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说明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鲁豫系玉米、中秆系玉米、单交系玉米等。
2.合理密植玉米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密度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容易发生逆境。
一般适宜密植6~8万株/亩,株距为60~70cm,穴距为40~50cm。
当然密度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良种选用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筛去熟籽和坏种,保留健壮、充实、色泽好的种子。
干燥程度要适当,以免影响发芽率。
种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株间距、株高、抗病性等需要综合考虑搭配。
4.深松玉米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因此深松比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深松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春季耕作时深松,并需注意保水。
5.合理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玉米生长初期需氮肥和磷钾肥,一般可用尿素与磷钾复混肥全量施入根区中。
在玉米成长阶段也需适量追施氮肥与磷钾肥。
当然,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6.适时浇水玉米生长期需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要注意适时浇水。
播种后约20天可1次灌浆,至丝长期每5~6天施一次浅灌,留心保持土壤湿度。
7.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生长过程中,每7~10天左右喷一次病虫害防治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8.及时自然成熟玉米的自然成熟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观察及时进行收获。
自然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营养成分丰富,而自然成熟前损失的养分和玉米籽粒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简单介绍。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管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的思考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的思考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的思考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既要考虑产量高,还要考虑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玉米的生长期需求,合理施肥,尤其要重视基肥的施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高效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度,但避免过度湿润,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帮助玉米顺利生长。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适时收获:玉米的收获时间非常重要,要在玉米颖果饱满时进行收获,避免果粒过熟。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方式•农田示范:在农田中选择几块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块,实施高产栽培技术,展示出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吸引农民的注意。
•培训讲座:组织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讲座,传授相关知识和经验,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
•宣传推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技术并参与实施。
•成功案例分享:收集和整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功案例,通过农民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分享,鼓励更多人尝试这一技术。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积极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他们提供有利条件。
以上是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农民朋友们种植高产的玉米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通过合理的技术选用与推广手段,相信玉米产量的提升将为农民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补充•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质地等特性,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石灰化、有机肥料的施用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合理密植:在保证光照和通风的情况下,适量增加单位面积的玉米株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密植引发病虫害和养分争夺。
•玉米连作间套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轮作其他作物,如大豆、红薯等,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同时丰富土壤养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土壤准备1、选择土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玉米。
2、土壤改良: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改良,如施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等。
二、品种选择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情况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选择适应性好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应性好的玉米品种。
三、种子处理1、种子浸种处理:将种子浸泡在适宜的温水中,进行溶解糖浸种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2、种子处理剂使用:可以使用适量的种子处理剂来保护种子免受病菌的侵害。
四、适时播种1、选好播种时间:选择适宜的气温和湿度时机进行播种。
2、良好的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
五、合理施肥1、底肥施用: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追肥施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状况进行追肥施用,维持玉米的养分供给。
六、水分管理1、合理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状况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
2、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浪费。
七、病虫害防治1、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使用生物防治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八、采收与储存1、采收时机:根据玉米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采收时机,避免玉米出苗。
2、储存条件:将采收好的玉米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霉变和虫害。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资源管理法: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进行法律规定的文件。
2、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规。
3、生物防治法: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法律规定的文件。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1. 土壤选择和改良: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作为玉米的种植基地。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适量加入有机肥料、磷、钾等营养物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2. 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的良种玉米进行种植。
确保良种的高产、稳产和优质特性。
3.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合理控制玉米的密度。
过密将导致光照不足和空气流通不畅,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4.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状态和种植阶段的需求,科学施肥。
一般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后期也可进行追肥补充。
施肥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5. 合理浇水: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调节灌溉水量。
在幼苗期和拔节期,增加水分供应;雌雄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加强保水性和减少浇水频次。
6. 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特点,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如合理轮作、间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控制等。
7. 控制玉米生长的竞争杂草:在玉米生长初期,及时采取除草措施,防止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
可以手工除草、地膜覆盖等方式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8. 良好的病虫害监控和农事管理: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科学地管理田地,包括及时疏土、培土、穴栽、松土等农事管理措施。
9. 收获技术:科学确定玉米的收获时间,根据玉米的成熟度进行机械化收获,减少损失,并及时储存。
10. 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前提,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耐旱、耐寒、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适时育苗适时育苗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适时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育苗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以4月下旬-5月初为适宜育苗期,南方地区则以3月下旬-4月初为适宜育苗期。
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温床或地面育苗,育苗床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1.2米为宜,育苗箱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密植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的玉米产量较稀植的玉米高出10%左右。
但密植玉米也容易引起秆薄、穗小和穗数少等问题。
因此,密植的玉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及时调整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玉米高产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阶段、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玉米需要进行基础施肥,秋季种植玉米则需要进行后补肥。
