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讲解

合集下载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喷出岩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 的有流纹或气孔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 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 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沉积岩
层理构造、富含化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 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 料;煤、石油是当前世 界最重要的能源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 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 原料
变质岩
片理构造
重难点 2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 游(例:黄河三角洲、 恒河平原等)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例:塔克拉玛干沙漠 里的沙丘、黄土高原 的黄土)
滨海地带
经典借鉴
试题:(2010· 泰安)岩石及地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有关。图中各
字母表示地质作用的不同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地壳运动中的外力侵蚀作用
答案:②③
核心解读
重难点
类型 侵入岩
1
列表比较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物点
形 成 特 点 有用成分举例
岩 浆 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 用下,侵入地壳上部, 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 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 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石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 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 结而成岩石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 度、压力条件下,使原 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 而成新岩石
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 Nhomakorabea地理环境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知识整合
知识点 1 岩石圈的结构
知识点 2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转化被称为

岩石圈ppt课件

岩石圈ppt课件

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
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
D 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了解岩石圈组成 2.知道岩石圈三大岩石及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3
资料
小知识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得
到。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 识地,震主来要临来时自,对人地们震会波先的感研受究到。上当地 震下发跳生动时,这地时下候岩的石破受坏到还强不烈太冲严击, 产重生;弹十性几震秒动后,,并人以们波会的感形到式左向右四周 传晃播动,,这地种震弹强性烈波的叫破地坏震随波之。而地来震。波 有这纵十波几(秒P波,)就和是横在波地(震S时波逃)跑之的分。 纵黄波金的时传间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 气那三么态,传为播什;么而会横有波前传后播两速种度不较同慢且 只的能感通受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 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 变化。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上升冷却凝固
玄武岩, 花岗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页岩, 石灰岩
层理结构, 化石
大理岩, 片麻岩
20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固 作结 用成
外力作用
变质 作用
变质作用
上升 冷却 凝固
21
物质循环示意图:
22
活动题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重熔 再生
岩浆
岩浆岩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共69张PPT)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共69张PPT)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岩层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岩层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褶皱的形成
向斜
背斜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猜猜我是谁?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思考:背斜一定成山吗? 向斜一定成谷吗?
使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一、内力作来用自地球外部,
外1力.作能量用来源主:要主是要太是阳能和
地球重力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使地 搬运、产沉生积的热能。表趋于平坦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壳运第动一节引起营的造岩地层表形永态性的变力量形 、变位 称为地 质构造,常见形式有 褶皱和断层 。
陡 崖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东 真题演练 非 大 裂 谷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巫 峡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江汉平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2021版鲁教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鲁教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两类地震波①C界面——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4)三大圈层(1)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大气层。

(2)生物圈:广泛存在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

(3)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结构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高温重熔。

[特别提醒]1.内、外力作用比较(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运动⎩⎨⎧张裂区—裂谷或大洋中脊碰撞区—褶皱山系3.内力作用的“足迹” (1)褶皱①形成: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②两种基本形态①形成: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②地貌:谷地或陡崖。

4.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5.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形成地表岩石的物质都来源于地壳。

(×) 2.喜马拉雅山脉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导致的。

(√) 3.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是向斜构造。

(×)4.山区公路选线时多沿山脊延伸。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外力作用相关示意图乙丙1.图甲中a表示风化作用、b表示搬运作用、c表示堆积作用。

2.图乙所示地貌是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主要分布于河流入海口。

图丙所示地貌是风蚀蘑菇,其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作用,多分布于干旱地区。

3.图乙所示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面积最大;图丙表示的地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较为典型。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地球的圈层有哪些部分构成?
气 大
生 物




壳 幔


地核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球圈层结构
地壳 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大气圈 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由哪 四大圈层组成的?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 石 圈 的 物 质 循 环
岩浆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1、地球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C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D ) A花岗岩 、玄武岩、板岩 B砂岩、大理岩、石英岩
C石英岩、砾岩、页岩
D页岩、砂岩、石灰岩 3、岩浆岩到沉积岩未经过变化的过程是(D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变质
课 堂 达 标 练 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各类建 材已进入普通家庭的装潢回答4-5题
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岩属于( D )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5、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B ) A大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
课 堂 达 标 练 习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地 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地 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却只 有2亿年!这是为什么?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化、侵蚀 沉积岩 搬运、沉积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岩浆岩
岩 浆
冷却、凝固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7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7张PPT)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再 生
重熔再生
上升冷却凝固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影响: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2、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表现: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侵蚀 作 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冲击平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
(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 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 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2)板块出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 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于地壳运动比较活 跃,多火山、地震分布(如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变位。
地质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和内部
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按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能量来源
内 力 作 用 外变得 高低起伏
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 岩浆活动 热能 变质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
对地表物质的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等
削高填低,使 地表趋于平坦
喜马拉雅山
东非大裂谷
地壳运动 侵蚀作用 堆积作用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六大板块示意图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
1、褶皱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 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
背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和向斜的比较: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 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概念辨析】
地表形态:也叫地形、地貌;指地表高低起伏
的状态。按自然形态分为高原、 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
(三)、风力作用
1、风力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干旱、半干旱地区。
2、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侵蚀地貌:

