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室内给排水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与问题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与问题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与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关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给建筑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不少困扰。

本文将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缺陷与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设计方面的缺陷与问题1.设计不合理。

有些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缺乏对实际使用情况的充分考虑,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排水不畅、漏水等问题。

比如地面排水设计不合理、排水坡度不足等。

2.管道选材不当。

一些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设计时选用的管道材料不合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蚀、老化等问题,从而影响排水效果。

3.设备选择不当。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水设备选择不当,比如排水管道、排水阀门等设备质量不过关,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4.设计标准不统一。

由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了建筑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设计标准不一致,影响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效果。

1.施工工艺不规范。

一些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了管道连接不紧密、安装不平整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排水效果。

2.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比如管道连接件、密封胶等,容易出现漏水、腐蚀等问题。

3.施工监理不到位。

一些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理措施,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了各种缺陷和问题。

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缺陷修复及预防措施1. 加强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周围环境,合理确定管道布局、排水坡度等参数,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选用适当的材料和设备。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应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管道材料和排水设备,确保其质量和信用性。

5. 加强人员培训。

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意识,防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作为其中的支柱产业,不断追求技术与设计的创新。

给排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的用水需求,还可以有效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点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概念给排水设计是指为满足建筑内部各种用水需求而进行的管道、设备、附件等的设计。

其涉及的内容包括给水系统的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热水系统的设计以及雨水排放系统等。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供水水压、水质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二、建筑给水设计要点水源选择: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水源条件,选择合适的供水方式,如自来水、井水、雨水收集等。

同时,需要考虑水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水质保障:设计过程中应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考虑设置适当的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水压平衡:针对高层建筑,需要合理设置给水系统的分区,以保证各区域的供水水压稳定。

节能设计:通过选用节水型器具、合理设置管道直径、优化水力计算等措施,实现给水系统的节能减排。

三、建筑排水设计要点排水体制: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排水量,选择合适的排水体制,如分流制、合流制等。

污水处理:对于生活污水,应设置适当的污水处理设备,以满足环保要求。

管道布局:排水管道的布局应合理,避免堵塞和倒坡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考虑维护的便利性。

噪音控制: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噪音控制,避免对居住者造成干扰。

四、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

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绿色建材的应用:采用环保、节能的管材和附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雨水回收利用: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的回收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风格中的给排水与暖通设计

建筑风格中的给排水与暖通设计

建筑风格中的给排水与暖通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排水和暖通设计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实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的角度,探讨给排水与暖通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

在给排水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水源和水压给排水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水源和水压的问题。

对于高层建筑,需要设置二次加压系统,以保证低楼层住户的用水需求。

同时,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如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措施。

2.管道布局给排水管道的布局是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美观度,合理安排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同时,要考虑到管道的维修和更换问题,避免对建筑的美观度和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3.防水措施给排水管道需要与建筑的结构和外墙相连接,因此防水措施是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防水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以及后期维护等问题,确保建筑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在给排水设计中,暖通系统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热水供应系统需要与暖通系统相配合,以保证住户的热水需求。

同时,在冬季供暖时,也需要考虑到给排水管道的保温措施,避免因管道结冰而影响使用。

二、暖通设计暖通设计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消耗。

在暖通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供暖方式供暖方式的选择是暖通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常见的供暖方式有地暖、散热器供暖等。

在选择供暖方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住户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供暖方式。

2.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暖通设备,它能够提供舒适的环境温度。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保问题,选择节能高效的空调设备,并合理安排空调的布局和运行方式。

3.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建筑企业经济的发展。

而我国是人口密集的国家,由于土地少的原因,因而就促使高层住宅建筑的产生,这会带来排水如何设计的问题。

本文笔者就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设计问题;设计措施前言: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楼大厦逐渐代替了低层建筑,充分利用了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排水问题,也困扰着建筑企业。

对如何排水设计,需要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排水的设计,是否人性化,合理化,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今后住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因此,必须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给予重视。

一、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关注的问题在按规范要求确定系统方式和分区后,住宅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户内设计,本人认为以下几点应着重考虑:1、给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敷设问题。

