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此书详细的记录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每节课都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评析”四个环节来描述。华老师的课总给人一份启迪,他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功底成就了他的智慧课堂,进而让学生进行富有思考的学习。其中《角的度量》一课,相当精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本节课中,华老师主要组织了以下教学活动:

1、有效的情境创设

在导入环节,出示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情境,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让学生在变化中感受角的大小的作用。2、角与量角器

华老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很长时间让学生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90度、60度、1度、157度。在画的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每个结论的得出都伴随着学生自己的发现、归纳与整理。

3、认识量角器

师:量角器上那么多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4、量角

5、量角的应用

最后,设计“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最高”、“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才合适”等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角的度量如此重要。

华老师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提到,教和学是一回事,应当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的是什么;第二,为什么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好心地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小学老师真应该“变成小孩子”,要习惯于感知性思维,着眼于全局,而不仅仅是局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角的度量》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得”,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和学习成功的体验。在这节课上,有这样几个环节,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找角,然后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最后再用量角器量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地寻找解决的方法,量角的技能被自然而然地掌握。可见华老师的用心处处有痕,学生的发展也处处有痕。

华老师在备“角的度量”时,先后思考、解决了好多问题。为什么要把教材先后顺序给倒过来?这么做好不好呢?量角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以前我们那么费力地教,总结概括出“二合一看”等要诀,学生学的效果反而不好呢?

怎样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呢?……由于他的坚持,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敢于破旧、勇于创新的教学新境界。

“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想,只要坚持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想学生所想,不断地让学生学会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