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系统技术方案(污水处理项目)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
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1 概述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
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
紫外线消毒器国家标准规定

2006-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1
GB/T19837—2005
目次
前 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4 设备分类........................................................................... 3 5 技术要求 ............................................................................ 3 6 测试与检测 .......................................................................... 5 7 检验规则 ............................................................................ 5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紫外灯寿命、老化系数检测方法 .................................... 7 A.1 紫外灯老化定义 .................................................................... 7 A.2 紫外灯老化系数检测 ................................................................ 7 A.3 紫外灯输出功率、紫外灯老化系数、紫外灯运行寿命的检测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紫外灯套管结垢系数检测方法 8 ...................................... 8 B.1 套管结垢定义 ...................................................................... 8 B.2 结垢系数检测 ...................................................................... 8 B.3 仪器使用 .......................................................................... 8 B.4 检测方法 .......................................................................... 8 B.5 注意事项 .......................................................................... 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有效剂量检测方法 ......................................... 10 C.1 检测原理 ......................................................................... 10 C.2 检测准备 ......................................................................... 10 C.3 检测步骤 ......................................................................... 1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平均剂量检测方法 ......................................... 12 D.1 适用范围 ......................................................................... 12 D.2 平行光束测试仪 ................................................................... 12 D.3 检测采样 ......................................................................... 12 D.4 检测步骤 ......................................................................... 12 D.5 安全操作要求 ..................................................................... 13 D.6 测试结果表述 ..................................................................... 13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设计要求........................................ 14 E.1 设计基础数据 ..................................................................... 14 E.2 紫外线剂量的计算 ................................................................. 14 E.3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选择 ............................................................. 14 E.4 紫外线消毒设备尺寸的设计.......................................................... 15 E.5 紫外线消毒设备明渠的设计.......................................................... 15
污水处理厂紫外线消毒渠与巴氏计量槽合建设计要点分析

污水处理厂紫外线消毒渠与巴氏计量槽合建设计要点分析污水处理厂紫外线消毒渠与巴氏计量槽合建设计要点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重点分析污水处理厂中紫外线消毒渠与巴氏计量槽合建的设计要点。
二、紫外线消毒渠与巴氏计量槽的功能和原理1. 紫外线消毒渠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它利用紫外线辐射的杀菌作用,能有效地破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和去除有害微生物的目的。
2. 巴氏计量槽巴氏计量槽是一种常用于污水处理厂中的设备,主要用于加入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化钠)并控制消毒剂的投加量。
巴氏计量槽通过测量水流速度和溶液浓度来实现精确计量和投加。
三、紫外线消毒渠与巴氏计量槽合建设计要点分析1. 设计合理的污水流量和投加量合理的污水流量和投加量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关键。
对于紫外线消毒渠,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指标和处理量来确定其尺寸和光源功率,以确保充分的紫外线照射时间。
对于巴氏计量槽,应根据水流速度、消毒剂浓度和处理量来确定其尺寸和投加速率,以确保消毒剂均匀投加。
2. 规划合理的管道连接和布局紫外线消毒渠和巴氏计量槽需要与其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合理的管道连接和布局。
在设计中,应确保管道连接符合工艺流程要求,能够保证污水顺利流经消毒渠和计量槽,避免流量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处理效果不佳。
3. 选择适当的材料和防腐蚀措施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和酸碱性环境,紫外线消毒渠和巴氏计量槽应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
此外,还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如喷塑、涂层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配置合适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控制准确度,紫外线消毒渠和巴氏计量槽应配置合适的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应能监测和控制紫外线光源的开关、消毒剂的投加速率等参数,并能及时报警和调整,以确保污水处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紫外线及应用

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原理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医用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已被美国环保署(EPA)所证明的有效消毒净化方式,紫外线通过阻止DNA的复制, 从而断绝有机体的繁殖, 来达到净化的作用。
医用紫外线杀菌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
因此使细菌, 病毒等无法侵害免疫系统,253.7nm波长的紫外线具有高效的灭菌能力.。
在一定时间和UV辐照度的作用下, 可有效杀菌,紫外杀菌灯被广范应用于空气, 各类材质表面, 水或其它液体的消毒。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
它是一种光波,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划分为A,B,C,D四种不同波段,其中UVB 灯管,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主要应用于医疗,老化测试,光谱分析等,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在过去的 30 年中,紫外消毒技术(UV)有了显著的进步, 已经发展成为取代化学消毒的成熟技术。目前在世界各地 已有 3000 多套紫外系统安装在污水处理厂内,并且运行得 非常成功。在北美及欧州等地区,传统的消毒工艺 加氯 消毒由于自身的隐患和运行成本的高昂已经逐渐被取代。 1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发展
紫外消毒技术与传统加氯消毒技术相比,在经济效益、
!!!!!!!!!!!!!!!!!!!!!!!!!!!!!!!!!!!!!!!!!!!!!!