2、水表设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表设在户内,不但抄表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使住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大大降低。

故住宅的分户水表或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宜设在户外。

3、至于地漏的设置和洗衣机位的预留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问题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

4、关于空调冷凝水排放的问题,那是因为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空调冷凝水无组织排放污染建筑物外墙,已是影响生活区美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考虑空调冷凝水的有组织排放。

5、至于热水管道的设置问题,在目前情况下,住宅小区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的较少,大都有住户入住后自行安装电(燃气、太阳能)热水器提供洗浴热水。

6、在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节能问题,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高度大、用水要求高,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能耗很大,而其中用于给水提升和输送的能耗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得建筑给水捧水工程的节水、节能问题不容忽略。

二、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对策1、至于给排水管道的敷设,设计人员应提议本层的管道在本层敷设的原则(规范):(1)卫生间统一做成下沉式卫生间,按过去的老做法把下水管道统一布置在地坑内;(2)卫生间地板面不下沉,而使用后出水式也便器,地漏采用侧墙式,洗脸盆,浴缸等排水管道在地面以上敷设并与立管相接,厨房取消地漏或用侧墙式地漏,把洗菜池的排水管放在地面以上接入立管,这样做可以使下水管道每层水平分隔开,如有漏水则小影响下层住户,检修时也可以独户进行。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舒适度和使用功能。

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就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问题分析1.排水系统漏水问题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排水管道出现漏水现象较为常见。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管道安装质量不合格、管道连接处松动、管道老化腐蚀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漏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导致建筑物内部的潮湿和霉菌滋生,还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2.排水管道堵塞问题排水管道一旦出现堵塞,将导致排水不畅、污水回流等严重后果。

排水管道的堵塞可能是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管道内部淤积等引起的。

排水管道堵塞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给排水系统带来重大危害。

3.建筑物内部水压不稳定在一些大型建筑物中,由于建筑形式的特殊性或者周边环境的因素,排水系统内部的水压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水压不足或者水压过大,直接影响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能会出现对于排水系统布局、管径选取、泵站设置等方面的设计不合理问题。

这些问题一旦在设计阶段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容易在后期的施工和使用中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二、解决对策探讨1.加强质量管理对于排水管道安装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把控,提高管道连接的牢固性,减少漏水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地方,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2.定期维护检查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排水管道的通畅性和排水系统的水压稳定性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护。

3.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的布局和管道的选取。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发布时间:2021-07-26T14:35:38.49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7期作者:管立强[导读] 现代建筑工程已经开发出较多功能,由原本仅负担人们居住,发展成人性化的居所。

管立强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现代建筑工程已经开发出较多功能,由原本仅负担人们居住,发展成人性化的居所。

调整建筑特征期间,表层改变既展现在居民可用面积,彰显在功能层面。

该文探讨建筑项目中,给排水部分的规划要点,重点探讨实践常见问题,包括管道敷设、地漏规划、建筑底层排水、空调冷凝水处理以及其他可能遇到的设计问题。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道1建筑项目设计给排水的要点居民建筑中,每日都需使用水,所以给水部分必须有所保障,避免给水期间,出现水压不正常的问题,一旦压力偏高,会造成管道受压破裂。

给水期间,应当基于水源的实际用途,加以计算,以免降低水源的利用率。

在分析水实际使用功能期间,应当从多个角度展开,不仅需关注常规生活用水,还需分析办公与其它不常见的用水现象,综合考量后,应结合建筑实况,确定供水系统内水池容量。

确定地下室空间水池建设材料时,需尽量采用玻璃钢。

此类材料可提高建筑投入使用后安设加压装置的便利性。

在供水设计中,关键在于其中的热水部分,需兼顾环保及使用功能,为此,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即太阳能。

