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息两则》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内容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明、情感鲜明的语言特点。

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特点。

3.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知识方圆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代表作有:诗词《长征》《沁园春·雪》,政论文《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

2.写作背景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破裂。4 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立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3.文体知识

(1)新闻的定义: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消息)是简明、迅速地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基本要求: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立场观点鲜明;语言简明扼要。

(3)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是主,后两者是辅。另,用电讯发现互动新闻通常还有“电头”,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基础知识

芜.湖(wú)溃.退(kuì)泄.气(xiè)歼.灭(jiān)要塞.(sài)督.战(dū)锐不可当.(dāng)也已:已经。

溃退:被打垮而后退。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收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四、课内探究

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各部分的特点。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交代通讯社名、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导语:课文开头第一句(概括内容,语言简洁、洗练。给读者留下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下文。)主体:课文其余部分。(详细介绍新闻事件经过)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主体部分报道解放军的英雄式战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各部分分别是什么?

4.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到“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时间、突破地点、渡江人数。

第二层(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评论。

第三层(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五、当堂训练

1.第二篇为什么按“中路军”“中路军”“西路军”的顺序写?

2.写三路大军的时候,详略安排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3.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落实过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