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温计算方法探讨 蒋红

合集下载

考虑多要素影响的汤河水库水温结构模拟与分析

考虑多要素影响的汤河水库水温结构模拟与分析

考虑多要素影响的汤河水库水温结构模拟与分析
敖瑞贵;闫晓惠;关昊鹏;林琳;许士国
【期刊名称】《水文》
【年(卷),期】2024(44)1
【摘要】为全面掌握汤河水库全库区水温结构变化及多种要素对水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建立水库的三维水动力水温模型,结合水温分层指数(RWCS)量化水温结构,并考虑气温、蒸发、入流水温及流量多要素,预测不同情景下的水温变化。

经验证模型实测与模拟水位决定系数(R2)为0.991,表中底层实测与模拟水温R2分别为0.985、0.976和0.958,模型精度良好。

预测结果表明:从库尾到坝前水温垂向结构差异明显,水温分层持续时间不同;水库水温分层与气温和蒸发量呈正相关,而与入流水温呈负相关,且主要影响时期为夏季分层期;入库流量越大,径流潜入库区位置越往下,对温跃层的破坏和影响范围越大,大洪水后水温分层显著减弱。

【总页数】9页(P104-111)
【作者】敖瑞贵;闫晓惠;关昊鹏;林琳;许士国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汤河水库管理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4;P33
【相关文献】
1.地下水源热泵对地下水温度场影响模拟与分析
2.考虑淤沙影响的高拱坝水库水温数值分析
3.汾河水库水温分布结构分析
4.考虑渗流影响的深基坑开挖模拟与监测分析
5.考虑水温影响的多水管对垃圾土温度影响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库水温预测方法研究

水库水温预测方法研究

均匀 , 向温度梯度小 , 内水温 变化却 较大。过渡型水 竖 年 库介于两者之间。春 、 、 夏 秋季有分层 现象 , 不稳定 , 但 遇 中小洪水时水温分层立即消失 。
由于水库水 温对农 田灌溉 、 工业 供水 、 活用水 、 生 下 游河 流的水质 和生态平衡 、 以及库 区水 的利用 ( 养殖 、 娱
Ke o d : 1・ te a c d l y w rs —D ma m t a ・ h m t a o e;3—D mahm t a o e ; KE a c ・ te i lm d lMI 3 a c
1 绪

低温水预测计算可首先对水库水温结构进行简易判别 , 在此基础上对水库水温计算, 方法有经 验法、 垂向一维模型、 立面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等数 学模拟法, 详细介绍 了丹麦水科所新开发
的 M K 3 IE 。
[ 关键词】 一 维模 型 ; 维模 型 ; 维模 型 ; K 3 二 三 MIE
[ 中图分类号】 T67 V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7( 0)2 03 一 4 0 — 1 2 8 — 1 o 0 50 0 4
维普资讯
第 1 4卷第 2 期 20 年 2月 08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e o s ra c ce c n e h o g d E o o trC n e vn y S i e a d T c n l y a c n my n o n
、 .4 N . 1 o2 F b. 2 0 e ,0 8
水 库 水 温 预 测 方 法 研 究
张华丽, 周孝德, 陈朋成
( 西安理- 大学 环境科学研究所 , I - 西安 704 ) 108
[ 要】 温度分层是水库的一个重要特征 , 摘 它对库区及水库下游的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花桥水库水温影响预测及分层取水方案探讨

花桥水库水温影响预测及分层取水方案探讨

花桥水库水温影响预测及分层取水方案探讨胡西红;黄影【摘要】本文以花桥水库为例,根据水温垂向分布,以温差较大的典型月份为例,从下游灌溉作物类型角度分析是否需要分层取水,并得出分层取水的各层取水口高程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工程布置,简要分析了分层取水后的发电尾水水温对下游水生态环境影响.【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年(卷),期】2017(043)006【总页数】5页(P412-415,442)【关键词】水温分层;灌溉;分层取水;水生态【作者】胡西红;黄影【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水工结构工程技术中心,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3水库水温分层及其低温水下泄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1],因此,有必要了解水库的水温分层情况,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来进行水库水体调节和管理,减缓水库下泄低温水对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2]。

