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合集下载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调控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调控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调控 机制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2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3章 植物的营养吸收与代谢 第4章 植物的生长调控 第5章 植物的生殖生长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一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概 述
植物生长发育是植物 生命周期的重要过程, 包括幼苗生长、开花 结果、种子形成等多 个阶段。
提高植物产量和 质量的关键技术
新型育种技 术
应用现代生物技 术手段进行育种
创新
环境适应性
研究植物对环境 变化的适应机制
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01 生长素调控
控制植物生长的主要激素
02 光合作用
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03 营养吸收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来源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因素
生长素
促进植物细胞分裂 调节生长方向
02 水分
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生理活动
03 光照
进行光合作用,为生长提供能量
植物生长的多重调控机制
内源激素调 控
植物自身合成的 激素对生长发育
起关键作用
光照调控
光合作用和光周 期对植物生长具
有重要影响
细胞分裂调 控
细胞分裂是植物 生长的基础
外源环境调 控
外部环境因素如 温度、湿度等影
响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
植物的养分吸收
土壤吸收
根系通过毛细管 作用吸收
细胞内代谢
进行养分的利用 与储存
细胞转运
通过膜蛋白进行 转运
植物的代谢途径
01 碳水化合物
光合作用合成
02 蛋白质
氨基酸合成
03 脂类

高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机制

高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机制

高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机制植物是一类独特的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适应不同环境,实现生物体的增长和繁殖。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是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和控制的。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调控、植物脱落酸和植物激素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机制。

一、植物生长调控植物生长受到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调控,其中外界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内部因素则包括植物自身的激素。

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光照充足则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温度对植物生长也有着重要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资源,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缺水而枯萎,水分充足则能保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二、植物脱落酸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植物脱落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的新生组织中,脱落酸的合成和分泌率较高,使得新生组织能够迅速生长发育。

脱落酸还能够参与植物的光感应过程,调控植物的形态发育。

三、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的一类重要信号分子,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等。

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生长素则能够影响植物的器官发育和细胞伸长。

脱落酸和前文提到的植物脱落酸相似,都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总结起来,高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机制涉及植物生长调控、植物脱落酸和植物激素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适度调节外界环境和合理运用植物激素等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机制的内容介绍。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35
7.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及其应用 许多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具有生长素的活性,这些物
质包括: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3,5—三氯 苯氧乙酸等。
这些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带有吲 哚环、苯环或萘环和羧 基。
NAA,2,4—D,2,3,5—T还是有效的除草剂,对双子 叶植物更有效。
2013-11-29
26
Apical dominance
2013-11-29
27
2013-11-29
28
6.3.促进器官和 组织分化
生长素促进根和 木质部分化。将植 物枝条切段基部用 生长素处理,可促 进发根,其中最有 效的生长素类物质 是吲哚丁酸。
2013-11-29
29
Auxin promotes rooting
止蕾铃脱落
2013-11-29
34
6. 8.疏花疏果
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有疏花疏果的效应。促进花 朵或幼果的脱落,如40ppm的NAA,在雪梨盛花 期使用,可疏花疏果。2,4—D越南战争中美军 用来促进树叶脱落。
6. 9.除草
1000 ppm的2,4—D可杀除双子叶杂草,但对禾 本科植物无影响。
2013-11-29
2013-11-29
16
生长素输 出载体, 专一性的 生长素阴 离子运输 蛋白
2013-11-29
17
4.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4.1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 中的种子。
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主要是色氨酸。色氨酸的侧链经 过转氨基作用、脱羧作用等步骤而转化成为吲哚乙酸。
2013-11-29
5
2013-11-29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机制

