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外包市场情况及主要企业(药明康德)分析

合集下载

药明康德打造新药研发赋能平台

药明康德打造新药研发赋能平台

药明康德打造新药研发赋能平台打通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早期临床开发、后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五个阶段的全产业链业务。

成立于2000年的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药明康德)是一家集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制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技术平台和服务公司。

20年来,药明康德通过打造“端到端、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成为国内医药研发和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

平台化之路一波三折但矢志不移新药研发是医药行业的关键环节,研发流程包括化合物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药品注册申请与审批以及上市后持续研究等,周期长、投入大且成功率较低。

为满足制药企业缩短新药研发时间、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的需求,合同研究组织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应运而生。

制药企业将药物研发工作交付给专业的CRO企业,利用其知识体系、专业研究队伍、研发经验与研发设备,可以有效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药明康德自创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构建“端到端、一体化”的新药研发赋能平台,以打通药品研发、药品生产乃至药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正如2019年12月31日药明康德官方微博所言:从2000年创立伊始,药明康德始终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打造一个全球化的赋能平台,通过不断降低医药研发门槛,助力合作伙伴更多新药、好药早日上市,造福病患。

然而,药明康德的平台化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CRO分为临床前CRO与临床CRO,药明康德平台化建设之初,为避开与昆泰、科文斯等国际巨头的正面交锋,选择从友商相对弱势的临床前CRO与商业化生产环节切入。

临床CRO 这一环节的缺失,致使药明康德产业链闭环迟迟没有打通,直到2011年才建立起临床研发及注册服务业务体系,完成平台的初步建设。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一度使药明康德转变经营策略。

2007年之前,药明康德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国际头部客户,其前十名客户贡献了超过70%的营业收入。

医药CDMO研究报告-中国医药CDMO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2024年)

医药CDMO研究报告-中国医药CDMO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2024年)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 ,制定明确的改进方向和目标,如提 高产品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 产成本等。
为实现设定的改进目标,企业应制定 具体的改进计划并付诸实施。计划应 包括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 内容,确保改进活动的有效推进和目 标的顺利实现。
06 投资前景预测与风险防范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02
03
药物设计与优化
临床前研究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手段 ,提高药物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 性。
加强药理毒理研究、药代动力学 研究等临床前研究工作,为临床 试验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动态
国际合作
01
国内CDMO企业积极与国际制药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新药
研发和生产。
技术交流
02
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同行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不断增长和医药研发外包的逐渐普及 ,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01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将推动医药 CDMO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研发效率 和质量。
02
03
国际化趋势加速
随着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医药CDMO行业的国际化趋势也将 更加明显。
医药CDMO定义及产业链结构
医药CDMO定义
医药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即医药合 同定制研发生产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研发生产外包模式。通过提供从药物发现、临床前 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服务,医药CDMO企业助力医药创新企业加速
处理与改进措施
针对客户反馈的问题,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 ,包括原因分析、责任追究、流程优化、产品改进等,以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申办CRO业务工作 提供批件和相关资料 获得报告,沟通和确定初步意向 洽谈和签署合同,及时支付 可提供参考单位 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研发介绍
6
7 8 9
方案等定稿
报伦理 药物准备和资料印刷、运资料等 与研究者签署合同、
审核和签署方案和知情同意书
提供药检报告(包括对照药,安慰剂) 药物包装和与科人一起编盲、药物运输
China’s Drug Targets: Real M&A( February 03, 2012)
依格斯(Excel PharmaStudies)
依格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是中国 最早的临床研究合同研究组织(CRO)公司之一 依格斯提供与药品临床开发相关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包 括产品注册、一期至四期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和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监查、项目管理、受试者招募、 数据管理、生物统计、翻译、医学报告撰写、市场调研 和产品开发战略咨询等。 客户为国内、国外生物医药公司,目前已完成近200个临 床试验项目,涉及20多个治疗领域
业务构成
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以及Ⅰ期临床研究占有最大份 额,为32% Ⅱ-Ⅳ期临床研究占32%的市场份额 动物模型研究占有9% 化合物开发占4%
CRO业务现状
后期临床研究服务发展迅速
临床研究服务是研发外包市场最大的业务也是发展最迅速的。 目前这个市场基本由大型CRO公司把控。中等规模的公司只能开 展全球合作参与竞争,以临床业务为主的小型公司将越来越少
临床试验
新药注册
依格斯
凯维斯 泰格医药 VPS万全阳光 科文斯(中国区) PPD(中国区) 精鼎医药 ★ ★