目前,大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是按照工程已采取的分层取水,然后评价其合理性,这种分析模式滞后于工程设计,易导致工程布置的大规模调整。

本文拟从灌区主要作物水温需求角度,分析分层取水的必要性,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科学地融入工程设计中,改变传统的影响评价模式,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花桥水库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左支罗塘河上游,贵溪市文坊镇雷家山至花桥村的峡谷河段,距贵溪市约49 km,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及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该水库属新建工程。

水库总库容1.09×108m3,正常蓄水位132.00 m(黄海高程,下同),水库设计洪水位为132.74 m,校核洪水位为133.56 m。

工程建成后,可向鹰潭市、贵溪市进行供水,设计水平2030年取水量为8 431×104m3,相应日取水量为23.1×104m3,供水保证率为95%,工程取水的引水流量为2.67 m3/s;该水库下游范围内现有耕地面积6 773.4hm2,其中水田5 946.7 hm2,旱地826.7 hm2,设计灌溉面积5 786.7 hm2。

水库水温计算的有限元解法

水库水温计算的有限元解法

水库水温计算的有限元解法
张子明;倪志强
【期刊名称】《红水河》
【年(卷),期】2006(25)1
【摘要】用基于加权余量法的有限单元法对一维水库水温模型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且将形函数作为权函数,得到计算水库水温的伽辽金有限元方程.根据工程实践,库底边界条件可取为绝热边界条件.考虑到水面掺混作用,水面边界满足太阳辐射和水面蒸发等条件.通过对龙滩工程水库水温的计算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法计算水库水温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张子明;倪志强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7.2+1;P333
【相关文献】
1.南瓜坪水库水温计算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的影响分析 [J], 王明怀
2.水温综合模型在漫湾水库水温计算中的应用 [J], 代荣霞;李兰;李允鲁
3.山口岩水库水温计算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分析 [J], 詹晓群;陈建;胡建军
4.水库水温垂向分层模型及黑河水库水温预测 [J], 李西京;张瑞佟
5.计算机对海水温度数据的图形处理研究—海水温度的有限元计算 [J], 徐丰;胡佩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规范推荐的水库水温经验预测方法比选研究

规范推荐的水库水温经验预测方法比选研究

&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 规范中提供水温经验预测 方法是根据特定水库水温资料拟定的相关关系, 在 推广移植使用时均存在不同程度误差。 % " 东勘院法对丹江口水库的库底水温计算误 差很大, 最大绝对误差达到 -*%) ; 而对二滩水库的 计算结果稍好, 最大绝对误差达到 "*$) 。水库所 在纬度对该方法的影响较大。 !" 朱伯芳法对二滩水库垂向水温的总体模拟 精度较差, 对漫湾水库 ! 月份模拟精度较好。因为 漫湾水库是过渡型水库, 二滩水库为分层型水库, 因 ・ #$ ・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水 资 源 保 护 ’()*+ +*,-.+/*, 0+-)*/)1-2
3456 !" 246 # ,78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6 9&:& ; < 6 =>>? 6 %$$@ :&99 6 !$%% 6 $# 6 $%9 !
规范推荐的水库水温经验预测方法比选研究
( , $ +) !( 3 $ -( / ( )" + * ( ( )" ’* 3 $#( ’ / 3 $$(
(+) ($)
(.) "" . $ *’**$ 0 *’*$ 0 $ $ ) ( ) (-) + "( ! 4 $ , 3 1 "$3 式中: ( (, 为任一深度 ( 在 ) 月的温度, ! )) %; !( / () 为任一深度 ( 的年平均水温, ( () 为任意深度 ( %; ’ 的水温年变幅, %; ! 为温度变化圆频率, !5) !1 2 , 2 为温度变化周期 ") 个月。 " 为水文与气温变化的 相位差, 月; ! 4 为库底水温, %; , 为库表水温, %; 0 为水库深度, , , , , 均为经验参数。 /; . / %#$ 利用二滩水库实测水温、 气温资料对库底各月 水温进行预测和分析。 ! 3 # 公式适用性分析 从表 "、 表 ) 可以看出, 采用朱伯芳法估算二滩水 ・ .- ・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坝前水温预测探讨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坝前水温预测探讨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坝前水温预测探讨
李兰涛;雒文生;李金晶
【期刊名称】《水电能源科学》
【年(卷),期】2006(24)1
【摘要】根据丹江口水库自身特点,对丹江口水库水温结构进行判别.采用水库水温统计数学模型对水库水温进行预测。