调节机制: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代 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光照、
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素以 及植物体内的信号分子等
植物基因组的结构与进化
植物基因组的基本组成:染色体、基因、调控元件等 植物基因组的大小和复杂性:不同植物物种的基因组大小和复杂性差异 植物基因组的进化:基因组加倍、基因迁移、基因突变等 植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重复序列、多拷贝基因、基因家族等 植物基因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基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机制
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的实际应 用
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的最新进 展
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的挑战与 机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基因克隆:通过分子生物 学技术,从植物基因组中 分离出与生长发育相关的
基因
基因鉴定:通过序列比对、 功能注释等方法,确定克
隆基因的功能和作用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基因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
达调控机制
基因工程:利用克隆和 鉴定的基因,通过转基 因技术改良植物品种, 提高植物生长发育效率
植物生长发育研 究的实践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作用:促进植物生 长、发育和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分类:生长素、细 胞分裂素、赤霉素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应用领域:农业生 产、园林绿化、花 卉栽培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使用方法:叶面喷 施、土壤施用、种 子处理等
植物抗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 一
水分的影响
水分过多会导致植物根系缺氧,影 响植物生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 至死亡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控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控

结果期
果实成熟,种子 形成
生长期
植物器官迅速生 长
植物的细胞分裂与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是植物生长发育 的基础之一 无丝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细胞伸长
生长素等激素调控细胞伸 长 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方式
植物器官的形成
01 根的形成
受到激素调控
02 茎的形成
发育过程复杂
03 叶的形成
叶片细胞特化
植物生长发育综述
植物生长发育与 激素调控的总结
植物生长发育与激素 调控的研究取得了重 要进展,揭示了植物 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作 物产量、优化生态环 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和 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 支持。
展望
深入探究植 物激素调控 的分子机制
植物生长发 育与激素调 控领域的研 究将为农业 产业的持续 发展和生态 环境的保护 提供重要支
01 植物激素的合成
受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影响
02 信号传导途径
调控生长发育过程
03 适应外界环境
调节植物生理机制
植物激素与环境因素互动的调节机制
光照影响
光合作用促进 光周期影响
温度影响
生长速率调节 抗逆性变化
水分影响
渗透调节 生长素合成
其他环境因子
CO2浓度 植物光合作用
● 0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步。
还原合成赤 霉素
赤霉素酸经过还 原反应,最终形 成活性的赤霉素, 完成赤霉素的合
成过程。
赤霉素酸合 成
甾醇前体经过一 系列反应合成赤 霉素酸,是赤霉 素合成途径的关
键过程。
赤霉素的信号转导机制
受体蛋白感知信号
赤霉素通过受体蛋白感知 外界信号,启动信号传递 的起始步骤。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植物生长的机制及调控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植物生长的机制及调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
相互依存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能量 和中间产物。
相互制约
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光照、温度、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呼吸作用的强度则 受温度、氧气浓度和有机物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表 现为生长;反之,则表现为消耗。
铜(Cu)
参与植物呼吸作用,提高植物抗 病能力,防治萎蔫病。
营养元素缺乏症状识别与补救措施
氮缺乏
植物叶片黄化,生长缓慢。补救措施:增施氮肥 ,如尿素、铵态氮肥等。
钾缺乏
植物叶片边缘焦枯,抗逆性降低。补救措施:增 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等。
磷缺乏
植物根系发育不良,叶片暗绿。补救措施:增施 磷肥,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
02
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气孔开闭、根系生长等方式来适应不同的水
分环境。
合理灌溉原则
03
根据植物的需水特性、土壤水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
合理的灌溉制度,确保植物获得适量的水分。
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及改良措施
01
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性质都会
大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影响
氮(N)
钾(K)
促进植物叶片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调节植物水分平衡,增强植物抗病虫 害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磷(P)
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 ,提高果实品质。
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影响
铁(Fe)
参与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 ,防治黄叶病。
锌(Zn)
参与植物生长素合成,促进植物 生长发育,防治小叶病。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主要教学内容: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主要教学内容: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主要教学内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生理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和周期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现象,种子与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衰老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植物激素的含义和作用;光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现象;难点是植物的生殖衰老及其调控。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3学时,实验3学时。

