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总复习
化学与STE50题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1000题(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1000题(全国通用)专练1 化学与STES50题一、化学与环境1.(2022年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K2FeO4是高效、绿色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a中,细菌中的蛋白质发生了盐析B.胶体带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杂质发生中和反应C.整个过程中,只有步骤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明矾的净水原理与K2FeO4的相同2.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而环境保护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属于有害垃圾B.各种玻璃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可回收利用,属于其他(干)垃圾C.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不易降解,能使溴水褪色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3.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家庭装修所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用水溶解吸收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含汞废旧电池需回收处理是因为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体D.某酸雨样品放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溶解了更多的CO24.(湖北省荆门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垃圾后期处理难度大,所以应做好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节约资源B.医疗废弃物经过处理、消毒后可加工成儿童玩具,变废为宝C.绿色环保化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是化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D.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的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5.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很多。
经典的方法是氯代乙醇法,它包括两步反应:①CH2=CH2+Cl2+H2O ClCH2CH2OH+HCl②ClCH2CH2OH+HCl+Ca(OH)2+CaCl2+2H2O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可以实现一步完成,反应式为2CH2=CH2+O2与经典方法相比,现代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总复习

注意点
银氨溶液的配制: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实验成功的条件:试管洁净;热水浴;加热时不可振 荡试管;碱性环境 ,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 银镜的处理:用硝酸溶解;
银镜反应
6、乙醛与新制Cu(OH)2
化学药品:NaOH溶液、CuSO4溶液、乙醛
化学方程式: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H2O
思考与交流 1.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前要先通入盛水的试管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乙烯,这一方法还需要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盛水的试管中吗
10、 科 学 探 究
P60
乙酸溶液
苯 酚 钠 溶 液
碳酸钠固体 Na2CO3+2CH3COOH
2CH3COONa+CO2↑+H2O
酸性:
乙酸>碳酸>苯酚
分离、提纯
O
或
[ CH2-CH-CH2-CH2] n
催化剂
O
加聚反应的特点:
1、单体含不饱和键: 2、产物中仅有如高烯聚烃物、,二无烯其烃它、小炔分烃子、,醛等。 3、链节和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
单体和高分子化合物互推:
CH2= CH
[ CH2— CH ]n
[ CH2— CH ]n Cl
CH2=CH Cl
H[
OH ]—CH2
nOH
酚醛树脂
制取 酚醛树脂
OH + HCHO
OH
n
CH2OH
OH
H+
CH2OH
OH
H+
H[
]—CH2
nOH +(n-1)H2O
制备酚醛树脂的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复
1.1 基本概念
- 原子结构
- 元素周期表
- 分子结构
1.2 化学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平衡方程式
- 氧化还原方程式
1.3 化学反应
- 酸碱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气体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常见化学物质复
2.1 酸碱盐
- 酸的性质和分类
- 碱的性质和分类
- 盐的性质和分类
2.2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 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2.3 有机化合物
- 烃类
- 醇类
- 羧酸类
第三章:化学实验与实践3.1 基本实验操作
- 配制溶液
- 提取纯净物质
- 分离混合物
3.2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 显色反应管
- 酸碱滴定仪
- 蒸馏器
3.3 常见化学实验
- 酸碱滴定实验
- 气体检验实验
- 溶液浓度实验
第四章: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4.1 化学工业
- 常见化学工业原料与产品
-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
4.2 环境与化学
- 大气污染与控制
- 水污染与控制
- 土壤污染与控制
4.3 化学与生活
- 食品添加剂
- 药物与药理学
- 日常用品的化学原理
以上是高中化学复习的全套提纲,涵盖了基础知识、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与实践以及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总复习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总复习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总复习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根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响、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别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响、同素异形体互相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枯燥气体为物理变化)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洁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洁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响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响: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复分解反响。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复原反响或非氧化复原反响c.从反响的微粒:离子反响或分子反响d.从反响进展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响或不可逆反响e.从反响的热效应:吸热反响或放热反响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根本一样。
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互相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
最全面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精华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 C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高中三年级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合成

