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全课时

合集下载

岩石圈第一课时

岩石圈第一课时

பைடு நூலகம்武岩
有气孔
花岗岩
致密
(2)沉积岩(裸露岩石
外力作用
沉积岩)
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
裸露岩石
沉积岩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外力作用 堆积作用、固结成岩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构造) 特点:
岩层中常找到化石
岩层和化石是 记录地球历史 的 “书页”和“文字”
常见的沉积岩: 石灰岩、砂岩、页岩
(原有岩石 (3)变质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已成岩石
高温、高压条件下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 石灰岩 大理岩
举例:
页岩
花岗岩
板岩
片麻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 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也叫地壳 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岩
重 熔 再 生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外部圈层
地球表面
内部圈层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学案探究点二: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依据?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3、岩石圈的范围?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33
速度(千米/秒)
地壳 莫霍界面
2900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2、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圈层名称 分界面 地壳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新岩浆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岩浆
岩石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
岩浆
岩浆岩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共69张PPT)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共69张PPT)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岩层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岩层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褶皱的形成
向斜
背斜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猜猜我是谁?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思考:背斜一定成山吗? 向斜一定成谷吗?
使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一、内力作来用自地球外部,
外1力.作能量用来源主:要主是要太是阳能和
地球重力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使地 搬运、产沉生积的热能。表趋于平坦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壳运第动一节引起营的造岩地层表形永态性的变力量形 、变位 称为地 质构造,常见形式有 褶皱和断层 。
陡 崖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东 真题演练 非 大 裂 谷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巫 峡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江汉平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灌南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必修1《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灌南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必修1《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二)岩石的相互转化与物质循环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沉积岩
重 熔 再 生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浆岩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岩 浆
冷却凝固
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试一试:绘一幅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理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3、 从中可以看出,沉积岩的特点有哪些?
成层状,含有化石
太陆鲨化石
三叶虫化石
4、描述石 灰岩是如何 变质成大理 岩的?
石灰岩
高温
变质岩
●自主学习四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3班到此)
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 化被称为 (也称之为 )。 2、读课文及课本图2-1-7完成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结 合
矿物
聚 集
沉积岩
岩浆
变质岩
1.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 A.花岗岩、玄武岩 C.石英岩、大理岩 石,有下列中的

A

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 D、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B.石灰岩、砂岩 D.板岩、页岩 ) B.页岩、石灰岩 D.花岗岩、砂岩
大理岩
化石
板岩
★合作探究3
玄武岩 花岗岩
1、花岗岩和玄武岩有何异同?
花岗岩结晶颗粒较大,玄武岩表面有气孔
2、说明为什么玄武岩会形成许多气孔?
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 之后,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 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成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 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 壳一定深度但未喷出地表,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 岩石。因此气体不易逸散,所以气较孔少。

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物质循环PPT教学课件

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物质循环PPT教学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界 沧海桑田的变化
重点、难点: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一、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陆地 海洋
2

地壳



地幔
的结构源自地核岩石圈 软流层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高原
高山
硅铝层(密度约2.7)
地壳 硅镁层(密度约2.9)
平原
175.6
175.6
煤炭 (亿吨)
12.4
5.72
美 产量 3.863
5320.9
9.35