的研究 . 中国环境科学,1992,1(2 3):204 ~ 208
heaIth effects and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suppIies. Environ Rev 1994
构筑物 土建 接触池
无 5 万元
消毒设备 130 万元
设备 接触池设备 无
辅助设备
无
12 万元 40 万元
50 万元 3 万元 5 万元
加氯间 80 m2 接触池 300 m2 紫外消毒水渠 15 m2
氯气吸收装置等
紫外消毒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消毒技术,在消毒性能上 也有明显的优势。其与加氯消毒的对比详见表 2。
1878 年人类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 用。1901 年和 1906 年人类先后发明了水银光弧这一人造紫 外光源和传递紫外光性能较好的石英材质灯管,法国马赛一 家自来水厂在 1910 年首次使用紫外线消毒工艺。紫外消毒 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叶, 人们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初对紫外消毒在城市污水 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早期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 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 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 毒方法会产生 如 三 卤 甲 烷( THMs)等 致 癌、致 基 因 畸 变 的 副 产物[1]。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
河道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河道污水处理技术方案1. 引言河道污水处理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效处理河道污水能够维护水质健康,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河道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处理方法。
2. 河道污水特点分析河道污水具有复杂的组成和高浓度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需要采用多种处理工艺来达到综合去除的效果。
3. 工艺流程设计为了高效处理河道污水,我们提出以下工艺流程设计方案:3.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渣和沉砂池处理。
格栅除渣能够有效去除大颗粒杂质,沉砂池则能够沉淀重颗粒污染物。
3.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通过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这一步骤能够显著减少有机物的浓度,提高水质。
3.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采用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和反渗透。
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微小颗粒和高分子有机物,反渗透膜则能够去除溶解性无机盐和重金属离子。
这一步骤能够进一步提高水质。
3.4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采用紫外线消毒技术,能够高效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安全。
4. 设备选型和运维要点4.1 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流程,我们需要选用格栅除渣设备、沉砂池、活性污泥池、超滤膜设备、反渗透设备和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稳定性和耐用性。
4.2 运维要点运维是保证河道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运维要点包括定期清理设备、监测处理效果、调整操作参数、及时维修设备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紧急应急预案。
5. 效果评估和可持续性分析5.1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河道污水处理效果,我们可以监测处理前后的水质指标,如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河道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如水生植物生长情况、鱼类数量等。
5.2 可持续性分析该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首先,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成有机肥料。
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方法