★ ★ ★ ★ ★ ★

【创业故事1000例(4)】药明康德李革的故事

【创业故事1000例(4)】药明康德李革的故事

药明康德李革的故事成立于2000年底的无锡药明康德是李革第二次创业的产物。

1993年,李革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专业博士毕业。

凭借其在攻读博士期间发明的专利技术“标记的组合化学技术”,李革获得了风险投资,在美国第一次创业,创办了一家生物医药公司。

该公司于199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

在此过程中,李革对美国新药开发的技术和市场运作掌握了第一手经验。

1999年,李革受邀回国访问考察。

此时,国内的医药研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医药研发外包业务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甚至还未为人所知,国外对国内在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指控更是层出不穷。

但已经具有医药研发技术和商业运作经验的李革敏锐的感觉到,在中国开展医药研发业务外包业务,具有人力资源和技术上的很多优势。

李革说,“在美国,新药开发的成本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

药品每提早一年上市销售,整个美国医药行业相当于多获利5000亿美元。

但新药开发的成功率却只有0.1%,比太空技术的成功率还低。

并且,新药开发的周期越来越长。

”导致如此低的开发成功率,“关键是人力资源的限制。

新药开发需要合成大量新的化合物。

但美国医药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

像我们的副总裁陈宏伟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几十个专利,但在美国公司时,手下只有20多人的开发团队就算不错了。

而在药明康德,他手下可以有200多人的技术团队,再加上有技术和实验室条件,大大增加了合成新化合物的能力,增加了新药开发的成功概率。

”李革说。

这种人力瓶颈是李革在美国经营其医药公司时遇到的最大障碍,这种障碍正是李革回国重新创业的最大动力。

药明康德的价值在于:“以药明康德的人力资源规模,把真正能做成药的化合物都做出来,实现了很多海外大型医药企业无法实现的能力。

”正是看中了国内的人力资源优势,2000年底,药明康德在无锡注册成立。

其中,李革以自有的知识产权和入股。

创业伊始,李革就确定了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更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开发平台: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主要提供实验室研发服务,以及高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研究生产服务。

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现状的思考

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现状的思考

我 国 政 府 在 2 0 年 就 提 出 承 接 国 0 4 际 服 务 外 包 的 战 略 目标 ,不 断 采
取 各 种 措 施 和 政 策 来 推 动 我 国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的 发 展 。 医 药 外 包 产 业 在 我 国 发 展 近 1 年 来 , 全 国 各 0 大 城 市 几 乎 都 建 立 了 生 物 医 药 园
同 销 售 组 织 (C0nt ac SaI t r e
O r nia i ga z t0n, CS0 ) 、 基 地 管 理 组 织 (Sie t M a a l t n ge ren r
纪 初 , 中 国 制 药 行 业 生 存 环 境 的
变 化 催 生 了 中 国 生 物 医 药 研 发 服 务 的 兴 起 。 在 此 期 间 ,我 国 新 药 研 发 管 理 的 规 定 不 断 完 善 , 随 着 医 药 研 发 整 体 费 用 上 升 且 耗 时 延 长 , 医 药 行 业 内 部 整 体 利 润 率 下 滑 ,跨 国 制 药 公 司 纷 纷 在 华 设 立 研 发 机 构 ,研 发 外 包 企 业 也 开 始 进入中国。
药研 发服 务 ,可 发包 整 个 新 药研 发
国普 华 永 道 《亚 洲 地 区 医 药 研 发 外 包 发 展 动 态 报 告 》显 示 ,2 0 0 8 年 中 国CRO市 场 已经 上 升 到 约 26 . 亿 美 元 ,较 之 2 0 年 25 0 美 元 0 5 0 万 的 市场 足足 增 长 了十 余倍 。
外 包 目的 的 。 研 发 外 包 , (以 下 简 称 C R0 )
将 一 些 非 核 心 的 、 次 要 的 或 辅 助 性 的 功 能 或 业 务 包 给 企 业 外 部 的 专 业 服 务 机 构 ,利 用 他 人 的 专 长 和 优 势 来 提 高 企 业 的 整 体 效 率 和 竞 争 力 ,而 自身 仅 专 注 于 企 业 具