高中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第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中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第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道 淤积、洪涝灾害等问题。
治理策略包括:采取工程措施如修建 梯田、挡土墙等,减少水土流失;推 广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 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浪费、不合理等问题,导致 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
探讨方向包括: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减少城市对环境的压力。
相互作用关系探讨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探讨该 地区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相互
作用关系。
04
地球内部能量释放与地表形态变化
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
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
由火山碎屑和熔岩堆积而成,形状多为圆锥形。
火山口和破火山口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破火山口比火山口更大更 深。
熔岩流和熔岩台地
熔岩从火山口流出,在地表形成熔岩流,多个熔岩流可构成熔岩台 地。
平原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或略有起 伏,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等。
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内部平坦或略 有起伏,包括四川盆地、塔里 木盆地等。
地表形态对气候影响
对气温影响
不同地形地貌对太阳辐射 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 导致气温差异。
对降水影响
地形地貌通过影响气流运 动和水汽输送,进而影响 降水分布和强度。
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
1 2
地震断裂和地裂缝
地震时岩石破裂,地表出现断裂和裂缝。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可改变局部地形 。
3
地震塌陷和沙土液化
地震导致地下空洞塌陷,或使沙土失去承载力而 液化。
其他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岩的成因
喷出岩
侵入岩
软流层 岩浆
岩浆岩的形成
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冷却、 凝固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多气孔)
花岗岩
玄武岩
玄武岩、花岗岩哪类岩石适合做建筑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8:沉积岩 掌握:1、阐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明确岩层的新老关系。 3、正确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正确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你达成了吗?快来练习检测一下吧
1、地球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C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D )
A花岗岩 、玄武岩、板岩
课 堂
B砂岩、大理岩、石英岩

C石英岩、砾岩、页岩
目标三:通过指导分析,正确理解岩石圈的物
质循环 过程,并能正确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
意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浆 岩石 岩浆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变 质
外 风化 力 侵蚀、
作 用
作 搬运、 沉积
用 固结成岩
重上 熔升 再泠 生凝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岩浆
目标三:通过指导分析,正确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过程,并能正确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堆积 沉积岩
侵蚀 搬运
变质岩 岩浆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变质岩的形成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能力提升:
⑤ ⑥
图中②为石灰岩, ④
1、④为——岩,

⑤为——岩,

⑥为——岩,
岩 浆

⑦为——岩

2、写出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 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 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1. (2007 上海地理)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
一般是: C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 (2007 上海地理) 花岗岩、砂岩和石英
岩分别属于: D
A. 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 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环过程。
(2)图中A代表的岩石类型是___变___质__。岩请简要描述由C到D的地质作
用过程。
C(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
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
D (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_____(填字母)。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2、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 3、沉积岩有何特点?
沉积岩的成因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
沉积岩
1
2
3
探究:1、岩层沉积顺序与岩层的新老
有何关系?


例如: 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温暖的热带浅海环境;
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层——当时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探究:2、研究化石有(什1)么确意定义地?层的顺序和时代

D页岩、砂岩、石灰岩
3、岩浆岩到沉积岩未经过变化的过程是( D )
练 习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变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各类建 材已进入普通家庭的装潢回答4-5题
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岩属于( D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堂 达

5、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B)
(2)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
常见的沉积岩
想一想:
石灰岩
其中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的岩石有?
有何用途?
沉积岩 —— 砂岩
back
沉积岩——页岩
沉积岩 —— 砾岩
back
沉积岩及特点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沉积岩
风化、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一层一层的沉积 特点
常含有化石
记录地球历史 的书页和文字
1、2008北京奥运 金牌上镶的昆仑 玉和大理岩的形
成过程同属: D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2、古生物进入并 成为岩石中化石 的地质环境和过
程是: A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浆 岩石 岩浆
动动手
请根据所学自己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变式训练:
1、图中A、B、C、D各表示什么?
2、图中①-⑧各表示什么地质
C
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 环会产生哪些地
理意义?
⑥① ② ③

B
A


D
快到课本里找吧 P29

本节目标达成情况
1、准确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各层特点。 2、准确阐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
练 习
A大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
B大理石质地坚固,美观耐用
C大理石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
D大理石能调节室内气温,使室内冬暖夏凉
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A、B、C、D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
读图,回答问题。
(1)地表形态的塑
造过程也是岩石圈
物质的循环过程。
请在图中直线上
加上箭头,以正
确表示地壳物质循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6-27文字和图2-1-2、2-1-3,完成《导学案》 自主导学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成果展示:
1、A、B、C+D分别表示什么?界面分别为?划分依据是? 2、M、N分别为?其速度在a和b界面处有什么变化? 3、软流层的位置?
陆地 海洋
地壳
莫霍界面
岩石圈
地幔
古登堡界面
课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本文字、图片,准确掌握地球 内部圈层结构与各层特点。
2、通过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准确阐述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及特征,明确岩层的新老关系。
3、通过指导分析,正确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并能正确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标一: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本文字、图片,准确掌握地球内 部圈层结构与各层特点。
软流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由坚
地核
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
分。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目标二:通过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准确阐述三 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明确岩层的新老关系。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7 -28 岩石圈的组成 掌握:1、岩石按成因分为哪些类型?
2、各类岩石的成因、常见岩石? 3、沉积岩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