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方法1 一般规定1.1 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等)、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方法。
采用其他新型消毒剂或消毒技术时应进行技术论证。
1.2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出水排入地表水体时,宜采用臭氧消毒或紫外线消毒,当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应采取脱氯处理。
1.3 一级强化处理不宜采用臭氧消毒方式。
1.4 传染病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不宜单独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
1.5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应急改造项目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无法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二级生化处理的有关规定时,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采用强化消毒处理工艺,并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化粪池前设置预消毒设施,预消毒设施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0h;2 污水处理站的二级消毒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应小于2.0 h;3 消毒剂的投加量应根据风险评估后确定,污水的pH值不应大于6.5。
1.6 医疗机构污水消毒除符合本标准外,消毒设施和有关构筑物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
2 含氯消毒剂消毒2.1氯消毒适用于规模较大、出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当出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采用其他消毒方式。
2.2含氯消毒剂可采用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粉精和漂白粉等。
2.3液氯消毒可用于规模较大且远离人口聚居区的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液氯消毒应采用真空加氯机等投加系统。
2.4 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消毒剂可用于各种规模医疗机构污水的消毒处理。
2.5 采用电解法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时,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事故通风量应根据尾气浓度按全面排风计算确定,且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
2.6 漂粉精、漂白粉可用于规模小于100床的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处理。
2.7医疗机构污水消毒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
连续式消毒接触池有效容积为污水容积和污泥容积之和。
间歇式消毒接触池有效容积应根据运行班次、消毒周期确定,宜为调节池容积的1/2。
紫外消毒

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及未来趋势更新时间:2007-10-25 18:33来源:北京安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者: 阅读:928网友评论1条1 .概述紫外线是波长在100-380nm的电磁波,根据其波长及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四个波段,即UV-A (315-380nm),UV-B(280-315nm),UV-C(200-280nm)和V-UV(真空紫外线,100-200nm)。
UV-A能使人的皮肤产生黑色素;UV-B可令皮肤起皱纹老化,有致癌作用;UV-C是具有有效杀菌效果的紫外线;V-UV中的185nm波长的紫外线能产生臭氧。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基于现代防疫学、光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消毒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紫外发生装置,产生的UV-C照射流水(空气或固体表面),当水(空气或固体表面)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它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UV-C辐射后,其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结构受到破坏,使其丧失复制和繁殖能力,因细菌、病毒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很短,不能繁殖的细菌、病毒就会迅速死亡,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达到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紫外线技术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历史很早,1910年法国马赛的一家自来水厂就采用过紫外消毒工艺。