基于丹江口水库1970~1978年库水温的实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水库水温数学模型参数进行拟合。

根据建立的水温模型,分析了全年水温与库水深的相应关系,并用相应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最后对大坝加高后的水温进行了预测。

【总页数】3页(P52-54)
【关键词】水库坝前水温;统计分析;预测;最小二乘法
【作者】李兰涛;雒文生;李金晶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文勘测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7.21
【相关文献】
1.丹江口水电厂大坝加高后运行方式探讨及经济效益分析 [J], 孙富根;王丹华
2.汉江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环境地质问题预测 [J], 蔡耀军;罗小杰
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发电效益的探讨 [J], 余进生;亢春建;张停
4.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坝下游水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J], 夏志培;张洪霞;张海波
5.加高重力坝长期运行工作性态预测分析——以丹江口大坝为例 [J], 沈思朝;颉志强;祁勇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研究

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研究

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研究刘玉璐,郭惠英,金津丽,母冬青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 (210098)E-mail:hhulyl@摘要: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水库的建成对下游河道水温的影响成为目前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近年诸学者对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了两种研究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的主要方法,并对其中数学模型法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说明;对前人就此问题研究主要结论归纳,并对研究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建议。

关键词:低温水,数学模型,纵向离散系数,模型验证,时空尺度中图分类号:TV6971.引言从农业灌溉方面说起,灌溉水库从深孔取水,导致部分水稻减产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美国加里福尼亚州,1964年修了萨斯塔水库,水稻生长季节内水田水温下降,结果5%的水稻贪青而影响收获。

日本二战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开发能源,在河川上兴建了一些水电站,造成水库下游的水温下降,使两岸农业受到影响,引起水温纠纷。

我国水稻产区在水稻生长期内本来普遍存在两头低温冷害的问题,灌溉水库的冷水下泄很自然地加重了这种冷害的程度。

从鱼类生存条件来说,一般地讲,各种鱼类对水温有一个自己适应的范围,需要较充足的氧气等。

由于水库内的水温表层高于底层,从水库的深孔泄流,对下游的鱼类生长十分不利。

据江西省柘林水电站下游的渔民反映,自从水库蓄水发电后(中层放水),从坝脚到涂家埠50km河道内鱼业减产40%左右。

建库前,该河道每年清明到立夏之间就可见到鱼苗浮游;建库后,由于水冷等原因,要到端午节前后才能见到鱼苗,而且数量只有以前的一半。

新安江水库建库后,下游河道由于水温低,鲥鱼产量大大减少,从坝下至芦茨埠62km厂的河段内,鲥鱼濒于绝迹,30km内捕不到鲢、鳙等家鱼。

从水量损失方面来说,水库采用深孔放水时,浮在库表层的温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不断积蓄下来的热能,不仅不能继续提高库温,反而加剧了库面蒸发,使水库宝贵的水量遭到了损失。

水库水温模拟研究综述_王雅慧

水库水温模拟研究综述_王雅慧

第34卷 第3期(总第198期)2012年5月三 峡 环 境 与 生 态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Vol.34 No.3(Sum.No.198)May.2012水库水温模拟研究综述收稿日期:2012-04-06作者简介:王雅慧(1988-),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mail:Wangyahuisoda@126.com。

