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重新定位

合集下载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新定位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新定位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新定位【摘要】“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图书馆学科馆员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新工具和图书馆权威优质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新的学科服务方式,对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重新进行思考来适应当前的形势。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十二五”时期;定位“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信息应用的关键时期。

面对社会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全新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集散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抓住机遇,加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是值得我们每位情服工作者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学科馆员最早起源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

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之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这都是“学科馆员”发展的雏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

1998年,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我国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正式把国外的学科馆员制度引入国内,并立即引起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

学科馆员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要做到适应读者需求,提供高质、高效的现代信息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校学生与教对知识的需求,就要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下重新定位。

1“十二五”时期学科馆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十二五”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继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之后,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时期启动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硬件配备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情况,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础上,完善硬件设备、加大数字资源软件平台建设力度和建立建全学科馆员制度,来适应现代读者和社会需要,学科馆员要将转化、分析、加工出来的清晰、有序、专业对口的具体信息提供给对口学科的院校师生,就必须具备高素质和能力。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刘 志 芳
( 浙江财经学院 , 杭州 30 1 ) 1 0 8

要: 随着讣算机 网络技术 的发 展 , 校电子 阅览室 的功能逐渐 衰退 , 使需要重新 定位 , 高 致 并根据读 者的需求提供多
样化 的服务 , 尤其要提高信息 服务 的深度和广度 , 形成 自己的服务特色 , 才能立于不败 之地。
O l i y c r t eee t n c r a i gr o f nv ri b ai s e ivn i l . n y i t swa at h lcr i e dn mso i e s y l rre i cb e n h o o u t i b n
sr tge tae i s
1 引言
有 的学 者将 电子 阅览 室从 产生 至今分 为 四个 阶
段 : 9 —9 7 1 5 19 年为电子阅览室的产生阶段 , 9 这一时 期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 的阅读场所 , 主 显减少 , 全年上网人次降为 50 8 人次。上述数据 4 1 1 要收藏以计算机磁盘、光盘为信息载体的电子出版 充分显示 电子 阅览室从顶峰到衰退 的过程 , 难道真 物 ; 9 —99年为第二阶段 , 1 8 19 9 这一阶段 电子阅览室 如有的学者提 出的 “ 电子阅览室要消亡了吗?” 其 除了充当电子文献阅览室的角色 ,还提供互联网所 实 ,通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一发展过程是必然 的, 因 提供的一切服务 , 而且后者成为主要角色 ; 进入新世 为电子 阅览室最初是计算机技术和 网络技术发展 纪后 , 电子阅览室 已经走 向成熟 , 这是电子阅览室发 的产物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普及后 , 电 展的第三阶段 ,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电子阅览室规 子 阅览室势必会进入衰退期。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一 纠正 模大、 设备先进、 管理科学; 随着网络的普及 , 读者可 衰退 趋 势呢 ?惟 一 的途 径 就是 转变 观 念 , 电子 硬 轻 软 的倾 向 , 出个 i化 、 推 生 特色 以不受时空限制 ,更为方便地享受到图书馆的信息 阅览室重 “ ” “ ” 服务 ,电子阅览室已不再是图书馆 电子资源与读者 之 间的惟一 桥梁 , 阅览 室进入 衰退阶段 。【 电子 q 浙江财经学院图书馆 的新校 区建 成了能容纳 三百多人的电子阅览室,设备也非常先进 , 0 年 2 3 0 建成时正值电子 阅览室发展的顶 峰时期 ,座无虚

免费开放大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转型

免费开放大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转型

全, 并免费提供。这既是 国家保 障人 民群众 基本 文化权益
的具体表 现, 凸显 了公 共文 化设 施 的 “ 也 公益 本位 ” 回 的
归。在这种免费大趋势下 , 高校图书馆需要重新对 自身功 能进行定位并进行适 当的转 型。