在以此为动能的系统内,应以不同层面进行比较,同时,需遵循既定的规则,确保能科学设置该模块,继而维护给水体系的效用性。

此外排水设计要求保障管道的通畅,若想持续提升此项内容的效果,应结合建筑主体,配备专用通气管道。

而后将回收利用设施安置在建筑的地下空间,由此实现把污水及自然降水统一收集。

反之,若不收集此类水,会形成环境污染,并不利于水资源的利用。

对此,应设置排污泵,保持回收使用效率,避免加重生态压力,还满足控制水源消耗的期望。

2建筑项目设计给排水期间的常见问题分析2.1管道敷设(1)立管设置。

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分析

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分析

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问题分析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对住宅建筑给排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给水系统的细节及节能⑴没有利用市政管道水管压力,直接采用水泵加压供水。

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小区所在市政管网水压偏低的地区。

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以6层住宅楼为主,层高为3 m,则1~6层所需水压分别为120 kpa、140 kpa、180 kpa、220 kpa、260 kpa、300 kpa。

市政给水压力为180 kpa,市政管网至该楼给水接入口水头损失为10 kpa,故市政管网水压能满足3层以内给水水压要求。

而开发商未认真考虑市政管网水压利用问题,采用水泵加压直接供水方式,造成能源的很大浪费。

如果按1~3层直接利用市政水压供水,4—6层采用市政加压供水方案,则1—3层供水水压由350 kpa下降至200 kpa,其节能效果将十分显著,可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⑵室内给水压力过高,大大降低了管材及卫生器具的使用寿命。

这种情况在高层多层混合小区比较常见,通常是由于未仔细考虑小区内建筑物的分区给水压力的使用情况,仅简单地将供水水泵机组设计为高压区泵组及低压区泵组,甚至有的工程项目仅采用一种型号的主泵供水,致使多层建筑物室内水压过高。

因此,即使采用变频调速水泵机组的节能措施,但实际上仍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

建议将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的低区(1—7层)作为一个系统,设置独立的水泵及管网系统,且应考虑多层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减压问题,统筹考虑建筑物或小区的供水方案,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节能。

⑶用水高峰期室内水压偏低,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因是未考虑到供水部门的实际供水情况,致使在夏季或用水高峰时常出现顶层住户水压不足的情况,不能保证住户室内给水系统的正常使用。

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入户管的工作压力应﹤0.15 mpa,低于此值时应采取给水增压措施。

现代住宅建筑中有关于给排水设计的讨论

现代住宅建筑中有关于给排水设计的讨论

现代住宅建筑中有关于给排水设计的讨论摘要:给水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

现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谈谈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水表;管道敷设中图分类号:tu99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现今社会人民对住宅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单表现在住房面积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完善和转变。

要实现这种功能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则取决于厨房、卫生间的给水排水设计。

厨房、卫生间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住户的居住舒适感。

1.水表设置及给水支管敷设1.1 关于水表设置。

长期以来,我国住宅水表均设于室内厨房或卫生间等用水集中处,对于用水点较多且分散的住宅,有时甚至一户内设多个水表。

近年来,水表设于户内而引发的诸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入户抄表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可能导致的入户抢劫,使住宅私密性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管理人员抄表不易且抄表劳动强度大:个别用户偷水而管理部门无法制止及处罚等。

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水表出户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水表出户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1.1水表设于楼梯休息平台处。

给水立管设于平台处,每户设一水表箱;将水表箱嵌入休息平台两侧墙体中。

其优点为:分户支管短,较节约管材,管道水头损失也较小,缺点是:水表分散设置,抄表人员劳动强度较大;通常室内消火栓箱也明设于休息平台处,因而使本来就拥挤的休息平台更为局促,给住户通行带来不便。

1.1.2水表每层集中设于水表间内,分户水表整齐靠于墙面。

其优点同设于楼梯休息平台相同,但是,如分户管道沿公共走道楼板下引入室内,走道内要求设吊顶,限制了公共区域装修设计;如分户管道管径不大于25mm,可考虑沿建筑找平层引入室内,避免了公共走道区域必须设置吊顶的烦恼。

1.1.3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屋顶(水箱供水)或底层空间内(变频供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室内给排水的设计分析1现代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1地漏水封的设置
在我国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

此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人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

建设及施工单位为降低造价,往往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3cm,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