之后由于紫外消毒本身的技术问题(如灯管寿命短、穿透率低),以及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等原因,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一直进展缓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UV消毒技术逐步开始应用在给排水消毒领域,这主要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消毒副产物危害的认识。
同时由于紫外光灯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UV消毒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长,能耗降低,运行费用也大为下降。
因此20世纪90年代紫外消毒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2月24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l8918-2002)中首次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城市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该标准的颁布为紫外消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消毒系统 技术方案
*****************有限公司 二O二O年一月 第1页
目 录 一、项目概述 二、系统设计依据 三、系统设计原则 四、水渠尺寸 五、具体设计 1. 紫外C系统性能描述 2. 紫外灯管排架排列方式 3. 紫外线消毒系统构造 六、紫外消毒系统详细技术介绍 1. 紫外灯排架组件 2. 紫外灯管 3. 灯管端部密封和灯座 4. 石英套管 5. 紫外灯管排架框架 6. 水位控制系统 7. 紫外灯源电路部分 8. 电子镇流器部分 9. 中央控制部分 10. 气动控制部分 11. 供电箱 12. 接线箱 13. 气动系统 14. 机械自动清洗系统 15. 紫外探测系统 七、提供的服务 第2页
紫外线消毒系统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我司设计的明渠式低压高强紫外C消毒系统(ZDQ-10K型)可适用于该污水厂深度处理后的污水消毒。我司设计紫外消毒系统平均处理水量为1万吨/天。详见系统工艺图。 紫外系统安装于开放式紫外消毒明渠中, 为了维修方便和防止设备长期雨淋日照,镇流器及电控柜均安装在水渠上方的设备间内。紫外光灯管排架排列于明渠中,紫外灯管与水流方向一致平行排放,且灯管间排列间距均等(灯管间距为100mm*100mm),保证在明渠中的紫外灯管模块组中每一点有均匀的紫外光量以保持稳定的灭菌效果。本系统共采用48支250W紫外灯,安装在1条消毒明渠中,每条明渠内设有1个模块组,含6个紫外灯排架,每个排架由8支紫外灯组成。 二、系统设计依据 1. 设计规模:1万m3/d 2. 设计水质:CODcr<60mg/L BOD5<20 mg/L SS<20 mg/L
三、系统设计原则 1. 消毒效果 粪大肠杆菌<10,000个/L,达到GB18918-2002一级B类水质标准。 2. 辐射强度 当水流达到峰值流量、紫外线透射率≥65%且灯管达到寿命末期时的辐射剂量不低于16,000μWs/cm2;依据美国环保署设计手册(EPA/625/1-86-021)及实际的生物验定剂量。 四、水渠内径尺寸 1.水渠数:1条 2. 水渠长×宽×深 : 详见工艺图 五、具体设计 1. 紫外C系统性能描述 1.1 本紫外线消毒系统为自动可变输出功率系统,可根据污水厂流量及紫外光透光 第3页
率的变化来调节输出功率,灯管输出功率范围为额定功率的50%-100%。 1.2 紫外线消毒系统灯管额定总功率不低于12KW,装机功率不低于15KVA。 1.3 该紫外C消毒系统在峰值流量和紫外C透光率为65%时, 且在灯管保证寿命终点达到的平均有效紫外C剂量,即生物验定剂量不低于16,000μWs/cm2。 1.4 该紫外C消毒系统可以在更换镇流器及清洗石英套管时无需关闭整个紫外消毒系统。 1.5 采用拍门作为水位控制系统,该水位控制系统保证水位不低于灯管发光部分。 1.6 灯管清洗采用机械自动清洗。另外由于各种水草、垃圾等杂物和其它机械不可自动清洗掉的杂物将悬挂在紫外系统排架上,系统灯管排架必须定期离水人工清洗维护,清除杂物。 1.7 污水中无任何电子接线及接头。
2. 紫外灯管排架排列方式 紫外灯管排架与水流方向平行排列,无需固定地安装悬吊在水渠中污水上方,不需拴紧而固定所有紫外模块。
3. 紫外线消毒系统构造 低压高强灯系统项目 数量(单位) 1 水渠数量 1 2 紫外消毒模块组数量 1组/渠 3 紫外灯管排架总数 6个/组 4 每个灯管排架紫外灯数量 8支 5 紫外灯管总数 48支 6 镇流器 48个 7 中央控制综合柜 1个 8 镇流器柜 1个 9 接线电箱 1个 10 机械自动清洗装置 6套 11 水位控制系统 1套 12 供气系统 1套 第4页
