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基础培训讲解

合集下载

05多媒体通信与网络课件

05多媒体通信与网络课件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中有广播和多播信息。 因此,除常规的点对点通信外,多媒体通 信需要支持多播通信方式。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
同步需求 流间同步 流间同步是不同媒体间的同步,和具体应用有
关,是一种端到端的服务。 流内同步 流内同步是保持单个媒体流内部的时间关系,
即按照一定的延迟和抖动约束来传送媒体分组流, 以满足感官上的需要。
图像对网络的要求
彩色图像尺寸(每个像素24b)在以太网上传 送
640×480像素 未压缩(900Kb)
9s
压缩(36Kb)
0.3s
1280×1024像 未压缩(4M)
40s

压缩(160Kb)
1.3s
典型计算机显示屏幕上图像的传送时间
图像对网络的要求
• 图像传输延迟
– 从发送端发送一幅图像到接收端并被接受系统 显示所用的时间。
局域网络
2.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是由千兆位以太网联盟开发的
1000Mb/s以太网技术。 IEEE 802.3z定义的传输介质为光纤和宽带同轴
电缆,链路操作模式为全双工操作。其中光纤系统 支持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系统,多模光纤的传输距 离为500m;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为2000m。宽带同 轴电缆系统的传输距离为25m。
适应场合:可以较好地保证节目播放的最终质量。也适 合于在网站上发布供用户点播的音视频节目。不支持现场 广播,严格说来,只是一种点播技术。
流式传输的种类-实时流式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送,因而特别适合现场事件
,且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对观看内容进行快进或后退以 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必须保证多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 连接相匹配。
局域网络
交换式网络:节点分成两类--端点和中间 节点。端点是用户站点,中间节点是交换机,所 有端点都通过交换机连接起来,交换机为端点提 供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功能,使端点间能沿着指 定的路径传输数据,这相当于实现一个并行网络 系统,通过交换机提供端点之间的并行的传送通 道和独享的网络带宽,因而不会发生冲突,且大 大降低了传输延迟,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QoS。

数据通信培训讲解

数据通信培训讲解

3.1%
19.6%
19.6%
• 平均开销 PPP - 2.3%, Frame Relay - 3.5%*, RFC 1483 - 24.4%,
• null LLC/SNAP ATM has - 18.1% overhead.
IP over SDH 与 IP over ATM
业务综合能力
ATM有较强的业务综合能力
CAT 5
Internet 和城域 网用户
专线用 户
LAN-to-LAN 用户
LAN-to-LAN 用户
专线用 户
Internet 和城域 网用户
专线用户
Radius Server
Redback BRAS BigIron/ NetIron stackstable (L3)
1995年美国 Internet骨干 NSFNET被ISP 的商用网取代 Internet发生了 革命性的变化
主要网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ATM
- 由于API的缺乏,ATM在用户终端已没有市场 - ATM与FR相结合,以ATM作为FR的骨干传输层,
FR over ATM的技术以比较成熟,标准化程度较高 - ATM与IP相结合,以ATM作为多业务传送平台 - 3G???
FOUNDRY NET WORKS
BigIron 8000
F OUN DR Y NET W ORKS
BigIron 8000
FOUNDRY NE TWO RK S
BigIron 4000
FOUNDRY N E TWO RKS
BigIron 4000
ACCESS
FOUNDRY
FastIron
SD
NETWORKS
SD Layer 2 switch Gigabit Ehternet

多媒体基础知识概述(共 96张PPT)

多媒体基础知识概述(共 96张PPT)