消费量 8.079
5924.1
4.92
我国煤的分布图
上京煤矿
宁夏优质无煤 — 太西煤露天采区
求知课堂互动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元素;(还有少 量的H、O、N、P、S、卤素等)
变质岩的形成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三类岩石的成因
1.岩浆岩
成因: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举例:花岗岩、玄武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成因:沉积物固结成岩 举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成因:变质作用而成
举例:大理岩、板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火山
沉积岩
侵入型 岩浆岩
4、你知道形成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是的地 理环境么?有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呢?
❖ 花岗岩石是一种常见的岩石,作为优良的建筑 材料和装饰材料被广泛使用,经常有人把其误称 为大理石。但是只要你正确的辨认组成花岗岩和 大理石的主要矿物、成因和特点,你就能正确地 认出哪种是花岗岩,哪种是大理岩。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子。
玄喷武出岩岩
1.绘图说明这俩种岩石的形成过程
花侵岗入岩岩
2.复习:地球的内部列表格的填写
玄武岩
花岗岩
坚硬,做建 筑材料
分类
侵入岩
岩 浆 喷出岩 岩
颜色
混色
单色
结构
形成
典型岩石
斑状矿物结晶 有气孔构造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 冷却凝固形成
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 凝固形成
外力作用
堆积固结成岩 2.结合图文材料说出沉积岩的特点
搬运
常见沉积岩 砾岩 页岩
煤炭 砂岩 石灰岩
1.绘图并说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
岩石的故事三由老变新的 岩石
这是一种被挤过或烤过的岩 石,经过内部矿物的重新结晶 和组合,变成“新”的岩石。 你能想象到图中美丽的大理石 是由灰白色的石灰岩变质形成 的吗?还有我们熟悉的一部分 宝石和玉石也开采自变质岩矿 床。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流水、等外力作用 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 运到低处沉积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熔化、再生
岩浆
听过这三组岩石的故事后,你能把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
过程概括到一幅示意图里吗?喷出型:玄武岩
侵入型:花岗岩
岩浆岩
三进一出是岩浆
石灰岩、页岩、 砂岩、砾岩
A. 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 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岩浆活动 C. 变质作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D.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变质作用
变质——抬升——外力
小结
岩石的故事一欲火而生的岩石
这是一块花岗岩,它的故乡在地下很深处,那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7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7张PPT)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再 生
重熔再生
上升冷却凝固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影响: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2、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表现: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侵蚀 作 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冲击平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
(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 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 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2)板块出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 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于地壳运动比较活 跃,多火山、地震分布(如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

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册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4.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A处修建采石厂 B.岩浆岩乙可能含有化石 C.若A处有河谷形成,是因为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D.可以在A处修建水库堤坝,是因为A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红海附近板块张裂,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附 近板块相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非洲河流流量从 图中提供的信息中无法得出。D正确。第2题,上题中得出的结论是地中海 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是地中海处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这是板块相撞挤压造成的。D正确。 答案1.D 2.D
关键能力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作用 形式
板块张裂地区
边界 类型
生长边界
形成 地貌
裂谷、海洋
板块相撞挤压地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消亡边界
巨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 喜马拉雅山脉、阿 海、大西洋等 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 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 链、马里亚纳海沟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 积等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 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而且 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②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关键能力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Nhomakorabea地质构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变位。
地质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和内部
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按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能量来源
内 力 作 用 外变得 高低起伏
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 岩浆活动 热能 变质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
对地表物质的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等
削高填低,使 地表趋于平坦
喜马拉雅山
东非大裂谷
地壳运动 侵蚀作用 堆积作用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六大板块示意图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
1、褶皱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 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
背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和向斜的比较: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 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概念辨析】
地表形态:也叫地形、地貌;指地表高低起伏
的状态。按自然形态分为高原、 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
(三)、风力作用
1、风力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干旱、半干旱地区。
2、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侵蚀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
石圈
精选课件
16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各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精选课件
18(1)岩浆岩来自花岗岩 侵入岩玄武岩 喷出岩
地表以下冷凝
喷出地表冷凝
上升 岩浆
软流层
精选课件
19
岩浆岩——花岗岩
花岗岩晶体结 构明显,用于
建筑材料
页岩 花岗岩
板岩 精选课件片麻岩
特点: 具有片理结 构,重结晶 作用明显
30
变质岩的形成
接触带
石灰岩 高温高压
变质
岩浆
石灰岩 大理岩
岩浆
变质作用一般精选发课件生在地壳深处! 31
片麻岩
精选课件
back
32
板岩
精选课件
back
33
变质岩——大理岩
精选课件
back
34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这种相互转化被称为岩石圈 的物质循环,或地壳物质循环。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
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 太平洋西部岛
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弧、安第斯山、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 台湾山脉等
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精选课件
51
【合作探究】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 B.
; C.

