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 微课》公开课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功、功率

实际功率为多少? 如果它以1.5×104W的功率行驶,当速度是
5m/s时加速度为多少?
◆ 0<θ< 时, cosθ>0, 则W>0 功,F为动力
◆ θ= 时,2 cosθ=0, 则W=0
F对物体不做功
◆
2
<θ<
时, cosθ<0, 则W<0 F对物体做负功,
2
◆ θ=
物体克服F做功
时, cosθ=-1, 则W=-FS F为阻力
例1: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kg的 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的10N的拉 力的作用,向前运动了5m。物体与水平面 间的摩擦力为5N。试分析物体受到哪些力 的作用?合外力是多少?这些力分别做了 多少功?合力做了多少功?
形成性练习
5、如图所示,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 小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关于它们之 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小物体做正功,对木板做负功;
B、摩擦力对小物体做负功,对木板做正功;
C、都做正功;
D、都做负功。
v
形成性练习
6、在一水平面上,有相距为l的P、Q 两点, 一个大小不变的力F将一物体由P点拉到Q 点,然后把这个力反向,又将此物体由Q点 拉回到P点,则整个过程中F对物体做了多 少功?
1 0 N。 对 此 过 程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
A、摩擦力做功等于50J;
B、摩擦力做的功等于-50J;
C、物体克服力做功50J;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50J。
形成性练习
4、关于功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功人教版必修2.ppt

第16讲 │ 要点探究
4.总功的计算 (1)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再根据 W=F 合 lcosα 计算功.注意 α 应是合力 F 合与位移 l 的夹角. (2)分别求各个外力做的功:W1=F1l1cosα1,W2= F2l2cosα2……再求各个外力做的功的代数和.
第16讲 │ 要点探究
例 2 如图 16-4 所示,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一条轻绳的一 端固定在斜面上,绳子跨过连在滑块上的定滑轮,绳子另一端 受到一个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大小恒为 F=100 N 的拉力,使物 块沿斜面向上滑行 1 m(滑轮右边的绳子始终与斜面平行)的过 程中,拉力 F 做的功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3<W2 D.W1=W2<W3
第16讲 │ 要点探究
B [解析] 力 F 做的功等于恒力 F 与滑块运动的位移(v -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乘积,第 1 s 内,位移为 一个小三角形面积 S;第 2 s 内,位移也为一个小三角形面积 S; 第 3 s 内,位移为两个小三角形面积 2S,故 W1=1S,W2=3S, W3=4S,所以 W1<W2<W3.
第16讲 │ 要点探究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当b沿弧面由静止下滑时,a就由静 止开始向右运动,即a的动能增大了,因此b对a的弹力做了 正功.由于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的机械能增加,b 的机械能一定减少,因此a对b的支持力对b一定做了负功.
第16讲 │ 要点探究
例1 如图16-2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 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 滑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A.垂直于接触面,不做功 B.垂直于接触面,做负功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负功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正 功
高一物理功人教版课件

高一物理《功》人教版课件位移在F1、F2方向上的分量分别为s1=3m、s2=4m,F1对P做功为9J,F2对P做功为16J,二者的代数和为25J。
F1、F2的合力为5N,物体的位移与合力方向相同,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Fs=5N5m=25J。
例4.如图5所示。
A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其右侧固定着一个定滑轮O,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的P端固定在墙壁上,于细绳的另一端Q用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向右滑动s的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多少功(上、下两段绳均保持水平)本例题仍重点解决计算功时对力和位移这两个要素的分析。
如果着眼于受力物体,它受到水平向右的力为两条绳的拉力,合力为2F。
因而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2Fs;如果着眼于绳子的Q端,即力F的作用点,则可知物体向右发主s位移过程中,Q点的位移为2s,因而力F拉绳所做的功W=F2s=2Fs。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结果是相同的。
五、课堂小结1.对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的主要内容作必要的重复(包括正功和负功的意义)。
2.对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的主要问题再作些强调。
六、说明1.考虑到功的定义式W=Fscos与课本上讲的功的公式相同,特别是对式中s的解释不一,有物体位移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之分,因而没有给出明确的功的定义的文字表达。
实际问题中会用功的公式正确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从例题4可以看出,定义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将位移解释为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是比较恰当的。
如果将位移解释为受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学生会得出W=Fs这一错误结果,还会理直气壮地坚持错误,纠正起来就困难多了。
2.由于对功的物理意义的讲解是初步的,因而对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的讲解也是初步的。
这节课中只是讲到受力物体得到能量还是失去能量这个程度。
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再进一步作出说明。
在机械能守恒的物理过程中,有重力做功,地球上的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并没有增加,因而正、负功的意义就不能用能量得失关系去说明了。
高中物理课件-第1讲 功 和功率1