教师多媒体讲授,动画讲解光周期、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生长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1.概念: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特点:①内生的;②能在植物体内移动;③低浓度就有显著调节作用。

3.类型: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其中种数最多的激素是赤霉素,分子结构最简单的激素是乙烯。

不同的激素其生理功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些相似的地方。

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的作用,而脱落酸和乙烯都有抑制生长、促进衰老的功能。

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

(1)生长素类1)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但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和幼嫩的部位。

如:茎尖、根尖、受精子房等。

2)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能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在适宜浓度下对芽、茎、根细胞的伸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不同器官适宜的激素浓度不一样,浓度增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

一般茎端最高,芽次之,根最低。

②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分裂、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保持顶端优势、愈伤组织的产生,子房膨大和无子果实,插枝生根、器官脱落等有关。

(2)霉素类1)分布:赤霉素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赤霉素活性最高的部位是植株生长最旺盛的部位。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原料→保持细胞的持续生长
生 长 素 对 双 子 叶 植 物 生 长 作 用 模 式 图
人工合成生长素类的农业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IBA、NAA、2,4-D 阻止器官脱落:NAA、2,4-D 促进结实: 2,4-D 促进菠萝开花: NAA、2,4-D

二、赤霉素


件下),种子和茎等处也可合成
含量:10-50ng/g鲜重
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叶、花、果脱落,气孔关闭,侧 芽、块茎休眠(与日照有关) ,叶片衰老,光合
产物运向发育着的种子,果实产生乙烯,果实成熟

抑制作用:抑制种子发芽,IAA运输,植株生长 (主要是抑制了萌发所需的水解酶的合成)
五、乙烯

发现过程:20世纪初,人们发现煤气中的乙烯有
同一植物的温度三基点随器官和生育期变化
生长最适温度是指生长最快的温度。
温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 变化的反应。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光合、呼吸 作用、蒸腾作用等代谢和影响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 等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另外温度也可以直接影 响土温、气温。
日温较高夜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能促进植物 营养生长: 因为白天温度较高,在强光下有利于光合速率 的提高,为生长提供充分的物质;夜温降低,可减 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质的消耗。另外,较低的夜温 有利于根的生长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从而提高植 物的生长速率。