六、紫外消毒系统详细技术介绍 1. 紫外灯排架组件 1.1 每一个紫外灯排架组件包括紫外灯管、套管、机械自动清洗装置。 1.2 每根紫外灯管内置在一根单独的石英套管内,套管的一端为闭口端,另一端由灯管密封结构(橡胶机械密封结构)密封。 1.3 石英套管的封口端通过O型圈固定在边框内,并且后部被顶住密封,石英套管不与框架上任何钢体接触,自动清洗时石英套管不会脱出。 1.4 石英套管的两端无伸出紫外灯管排架的框架两边的钢结构部分。 1.5 本紫外灯管排架从设计上考虑到工厂的操作人员方便更换灯管和石英套管、操作安装以及维修方便。 1.6 每个紫外灯管排架组件达到IP68密封等级。 1.7 所有与污水相接触的焊接金属元件均为316L不锈钢。 1.8 机械自动清洗结构固定在紫外灯管排架的框架内。 2. 紫外灯管 2.1 灯管为低压高强汞灯,其额定功率为250W; 2.2 单根低压高强灯管253.7nm紫外C输出不低于100W; 2.3 景盛达灯管灯丝采用特制合金钨丝,高熔点,沸点,不易蒸发,紫外灯管在自控模式下运行时保证至少12,000小时寿命以上; 2.4 电路联接部分在灯管一端; 2.5 紫外灯管为不产臭氧类灯管。 3. 灯管端部密封和灯座 3.1 紫外消毒系统排架水下石英套管由316L不锈钢螺帽和紧压式O型圈与排架上钢套接口组成密封,并防止套管和钢体直接接触; 3.2 排架上石英套管螺帽具有滚花面以供紧固时手握,这个套管螺帽安装或卸下时不需任何工具; 3.3 灯管由一个PVC模铸灯座固定并具备双层密封; 3.4 灯管、套管和排架间有二级密封硅橡胶机构,以防灯套管破裂漏水进入排架,影响其它灯管工作; 第5页
3.5 灯座里面的第二级密封将灯与紫外排架和排架上的其它灯管封闭隔离开来; 3.6 在石英套管发生破裂时,灯座上的双层密封能阻止水气进入灯管排架的框架和侵袭与其他灯管的线路联接; 3.7 灯座具备防紫外的PVC铸模垫避免石英套管与钢管接触。 4. 石英套管 4.1 石英套管壁厚度为1.5mm; 4.2 石英套管的紫外C透光率不低于90%; 4.3 石英套管一端应为圆顶形封口端。 5. 紫外灯管排架框架 5.1 紫外灯管排架的框架为316L不锈钢,并可无需固定地安装悬吊在水渠中污水上方,不需拴紧而固定所有紫外模块; 5.2 紫外灯管排架的框架必须紧密排列成矩阵结构以提供最佳灯管排列; 5.3 紫外灯管排架的框架设计有一个遮光装置,防止紫外C泄露至水渠外。 6. 水位控制系统 6.1 水位控制系统采用无动力拍门,不需要任何外部动力(电能等)。 6.2 该拍门的结构(详见后附的系统平面布置图)保证:在零流量时将保持一个最低水位,并且该最低水位仍高于灯管所处位置;在峰值流量时将保持一个最小的水位变化增量,水位的增加量不超过5 cm. 7、 紫外灯源电路部分
用户应按本公司要求提供用于紫外线消毒模块的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并且该供电系统应靠近紫外线消毒模块的安装现场。
7.1 紫外灯管排架以每一排架为一配电系统。包括一配电系统和一电子监控系统以及防水接头; 7.2 由电子监控系统传输信号至配电系统,控制配电系统将电力输入至模块中的每一排架; 7.3 整个紫外线消毒系统最大功率输入不低于13.2 KW;(稍微大于系统灯管总功率); 7.4 每个电子监控系统供电的参数应为220V、2 相 3线、0.2 KVA; 第6页
7.5 机械清洗系统中心供电的参数应为220V、3 相 4 线、2.2 KVA; 7.6 北京景盛达将完成所有电子系统的制造、安装和调试; 7.7 北京景盛达提供所有安装紫外线消毒系统所需的电缆和导管。
8、电子镇流器 8.1 镇流器设计为由微机处理器控制的高功率因素电子镇流器,功率因素0.98。 8.2 最高环境温度:60℃ 8.3 若遇到任何一支紫外灯管失灵,电子镇流器会自行再启动两次。 8.4 电子镇流器由微处理器控制,每个电子镇流器独立控制1支紫外光灯管,提 供每支紫外光灯的工作状况并且把信息输送到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电路板,电子镇流器内部微处理器可根据这些外部信号调整镇流器输出功率,以正比于输入控制信号的强度输出紫外光,使紫外光投放量可以在50%至100%范围内自动作线性无级调整,实现调节紫外光灯供电量以维持足够强度之灭菌能力及最合适之用电量。 9、中央控制部分 9.1 最高环境温度:50℃ 9.2 电源(3/N/PE):380V/450V,50/60Hz 9.3 PLC我公司的标准配置是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品。用户也可选配。 9.4 系统所用的电子、电气元器件均为进口产品。 9.5 有以下工作状态在人机界面系统中: a) 每一支紫外光灭菌灯开熄情况(ON/OFF) b) 每一紫外光灯管的总运行时间(小时) c) 每一紫外光灯组运行/停止 d) 柜内的工作温度、电压、电流。 e) 系统故障报警,紧急关机系统。 f) 整个系统紫外光强度变化。 9.6 柜体材料:碳钢喷塑。 9.7 柜体尺寸:长×宽×高=1000×600×1700mm 第7页
9.8 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10、气动控制部分 10.1 接受人机界面的控制设置。 10.2 可以手动式自动控制。 10.3 自动清洗频率可以任意设定(1~500次/星期)。 该部分已并入接线电箱内。 11、供电箱 本系统最大额定功率不超过20kw,采用380V,3相4线。 12、接线电箱 12.1接受中央控制柜输送给每个灯源模块的电源。传输排架内光强探头检测信号传输送至中央控制柜。 12.2箱体材质:碳钢喷塑。 12.3箱体尺寸:长×宽×高=1000×600×300mm 12.4保护等级:不低于IP55。 13、气动系统 13.1 提供一个供给自动清洗系统所需动力的气动系统的所有部件; 13.2 该系统包括压缩机、气罐、配气系统、气缸以及其它气动传动组件对石英套管进行清洗。 14、机械自动清洗系统 14.1 具有在线清洗的功能,能在紫外线消毒系统运行时对灯套管表面进行清洗,不影响消毒效果。 14.2 通过活塞杆、滑动导杆及拖杆的机械结构,能够实现准确的机械运动,确保清洗效果。
15、紫外探测系统 紫外传感器浸在水中,外设套管保护,能随时监测每一个模块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七、提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