药明生物--全球领先、中国第一的生物药CDMO龙头

药明生物--全球领先、中国第一的生物药CDMO龙头

药明⽣物--全球领先、中国第⼀的⽣物药CDMO龙头核⼼观点药明⽣物是全球⼀流⽣物药⼀体化研发和⽣产服务平台,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参与的研发项⽬和未完成订单⾦额持续快速增长,有望成为全球领军的⽣物药CDMO企业⽣物药CDMO⾏业景⽓度⾼。

全球⽣物药市场规模、在研产品数量持续增加,研发和⽣产投⼊持续增长。

同时,由于⼩型创新药企研发投⼊和管线占⽐提升,以及药企对于提升研发回报的需要,外包率也在不断提升公司技术能⼒业内领先,交付速度业内最佳,技术平台不断拓展,预计未来将不断赢得新的研发项⽬。

公司也在进⼀步提升产能布局、⽣产技术,承接已有项⽬延伸⾄后阶段⼤规模⽣产的订单,商业化项⽬数量将持续增加,收⼊和利润规模将不断扩⼤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分别实现收⼊55.94亿、84.07亿、115.57亿,实现净利润16.81亿、23.06亿和32.12亿,同⽐增长66%、38%、39%。

风险提⽰:订单执⾏情况不及预期、商业化订单流失超出预期、产能扩展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拓展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贸易纠纷加剧导致公司订单减少全球领先、中国第⼀的⽣物药CDMO龙头药明⽣物是全球领先的开放式、⼀体化⽣物制药能⼒和技术赋能平台。

公司为全球⽣物制药公司和⽣物技术公司提供全⽅位的端到端研发服务,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公司通过⾃⾝的科学家团队、专有技术平台及技术知识、顶尖的实验室以及符合cGMP的⽣产设施,向制药及⽣物技术公司提供全⾯、综合及⾼度定制的服务,主要从事⽣物制品的发现、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

截⾄2019年底,药明⽣物在全球⽣物药CDMO的市场份额达到占⽐5.1%,位列全球第三,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8.6%,遥遥领先。

全球市场份额第三中国市场份额第⼀股权结构李⾰博⼠通过控制Biologics Holdings间接控制药明⽣物,持有Biologics Holdings 21.94%股份和58.42%投票权,创始⼈赵宁、张朝晖、刘晓钟为⼀致⾏动⼈。

医药CDMO研究预测报告-中国医药CDMO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2024-2028年)

医药CDMO研究预测报告-中国医药CDMO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2024-2028年)

投资回报率预测
1
预计未来四年内,随着医药CDMO行业的快速发 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将保持 稳定增长。
2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医药 CDMO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有望进一步 提升。
3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成本的上升,部分 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三:凯莱英
凯莱英是中国领先的医药CDMO服务提供商之一,致 力于为全球医药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医药研发和生产服
务。
输入 标题
业务范围
涵盖化学药、生物药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提供从 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的全 流程服务。
公司概况
技术实力
在医药CDMO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多家全球知名 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业务遍布全球
VS
报告目的
通过对中国医药CDMO行业的深入研究 ,揭示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 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投资者进行投资决 策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 据。
报告范围与重点
报告范围
本报告涵盖了中国医药CDMO行业的整体情况、主要企业、市场供需、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同时 ,还对全球医药CDMO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进行了简要概述。
政策风险
医药CDMO行业的发展受到 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调整 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 产生不利影响。
市场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 医药CDMO企业可能会面临 市场份额减少、盈利能力下 降等风险。
技术风险
技术创新是医药CDMO行业 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更新迭 代速度较快,企业需要持续 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优势。
技术风险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12-4_chn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12-4_chn