1.3.5 多媒体软件技术
多媒体软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 方面的内容: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技术 多媒体编辑与创作工具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是多媒体软件的 核心。它负责多媒体环境下多任务的 调度、保证音频、视频同步控制以及 信息处理的实时性,提供多媒体信息 的各种基本操作和管理;具有对设备 的相对独立性与可扩展性。 Windows、OS/2 和Macintosh 操 作系统都提供了对多媒体的支持。
多媒体的定义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 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 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和视 频。
1.1.2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及特征
多媒体媒体元素是指多媒体应用中 可显示给用户的媒体组成。
文本
动画
图形
图像
视频
音频
文本
文本分为非格式化文本文件和格式 化文本文件。 非格式化文本文件:只有文本信息 没有其他任何有关格式信息的文件,又 称为纯文本文件。如“.TXT ”文件。 格式化文本文件:带有各种文本排 版信息等格式信息的文本文件。 如“.DOC ”文件。
图像数据量大小 = 像素总数×图像深度÷8
例如:一幅 640×480 的 256 色图像为 640×480×8/8 = 307200 字节
Comparison:
宽度:271 高度:300 颜色:2 大小:9.9 KB
宽度:271 高度:300 颜色:4 大小:19.8 KB
Comparison:
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使教材不仅有文字、静 态图像,还具有动态图像和语音等。使教 育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进行交互式 远程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图形、 视频、音频和其交互式的特点,可以编制 出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软件,即课件。

IMS_VoLTE基础培训-SIP协议与流程

IMS_VoLTE基础培训-SIP协议与流程

a=orient:portrai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20
HUAWEI Confidential
SIP消息示例:
INVITE tel:+8675580002901 SIP/2.0(请求起始行。INVITE请求消息。请求URI,即被邀用户的当前地址为 “tel:+8675580002901”。SIP版本号为2.0) From: <sip:+867556650001@>;tag=1ccb6df3( From字段。指明请求发起方的地址为“< sip:+867556650001@ >) To: sip:66500002@;user=phone( To字段。指明请求接收方的地址为“< sip:66500002@;user=phone > ) CSeq: 1 INVITE( Cseq字段。用于将INVITE请求和其触发的响应、对应的ACK、CANCEL请求相关联) Call-ID: 20973e49f7c52937fc6be224f9e52543@( Call-ID字段。该字段唯一标识一个特定的邀请,全 局唯一) Via: SIP/2.0/UDP 154.112.2.51:5061;branch=z9hG4bKliv0vdlwdrrydvgrpix0pgx0w( Via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该请求历经的 路径。“SIP/2.0/UDP”表示发送的协议,协议名为“SIP”,协议版本为2.0,传输层为UDP;“154.112.2.51:5061”表示发送方ATS IP地址为154.112.2.51,端口号为5061;“branch=z9hG4bkbc427dad6”为分支参数,IMS并行分发请求时标记各个分支) Contact: sip:+867556650001@ 154.112.2.51:5060( Contact字段。指示其后的请求(如BYE请求)可以直接发往< sip:+867556650001@ 154.112.2.51:5060>,而不必借助Via字段) Supported: 100rel( 100rel扩展,该字段为100类响应消息的可靠传输提供了相应的机制) Max-Forwards:70( Max-Forwards字段。表示该请求到达其目的地址所允许经过的中转站的最大值为70。) Allow:INVITE,ACK,CANCEL,OPTIONS,BYE,REGISTER,PRACK,INFO,UPDATE,SUBSCRIBE,NOTIFY,MESSAGE,REFER ( Allow字段。给出IP地址为154.112.2.51的设备支持的请求消息类型列表) Content-Length:230(表示消息长度为230个字节)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表示消息中携带的消息体是单消息体且为SDP) (空行,表示下面为SDP会话描述) v=0( SDP协议版本号,目前为0版本) o=HwATS9900 1073741831 1073741831 IN IP4 154.112.2.51(发出会话的发起者、会话标识、该会话公告的版本、 IN”指网络 类型、IPV4:地址类型、创建会话的主机IP) s=Sip Call(会话名) c=IN IP4 191.134.110.3(连接数据) m=audio 10002 RTP/AVP 8 0 4 18(媒体级描述: audio音频、10002媒体流发往的传送层端口、 RTP/AVP”为传送层协议、媒体 静荷类型) a=rtpmap:8 PCMA/8000( rtpmap属性行:<静荷类型><编码名>/<时钟速率>) a=rtpmap 0 PCMU/8000 a=rtpmap 4 G723/8000 a=rtpmap 18 G729/800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21 HUAWEI Confidential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交流。