3、只能用来计算恒力做功。
三、判断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方法:
(1)看F与l的夹角α W = F l cosα
α<90°,力做正功;
Ft
α>90°,力做负功;
(2)看F与v的夹角α
F
α<90°,力做正功;
Fn
α>90°,力做负功;
(3)看 v 是增大还是减小, A
C
若在力作用下速率增大, 此力做正功,反之做负功.
例2:动能定理、图象法、平均值法
第1讲 功和功率
一、做功的两个条件:(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位移。
二、功的计算:1)、公式:W = F l cosα 2)、国际单位: 焦耳(焦)单位符号:J
对公式“W = F l cosα”的进一步理解:
1、L是作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
2、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 α三者有关,与物体
说明: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的效果. B
四.总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
求多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有两种方法:
(1).分别求出每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出所有功的代数和。
即:W总=W1+W2+……+Wn
(2). 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再求出合力的功. 即:W总=F合Lcosα
五、变力做功的问题:
见《金牌教程》P98考点2及对应的例2和变式题
高中物理《功》课件新人教必修2

③适用范围
F —— 恒力,若F的方向不变,大小
变,求平均力 F ;若方向改变,大小不
变,用微元法。
【例】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 水平面上沿一半径为R的圆周匀速运 动一周,求切向摩擦力所做的功。
④单位:J(焦耳) 其它单位:kW·h(度) 焦耳定义:1 J=1 N·m=1 kW·h=3.6×106 J
功
一、功
1. 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
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上就说 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 做功的要素
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 功的计算 ①公式的推导:
W=Fl
(特殊情况)
WF=Flcos
②对公式的理解: F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l —— 物体的对地位移
—— F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例3】一个重量为10N的物体, 在15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 若物体在 粗糙水平面上移动0.5m后撤去F, 有运 动了l=0.1m, 粗糙面与物体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0.2. 求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
500N, 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5m. 雪 橇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阻=100N. 求:
(1)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2)力对雪橇做的总功.
【例2】一个重量为10N的物体, 在 15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 一次在光滑水 平面上移动0.5m, 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 移动相同的距离, 粗糙面与物体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0.2. 在这两种情况下, 拉力所做 的功各是多少? 拉力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
⑤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正负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课件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要点透析直击高考
一、判断正负功的方法 1.根据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判 断 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的判断. 2.根据力和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判 断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此法常用于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做 功的判断. 3.从能的转化角度来进行判断:此 法常用于判断相互联系的两个物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情况. 例如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球 m用细线悬挂在车上,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一节 功和功率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__力___和物 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__位__移____. 2.公式:W=____F_lc_o_s_α____ .适用于 __恒__力_____做功.其中α为F、l方向间 夹角,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即时应用 2.(2012·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一物体在 水平面上,受恒定的水平拉力和摩擦 力作用沿直线运动,已知在第1秒内 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5 J,在第1秒 末撤去拉力,其v-t图象如图5-1- 3所示,g取10 m/s2,则( )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规律总结】在遇到求功的问题时, 一定要分清是求恒力做的功还是变力 做的功,如果是求变力做功,看能否 转化为求恒力做功的问题,不能转化 的,要借助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 求解.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变式训练1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 挂在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开 始由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 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偏角为θ,如图5 -1-6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功 功率 高中物理课件7-1

第1节 功 功率
一、功 2.非质点做功的计算
总结
非质点物体等效成质点进行分析,简化模型,降低分析难度.
第1节 功 功率
一、功 3.流体做功的计算 【原型题5】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做是输送血液的压强, 平均值为1.5×104Pa,求心脏每跳一次对血液做的功.
统一定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以热量的形式呈现,称为摩擦热.如:搓手,可感受到摩擦热.
第1节 功 功率
一、功 5.斜面上摩擦力做功的两个结论 【原型题8】如图所示,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将质量为 m 的小球从不同斜面的顶端 A、B 由 静止释放后,沿不同斜面向下滑行至最低点 C,重力加速度为 g,比较小球沿不同轨道运动时, 摩擦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第1节 功 功率
一、功 5.斜面上摩擦力做功的两个结论
总结
当斜面与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时,将物块从同一位置释放,无论从哪条折线轨道运动(圆 弧轨道除外),最终小球停止的位置均相同.
第1节 功 功率
二、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 1.瞬时功率 【原型题1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m 的物体分别从高度 h 相同、倾角α不同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 静止下滑,当滑到斜面底端是,重力加速度为 g,分析重力的瞬时功率是否相同?
的是( C )
A.小球飞行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不同 B.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第1节 功 功率
第1节 功 功率
一、功 1.判断是否做功的方法 【原型题1】如图所示,将小球无初速度释放,图甲中的轻绳一端固定,图乙中的小车置于光滑 的水平面上,轻绳一端固定在车上,当小球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分析两种情况下轻绳对小球 的做功情况.
《三维设计》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功和功率(77张PPT)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