工, 而要 扩大到其他高 校 的师生员 工 以及 社会公众 , 都要 为他们提供免 费的服 务 。只有这样做 , 才体现 出高校 图书
困难 , 在服务对象 、 技术手段 、 服务平 台、 管理模 式等方面进行 转型。
关键词 : 公益本位 ; 图书馆联盟 ; 字化 ; 数 虚拟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G 5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2 8 ( 0 1 0 0 3 0 2 13 0 7— 17 2 1 )4— 05— 2
当前 的服务效 率和 服务 形式 很 难提 供 更多 优 质 的服务 。
收 稿 日期 : 1 0 2 l一0 0 3— 3 作者简介: 潘风 (9 4一) , 南上蔡人 , 17 女 河 华中师 范大学 图书馆馆员
第 0 1 4月 2 年 2 4卷第 4期 1
Junl f ihr o epn ec d哲学社会科学版yadSca Sine) o ra o ge r sodn e ( ai ( hlsp )n oi cecs H C 高等函授学报 u tn P i oh r E c o o l
第 2 第 4期 4卷
2 1 年 4月 01
高等函授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rsod neE u ao ( hl o h n oi cecs epn ec dct n P ispyadSca S i e ) i o l n
Vo . 4 No 4 12 . AD i 2 t rl 01

试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付东霞

试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付东霞

2012年10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Octo ber2012 第19期总第269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9T o tal N o.269试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付东霞(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阐述了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科学定位,提出了信息时代馆员应具有的综合能力及提高馆员综合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信息时代;馆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9—0154—02 在全球网络化、信息化日益普及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正处在从传统式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

这种以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外部技术环境和信息活动的内容机制。

如何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科学定位和应具有的素质以及提高其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我们图书馆员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1 信息时代馆员的角色定位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购书、藏书和借阅,图书馆在完成业务工作外,更多的是将书刊提供给读者,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以被动服务为主。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的重点是建立在馆藏基础之上,典藏和借阅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现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工作重点开始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移,服务重心从文献服务向信息服务转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图书馆的信息化是图书馆计算机普及应用之后,在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的。

高校图书馆从单一载体类型文献资源建设到多载体类型文献资源建设,从注重以藏为主到注重以用为主,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馆藏结构、改变了信息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越的信息环境。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

品位•经典■丈•社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O杨婷婷(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

大数据给高校图书馆的运行带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对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思考。

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创新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大数据的概念在2011年首次提出,大数据具有量大、实时、多样等特点。

大数据是指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能解读的信息。

目前,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叫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是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学习、科研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通道,数字化学习已逐渐成为目前学习交流的主要方式o大数据在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图书馆经过发展创新,可以增加数据资源的积累,并准确地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来说,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已经发生转变,由“藏书楼”变为“知识工厂”。

与此同时,图书馆更注重读者的需求。

职能的转变和“以读者为第一”的宗旨使得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发展工作迫在眉睫。

一、大数据时代下对图书馆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是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研究之后为读者提供信息的活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准确性,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相比传统的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得到无限拓展,各类资源会更加丰富。

就书籍和信息资源来说,大数据是面向整个互联网的,改变了过去需要大量购买书籍丰富图书馆资源的状况,会使资源量大大增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改革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改革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改革探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环境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平台。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改革,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改革,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将馆藏资源转化为电子资源,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向学生提供。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内获取电子资源,还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进行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便捷度和积极性。

2.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例如举办读书分享会、开设在线阅读课堂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并且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阅读文化,树立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形象。

3.打造个性化阅读服务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往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从而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度。

4.利用移动应用增强阅读互动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发移动应用,将馆藏资源、阅读活动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阅读功能。

移动应用还可以提供阅读评价、评论、互动等功能,增强学生之间和图书馆之间的阅读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氛围。

在改革创新的思路指导下,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实践探索。

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图书馆阅读周”活动,每周定期推送阅读推荐、阅读分享等内容,吸引了众多学生的阅读兴趣。

该图书馆还开发了移动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功能,并通过应用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推荐。