本文将简要介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1.1 多媒体多媒体是指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进行整合,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技术。

1.2 多媒体通信多媒体通信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媒体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1.3 多媒体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是由发送端、传输网络和接收端组成的整体,用于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二、关键技术2.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对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等处理,实现信号的数字化。

2.2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技术是为了减小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对数字化后的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常见的压缩标准有H.264、MP3等。

2.3 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技术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TCP/IP、UDP等协议,用于实现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2.4 编解码技术编解码技术是将数字化的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在接收端还原出原始的媒体信息。

三、发展趋势1.高清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媒体通信逐渐从标清走向高清,提供更清晰、更逼真的视听体验。

2.实时性: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降低延迟。

3.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使得多媒体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智能推荐、智能翻译等功能。

4.融合化:多媒体通信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将拓展其应用场景。

总之,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趋势也反映出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

在未来,多媒体通信技术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人类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沟通体验。

四、应用场景4.1 视频通话视频通话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通过网络实现音视频数据的传输,让用户能够在不同地点进行实时沟通。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PPT课件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PPT课件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
波分多路复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 通信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
评价一个通信系统优劣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系统的 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是指在给定信道内所传 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或者说是传输的“速度” 问题;而可靠性是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 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 在通信术语中,基带信号就是将数字信号1或
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来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 去传输,即未经频率变换的原始信号。在数字信 道中以基带信号形式直接传输数据的方式称为基 带传输。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
基带传输方式会占用信道的全部带宽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
多路复用技术
▪ 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
▪ 数字通信系统中“带宽”的含义不同于模拟系
统,它通常是指数字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数 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即每秒 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比特数,单位为每秒位,记作 bps。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
数字通信系统中带宽的概念

不同传输介质的带宽容量比较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带传输
多媒体音视频通信的标准
▪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于视音频通讯及其兼容
性的技术进行了规范,在这些基本的协议中,同 时对语音、视频的编码格式,用户控制模式等要 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ITU-T提出了关于视频电话 及多媒体会议传输协议H.32x系列,主要包括: H.320协议(用于ISDN上的群视频会议)、 H.323协议(用于局域网上的桌面视频会议)、 H.324(用于电话网上的视频会议)、H.310(用 于ATM和B-ISDN网络上的视频会议)和H.263、 H.264(视频编解码器标准)。

《IMS基础培训》课件

《IMS基础培训》课件
《IMS基础培训》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介绍IMS基础知识,包括IMS的定义、架构、 核心技术、业务应用、部署及运维以及未来发展。欢迎探索IMS的精妙之处!
IMS是什么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一种为多媒体业务提供完整的IP网络传 输和控制体系的解决方案。它集成了现有通信网络和多媒体服务,并支持丰 富的多媒体业务应用。
IMS核心技术
IMS核心技术包括SIP协议用于建立和终止会话、SDP协议用于描述多媒体会话参数、RTP和RTCP协议用于 多媒体数据传输和控制、以及NAT和防火墙穿透技术用于解决网络地址转换和安全性问题。
IMS业务
IMS支持的业务包括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消息传递、会议协作、语音信箱和 多媒体广播等。与传统电话网络相比,IMS具有更丰富的功能、更广泛的互联 性和更高的灵活性。
IMS网络与传统电话网络的区 别
IMS网络采用IP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对多媒体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灵活部 署。传统电话网络使用电路交换技术,只支持语音通话。IMS网络更适应现代 多媒体通信需求。
IMS的优势与不足
IMS具有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支持互联网协议、提供丰富的业务应用等优 势。然而,IMS也面临着复杂的系统集成、网络安全风险和技术更新压力等挑 战。
IMS的协议架构
IMS使用了一系列协议来实现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例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RTP Control Protocol)等。这些协 议提供了丰富的服务能力。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件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件
M(marker,標誌) PT(payload type,淨荷類型) SN(sequence number,序列號):每發送一個RTP 分組,序號加1。接收端 以此判定分組丟失及恢復順序。 TS(timestamp,時間戳):指示RTP 數據分組第1 個位元組的取樣時刻 SSRC(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s,同步源標識)
❖ MAC層也定義了單播MAC地址和組播MAC地址,以使網卡對 監聽到的數據幀區別對待。
❖ 組播IP地址要映射為組播MAC地址。
以太網卡的工作模式
❖ 單播偵聽模式:網卡底層硬體只接收目的MAC地址 與本網卡物理地址匹配的數據幀和目的MAC地址為 FF-FF-FF-FF-FF-FF(廣播地址)的數據幀。
RTSP傳送播放、快進、 快退、暫停等控制資訊
即時傳輸協議RTP
❖ RTP是一個應用層協議,它規定了音頻和視頻數據、 順序號和時間戳等資訊如何封裝在傳輸層(UDP) 分組中。
❖ RTP本身不提供任何機制來確保數據的按時發送或保 證服務的品質,甚至不能保證分組的順序遞交。服 務品質的保證由RTCP協議來完成,而數據傳輸功能 是由底層的傳輸協議完成,一般情況下,利用UDP 進行。
❖ IP組播地址的23個低序位被直接映射到MAC層多播地址 23個低序位。
0:表示單播地址 1:表示組播地址

