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第一课时)(学案)-学习文档

合集下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的发现 第一课时)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的发现  第一课时)

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总结上述三个实验,达尔文推测: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 激,当该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 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
詹森实验1910年
琼脂片
云母片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生长
1914年 拜尔的实验
朝对侧 弯曲生长
既不弯曲 也不生长
结论: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 端运输到伸长区,并能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
三、继续实验,进行探究:--温特的实验
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 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 生长素 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向性运动 (向光性)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inn.
植物的向性运动可分为向光性、向地性和向触性等,向日葵花 的向阳是典型的向光性运动。。
定义
意义
向性运动
感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 向的外界刺激而引 植物对于外界环 起的定向运动。 境的适应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 的外界刺激而引起 的局部运动
总结上述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得出: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会发生弯曲,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刺激, 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

四、得出结论---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植物向光性及 形成的原因
外因:单侧光照射 内因: ①尖端的存在(感受光刺激) ②尖端产生生长素 ③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多向光面少)。
直到1942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 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 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 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向光性的 形成原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设计.doc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设计.doc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03年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一、教学冃标设计认知冃标:1、植物的向性运动(A);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A);3、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C);4、其它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及主要生理功能(A). 能力冃标:1、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方法;2、理解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3、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冃标:1、通过生长索发现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顶端优势的了解,培养学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唯物辨证思想.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它植物激素等五部分内容。

以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讲述前面三部分内容,第二课时讲述后面两部分内容并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和小结。

教材以三个问题导岀“植物的激素调节”,接着以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的设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植物的向性运动”上。

对向性运动进行了定义,并阐明向性运动的意义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教材的第二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达尔文的实验及对实验现彖的推想,接着介绍了温特实验及结论,最后简单介绍郭葛的分离实验与鉴定结果。

教材的第三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生长素对植物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这一特点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所作用的植物器官有关,并通过顶端优胜加强理解这一特点。

后两部分(第二课时内容)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通过指导预习、提问、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并讲解來突出重点)1、生长索的发现过程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难点(通过讲解“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图,并通过欣赏电影了解“顶端优势”现象来突破)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四、教学对象分析本节的一些概念对丁学生是陌生的,课木通过学生熟悉的举例步步深入,因此本节的教学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图片,然后再举例、讨论、分析,引入课题,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把抽象的“生长素”和实实在在的“向性运动”联系到一起,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感知规律。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及对外界其他刺激的反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恩、协作。

教学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

教学难点: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

分析生长素分布不均和植物向光弯曲的关系。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请昨天准备植物最多的同学喝饮料,感谢他为我们大家的学习所做的贡献。

请问喝完后有什么感觉?(预设回答:甜的。

)有在分泌唾液的举手?【问题1】植物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吗?【多媒体展示1】植物的感应性【板书】画一棵植物,记录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

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1。

追问1:植物对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刺激会做出反应?(预设回答:光照、水分、温度、重力、触动、化学物质等)。

【活动1】观察纸盒里的大蒜幼苗向着什么方向生长?(预设回答:洞口、有光的地方等。

教师引导光源的方向。

)追问2:大蒜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预设回答:光。

教师引导:单向光或单侧光。

)【多媒体展示2】书本图片小麦对光的感应性现象{最好替换成大蒜。

【问题2】我们植物的这种生长运动叫做植物的向光性。

你能总结一下向光性的概念吗?【板书】向光性。

(预设回答:在单向光的刺激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思考与讨论1】实验选用植物的幼苗而不选成熟植物,你能根据这一点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哪一部分决定的吗?(预设回答:嫩。

教师引导: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对单向光刺激的反应。

)【思考与讨论2】这个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这样的实验设计可以吗?(预设回答:不可以。

教师引导: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我们也感受到了大蒜对单向光刺激的反应。

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已经熟知大蒜一般是直立生长的。

当生活中有熟知的标准时,可以不设对照组。

)【多媒体展示3】水稻播种图片。

【问题3】农民播种时总是将种子随手撒出去,并不考虑种子落地的方向。

他们为什么不担心根向地上生长,而芽向地下生长呢?(预设回答:根自然会向地下生长的,茎也是自然向上生长。

高中生物: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教案(1)沪科版

高中生物: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教案(1)沪科版

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五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这一节是在前面讲过的生物的新陈代谢、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生命活动的知识基础上,讲述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问题。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植物激素进行调节的。

第一部分只以发现和研究得最早的生长素为例,来说明植物激素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中植物向性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发育的内容,以及的细胞分裂等内容有关。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有必要学好这一节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激素的概念、含量、生理效应和产生部位⑵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⑶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并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学生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激素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⑵通过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努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们像科学家那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⑵在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中,通过联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与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重点与难点⒈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虽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不一定需要学生重点记忆,但是生长素的发现是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再现科学家发现过程的典例,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个典例,实施过程式教学。

通过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可以使学生理解科学家在研究中的认识发展过程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表达了科学家严谨的逻辑思维。