这些举措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和改革。

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终身学习

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终身学习
中 图 分 类 号 i G 5 . 2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7 —48 (o 6o —08 —0 6 1 35 20 )2 08 3
Th o k r o i r r k er Roe Re e t e W r e fL b a y Ma e T i l c n l h y i ie st sa d Colg n Un v r i e n l e i es
Z NG f HE D0l g—w i e
(hnogIste0 ih Idsy J a 5 10 Ola) Sadn tu Lgtn ut ,i n20 0 , i nit f r n n
Ab ta t T ew re f irr h udma eterrl gi , e o n a e fno m t n ,x eto n g - sr c : h ok r l ayso l k i oea an b c migal d r fr ai o b h e oi o ep r f ma ae me ta d itme .1er h ud sikt td dg tnw n w e g ,o o d v lpn f i s n n e t11)s o t os ya e e k o ld e fl w e e igo me . n l c u n l o t
Ke wo d y r s: lb ai ;r l e ;l eo i rra n oe s t i ln f g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来 , 随着 国际互联 网的建立 知识经济成为新 时期经 济发展 的主旋 律。数字 时 有形的图书馆 已经完全融人无限的信息空间 , 图 与迅速普及应用 , 掀起 了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的 代 , 热潮 , 成 了网 络 环 境 的形 成 , 动 了 图 书 馆 数 字 书馆打破 了文化传播 的围墙 , 促 带 面对 的是大量的网上 化、 网络化建设 , 现代人类 已全面进入知 识经济社 的数字信息资源,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领域 的文献 会, 奏响了传统 图书馆转 型和 图书馆员 角色转变的 信息 中心 , 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将会影响知 序 曲。新世 纪的图书馆员 , 面对 网络化 、 信息化环 识经济的发展进程。数字化给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 境, 面对 日 益膨胀的网络信息资源 , 其职责发生了很 求 , 也给新时期 的图书馆员提出新 的挑战。在管理 大的变化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高校师生的科研 、 上 , 由过去管理熟悉 的印刷 型文献转移到既管理印 学习服务的重任 , 高校图书馆员应紧紧把握时代的 刷型文献又管理电子文献 、 网络文献等 ; 在服务方式 脉搏 , 自己的角 色定位 进行 认真 的思 考 , 自己从 上 , 对 把 表现为跨越时间、 空间限制为读者服务 ; 在服务 以前被动 的借借还还转变 到主动的为读者提供服 内容上 , 表现为 由对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转变到既为 务, 从文献的传递者变成信息导航员。为迎接这一 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又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新时期 挑战 , 高校 图书 馆员 必须 提高 自身素 质 , 须要 有全 衡 量一个 馆 的实 力 , 重 要 的 不再 是 馆 舍 的大 小 和 必 最 新 的知识结 构并 要不 断地 更新 知识 坚持终 身学 习 。 藏书 的多少 , 而是 它 的虚 拟 化程 度 和 图 书馆 员 有 效 高校 图书 馆 的现状及 发展 趋势 控制和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的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 1数字 化对 图书馆 的影 响 . 的要求 , 高校 图书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 还 现代社会 已步入网络化、 信息化 、 数字化时代 , 要有计算机技术 、 通信技术 、 声像技术等知识 , 必须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新定位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新定位
不 同的信息源 中有效地获取 、 评估 、 开发 、 筛选 出有价值的信
息 资源 , 提供给所需读者。 1 学科馆员 的信息意识 和网络信息素质 . 3 学科馆员还要有敏锐 的信 息意识 和信息组织加工能力 , 要掌握 较高的计算机 网络应用 知识 , 能在 庞大而杂乱的信息 中利用检 索 、 引 、 载等途径对读者 所咨 询的 问题 进行信 标 下 息搜集 、 引导 和使用 。学科馆员要参加 高校对 I专业教师及 = I
图书馆权威优质 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新的学科服务方式 , 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重新进行 思考来适应 当前的形势。 对
【 关键词】 高校图书 ; 馆 学科馆员;十二五” “ 时期; 定位 【 bt c]u n e1t F eY a P nt e i f n e i uj ti ri r c fn dwt nwopr ni A s atD r gt 2 i - er l , es v eo ui rt sb c lbaa a o r t i e po ui s r i h h v a h rc v sy e a r n e n o e h t t e
“ 十二五” 时期 . 高校数字图书馆已成 为国际互联 网的重
备的学科馆员制度。 19 9 8年, 清华大学 图书馆在我 国率先实
行学科馆员制度 ,正式把国外 的学科馆员制度引入 国内 , 并 立即引起图书馆界 的广泛关注。学科馆员 由单一化 向多元化
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学科服务 的主体 , 学科馆 员享有 “ 学科引路人 ” 的美誉 , 复合型人才 。随着信息量 的 是 爆 炸式增长 , 各学科 的知识 信息互相渗 透 , 并且 又具有各 自 的独特性 ,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在具备 图书情报知识 的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重新定位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大学图书馆是整个信息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现代信息技术则是信息产业的
关键所在。现代信息技术,通常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其表现有如下特点:

1.媒体多样化
纸质文献、文本类型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从信息媒体介质来看,以缩
微胶片、磁盘、光盘等先进的大容量媒介来存贮文献信息已是司空见惯;从文献
信息媒体类型来看,音像、图形、动画等比文本类型更自然、更科学的多媒体信
息类型发展极快,并受到用户的青睐。

2.馆藏数字化
数字化了的文献信息可以由计算机存贮在磁盘上或光盘上,使通过通讯网络
从远端对其进行检索或存取成为现实。馆藏数字化,形成了信息资源共知、共建、
共享的格局。

3.传播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文献信息的传播从邮寄、电话、传真等速度慢、费用高
的方式中解脱出来。数字化的文献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已成为现实。如Internet网
上的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送等服务,都可以用来传播文献信息,其速度
可与电话媲美,耗费却比普通邮件还低。

4.检索简单化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检索的途径愈来愈多,方法愈
来愈简单。以Internet网上的信息软件Go-pher、广域信息服务系统万维网为例,
当用户检索信息时,只要明确检索目的,在没有任何检索知识的情况下,利用软
件都可以一步步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5.利用分散化
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以及馆藏文献存贮虚拟化,导致用户无须再到实物存贮地
——图书馆、情报室等信息机构去找信息、查文献,用户在家或在自己的办公室
就可以检索、利用、传播信息,这就自然形成了文献信息利用的分散化。

二、高校图书馆的重新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学
专家陈钦智也曾指出,近年来正飞速发展的通讯、多媒体和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
变了我们生产、收集、组织、传递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图书馆的职能面临着改变。
从历史上看,图书馆也从几个世纪以来藏书库转变为主动的信息中心。高校图书
馆面临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信息技术的冲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作出适
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定位选择。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
时,必须转型为社会服务。服务界面的扩大,要求高校图书馆成为信息中心,其
自身也存在这种优势。具体依据如下;

1.信息存储中心
高校图书馆占有知识的专有载体——文献,文献是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
高校图书馆如果把握这种优势,选择某些学科作为信息存储重点,使其所在学校
这些学科信息的存储质量和数量与它们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相适应,就可以有
效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提供给社会用户。

2.信息加工中心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收集、整理、编目、分类以及二、三次文献的加工,
可以有效地配合教学与科研活动,进行追踪服务,把静态的文献转化成动态的可
利用的信息。这种加工,客观上形成了图书馆信息加工中心的格局。没有这种加
工,图书馆就体现不出其学术作用。

3.信息流通中心
高校图书馆搜集课题以及国内外最新信息向师生传递,并向社会开放,提供
给社会成员,在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式教学和科研需求的同时,将信息提
供给社会各阶层,从而成为以高校图书馆为内核的信息交流中心。这种信息交流
中心,功在学校,利在社会。

4.信息管理中心
高校图书馆在整个图书馆大系统中,有自身的网络体系结构,特别是随着校
园建设的拓展,高校都建立了网管中心和网控中心。如果这两个中心都设在图书
馆内,不仅方便用户,也利于学校对网络的管理,还可对出入信息进行统一检查,
以防有害信息进入和重要技术信息泄密。

三、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已是必然,高校图书馆现代
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纵观高校图书馆现状,可以明显地看出各馆发展极不平
衡。