化学本质:腺嘌呤的衍生物 合成部位:主要在根尖,成长中的种子和果实 含量:1-1000ng/g鲜重
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细胞分裂、诱导芽分化、侧芽生长、叶
片扩大、气孔开张、偏上性生长、伤口愈合、种子 发芽、形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 物座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外界条件(光、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一. 光 (1)光能抑制植物的生长 尤其是蓝紫光和紫外光,
强度越大抑制越强。(高山植物//光提高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 导致氧化生长素失活)
(2)光能促进组织的分化 光能调控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
发生与建成,光照不足或黑暗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形态建成。 (黄花苗的产生);
抑制物的存在:
一种看法则认为组织不均匀生长是由于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匀造成 的。(萝卜宁、萝卜酰胺、黄质醛等生长抑制物质)向光一侧的含量高于 背光一侧, 使得植物向光弯曲.
向化性 (chemotropism ):是某些化学物质在植物周围分布不均匀引起
的。植物根会朝向土壤中肥料较多的那个方向生长,就是向化性表现。
近似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生物钟 biological clock 植物内生节律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变化规律。
(由于这些节律即使不在昼夜交替条件下,仍能在恒温、连续 光照或连续黑暗条件下保持下去,故称为内生昼夜节律/奏。 这个节奏大体上是24小时的周期,又称为近四昼夜节奏。)
(3)光周期与诱导成花 光周期(photoperiod)指白天和黑暗的相对长度。植物通过测定
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而控制自身生理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 现象。
根据开花的光周期反应将植物分为长日植物、短日植物、 中日植物及日中植物4类
短日植物 要求经历白天短于一定长度, 黑夜长于一定长度(临界暗期)才能
开花的植物, 延长暗期有利于植物开花(烟草、大豆、苍耳)。
长日植物 要求经历白天长于一定长度(临界日长), 黑夜短于一定长度才能
开花的植物, 延长光照,缩短暗期有利于植物开花(冬小麦、菠菜)。
中日植物 只有在十分狭窄的日长范围内开花,长于或短于这个日长范围
都不能开花 的植物(甘蔗)。
日中植物 开花不为日长所控制,只要它的生活周期达到开花成熟状态
豌豆(子叶留土植物)种子的萌发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由刺激所引起的植物体地上器官的空间位置或形态上的变 化过程,称为运动,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 (tropic movement):外界因素单方向
刺激所引起的植物的生长性运动。
包括正向光性、负向光性及横向光性。
向光性 (phototropism) :植物向着光照射的方向弯曲生长的能力。 向重力性 (gravitropism):向重力性(gravitropism)是植物对地心引力
二. 温度
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不同温度对植物 的生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温度三基点:
保持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
• 温度
生命 最低温度
冷 死 点
最高温度
最 高 温 度
热 死 点
最 低 温 度
最 适 温 度
生存极限温度: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叫 生存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两者合称为植物生存的极限温度。 最 适 温 度: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使植物生长健壮、比最适温度略低的温度。
种子丧失活力的原因:①酶的破坏; ② 营养物的消耗; ③ 有害代谢物的积累。
种子的贮藏条件:低温、干燥、乏氧。
2. 种子的成熟度
后熟作用(after ripening): 种子采收后,需经过一段继续发育的过程(或者完 成形态建成,或者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真 正成熟,使其具备发芽能力。 标准:“全成熟、先天足, 成苗壮”
向水性(hydrotropism) :向水性是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
较湿的地方的特性。感受湿度梯度引起正向水性反应的部位是根冠,钙 离子也参与调控向水性的反应。
向触性(thigmotropism): 向触性指有些植物的部分器官接触到固体物时,
很快发生生长变化的反应,例如攀援植物的卷须与固体物一接触,就很
二.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吸水过程的变化 阶吸 段水 过 程 的 三
快速吸水阶段(吸胀):水分透过种皮到达胚,使种子中的蛋 白质及其他胶体物发生水合作用(衬质势吸水)。 物质准备阶段:酶的形成或活化,从而使代谢加强,为萌发的 形态变化奠定物质基础。
形态变化阶段(露白):在代谢活动活化的基础上,使胚根
3. 种子的休眠 (drmancy)
种子即使处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也不萌发,这种现 象,叫休眠。种子生长的暂时停顿起因于内部的生理抑 制或种皮的障碍。
种子的休眠原因
形 态 后 熟:种胚分化发育不全,因而处于休眠状态。如,银杏、 人参、当归等。 生理后熟型:种胚分化发育虽已完全,但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 仍不能萌发。如,苹果、梨、桃杏等。 保护层 —— 角质、蜡质
植物生长的细胞学基础
• 细胞分裂期:
(分生生长期) 体积小、数量多、细胞核大、细胞壁
薄、细胞质稠密,呼吸强、代谢旺。
