水沉积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举例说 明
3分钟后检测,看谁总结的好!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
侵蚀
6、读下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为冲积扇地貌, 此地形一般分布 在 山口处 。 (2)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 用形成的。 (3)冲积扇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 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4)冲积扇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中心粗,边缘细 。 (5)乙图为 三角洲 地貌,多分布在 河流下游 地区。 (6)两地所受主要地质作用是 外力作用 。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 地震多分布在此。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
板块 陆陆碰 碰撞 撞
(消 亡边 界) 陆海碰 撞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高大山脉
举例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 斯山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 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 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太平洋西岸岛屿(如日 本群岛、台湾岛) 海洋板块形成深海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 沟 纳海沟
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拿出课本、笔、作业本,坐端正,以昂 扬的姿态进入课堂。 2、记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3、断层中下降岩块形成什么地貌,上升岩块形成什 么地貌?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裂谷或低地,如东非大裂谷、我国 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上升的岩块往往形成断崖或块状山地,如华山、庐 山、泰山等等。 4、背诵步步高28页,地质构造的意义表格。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0张PPT)

下部
镁铁钙成分 较大
相对较多
(约2.9)
连续分布
地壳分布 特点
地壳厚度不均; 硅铝层分布不连续。
钾 镁 其他 钠2.59% 2.09% 1.41%2.8源自% 钙3.63%氧
铁
硅
5.00%
铝
铝 8.13%
氧
铁
46.60%
钙
钠
钾
硅
镁
27.72%
其他
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各类岩石
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物质循环
初 一 议 论 文 :幸福 无处不 在作文 500字 幸 福 无 处 不 在作文 500字
幸 福 像 花 儿 般美丽 ,每个人 都在寻 找它,可 并不是 每个人 都会发 现它。其实只要你用 心 观 察 ,你 就 会发现 ,它无处 不在。
不 要 忽 略 你 眼前的 幸福。 每一个 人在遇 到重大 打击时 ,往往会 忽略自 己所拥 有的东 西 。 当 她 车 祸醒来 发现自 己四肢 不能活 动时,她 觉得她 的世界 失去了 色彩,她觉得自 己 濒 临 崩 溃 的边缘 ,眼神充 满了无 助和绝 望。可 是当她 看见身 边的人 一如既 往地爱 她 ,对 她 好 。 她突然 觉悟,这 何尝不 是一种 幸福。 从此,她 不再 堕落,而 是微笑 ,充满温 暖 的 微 笑 ,用 她那双 爱笑的 眼睛去 回复别 人对她 的爱。 是什么 不再让 她堕落,重焕生 机 ?是 她 看 到 了爱,感 觉到 了幸福 。当你 痛苦挣 扎时,当 你无助 绝望时 ,当你苦 苦在追
求 幸 福 时 ,往 往幸福 就在自 己身边 ,不要忽 略眼前 的幸福 。 不 要 忽 略 你 手上的 幸福。 有些人 ,一生下 来就遭 受到不 公平的 待遇,但这并不代表着 他 们 没 有 幸 福的资 本。著 名作家 海伦凯 勒,她双 目失明 ,双耳失 聪,但 她却没 有因此 放 弃 生 活 。 她跟从 老师在 手上一 遍遍学 习知识 ,一次次 为她的 成功谱 写着乐 章。为 什 么 她 会 获 得如此 成就?那 是因为 她有一 种幸福 感,她 没有觉 得自己 的缺陷 是不公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优质课件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特点:常具 有气孔
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压力和温度骤降,岩浆迅速冷却形成岩石,造成岩石矿物结 晶不完好,颗粒较小,且由于气体的逸出,表面会有一些气孔。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堆积 固结成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 搬运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1
2
3
4
(2)沉积岩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划分 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1)岩浆岩
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冷却、
(软流层)
喷出地表 凝固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特点:质地较坚硬, 晶体颗粒较大
成因:由于岩浆没有喷出地表,有充 分的时间来降温,所以结晶良好,颗 粒比较大。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岩浆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变质岩
沉积岩
重融再生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 结成岩
岩浆岩
岩浆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 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裸露地表 的岩石
风吹、雨打、日晒及生物作用
沉积岩
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特点
常含有化石
书页 文字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23张PPT)

当堂达标:
6.“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 沉积作用 7用. 关于三角洲形成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侵蚀作