王雅慧1,李 兰1,卞俊杰2(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2.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摘 要:水库水温分层及其低温下泄水造成的“冷害”是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水库水温研究对于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水库水温模拟研究为线索,介绍了主要的水库水温结构判别方法和水库水温计算方法,回顾了国内外水温模型与软件的发展,重点分析了水库水温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缓解措施。

最后,总结了我国水库水温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库水温;水温模型软件;垂向分层;低温下泄水 中图分类号:TV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42(2012)03-0029-08Review on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 SimulationWANG Ya-hui,LI Lan,BIAN Jun-jie(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2.Hydrological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Wuhan 430010,China)Abstract:Water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within reservoirs underflows and the“chilling injury”caused by the dis-charged low-temperature water flows pose one of the primary concerns for both eco-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hydropower operation.It is therefore,study on impacts on eco-environmental from reservoirs underflows tempera-tures appear to be practically useful.The paper begins with simulation study of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re-views the development in water temperature models and software in home and abroad,then examines the primaryapproaches for structural discrimin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Emphasis are placed on eco-environmental impacts from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mitigation measures.Furthermore,the statusquo,exiting problems in China are examined.Finally,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 study.Key words:reservoir water flow temperature;water temperature simulation model and software;vertical stratifica-tion;low-temperature discharged water 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发电、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水温计算方法探讨蒋红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一、计算方法介绍预测水库水温分布的方法较多,按其性质,可划分为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两大类。

1.1 经验法7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国内提出了许多经验性水温估算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水库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

其中水电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张大发和水科院朱伯芳提出的方法分别编入水文计算规范和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1993年中南勘测设计院《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编制组和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在朱伯芳提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得出了一套计算公式(即水库水温的统计分析公式)。

三种经验法的计算公式如下:1.1.1 东勘院法计算公式为:式中,T y―水深y处的月平均水温;T o―月平均库表水温;T b―月平均库底水温;m―月份。

该项成果是在综合国内水库实测水温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于水库的水温预测,应用非常简便,只需已知各月的库表库底水温就可计算出各月的垂向水温分布。

库底库表水温可由气温水温相关法或纬度水温相关法推算。

在计算中考虑分层型水库库底水温不变的特点,提出两套库底水温与纬度的相关曲线。

限于篇幅有限,各相关曲线详见文献[1]。

1.1.2 朱伯芳法该方法以国内外15座水库实测水温资料为基础,总结归纳出水库水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通过余弦函数进行模拟。

计算公式为:式中,T(y,t)―任意深度y、t月的水温;T m(y)―任意深度y的年平均水温;A(y)――库底水温;b―库表水温;H―水任意深度y的水温变幅;ε―水温相位差;Td库深度,ω为温度变化频率,ω=(2π)/(P),P为温度变化周期(12个月)。

对于一般项目,在工程设计中各项参数的取值为α=0.040,β=0.018,γ= 0.085,d=2/^15,f=1/^30。

库表和库底水温均可由气温确定,因此该项成果应用简便,只要已知库区多年平均气温资料及水库水位就可计算出各月的垂向水温分布。

有关该方法的详细介绍参见文献[2]。

1.1.3 统计法该项成果是在二十余座水库的实测水温及相应气温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公式(2)中的各项参数提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各项参数中考虑了水库规模、水库运行方式等因素:α对于库大水深的多年调节水库取0.015,且当水深大于50~60m时式中的y取50~60m;对于库大水深的非多年调节水库取0.01,库小水浅的水库取0.0 05。

为7月月平均气温;Ta≥10℃, A0=0/^778B? 2.934,Ta<10℃,B*=T a7/2 Δb,Ta7B*=B,B为气温年变幅。

β对于库大水深的多年调节水库取0.055,对于库大水深的非多年调节水库取0.025,库小水浅的水库取0.012。

d,f对于库大水深的多年调节水库取0.53,0.059,且当水深大于50~60m 时式中的y取50~60m;对于库大水深的非多年调节水库取0.53,0.03;库小水浅的水库取0.53,0.008。