基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和抗寒能力;后补肥以氮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五、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包括及时修剪根系、保持土壤水分、适时除草、及时除虫等。
及时修剪根系可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土壤水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减少玉米的干旱和缺水情况;适时除草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时除虫可以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的主食之一,还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玉米的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丰收,而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更高产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农户和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良种选配良种选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第一步,只有选用优质种子,才能种植出优质的作物。
在选种时应首先确保种子的良好品质,密度均匀,杂质少,发芽率高。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确保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还要注意选择产量高、抗病虫害的优质种子,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准备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为了获得高产量,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酸碱度,合理施用化肥。
要进行耕地整理,犁地深度要适中,犁耕后要进行平整,保持土壤的蓄水性和透气性。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将土壤中的秸秆和杂草清除干净,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三、合理施肥玉米是一种耗肥作物,为了获得高产量,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而言,玉米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用足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生长期间,要进行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肥力状态,适时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四、适时灌溉灌溉是保证玉米生长的关键环节,适时的灌溉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而言,玉米的生长期需求水量较大,如果缺水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在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确保玉米的生长需水,并且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五、密植栽培对于玉米密植栽培是一种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而言,密植栽培可以使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地上部分的叶面积,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密植栽培要适度,过密容易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为了实现玉米高产,农民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要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土壤选择和准备土壤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基础,选择适宜的土壤对于高产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菜地进行种植。
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包括深翻、耕犁、除草等。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可以进行施肥和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的玉米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耕作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耐旱抗倒性好的玉米品种。
根据玉米的不同用途,如食用玉米、饲料玉米或工业玉米,选择相应的品种。
3. 播种和密度控制播种是玉米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选用高质量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如浸种和发芽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地面平整和畦沟开净。
对于旱地玉米,可以选择行距较宽、单株开沟的方式;对于水田玉米,可以选择行距较窄、秧田机直播的方式。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播种密度,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和通风透光。
4. 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
玉米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在生长季节中,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肥。
通常来说,苗期需要适量的氮磷钾肥,促进根系的发育;拔节期需要多施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茎秆的增粗;抽雄抽丝期需要适量的氮肥,促进花粒的结实;灌浆期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促进籽粒的充实。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进行追肥和叶面喷施等措施。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实现玉米高产具有重要影响。
在生长季节中,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如杂草清除、秧苗病虫害的防治等。
在病虫害防治中,可以结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灌浆期的玉米往往容易受到玉米螟、稻瘟病和玉米大斑病等病虫害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防治。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农产品之一。
高产农业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国家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的高产种植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管理,本篇文章将介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一、土壤准备1.深翻整地:玉米的根系深达60厘米,种植前需要进行深翻整地,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2.施肥:在深翻整地后,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肥等;另外还需施加适量的化肥,如复合肥、纯氮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
3.改良土壤:玉米生长需要能够保持水分而不积水的土壤,将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壤改良为排水性更好的土壤,以减小受灾因素,提高产量。
二、品种选择在选择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在中国,玉米品种众多,根据其生长方式和品质特点可以分为中熟和晚熟两个品种。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生长速度,还可进一步分为优质玉米、甜玉米、塑料玉米、青贮玉米等多个品种。
三、适应气候条件的种植技术1.适应高温干旱气候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可以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生长。
在夏季高温时,要防止玉米叶片干枯、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以在栽培地上安装半透明的塑料膜,对其进行遮荫。
此外,还要对玉米进行浇水和施肥,使其保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2.适应冷凉潮湿气候在冷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受到病害的威胁较大。
可以通过栽培适合当地气候的玉米品种,并加强排水,增强土壤通透性,及时进行病害防治等手段,以提高产量。
四、高产管理技术1.密植玉米是一种可以进行密植的作物,密植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还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作物生长更加健康茁壮。
2.适时施肥玉米生长期比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来维持生长发育。
一般情况下,在玉米生长初期要进行施氮肥、磷肥,促进根系和茎叶生长;生长中期要进行施氮磷钾肥料,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保证光合作用;成熟期后要用适量的磷钾肥料,提高玉米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3.隔行喷药玉米害虫比较多,对种植面积大的田地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还会传播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密植
•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玉米栽培 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抗病、 抗倒、高产稳产的中密度品种,使玉米产量大幅 增长,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 所充分证实。
合理密植
• 玉米产量是由亩穗数、穗 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三 者的乘积就是亩产量,他 们的乘积越大,产量就越 高。生产中总是希望穗多、 穗大、粒重,然而亩穗数 与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 又相互制约,随着密度的 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 盾逐渐加大,密度越大这 种矛盾和制约就越大。
• 稀植大穗型品种:费玉二、费玉三号 等。
• 密植品种:郑单958、豫玉23、中单 909等
• 中密度品种:兴农998、锦玉28、浚单 20、蠡玉18、鲁原单22、雅玉12等
稀植品种
• 根据试验和实践,主 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确 定合理种植密度。
• 1、根据品种株型确定 密度。
• 高棵平展型玉米,这 类品种穗型大,发挥 其单株生产力高的特 点,如费玉二号、费 玉三号适宜密度3000 株左右。
一、玉米自我介绍
• 大家好,我叫玉米,你们也 可以叫我包谷、棒子或者珍 珠米,我的名字可多了。
• 你可别瞧我个子没你大,我 可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呢。
• 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墨西哥 或中美洲。
·说到我们的栽培历史,粗 略算来,也有4500---5000年
了吧,就算是我们在中国的 栽培历史,也有400多年了 呢。
2020/10/18 1500株/亩
22
3000株/亩
2020/10/18
23 4500株/亩
2020/10/18
6000株/亩
24
2020/10/18
7500株/亩
25
2020/10/18
7500株/亩
26
合理密植
• 2、根据土壤肥、地质 条件。
• 土壤肥力高的宜密植, 土壤肥力低的宜稀植, 土壤质地轻,通透性 好的土壤宜密植,土 壤质地粘重,透气透 水差的粘土地宜稀植。
斤,占玉米消费比重不到10%。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业产能迅速扩展,未来将进一
步扩大。
禹城:中国功能糖城;邹平:中国糖都
2020/10/18
9
玉米是怎么种植的呢?