A. 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
B. 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
C. 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D.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8.塔里木盆地中沙丘属于
A.风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风化地貌
2020/6/22
2020/6/22
风力侵蚀地 貌—风蚀蘑
2020/6/22
风力沉积地 貌—沙丘
风力沉积地貌
2020/6/22
风力侵蚀地貌
2020/6/22
2020/6/22
冰川作用地貌
2020/6/22
刃脊
冰川侵蚀作用
2020/6/22
U型谷
2020/6/22
研讨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老师点评)
①人类活动能否改造地貌形态? 能
②人类活动对地貌形态的改造都是有利的? 不一定
③如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貌形态的改造(或者 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貌形态改造的标准)? 是否对人类生产生活生命财产有利
2020/6/22
人
类 积极影响(平整土地、
活 动
对
修筑梯田、挖河修渠、 修建水库)
2020/6/22
2020/6/22
目标展示:
①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 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
②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 响的利与弊。
2020/6/22
流水侵蚀地貌
2020/6/22
流水沉水沉积地 貌
流水冲积地貌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D.喀斯特地貌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4张PPT)

2
背诵记忆三大岩类比较表
3
预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完成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浆 岩
③上
重 熔
①
升 冷 凝
②
岩浆
沉积 岩
③ ② 变质作用
③
变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 ④ 岩
物质循环的意义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读古诗并回答: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 石灰岩,按成因属于沉积岩。 2、在这种岩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是 。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叫 大理岩。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 喀斯特 地貌。
*
作业布置
1
绘制内部圈层示意图,熟悉岩石圈结构
已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
问题②:有哪些常见的岩石会发生变质作用, 变质后的岩石是哪些?写出它们的对应关系。
花岗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片麻岩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常见的变质岩
总结: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岩浆岩
冷凝作用
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
侵入岩:结晶度好 喷出岩:有气孔构造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常见的两种岩浆岩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玄武岩
岩浆岩
岩浆
上升、冷却、凝固 岩浆岩
冷凝作用
侵入型:花岗岩(结晶程度高)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玄武岩(有气孔标志)
(2)沉积岩
问题①沉积岩的成因是什么? 问题②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 问题③沉积岩有什么特征?
问题①沉积岩的成因是什么?
背诵记忆三大岩类比较表
3
预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完成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浆 岩
③上
重 熔
①
升 冷 凝
②
岩浆
沉积 岩
③ ② 变质作用
③
变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 ④ 岩
物质循环的意义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读古诗并回答: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 石灰岩,按成因属于沉积岩。 2、在这种岩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是 。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叫 大理岩。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 喀斯特 地貌。
*
作业布置
1
绘制内部圈层示意图,熟悉岩石圈结构
已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
问题②:有哪些常见的岩石会发生变质作用, 变质后的岩石是哪些?写出它们的对应关系。
花岗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片麻岩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常见的变质岩
总结: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岩浆岩
冷凝作用
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
侵入岩:结晶度好 喷出岩:有气孔构造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常见的两种岩浆岩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玄武岩
岩浆岩
岩浆
上升、冷却、凝固 岩浆岩
冷凝作用
侵入型:花岗岩(结晶程度高)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玄武岩(有气孔标志)
(2)沉积岩
问题①沉积岩的成因是什么? 问题②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 问题③沉积岩有什么特征?