有关该方法的详细介绍参见文献[3]。

1.2 数学模型法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为了解决湖泊富营养问题,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广泛地开展了水库水温的研究工作。

经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发现尽管水库的形状、长度、宽度、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有很大差异,但水库水温沿等高面的分布基本上是平直的,以此为基础六十年代末期美国水资源工程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提出MIT和WRG模型。

两模型均为一维扩散模型。

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MIT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扩充和修改,提出了“湖温一号”湖泊、水库和深冷却池水温预报通用数学模型。

文献[4]在“湖温一号”一维水温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入风力混合、热对流、水面冷却等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一维混掺对流模型。

它的基本方程由热量平衡方程和能量转换方程组成。

1.2.1 热量平衡方程在水库水体中取出厚度为Δz,体积为V、面积为Az、水温为T的一个微元,研究其热量平衡。

(1)流入热量:单位时间内流入该微元的热量包括三部分,即入流带入的热量Q1,垂向扩散带入的热量Q2和短波辐射热Q3。

其中:Qin ―入流流量;C―水体的比热;ρin―入流水体的密度;Tin―入流水温。

其中:Dz ―垂向扩散系数;ρ―水体的密度;Az―水体面积;其中:β―表层吸收系数;η―太阳辐射再水中的衰减系数;Qsn―高程z 处吸收的太阳辐射热;z―水位。

(2)流出热量:单位时间内流出该微元的热量包括两部分即:出流带出的热量Q4、垂向扩散带出的热量Q5。

其中:Qout―出流流量;C―水体的比热;ρ―入流水体的密度。

其中:D―垂向扩散系数;C―水体的比热;ρ―水体的密度;z(3)微元的热量增量Q6:根据热量平衡Q6=Q1 Q2 Q3 Q4 Q5即:1.2.2 表层的能量转换方程(1)热能增量:水库表层水体的热能增量包括库面冷却引起势能增量ΔP1和库表热对流引起势能增量ΔP2两部分:其中:α―水的热膨胀系数;g―重力加速度;―水体表面的冷却速率;As―水体表面积;h―混合层水深;Δt―时间间隔;C P―水的比热;ΔP2=ΔρΔhghA/2其中:Δρ―混合层与下层水体的密度差;Δh_Δt时间间隔内混合层水深的增量;A―混合层底部的面积。

(2)动能增量:水库表层水体的动能增量包括风引起的动能增量ΔE1及热对流引起的动能增量ΔE2两部分:ΔE1=uτΔtAs.―剪切流速;τ―剪切应力;其中:u*其中:ρ0―混合层水体的密度;u f―对流速度(3)能量转换势能与动能的转换比为:其中:R i―理查森数。

二、计算方法应用2.1 经验法2.1.1 东勘院法(1)基础资料:溪洛渡水库纬度介于北纬26°40′~29°20′之间,计算中采用其平均值为北纬28°。

根据纬度值按文献[1]中的各类曲线可查出溪洛渡水库为分层型或过渡型,库表库底水温详见表1。

表1 库表库底水温表(2)计算结果:分别假设溪洛渡水库为分层型和过渡型计算水温分布。

计算结果见图1、图2。

由图1可见当按分层型水库计算时,库底厚约158m水体的水温终年不变;垂向温差均集中在库表;2月因查出的库表水温低于库底水温,水温分布出现逆温。

由图2可见当按过渡型计算时,库底水温在10.3℃~13.6℃之间变化;垂向温差均集中在库表,即各月温跃层位于库表。

2.1.2 朱伯芳法(1)基础资料:据我院在坝址处设置的溪洛渡气象站1990年~1993年气温观测资料统计,溪洛渡坝址处多年平均气温为19.7℃,气温年变幅为8.35℃。

多年平均逐月气温详见表2。

图1 溪洛渡水库水温垂向分布曲线(东勘院法,水库为分层型)图2 溪洛渡水库水温垂向分布曲线(东勘院法,水库为过渡型)表2 坝址气温统计表(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详见图3。