高三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第六讲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合成一、知识要点1.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小分子而言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通常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
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2.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结构并不复杂,往往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如聚乙烯中:①聚乙烯的结构单元(或链节)为—CH2—CH2—。
②n表示每个高分子化合物中链节重复的次数,叫聚合度。
n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③合成高分子的低分子化合物叫单体。
如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
(2)根据结构中链节连接方式分类,可以有线型结构和体型结构。
①聚乙烯、聚氯乙烯中以C—C单键连接成长链。
②淀粉、纤维素中以C—C键和C—O键连接成长链。
(这些长链结构相互缠绕使分子间接触的地方增多,分子间的作用就大大增加)③硫化橡胶中,长链与长链之间又形成键,产生网状结构而交联在一起。
3.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1)溶解性:线型结构高分子(如有机玻璃)能溶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里,但溶解速率比小分子缓慢。
体型结构高分子(如橡胶)则不易溶解,只有一定程度的胀大(溶胀)。
(2)热塑性和热固性:加热到一定温度围,开始软化,然后再熔化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又成为固体——热塑性(如聚乙烯)。
加工成型后受热不再熔化,就叫热固性(如电木)。
(3)强度:高分子材料强度一般比较大。
(4)电绝缘性:通常高分子材料的电绝缘性良好,广泛用于电器工业上。
(5)特性:有些高分子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特性,用于某些特殊需要的领域;有些高分子材料易老化、不耐高温、易燃烧、废弃后不易分解等。
4.高分子材料的分类5.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1)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 2===CHCl ――→催化剂CH 2—CHCl。
(2)合成纤维:合成涤纶的化学方程式为(3)合成橡胶合成顺丁橡胶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 2===CH —CH===CH 2――→催化剂 CH 2—CH===CH —CH 2。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五――电离与水解 6.电离与水解

高考总复习五――电离与水解6.电离与水解[考点扫描]1.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判断方法。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水的离子积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4.溶液中c(H+)、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5.有关pH的计算。
6.盐类的水解的实质和规律。
7.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8.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9.盐类水解的应用,溶液中微粒的成分及浓度。
[知识指津]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离子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征:(1)“动”: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2)“定”: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3)“变”: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浓度和同离子,可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电离过程复杂,一步写出。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4.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ω=c(H+)·c(OH-)=1×10-14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稀的水溶液(包括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在任何情况下,c(H+)或c(OH-)都不会等于零,所以任何水溶液中H+和OH-总是同时存在,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但任何溶液中由H2O电离出的c(H+)和c(OH-)总是相等。
水的离子积常数Kω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5.pH的适用范围:适用于c(H+)或c(OH-)为1mol/L以下的稀溶液,pH的取值范围为0-14。
当pH小于0或pH大于14时,溶液较浓,则直接用c(H+)或c(OH-)来表示其酸碱性强弱较为方便。
其中:c(H+)越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c(OH-)越大,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pH改变一个单位,溶液中c(H+)便改变10倍,如pH每增大一个单位,c(H+)就减小10倍。
高中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高中化学复习资料大全一、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4. 化学计量与摩尔5.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6. 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7.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8. 溶液与溶剂二、常见元素与化合物1.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性质2.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性质3. 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命名4. 常见共价化合物的命名5. 酸、碱和盐的概念及性质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反应类型与特征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3.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4. 盐的制备与性质5. 气体反应与气体方程式四、化学的能量变化1. 热能和焓的概念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 饱和溶解度与物质的溶解热4. 燃烧与爆炸的能量变化5. 内能和焓的关系五、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和测定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规律3.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4. 承受压强变化的反应速率5. 承受温度变化的反应速率六、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特征和条件2.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3. 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4. 平衡的移动和平衡位置的影响因素5. 溶度平衡和溶解度积常数七、溶液的性质与浓度1.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2.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3. 溶液的稀释计算和反应计算4. 酸碱的浓度计算及相关计算5. 混合溶液和沉淀的计算八、化学的氧化性与还原性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及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3.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定义和表示4.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数的变化5.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态变化的规律九、酸碱及其中和反应1. 酸和碱的概念及其性质2.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3. 强酸强碱及其溶液的性质4. 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5. 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十、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性质和常见金属2. 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排序3. 金属与酸、氧、水的反应4. 金属离子的还原与电解5. 金属及其离子的应用与相关实验十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 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2. 非金属元素与氧、氢的反应3. 非金属离子的氧化与电解4. 非金属及其离子的应用与相关实验5. 碳的两种还原的区别和应用十二、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方法2. 脂肪烃、环烃和烯烃的特点和分类3. 卤代烃、醇和酚的特点和分类4. 醛、酮和羧酸的特点和分类5. 胺和酯的特点和分类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复习资料大全,包含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常见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的能量变化、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溶液的性质与浓度、化学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酸碱及其中和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