D.太平洋板块; E.亚欧板块; F印. 度洋板块。
变质岩
沉积岩 A__岩__浆__岩____B___岩__浆_____C___沉__积__岩___ D__变__质__岩_ a__冷__凝__作__用__b__重__熔__再__生__c___变__质__作_用_ _d__重__熔__再__生 e__变__质__作__用__f___外__力____精_选g课_件_重__熔__再__生_ _h___外_力____ 38
精选课件
42
三、内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
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称为地质作用。
地质 作用
能量来源
塑主造要表地是的现不呢表形是?形式内力态作对态用的都地的是主表影非形响要常剧方烈 相式互关系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来自地球本身, 地壳运动、岩
【课堂小结】
地壳
内部 圈层
岩石圈 地幔



地核



大气圈

外部
圈层 水圈
生物圈
精选课件
组成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圈 物质循 环
三大类 岩石相 互转化
意义
39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二课时
精选课件
40
精选课件
41
上图为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然而现 在的世界屋脊怎么会有海洋化石呢?另外一 个让人惊讶的是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河道存在, 这进一步证明了台湾属于大陆的一部分,但 是这样的“沧海桑田”是怎样形成的呢?
精选课件
44
(一)地壳运动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1.分类
地壳运动 运动形态
关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同时存在;通 常以水平运动 为主,垂直运 动为辅。
形成:隆起和凹陷,
地势变化海陆变迁 精选课件
45
【活动】:看课本知识窗“板块 构造学说”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岩石圈板块是如何划分的?
2、哪个板块全部是大洋板块?喜马拉雅山位 于哪两个板块之间?
【合作探究】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根据板块理论分析,红海的面积
非洲板块
美洲板精块选课件
南极洲板块
52
【合作探究】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例N代表 生长 边界,
O代表__消__亡____边界。
精选课件
53
【合作探究】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A板块和B板块碰撞挤压,A板块向下俯冲形 成 海沟 ,B板块被挤上拱形成 岛弧 ;A板 块与E板块相撞形成 科迪勒_拉______山系;喜马 拉雅山脉是由于 B 板块精与选课件C 板块相撞形成的。54
主要是地球内 浆活动、变质
部的热能
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 (风、流水、 搬运、沉积、 冰川、海浪等) 固结成岩
和重力能
精选课件
使地表变 得高低起 伏
使地表趋 于平坦
同时作用, 方向相反; 某一时期某 一地点以某 种作用为主; 但往往以内 力作用为主 导
43
内外力过程差别非常大,有的非常迅 速、激烈,如火山、地震等,能在瞬 间使地表形态发生很大变化;有的非 常缓慢,但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地表 形态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
精选课件
20
岩浆岩——玄武岩
玄武岩多气孔
精选课件
21
沉积岩 —— 石灰岩
石林
精选课件
back 24
沉积岩 —— 砂岩
精选课件
back
25
沉积岩——页岩
精选课件
26
沉积岩 —— 砾岩
精选课件
27
精选课件
back 28
精选课件
29
(3)变质岩
已成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大理岩
举例
地中海
红海



精选课件
49
精选课件
50
(4)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 动方向
板块张裂
大陆板 块与大 陆板块 板 相撞 块 相 大陆板 撞 块与大 洋板块 相撞
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举 例 边界类型
形成裂谷或海洋(海岭大洋中脊)
形成巨大的山脉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
生长边界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3、板块运动的类型有哪几种?
4、板块内部和板块边界上地壳运动分别有什 么特点?
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东非大 裂谷的形成
精选课件
46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显著。
精选课件
47
精选课件
48
请根据六大板块示意图预测下地中海和红海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
东 非
第一课时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3
分类:
纵波(P波)primary 速度快, 固、液、气体介质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固体介质
6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壳
33
上地幔
深 2900 度 /k m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
下地幔
地幔
外核
地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7
练一练:
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精选课件
35
2、岩石圈的物质循 环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精选课件
岩浆
36
沉积岩
①冷却凝固
② ③
变质岩

③ 岩浆岩

④④ ①
岩浆
②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 结成岩(外力作 用)
③变质作用
精选课件
④重熔再生
37
【合作探究】 请结合课本图2-1-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示写出右图中
字母的含义:
岩浆岩
岩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