排水时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压或负压被破坏,臭气进入室内。

好多居民反映家中有臭味,而且厨房排油烟机打开时更加严重,就是水封由于压力波动被破坏所致有的厨房内设置了地漏,由于长时间没有补水,特别是冬季供暖时水封容易干涸。

建议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

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地漏。

1.2管道噪音问题
1.2.1给水管道噪音问题
当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产生啸叫和振动,这主要由高速水流动力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所致。

综合防治措施有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挠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

但注意减压阀本身也有噪音,要经反复调试,使噪音减至最小。

1.2.2排水管道噪音问题
排水管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
质影响。

试验资料表明,dn100管当流量为2.7l/s时铸铁管噪音值为46.5db,pvc-u管噪音值为58db,故在要求安静的高档房间内,宜选用柔性连接铸铁管。

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psp管,隔音效果好,价格略贵,也可选用。

1.3给水管道材质的选用
由于镀锌钢管存在着与水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红水”、“黑水”等问题,影响水质。

目前,广泛采用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而淘汰镀锌钢管。

铜管仍是高档建筑的首选,但价格高。

一般在热水系统中采用带保温套的紫铜管、聚丁烯管、铝塑复合管、pex管、ppr管等。

upvc管和pe—al-pe管适用于冷水供水系统。

1.4屋面、阳台雨水排出问题
位于住户上部的屋面,雨水斗应用侧墙式雨水斗,一个侧墙式雨水斗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

阳台雨水应设专用的立管由无水封地漏来收集,屋面雨水立管内的压力分布是由负压到正压的一个变换过程,零压力点的位置约在距立管末端以上1/3-1/2的高度处,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部负压区,将通过地漏吸人大量的空气,影响雨水立管的水量。

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各自分开是必要的,不能因为在建筑立面上增多了几根雨水立管而将其合并。

阳台雨水应排到室外雨水检查井中,而不应排到污水检查井中。

2现代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的具体措施
2.1给水管道的铺设线路设计
在现代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给水管道的铺设线路是一个基本
的问题。

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片面追求节约工程成本,而将给水主管道铺设于居民建筑室内,这是不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的,给水主管道在供水时会发出极大的噪音,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同时,一旦给水主管道需要进行维修与检查,就必然会对居民的家庭装修进行破坏。

在建筑给水管道铺设中,一定要选择一条合理的线路,既要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材料,又要保证铺设管道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给水系统的防冻措施设计
在我黄河以北地区,尤其是东北部地区,冬季将迎来漫长的冰雪天气,在该地区的给水系统设计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于防冻措施的设计。

给水系统的防冻措施设计要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与温度等自然条件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中要制定明确的防冻措施实施方案,确保建筑给水系统在冬季也能保证正常供水,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2.3排水铸铁管的保温设计
在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到铸铁管到了夏季会产生结露,为保护管道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防止管道结露产生冷凝水洒落,所以排水管道必须做防结露保温设计。

排水管道在非采暖房间或部位,到了冬季为防止管道产生冻结也必须做防冻保温设计。

有关排水管道保温的部位、保温选材和保温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公共建筑物内的铸铁排水管道,不论明装或暗装,不论设在吊顶内或公共厕所内以及管道容易结露影响使用功能的部位,污水横
管均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结露保温设计。

2.4排水系统的防渗漏设计
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到排水管道的渗漏问题,并在设计中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

传统的排水系统多使用铸钢管作为排水管道,而现代建筑工程中多应用ppr等管材作为排水管道的主材料,无论是质量多么优良的排水管道,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渗漏的问题,因此,排水系统设计人员一定要在设计中就要全面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管道渗漏问题。

在排水系统的防渗漏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事先预留出管道维修的空间,以及管道更换的足够距离,以备排水系统出现渗漏问题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与养护措施。

3结束语
我国现代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其中包括技术创新、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组织计划、建筑材料选购等,任何具体环节都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与大意。

在现代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关注中,设计人员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设计理念的创新与新兴技术应用中,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分析与论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防止因设计上的问题而导致工程中途停工,甚至是影响到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整体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