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一方面,学生通过植物生长素的认识,可以理解植物激素的特点和植物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等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植物生长素的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普遍,在该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较好的联系实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及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高中生物 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1)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1)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1)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册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1)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册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1)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五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基础知识:知道:1、植物的向性运动。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3、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能力培养:1、通过植物向性运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培养学生设计、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2、信息的收集和转换能力。

利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自学引导: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____________的_______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原因: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________的调节作用有关。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__________。

[思考]: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是向性运动的?二、生长素的发现2、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______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_________,称为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_植物的生长。

2、应用:⑴向光性: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外界刺激是_________.调节过程是:________引起生长素____光一侧比____光一侧分布多,_____光一侧的细胞纵向______生长得快。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教学教案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调控教学教案
03 生殖生长
植物体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形成花芽,进而开 花、结果,完成生殖过程。
生长与发育的调控因素
遗传因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不同基因型的植物具 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性。
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对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如生长素 、赤霉素等能促进植物生长,而脱落酸等则能抑制植物生 长。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 与植物激素的互作
掌握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调控网络
为农业生产中合理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提供 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与目标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及其调控的重要性 01
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运输和作用机制 02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与植物激素 03 的互作
教学内容与目标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 调控教学教案
汇报人:XX
2024-01-27
目录
• 引言 •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 • 植物激素对生长与发育的调控 •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 基因表达对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 • 植物生长与发育调控的实践应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调控机 制
土壤的质地、结构、孔隙度等物 理性质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水
分、养分的吸收。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矿质 元素含量等化学性质对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有重要影响。
土壤生物因素
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等生物因素 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影响植 物的生长和发育。
基因表达对植物生长与发育
05
的调控
基因表达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不同植物激素之间可相互协作,共同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如生长素和赤 霉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 用。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2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2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2 苏教版必修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二、学习重点:1、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三、学习难点:1、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四、知识结构: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激素的概念:是指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

2、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①现象:②推测:胚芽鞘尖端不仅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信号,并从顶端向下传送,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3、温特实验①现象:②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生长。

4、生长素:由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从人尿中分离出来,又叫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二、生长素的特性1、向光性原理: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2、极性运输: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即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3、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主要是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过多地积累在近顶端的侧芽部位,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该部位侧芽生长。

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

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目标】1.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3.重点和难点: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水性对照实验的设计【课前预习】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等。

【课堂新知】任务1.探究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接受并作出的称为植物的。

植物体上的某些能发生,且的方向与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

这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任务2.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尝试一:如书本图3-2所示,将小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小孔对者光。

思考:小麦幼苗将如何生长反思:如果没有小孔小麦将会怎样生长学生总结:植物的向光性。

任务3.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尝试二:将课前准备的瓶子取出来。

思考:蚕豆种子的根和芽会怎样生长反思:种子如果横放者斜放将会怎样生长学生总结:植物根的向地生长。

植物茎的背地生长。

4.探究植物的向水性探究一:(1)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2)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假设是(3)设计验证方案: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和器具:。

控制哪些变量:。

实验步骤:。

(4)实施方案:按小组所制定的研究方案或利用图3-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和观察,并根据实验的内容和结果进行记录。

(5)实验结果和结论:你预测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结果与预测的一致吗你的结论是:(6)、表达与交流:向全班同学准确地介绍本小组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

同时,也听取其他小组的介绍,并对各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总结:植物的向水性:5.探究植物的感性运动尝试三:用笔分别轻触、较重的敲和猛烈的敲一下含羞草。

思考:含羞草会怎样学生总结:感性运动是:三、同步尝试1.植物对环境的刺激做出的应答性反有、、、。

2.在密林深处,向阳山脊上的树,树杆粗且树冠大,根深叶茂。

而背阳山中的树,树杆细而长,树冠向高空伸长。

影响树木向阳坡和背阳坡生长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温度 C.土壤 D.阳光3.沙漠中的植物根系为什么长的很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几个经典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经历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4. 体验实验的分析过程,感悟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科学精神,提升科学表达的能力学习重点
植物生长素发现历程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学习过程
一、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实验材料: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包在胚芽外面
的锥形套叶。

现象:植物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
实验分析:
1.感光部位:;
2.组3可否省去不做?其设计的意图?
3.弯曲部位:;
“化学信号”假说:
胚芽鞘尖端的细胞受光照后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
作为从传递到,影响细胞
的生长,导致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的细胞。

二、杰逊实验
实验假设:
实验结论:
实验改进:
三、温特实验
实验分析:
四组实验的处理分别是:
第1组:第2组:
第3组:第4组:
1.四组实验中哪些是对照组?哪些是实验组?
2.设置对照组4的目的?
3.第2、3和1、4组比较,能得出怎样
的结论?
4.第2、3组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实验结论:
四、郭葛等人的实验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菠萝嫩枝、燕麦胚芽鞘等植物器官中分离出了,后来鉴定出生长素是一种名为的。

五、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外因:;内因:;单侧光照的作用:
【课堂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