• 细胞伸长期:
(延长生长期)
体积增大、形成液泡(小→大),细 胞核、细胞质被挤到边缘,代谢旺盛、 干物质积累。
细胞体积定型、胞壁加厚,结构特化、 功能专一,代谢与呼吸均低于伸长阶段。
即可开花的植物 (黄瓜、番茄)。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必须
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光敏色素在白天吸收光后,其大部转变为Pfr,这个过程进 行得很快;在夜晚,Pfr分解或转变就慢得多,常需几小时,黑 暗的长短决定了Pfr的数量;反过来, Pfr的数量使植物分辨黑夜 的长短,从而开花反应在一年中一定日长的季节中产生。植物 光敏色素的作用象—种“滴漏式”的计时器,它从暗周期初期 开始计时,时间由单方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测定,当Pfr积累到 足够数量或比例时就会拨动开花时钟,使短日植物开花,这正 好比滴漏时钟中,水滴到一定数量时,种就被拨动一位一样。
种皮障 机械障碍
抑制 物质:盐、含N或释放氰化物的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 硬实:豆科、茄科、百合科多种植物中,种子具有坚硬而不透水 的果皮或种皮,称为硬实。 硬实可通过擦破种皮、极端高、低温、浓硫酸处理、高水压和高 频发生器等物理、化学方法破除。
温周期现象:
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 (二)温度对植物成花的诱导 春化作用:
冬性一年生植物(冬小麦)如果在秋天播种,则当年萌发、生长, 在田间越冬,第二年夏天拔节开花、结实;假如在春季播种,则当年只 是徒长,而不能开花,同样至第二年才能开花。若在春季播种之前,先 对发芽后的冬小麦种子进行一定的人工低温处理后再栽种,它就能当年 播种当年初夏抽穗开花。这种低温刺激植株发育,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叫做春化作用( verna1ization )。
• 细胞分化期:
分裂、长大、分化
植物生长的“慢—快—慢”特征 生长量的表示法
1) 生长积量:测定时的实际数量。 2) 生长速率:
绝对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植物材料生长的 绝 对增加量。 (AGR) 相对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植物材料绝对增 (RGR) 加量占原来生长量的相对比例。
生 长 曲 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 坐标,可得一条曲线,即生长曲线。
抑制萌发的物质
种子具有完整的胚,并有胚乳或子叶内丰富的营养 物质为是种 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关键所在。
水分
外部条件
温度 氧气 光照
1. 种子的寿命 ( longevity):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或死亡)所经历 的时间, 称为种子的寿命。
分类:
短命种子:几小时~ 几周。如,杨(几周)、柳(12h) 中命种子:几年 ~ 几十年。多数栽培作物。如,小麦、水稻等 长命种子:百年 ~ 千年,莲花。
第六章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在一系列物质和能量代谢基础上,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不断地长出 根、茎和叶,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生长发育受内部和外部因子的影响 和调节。 外部因子:主要是指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 内部因子:主要是体内产生的化学信号——激素。 这些化学和物理因子 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
三、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生长
(一)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生长较快,将子叶 和胚芽一起顶出土面,子叶变绿先行光合,真叶长出随即枯 萎。如大豆、油菜等。
大豆(子叶出土植物) 种子的萌发
ABC D E FG
(二)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较慢或不伸长, 子叶流在土中不露出土面,而上胚轴和胚芽顶出土面,待子叶 养料耗尽,随即枯萎。如蚕豆、柑橘等。
若以生长积量表示生长量,则得“S型”曲线;
若以绝对生长量表示,则得一抛物线 。
第二节 种子萌发 一、种子萌发 (seed germination):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
件下,种子的胚由休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进 而形成幼苗的过程。
种子的寿命 种子的成熟度
内在因素 种 的 子 条 萌 件 发
种子的休眠
的定向生长反应;也称为向地性(geotropism)。根顺着重力方向 向下生长,称为正向重力性,茎背离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 负向重力性,地下茎和叶则向水平方向生长,称为横向重力性。 只有正在生长的部位才能进行向重力性运动。
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激素学说:
单方向的光照引起不同部位产生电势差,向光的一侧带负电荷,背 光的一侧带正电荷,生长素的羧基电离后带负电荷会向正电荷的方向移 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增多,细胞伸长加快,使植物向光弯曲。

植物的营养生长
增加,使植物由大变小,由胚最终变成完整植株,这种量上的增加, 就是生长。
生长(growth):由于细胞的分生(及扩大)引起植物体积与重量的不可逆
发育(development):由于细胞的分化引起处于不同部位的细胞群发生质
的变化,形成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组织与器官(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等),这种质的转变,就是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