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与风险性评价(孙才志,郑德凤,吕乐婷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地下水系统》课件

《地下水系统》课件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等,它们对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人类活动如开采利用、污染排放等也会对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地下水动态变化。
03
CHAPTER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工业废水
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
固体废弃物
01
02
03
04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废水。
详细描述
VS
未来地下水系统研究的重点方向和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
未来地下水系统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利用地球物理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究地下水系统的形成、演化、循环和演化机制。同时,随着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发展,将为地下水系统的监测、模拟和保护提供更加高效和准确的技术手段。
《地下水系统》ppt课件
目录
地下水系统概述地下水循环系统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地下水系统研究展望
01
CHAPTER
地下水系统概述
总结词
地下水的定义、特性与分类
详细描述
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岩层中的水,具有不透明、不易流动、分布广泛等特点。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类。
总结词
地下水系统的组成、功能与特点
详细描述
地下水系统是由地下水及其赋存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流场等。地下水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提供人类饮用水源等功能,同时其流动和循环也影响着地表水的水质和水量。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与问题
总结词
全球范围内,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然而,由于过度开采、污染等问题,许多地方的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和污染的风险。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ppt课件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34
PPT课件
A
135
115
埋藏深度: 某点地面 标高减去 该点潜水 位。如A 点埋藏深 度=135115=20米
35
1、地形等高线;2、等水位线;3、等埋深线;4、潜水流向;5、潜水埋藏深度
为零区(沼泽区);6、埋深0~2m 区;7、埋深2~4m;8、埋深大于4m 区
PPT课件
36
PPT课件
牢固地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薄层(通常只有几个水
分子厚)水膜。是一层近于固态的水。
薄膜水 吸着水
薄膜水——又叫弱结合水,是指在吸
着水层以外的液态水膜。这层水不受
重力影响,但由于引力不等薄膜水质
土粒
点可由厚的地方向薄处转移。
重力水——指在重力作用下,贮存 在岩石和土壤的非毛管孔隙中自由 运动的水。
重力水
溶隙的体积,通常 由钻孔中所取得的
岩心测量而得
V岩石总体 积
PPT课件
8
二、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
地 矿物结合水 壳 岩 石 中 的 水 空隙中的水
沸石水、结晶水
结构水 结合水
强结合水(吸着水) 弱结合水(薄膜水)
液态水 重力水 毛细水
固态水
气态水
PPT课件
9
吸着水——又叫强结合水,指由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
PPT课件
5
孔隙度测定方法
1、概略测定方法: n=V水/V砂
2、准确测定方法:
n=(1-δ/γ)×100%
δ—松散岩石的容重

γ—松散岩石的比重
3、坚硬岩石:饱和液体法
PPT课件
液 面 砂 子
6
2、裂隙:指固结的坚硬岩石在构造运动以及其他各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5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5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少蒸发、减少热量散失

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分布特点
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花色鲜艳
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生长速度
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5.天然植被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冰原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
叶面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
植物覆盖稀疏、 热带、亚热带荒
种类单一的地
漠;温带荒漠 面景观
肉质茎或叶 茎叶覆盖绒毛
根系发达
主要目的
减少植物水分蒸腾
贮存水分 抵抗灼热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 土壤颜色
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壤透气性
矿物质
20?0% 10% 空气
有机质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
①彼此间有
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 密切联系,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共19张PPT)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共19张PPT)

• 4、 东北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大,主要为 了( )
• A 保暖
B 美观
• C 便于积雪滑落 D 便于通风
巩固练习
• 5、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特点:
为主,气候
• 6、大兴安岭是 • 地形区分别是 •
走向,东西两侧的
巩固练习
• 7.读“东北山脉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条山脉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它们之

• 学习难点 : 1.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2.归纳东北三省气候特征并分
析原因。


3.分析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
境之间的关系。
提升能力
• 1、东北三省的陆上邻国有哪几个? 朝鲜、俄罗斯
2、东北平原包括哪三大平原?分别由哪些 河流冲积而成?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冲积而成;
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 辽河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
提升能力
• 4、分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
提升能力
• 4、分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 • 冷:(1)纬度较高(2)紧邻冬季风源地。
• 湿:(1)降水较多(2)气温较低使本

区“白山黑水”、“林海雪原”?
• 白山:指长白山;黑水:指黑龙江。
• 林海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提升能力
• 3、 本区的山脉分别是什么走向?其中哪座 山是重要的界山?它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 大兴安岭、长白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 小兴安岭是西北-东南走向。 • 大兴安岭是重要的界山。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 大兴安岭一界山 走向东北至西南 • 二三阶梯分界线 平原高原居两边 • 400mm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和半干旱 • 温暖湿润夏季风 到此徘徊不能前 • 还有区域分界线 北方、西北在两边 • 农业分布也不同 西牧东耕两景观

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讲义PPT(98页)

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讲义PPT(98页)
μ—含水层的给水度; F—潜水含水层的面积(m2); h—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
(二)储存量
在承压含水层中,承压含水层除了容积储存量外,还有 弹性储存量(承压含水层压力水头的变化主要反映弹性水 的释放,称为弹性储存量)。
W弹=μ*·F· h 式中:W弹—承压水的弹性储存量(m3);
μ*—贮水(或释水)系数; F —承压含水层的面积(m2); h —承压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m)。
(二)储存量
(二)储存量
注意1: 储存量在地下水运动交替和开采中起调节作用。 天然条件下,储存量呈周期性变化,有年周期或多年周期。 开采条件下,如果开采量不大于补给量,储存量仍呈周期性变化; 开采量超过补给量时,由储存量来补偿超过开采量,使储存量出现逐年 减少的趋势性变化。
(二)储存量
注意2: 一定期限内的最小储存量称为永久储存量或静储量,是在一定周期内不
水之间相互转化,联系密切,资源量存在很 大的重复性。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差异性:
1. 地表水分布于地势低洼处,构成当地侵蚀基准面, 而地下水分布广泛;
2. 地表水分布受控于地形条件,而地下水分布则主要 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地表水流域范围受地形 分水岭控制,而地下水系统范围则不受地表水流域 影响,有时可大于地表水流域,有时可小于地表水 流域;
6. 地下水有较大的储量和调蓄能力,这是地下水资源
和地表水资源的主要不同点。
全球地表水平均更新期16天,对降水反映迅速,储 量小,全球2.1×1012m3,地表水的调蓄能力很差。
地下水资源:地球上600米深度内淡水储量 10530×1012m3,为河网储量的5000倍,平均更新期 长达1400年,因而地下水资源对降水的反映远不如 地表水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