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测流程

施工监测流程

施工监测流程

1.2施工监测目的

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及时反馈设计,调整和修改设计参数,以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监测基坑面,测点的数量可根据施工安全的需要和实际可能适当增加或减少,监测的数据必须反馈于设计,以便对支护的力学性态及安全度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3对管线的调查(探测)

(1)地下管线调查是要求全面地反映地下管线情况,包括从地下到地面,然后按要求进行测绘。对施工范围内(施工现场辐射30m)所有管线均进行调查和探测。

(2)地下管线的明显点主要采用调查的方法进行定位,隐蔽点则采用雷达探测仪或测位仪进行探测定位。如隐蔽点需埋设传感器,可进行开挖测定,但埋设后应恢复原状。

(3)各类管线的调查与测量项目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同时结合现场实际调查,对现场调查的所有管线,均须记录整理,编写专门的监测方案及管线改移方案。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方案进行。

(4)现有设施的位置根据现有记录给出;如无记录,应按规定测绘;调查施工现

场辐射30m范围内附近管线设施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记录描述。

1.4监测实施方法

1.4.1围护结构裂缝及渗漏水观察

目测,并对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照像并素描。所有观测记录存入计算机监测系统。

1.4.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量测

(1)沉降点布设:沿基坑外两侧60m范围,测点间距20m。

(2)监测频率:围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外10m内1~2次/2d,基坑外10~20m内1次/2d,基坑外20~30m内1次/3d,基坑外30m外1次/周。

(3)数据处理:将各沉降测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

1.4.3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观测

(1)沉降点布设:将沉降测点布置于管线的顶部。每5~15m布设一个。管线保护测点在开挖处管线外露的部分视现场情况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

(2)监测频率:围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外10m内1~2次/2d,基坑外10~20m内1次/2d,基坑外20~30m内1次/3d,基坑外30m外1次/周,或按业主、管线管理方的要求的频率监测。

(3)数据处理: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1.4.4地下水位量测

(1)测点布置:有选择的在基坑周围利用基坑降水井布设水位监测点。

(2)监测频率: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频率2次/d,主体结构施工期间1次/2d,土方开挖后结构施工前测量频率为1次/周。

(3)数据处理:每次测量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可以得到水位标高,汇总成水位标高变化曲线。

1.4.5墩柱沉降观测

桥墩根部布设特制钢钉作为墩柱沉降永久观测点,布设位置见图18-2。每片墩柱在距承台顶回填土0.5m位置处布置墩柱沉降观测点2个,横桥向位于墩柱中心线处。沉降观测点采取后植入的方式布设,即:墩柱模板拆除后,选取图示位置,用冲击钻成孔,用环氧树脂将测点固定。测点露出表面4cm,并编号。

图1-2 墩柱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测试所用仪器为精密电子水准仪。每次观测时,首先对3个工作基点稳定性进行闭合校验;再进行工作基点至设施固定观测点联测(往返观测),以了解设施总体沉降均匀程度;最后对设施观测点进行测量并闭合到固定观测点,了解设施各基础结构相对沉降情况。

1.4.6梁体挠度观测

为满足测试要求,主梁支座和跨中位置布设特制钢钉作为挠度观测点,布设位置见图1-3。每片梁布置6个观测点。观测点采取焊接的方式布设,即:预制混凝土主梁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测点的布设,采用坐焊的形式,将测点与顶板位置钢筋笼焊接。浇筑混凝土时使测点与主梁成为一体;钢-混结合梁主体结构焊接完成后,将测点与顶板处钢构件焊接,浇筑混凝土时使测点与主梁成为一体。所有测点在布置之前计算出预留量,保证施工过程结束后测点能露出表面4cm,并编号。测点布置完成后,上设保护盖,并置钢印编号。为保证测试的精确度,禁止对测点有不正当的扰动。

图1-3 预制梁挠度测点布置图

根据施工工序的特点,混凝土主梁挠度的观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制场测试阶段,预应力筋张拉前后的测试采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其一为精密水准仪测试,其二为百分表测试;第二阶段为主梁架设完成后的测试,该阶段采精密水准仪测试。钢-混结合梁挠度的观测采用两种方法,其一为精密水准测试,其二为静力水准仪(电子连通管)测试。

主梁架设完成后每次观测时,首先进行工作基点至主梁设施固定观测点联测(往返观测),以了解主梁设施固定点的挠度变化情况。然后对设施观测点进行测量并闭合到固定观测点,测得设施观测点的挠度变化情况。

(1)时间安排

基准点布设应较沉降点布设提前一个月完成。自布设之日起,每周测试一次,直至基准点沉降稳定。并在后续的测量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沉降稳定性测试,每个月测试不少于一次。

沉降点布设完成24小时后即进行初值的测试,并随后续施工阶段的变化进行测试。相邻两次的测试时间不宜超过10天直至沉降稳定。

梁张拉前后、架设完成后、均进行挠度的测试。运营过程中在前半年内以每月两次的频率进行测试,随后的一年内进行每月一次的测试。并对重点部位制定详细的长期监测方案。

钢-混结合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测点的布设及测量作为初值,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均进行挠度的测试。运营过程中在前半年内以每月两次的频率进行测

试,随后的一年内进行每月一次的测试。并对重点部位制定详细的长期监测方案。

(2)测试元件

测试中所需要的元件均需定制。这样即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控制测试的精度,又能够区别于普通钢筋,便于保护。各种元件的具体形式如下:

1.5施工监控量测标准

根据***地铁施工经验,对暗挖结构拱顶沉降、周边收敛位移建立了相应的控制值和预警值。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设计要求,并参考有关规范规定,确定本工程施工量测控制值和预警值。

施工监测控制值和预警值表

序号工程项目预警值(mm)控制值(mm)

1地面沉降2025

2拱顶下沉2025

3水平收敛1520

为了解本工程最终稳定的位移值,在施工初期,对量测结果作回归分析,求出回归方程,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值,并与规范允许值相比较,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本工程的监控量测控制值。

1.5.1建筑物沉降和倾斜控制标准

根据经验,桩基础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10mm,天然地基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30mm。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

1.5.2管线沉降控制标准

煤气管线的沉降或水平位移均不得超过1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2mm;上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