玉米品种选择
• 优良品种具有良 好的增产潜力,是 玉米增产的基础, 结合本地生态条 件,选用适宜的 品种。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玉米的分类 1. 按籽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1)硬粒型 (3)半马齿型 (5)甜质型 (7)粉质型 (8)有稃型 (9)数量和比例
• 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 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 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根 据试验测定,平均每生产100kg籽粒平均需 吸收氮素2.6kg,磷1.21kg,钾2.18kg。吸 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0.5, 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
·世界各地都有我的兄弟姐 妹,除了水稻和小麦,我 们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就 是第一了。我们的单位面 积产量居世界谷类作物之 首,小麦和水稻跟我们没 得比。
玉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 最快的粮食品种????
Reason 1:畜牧业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
工业化、城镇化加快,人类膳食结构变化
谜语:
一个孩子生的好, 衣服穿了七八套; 头上戴着红缨帽, 身上装着珍珠宝。
一个孩子生的好, 衣服穿了七八套; 头上戴着红缨帽, 身上装着珍珠宝。
泌阳县中等职业学校:张咪
玉米高产栽培 技术要点
玉米栽培
内容概要:
• 一、玉米简介 • 玉米别称、原产地、种植历史、产量 • 二、玉米品种的选择 • 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玉米籽粒类型 • 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度品种 • 三、合理密植 • 四、施肥技术
(2)马齿型 (4)糯质型 (6)爆粒型
玉米籽粒类型
• 玉米籽粒类型
1、硬粒型 2、粉质马齿型 3、硬质半马齿型 4、爆裂型 5、
有稃型
作物栽培学各论—玉米栽培
1
2
• 1、半马齿型 • 2、马齿型 • 3、糯质型
3
作物栽培学各论—玉米栽培
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
• 目前本地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有三种 类型。
与2003年相比,2010年全国肉类、禽蛋、牛奶、水
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3%、18.5%、105%、31.8%。
同期,饲料用粮消耗玉米,由1800亿斤增加到2400
亿斤,增长33%。
2020/10/18
8
Reason 2:深加工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
2000年以前,我国玉米深加工年消费不足200亿
氮、磷、钾营养不足或过剩对玉米 生长及产量有哪些影响
• 1、氮肥 • 氮素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生长初
期氮肥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呈黄绿色;旺盛生 长期氮肥不足时呈淡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同时 下部叶片干枯,由叶尖开始逐渐达到中脉,最后 全部干枯。但是氮肥过量也会影响正常生长。播 种时施入过量的可溶性氮肥,一旦遇到干旱,就 会伤害种子,影响发芽,出苗慢而不整齐,降低 出苗率。后期氮素营养过多时,生育延迟,营养 生长繁茂,子实产量下降。同时由于氮素多,促 进了蛋白质的合成,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因此 组织分化不良,表皮发育不完全,易倒伏。
合理密植
• 3、根据管理水平、 水肥投入确定密度。
• 管理水平高、水肥 投入多的地块宜密 植,管理水平低, 水肥投入达不到要 求的宜稀植。
玉米生长阶段
• 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灌浆、成熟
施肥技术
•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 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三元素 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 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 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基 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 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依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 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综 合运用。
密植品种
• 紧凑型玉米品种, 这类品种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耐密性 好,发挥其群体优 势,如郑单958、 豫玉23、中单909 号等,种植密度 4500珠左右,
中密度品种
• 半紧凑型玉米,这类 品种穗型较大,适应 范围广,产量较稳定, 如浚单20、蠡玉18、 锦玉28、雅玉12、费 玉4、鲁原单22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