问题①沉积岩的成因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意 义
形成地球上丰富的 矿产 资源
改变了 地表形态 ,塑造自然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 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从而改变 地表的环境
第 一 节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内、外力作用
节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那么,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我们又
岩
石
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呢?现在,
圈
与
人类可以利用地震波来认识地球的内部
地 表
结构。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
第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
一
构。
节
2.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
岩
成因。
石 圈
岩 地带喷出地表,冷凝 有的有流
的原料
而成岩石
纹或气孔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
石灰岩是建筑材
下受到破坏,变成碎
料和化工原料;
沉
石灰岩、
屑物质,被搬运到低 层理构 钾盐是化工原料;
积
砂岩、
处沉积、固结而成岩 造含有 煤、石油是当前
岩
第
石
_化__石_ 世界最重要的能 页岩
一
节
源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
圈 与
用 积 速 降 低 ,所携带的物质便沉 积扇;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
地 表
积下来
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侵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
蚀 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风
第 一
力
节作
洼地;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 戈壁、裸岩荒漠、风蚀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侵蚀搬走,形成戈壁和裸岩荒
分 类
能量来源
主要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 内、外力作用的关
的影响
系
第 一 节
内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壳运动、岩浆
放_射__性__元__素__ 活动、变质作用、 衰变产生的 地震等
热能
形成高山或 盆地,使地 表变得高低
起伏
在方向上相反,
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
点,往往是某一种
岩 石 圈 与 地
第
一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等
节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形成 高大的山脉
张裂:形成 裂谷 或大洋中脊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内力作用的“足迹”
形成原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 弯曲变形
基本形态
岩层形态
地表形态
早期
晚期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读岩石圈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一 节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据图分析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部分?其具体位置和 物质组成是怎样的?
(2)由图分析岩石圈的位置有何特点?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3)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区别? 第 一 节
下一页
末页
类型
形成过程
特点
有用成分举 常见岩
例
石
侵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第 一 节
入
矿物结晶 花岗岩是坚 用下,侵入地壳上部
岩
岩
颗粒较大 固、美观的 __冷__却__凝__固__而成岩石
建筑材料; 花岗岩
岩
浆 喷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矿物结晶 多种金属矿 玄武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岩 出 用下,沿地壳 _薄__弱_ 颗粒细小, 是工业生产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岩石圈的结构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第
分类 大陆地壳: 高原 、 高山 地区较
一 岩石圈 节
厚, 盆地 、 平原 地区相对较薄
地壳
大洋地壳:较大陆地壳薄
岩
结构 地壳上层:即 硅铝 层,是一个 不连续 圈层
石 圈
地壳下层:即 硅镁 层,是一个 连续 圈层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3.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
与 地
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地球圈层组成
第
地球圈层 分布
包括结构
关系
一 节
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大气圈、水 外部圈层 地表以_上__
生物圈 圈、生物圈相互联系、
岩
相互作用,共同构成
石
地壳、地幔
圈
内部圈层 地表_下___
与
地核
地理环境
地
岩 石
大理岩、
变 浆活动等影响,在一
大理岩是建筑材
片理构
板岩、
圈
质 定温度 、压力 条件下,
料;铁矿是钢铁
与
造
石英岩、
地
岩 使原来成分、结构发
工业的重要原料
表
片麻岩
形
生改变而成新岩石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 (1)地壳物质循环概念:
第
一
节
(2)循环过程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__阳__能__和重
力能
风化、侵蚀、搬 运、沉积、固结
成岩作用等
把高山削低, 占优势,一般说来, 把低地填平,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 使地表趋向 发展起主导作用
平坦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 六 大板块(名称、范围、分界) 板块处于不断地 运动 之中 板块交界地带处地壳运动比较 活跃 、多火山 、 地震
第 一 节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 一 节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上天容易入地难。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
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
第 一
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 371
风蚀蘑菇
漠
岩 石
用沉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
积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圈
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
与
地
表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冰川、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力源
分布
地貌类型
第
一
冰蚀
高纬度和高海拔 冰川U形谷、刃脊、
节
地貌
冰川侵蚀
地区
冰斗、角峰
岩 石 圈
海岸 地貌
海浪侵蚀
海岸地区
海蚀崖、海蚀平台、 海蚀柱
形
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外力作用的表现
作用 因素
作用形式
对地貌影响
侵
使地表变得崎岖。瀑布、峡
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
第 一 节
蚀
流
河谷流水使沟谷和河谷加宽加
水
深
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 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的 地表也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岩 石
作沉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
山区河流在山口形成山麓冲
山岭
背斜成谷
第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谷地或盆地 向斜成山
一 节
形成地貌: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
形成原因: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
岩
层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石 圈 与
形成地貌:大的断层往往形成谷地或 陡崖,如东非 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地 表 研究意义:对于找 矿 、找 水 、工程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