因特網的改造方案
❖ 在現有的基於TCP/IP協議的因特網基礎上增加鏈 路帶寬,並使用一些輔助手段。(FEC、RTP、 RTCP、IGMP、H.323)
❖ 對現有的網路環境進行徹底改造,制定新的適合 多媒體通信的網路協議。(B-ISDN、ATM、IPv6、 RSVP)
❖ 對網路層和傳輸層進行很小的改變,且在網路邊 緣(用戶與ISP之間)引入簡單的記價和規劃策略 (DiffSer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 视频会议
5.0
优于 G.71
1
ZNT紫南技术
标清:(SD) QCIF(176x144) CIF (352 x 288) 4CIF(PAL:704x576) (NTSC:720x480) 高清:(HD) 720P(1280x720) 1080P(1920x1080) 1080I(1920x540)
ZNT紫南技术
6.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 - 传输介质:高速电缆 - 传输阻抗: 100Ω - 常用接头:专用接头 - 接线标准:参见下图针脚定义
ZNT紫南技术
7.模拟分量视频(RGBHV Video) - 传输介质:3-5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 传输阻抗:75Ω - 常用接头:3-5×BNC接头 - 接线标准:红色=红基色(R)信号线,绿色=绿基色(G)信号线,蓝色=蓝
远端主视频 远端辅助视频
会场B
会场A 视频源1
主摄像机 IP网
输出
采用标准H.239协议,实现动态双流传送。
视频源2
辅助摄像机
ZNT紫南技术
ZNT紫南技术
MCU
网守
终端
1. ARQ
2. ACF/ARJ
3. SETUP 4. Call Proceeding
7.Alerting 8.Connect
5. ARQ 6. ACF/ARJ
基色(B)信号线,黑色=行同步(H)信号线,黄色=场同步(V)信号线,公共地 =屏蔽网线(下图所示)
- RGsB:同步信号附加在绿色通道,三根75Ω同轴电缆传输。
RsGsBs:同步信号附加在红、绿、蓝三个通道,三根75Ω同轴电缆传输。 RGBS:同步信号作为一个独立通道,四根75Ω同轴电缆传输。 RGBHV:同步信号作为行、场二个独立通道,五根75Ω同轴电缆传输。
ZNT紫南技术
2. 超级视频(Super-Video) - 传输介质:两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 传输阻抗:75Ω - 常用接头:2×BNC接头、1×4针微型接头 - 接线标准:3脚插针=亮度(Y)信号线,4脚插针=色度(C)信号线 1脚、2脚公共地=屏蔽网线(下图所示)
ZNT紫南技术
3. VGA视频(Video Graphics Array) - 传输介质:11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 传输阻抗:75Ω - 常用接头:15针HD型接头 - 接线标准:1脚=红基色,2脚=绿基色,3脚=蓝基色,6脚=红色地,7脚
终端
终端 终端
终端
ZNT紫南技术
录播服务器
电视墙服务器
外置网守 主用MCU 备用MCU
控制台
多媒体终端
防火墙
会议视频 点播/组播群
多媒体终端
MCU
二三级网
多媒体终端
一级骨干网
一级骨干网
软终端
语音网关
二,三级网
多媒体终端
软终端
PPSSTTNN
ZNT紫南技术
终端内置H.239双流支持
H.239双流均可采用H.264编码, 确保主流和辅流高清晰。
4.8kbit/s 8kbit/s
13.2kbit/s
G.721 G.722
G.723
公共网 ISDN 配音
4.04.5
保密电话
2.53.5
移动通信
语音邮件 3.74.0
ISDN
16kbit/s