由图可见,1、2、3、4月水库中下部出现逆温;库底水温为一变值,变化幅度约为0.5℃;温跃层均出现在库表。

图3 溪洛渡水库水温垂向分布曲线(朱伯芳法)图4 溪洛渡水库水温垂向分布曲线(统计法)2.1.3 统计法(1)基础资料:同朱伯芳法。

(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详见图4。

由图可见水温分布曲线近似一斜线,即整个水库均处于温跃的状态;库底水温为一变值。

且最低水温仅为2.2℃。

2.2 数学模型法2.2.1 模型的求解边界条件:库表热通量计算(参见文献[4]),库周的固体边界与水体之间的交换很小,忽略不计。

初始条件:为冬季水库处于全混合状态时的垂向水温分布。

热量平衡方程利用变单元差分法进行求解,时间步长取为一天。

2.2.2 基本资料(1)出入库流量及库水位:工程设计中共选用了三个代表年:即丰水年(196 5~1966)、中水年(1982~1983)、枯水年(1959~1960)。

因水温计算所需的气象等资料均为多年平均值,故流量资料采用中水年的资料。

出库流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发电引用流量,另一部分是弃水:(2)入库水温:因坝址无水温观测资料,入库水温采用华弹水文站和屏山水文站的水温观测值推算。

(3)多年平均气象资料:气温、风速、水蒸汽压等气象要素采用我院设立的溪洛渡气象站的4年观测的平均值,因该气象站无太阳辐射及云量的观测资料,该两项气象要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各月平均总云量等值线图及各月总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图中查得。

(4)水库几何特征:包括水库的库容、面积、水位及水库长度等。

2.2.3 计算成果(1)水库水温:溪洛渡水库水深在166m~226m之间变化,5月水库运行水位最低,水库水深为166m,11月水库保持在正常蓄水位运行,水库水深为226m。

水库逐月垂向水温计算结果见图5。

由图可见溪洛渡水库水温分布特点为:①计算结果表明,溪洛渡水库坝前水温除2月为同温期外,其余各月均为典型的三层式分布(混合层、温跃层、滞温层)。

②库表水温全年呈现非正弦函数变化(参见图6)。

最高水温出现在7月,最低水温出现在2月,水温年变幅为20.5℃。

库表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相比,各月水温均高于天然河道水温。

因天然河道水体流速较大,水体接受外界热量的时间较短,而库水体流速缓慢,有较充足的时间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库表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的分布详见图6。

图5 溪洛渡水库坝前水温垂向分布图图6 溪洛渡水电站库表水温及天然河道水温分布图③库底滞温层水温全在11.1℃~13.0℃,该水层的厚度约为102~117m。

1月库底水温最低,12月次之,其余各月库底水温基本相同。

④温跃层温差在3.4℃~9.6℃之间,最大温差出现在8月,最小出现在1月。

温跃层分布高程为488~520m,即位于库底以上114~146m之间。

⑤9月~翌年1月及3月均有明显的混合层分布,混合层分布在水面下30~93m范围内;4月~8月相对较不明显,混合层分布在水面下2~8m的范围内。

图7 溪洛渡水电站坝址处天然及下泄温度分布图(2)下泄水温:溪洛渡水库发电进水口高程为518.0m。

泄洪设施分布高程为:表孔586.5m、深孔500m、泄洪弯洞540m、泄洪直洞545m。

由溪洛渡下泄水体水温的计算结果分析(详见图7),因多年平均即中水年全年12个月中有10个月出库流量均为发电引用流量,出水口高程为518m;仅有两个月(7月、9月)水库有弃水,出库流量由发电引用流量和弃水组成,出水口高程在500~545m之间。

水库下泄水体绝大部分分布在温跃层,下泄水体水温介于13.0℃~22.5℃之间。

与天然状况相比3月~8月下泄水温低于天然河道水温,温差在0.01℃~1.7℃之间;其余各月下泄水温高于天然河道水温,温差分别为0.30℃~5.5℃。

因此,下泄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相近,不存在下泄滞温层低温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