1.部分高校馆顺利转向现代化
其表现如下:(1)图书馆全面电脑化。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经济实力较雄
厚的高校,基本建成了图书馆自动化体系。(2)建立了数据库。据载,北京大学
集成系统PVLKOS已拥有数据10万左右,中国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网上
可提供服务的数据库19个。(3)创建了网络。由国家教委和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
教育科研示范网(NCFC)以IOME—PS主干网(光缆)速率将北京大学校园网
(PVNEF)、清华大学校园网(PVNET)、中科院院网(CASENT)连接在一起。同时,
由国家教委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NET)一期工程连接
清华大学等40所高校的校园网已成为我国首先投入使用的综合性计算机网络。
北京的这些网络已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连通。上海高校情报检索计算机网络
(IRNS)也正向多类型图书馆网络化发展,并与互联网连通。据1993年有关方面
统计,全国已有上述一类的高校图书馆150所,约占全国高校馆的13.80%,
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现代化迈进的进步。

2.相当比例的高校馆因循于传统服务
其表现如下:(1)以文献为中心。从传统的服务目的出发,沿袭传统的采购、
编目、典藏、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工作模式。(2)低效率手工操作。传统的
卡片式目录仍是主要的检索工具;流通部门还是由工作人员按读者索书条在书库
里一本本地查找;参考咨询还是翻工具书,一条条地在书刊上搜索信息。(3)电
脑配置流于形式。

有些高校馆已配置了电脑,并在尝试用电脑编目,或用电脑识别条形码输图
书的借还手续,但整个图书馆并没有实现标准化、网络化,馆藏文献还没有从典
藏流通的低层次服务转入信息提取、供给的较高层次服务。这类馆的工作人员仍
然在书库里从书架到读者间穿梭般地传递图书,电脑的使用只是一个表象。

四、高校图书馆的出路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面临着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其根本出路在于实现
图书馆的自动化。而图书馆工作的规范化、人员专业化、设备自动化则是实现其
根本出路的基础。

1.工作规范化
规范化是图书馆走上Internet网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没有规范化,图书馆的
协调和协作就要受到限制,甚至根本就不能入网、上网。要做到规范化,就必须
按照国际标准来进行:(1)按国际标准确定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础规范,名词、
符号、术语、标志、定义等,都必须按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2)按国际标准确
定规范方式,含操作过程中的条例、规则、规程等。(3)按国际标准确定设备规
范,如设备的规格、型号、质量、性能等。

2.人员专业化
高校图书馆上网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成为某类或几类学科博而不专,但具备分
类、研究、综合分析、辨伪、检索、传送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人才,
这类专业化人才,既能搞好资源的组织、整理、加工与建库工作,又能将图书馆
资源数字化、信息化,进而把网络上丰富多彩而又五花八门的信息及时加以梳理
归类提供给用户。从事管理岗的未来人才,在具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同时,
应具备相应的图书馆业务知识和电脑知识;电脑操作岗的专业人才,要熟悉自动
化系统,值班工作程序,还要熟练地操作,通晓应急处理规程和排除电脑故障的
方法;数据处理岗的专业人才,要具备较快的汉字录入能力,掌握数据库技术。

3.设备自动化
设备自动化,是高校图书馆走上In-ternet网的硬件。要利用电脑技术和自
动化管理软件来辅助采购、编目、流通、检索以及内部管理,建立本馆或网络系
统内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和分专业建立二次文献数据库等。用户通过联机公共目录
(OPAC)和联机情报检索系统查询信息,需要采用电脑等技术处理图书馆业务和
管理系统,设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可分为单项系统和集成系
统两大类。单项系统是采购系统、编目系统、流通系统、连续出版物系统、联机
公共书目查询系统的任何一两个或全部系统,或独立的编目与回溯建库系统,光
盘媒体、公共书目查询、联合目录等系统;集成系统是采用电脑技术处理图书馆
业务与管理工作的整个系统。这两类自动化系统各有特色,一般高校图书馆可购
买各种数据库组成网络,统一检索界面,然后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再与互联网联
通。集成系统代价较高,这对一般高校图书馆不太适宜。设备自动化要因馆而宜,
应避免盲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