128kbit/s 32kbit/s 96kbit/s
G.728 G.729
G.722.1 G.722.1 C
μ(A) 自适应量化 差值量化 自适应差值量化
子带一自适应差值量 化
线性预测编码 码激励LPC
矢量和激励LPC 长时预测规则码激励
低延时码激励LPC 多子带感知编码
转换技术编码
数据率
标准
应用Leabharlann 质量64kbit/s
G.711
32kbit/s 64kbit/s 5.3kbit/s 6.3kbit/s
2.4kbit/s
=绿色地,8脚=蓝色地,13脚=行同步,14脚=场同步,5脚=自测试,10脚= 数字地,4、11、12、15脚=地址码(下图所示)
ZNT紫南技术
4. 数字串行视频SDI(Signal-Digital Interface) - 传输介质:单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 传输阻抗:75Ω - 常用接头:BNC接头 - 接线标准:插针=同轴信号线,外壳数字地=屏蔽网线
H.245消息 RTP 媒体通道
RAS消息 Call Signaling消息
ZNT紫南技术
ZNT紫南技术
编码类型 波形 编码
算法 PCM μ(A) APCM DPCM ADPCM
SBADPCM
参数 编码
LPC
混合 编码
CELPC
VSELP
RPECELP
LD-CELP
MPEG
数字 编码 MLT
名称 均匀量化
ZNT紫南技术
2010-08-18
ZNT紫南技术
•集图象、语音、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式实时 通信业务
•实现人类“面对面”远程沟通的梦想
ZNT紫南技术
• 多媒体视频通信网络通常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业务管理中心 MCU(多点控制单元)
业务管理中心
传输网络
多媒体通信终端
MCU
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
ZNT紫南技术
5. 数字视频接口-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Digital Visual Interface-integrated) - 传输介质:缺 - 传输阻抗: 100Ω - 常用接头:缺 - 接线标准:参见下图针脚定义
DVI接头有三种,分别是DVI-Digital(DVI-D)、DVIAnalog(DVI-A)跟DVI-Integrated (DVI-I),DVIDigital(DVI-D)只有支持数字显示的设备 、DVI-Analog (DVI-A)只有支持模拟显示的设备,DVI-Integrated (DVI-I)则是支持数字显示跟模拟显示。 从针脚上可以看出,除了地线以外,DVI-I接口比DVI-D接 口原架构规范上,多了RGBHV这几个与 VGA 定义一样的 信号线插脚。而这些多余出来的针脚就是DVI-A,两者结 合就构成了DVI-I接口。
标清:每秒25帧(PAL),每秒30帧(NTSC) 高清:每秒25帧,30帧,50帧,60帧 宽高比:标清4:3,高清16:9
ZNT紫南技术
RTP/UDP/IP
MCU RTP/UDP/IP
TERMINAL
JITTER BUFFER 抗抖动功能
TERMINAL
ZNT紫南技术
1. 复合视频(Composite-Video) - 传输介质:单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 传输阻抗:75Ω - 常用接头:BNC接头、莲花(RCA)接头 - 接线标准:插针=同轴信号线,外壳公共地=屏蔽网(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