第16页
功正负判断及计算
1.功正负判断方法 (1)恒力做功判断: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依据力与位移夹角 来判断。 (2)曲线运动中功判断:若物体做曲线运动,依据F与v方 向夹角来判断。当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 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3)依据能量改变来判断:依据功是能量转化量度,若有能 量转化,则必有力对物体做功。此法惯用于判断两个相联络物 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做功判断。
第3页
考点
功效关系、 能量守恒定
律
试题
年福建T17 年上海T15 年浙江T24 年山东T22 年江苏T8
题型 分值
选择 选择 计算 选择 选择
6分 3分 20分 4分 4分
第4页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能够看出,高考对 本章内容考查重点有4个概念(功、功率、动能、势能) 和三个规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 律)。
小船克服阻力做功Wf可用公式W=Flco度大小v1→应利用动能定理 由A点到B点列方程求解→要求小船在B点加速度大小 a→可先由P=Fv表示缆绳牵引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 方程求解。 [尝试解题] (1)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阻力做功 Wf=fd①
第10页
3.功正负判断 夹角 功 正 负
α<90° 力对物体做 _正__功___ 力对物体做 负功 ,或者说物体 克服 这
α>90° 个力做了功
α=90° 力对物体不__做__功__
第11页
[试一试]
1.如图5-1-2所表示,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
练
一个有效方法。假如某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
题型
计算 计算 选择 选择 选择 计算 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力与位移方向成角度时
F2
F
ma
F1
L
m
公式可以表达为W=Fcosα·l,表达的物理
意义是功等于沿位移方向的力与位移的乘积。
W = Flcosα
3.功的定义
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叫该力 的功 。
4.功的公式
5.功的单位 焦耳,符号“J ”表示。
1J=1N×1m=1 N·m
3.功的定义
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叫该力 的功 。
4.功的公式
W = Flcosα 同时性 只对恒力适用
5.功的单位 焦耳,符号“J ”表示。
1J=1N×1m=1 N·m
练一练
1. 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质量为0.5kg的球 迅速踢出,球在水平路面滚出20m远, 则该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D )
A.2000 J B.1000 J C.16 J D.无法确定
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2.求出各个力的合力,则总功等
于合力所做的功。
COSα= 0 COSα>0 COSα<0
W
W= 0 W>0 W<0
物理意义
表示力F对物 体不做功
表示力F对物 体做正功
表示力F对物 体做负功
思考:功是标量,它的正、负表示什么意思呢?
观察分析
v
v
正功意义,表示该力的 作用效果为动力,它将 促进物体的运动。
负功意义,表示该力的 作用效果为阻力,它将 阻碍物体的运动。
知识巩固
课堂练习
1.-8J的功与5J的功那个大?
课堂小结
7.2 功
一、做功的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二、功的计算式 W = F l cosα(恒力)
1.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2.力必须是恒力
三、 正的正负及物理意义
1.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则总功
四、 总功的求解
“功”的起源
work
科里奥利
作用在物体上 的力和受力点 沿力的方向的 位移的乘积叫 做“力的功”
“功”和“能”的关系
拉力做功
牵引力做功
拉力做功
如果物体的能量在力的作用下 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 对物体做了功。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一、功 1. 功的概念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 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则这个力 对物体做了功 。
拓展提升 3.功的正负理解
1.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的正负只表示力 做功的效果, 既不表示方向 ,也不表示大小。 即:表示是动力或阻力做功。
2.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是:物 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如:摩擦力对某物体 做了-20J的功,也可说物体克服摩擦力做 了20J的功。
3.谈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
各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WT = Tlcosα
WN = 0 N
T
f
Wf = flcos180° = - fl
α
●
l
G
WG = 0
应用练习
功的计算
F θv
θ=30°
应用练习
功的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F θvθ=150°
应用练习
功的计算
F
v
θ
θ=30°
合作探究
二、功的正负
α
α=π/2 α<π/2
π/2<α≤π
COSα
2.做功的因素
W=0
合作探究
功的计算
1.力与位移方向一致时
l W = Fl
合作探究 功的计算
2.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时
W=0
新课教学
功的计算
3.力与位移方向成角度时
拉力做了 多少功?
新课教学
功的计算
3.力与位移方向成角度时
m
合作探究
功的计算
3.力与位移方向成角度时
F
ma
L
m
合作探究
二、功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