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闭幕协议金额达135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闭幕协议金额达135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邮件纠错

2013年10月14日06:40来源:云南网

昨天是2013第九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的最后一天。截至昨日17时闭展,进

馆参展参会人数共计28.9万余人,比上年增长11.2%;现场销售金额3448.6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美食展区销售金额达260多万元。协议合同金额达1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在昨日展会现场,商家的吆喝声、市民的讲价声不绝于耳,无论是撤展商还是前往扫货

的市民都忙得不亦乐乎。“展会末扫货” 一直是每个展会的惯例,物美价廉的商品吸引了不

少专程赶来扫货的市民,大包小包地往外运货的人流络绎不绝。上午10点,展馆内早已是

人头攒动。"新疆和田玉枣60元一斤,买一斤送一斤,大家快来尝,不甜不要钱。"、 "酸笋打本卖了,10元一大瓶。”各类商家纷纷打出“降价牌”。市民陈大妈一边推着堆积如山的购物车,一边清理着购物清单说:“从9号开展那天我几乎每天都来逛,想着最后一天

要便宜些,就再来逛逛,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淘,没想到真的收获不小。”

“如何立足云南省先夭优良的"禀赋"发展现代庄园经济?” 这个疑问出自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蛔协会的一份名为〈〈拥抱云南庄园经济发展的春天》的告,延伸以上问题,我们

还可以继续发问:云南省是生产特色、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000061,股吧)的天然宝地, 拥有得大独厚的自然条件,而相较东部发达地区,庄园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为什么?作

为一个农业大省,云南省农业的发展模式却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的层次,为什么?

目前,云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阶段,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是必然选择。但目前,云南省的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经

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积狭窄,缺乏抵御和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

此外,产业融合能力弱,产业发展层次低。目前,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在种植、生产、加工中占到了绝大比重,产业链整合能力弱,产业链延伸能力弱,对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品牌建设乏力,投入过于集中在产业前端的生产环节,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利益链。

对开启云南农业庄园经济发展的三把“金钥匙”,报告如此指出:云南庄园经济的发展

是一项系统工程,三个因素至关重要,即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要能积极地创新商业模式、要能提升品牌建设的能力。

“云南庄园经济的发展要扬长避短,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

加快多产业紧密融合,加强品牌建设。”这是确立先进的发展理念要求,也是第一把“金钥匙”。

第二把钥匙是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品质、品牌提升价值。通

过流转、承包、租赁或购买土地,以特色农业生产加工为基础,以农业多功能的经营和建设为方向,通过一、二、三产业之间高度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营销、物流、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业态。

第三把钥匙则是注重农庄经济品牌的建设,差异化发展庄园经济,提升品牌价值。按照

优势农产品的发展规划布局,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要求,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模记者刘晓聂根鹏t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