《 摘要 》
《摘 要》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相对比较完 整的产业链。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在研发外包(CRO)和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生产方面表 现较为突出。 本文选择药明康德和中信国健分别作为两类企业的代表, 来研究中国本土生物制 药企业的竞争力。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企业之一,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 狭小格局, 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 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 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 企业之一。然而在高速成长的背后,药明康德还面对着一系列隐忧,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发展, 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预计CRO+CMO的模式可能成为药明 康德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信国健作为年轻的生物仿制药企业,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中信国健走的是一条“产学研” 一体化发展之路,益赛普这一拳头产品的推出,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销售过度依赖某一种药物,反映了中信国健技术积累仍不够,随着新药的上市,预期未来会逐 渐改善。国际市场的开拓是中信国健未来发展中的一大看点。 作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代表, 药明康德和中信国健虽然发展路径不尽相同, 但仍有一些 共同点, 例如两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 技术和经验积累 仍有不足等。 对于跨国生物制药巨头来说, 将生产和研发环节转移到新兴市场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 在 这一过程中, 跨国制药企业需充分利用新兴市场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严格挑选研发伙伴, 规避知识产权外泄的风险。
2
3
这十家企业分别为:上海医药,九州通,南京医药,一致药业,哈药股份,华北制药,云南白药,三普药 业,华东医药。 这五家企业分别为:天坛生物、科华生物、0 万美元。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CRO/CDMO 全球龙头,打造新药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 (1)1.1二十年迅猛发展,CRO/CDMO 全球龙头隐现 (1)1.2打造CRO+CDMO 一体化赋能平台,发力全产业链布局 (2)1.3业绩稳健增长,临床CRO、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 占比持续提升 (4)2客户结构、赋能平台、人才优势给药明康德围起长且宽的护城河 (6)2.1存量客户高粘性,“长尾战略”带来增量客户 (6)2.2全球布局的医药研发生产赋能平台,一体化优势显著 (7)2.3人才优势明显,形成突出的人才壁垒 (10)3业绩驱动力:短期、中期、长期均有充足动力 (14)3.1小分子CRO/CDMO 行业高度景气,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业绩发展驱动力 (15)3.2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前景广阔,CDMO 业务有望迎来爆发 (25)3.3临床CRO 服务持续布局,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27)4盈利预测与估值 (30)4.1盈利预测 (30)4.2绝对估值 (31)4.3相对估值 (32)图目录图1:药明康德发展历程 (1)图2:药明康德股权结构 (2)图3:药明康德“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 (4)图4: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亿元) (4)图5: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4)图6:公司各业务收入情况(百万元) (5)图7: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情况 (5)图8:公司分地区收入结构 (5)图9:中小型公司研发占比不断提升 (6)图10:公司“长尾型”客户结构 (7)图11:2016-2019 分客户类型收入(百万元) (7)图12:国内CXO 企业客户数量比较 (7)图13:公司客户转化情况(2020H1) (10)图14:公司投资领域及占比(2020H1) (10)图15:公司员工总数及增速(人) (11)图16:我国CXO企业员工人数对比(2020H1)(人) (11)图17:2019 年中国CRO/CDMO 企业人员组成 (12)图18:2019 年中国CRO/CDMO 企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 (12)图19:公司不同时期的发展驱动力 (14)图20: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金额稳步增长 (15)图21:全球医药行业研发管线总数稳步增长 (15)图22:1994-2019 年FDA 审批上市新药数量 (15)图23:创新药研发费用不断增长(百万美元) (16)图24:创新药投资回报率持续降低 (16)图25:CRO 及CDMO 在药物研发生产所处的阶段 (16)图26:中国和全球CRO 市场规模及增速 (17)图27:我国CDMO 成本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18)图28:CDMO 产能向新兴国家转移趋势显著 (18)图29:中国和全球CDMO 市场规模及增速 (19)图30:2014-2019 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业务收入及毛利率(百万元) (19)图31:我国CRO 企业收入对比(临床前CRO 业务收入) (20)图32:我国CRO 企业毛利率对比(临床前CRO 业务毛利率) (20)图33:全球药物发现CRO 市场规模 (20)图34:中国药物发现CRO 市场规模 (20)图35:PROTAC 作用机理示意图 (21)图36:PROTAC 平台生物技术公司服务收入(百万元) (21)图37:测试事业部研发中心布局 (22)图38:DDSU 助力客户IND 申报获得受理的项目占中国公司小分子新药市场份额 (22)图39:2014-2019 年CMO/CDMO 业务收入及毛利率(百万元) (23)图40:全球CDMO 市场竞争格局 (23)图41:我国小分子CDMO 市场竞争格局 (23)图42:我国小分子CDMO 企业在建工程情况(亿元) (24)图43:我国小分子CDMO 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情况 (24)图44:合全药业临床Ⅲ期和商业化阶段项目数 (25)图45:合全药业项目总数 (25)图46:2019 年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数量 (26)图47: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及增速 (26)图48:抓住行业快速发展机遇,确立领先地位 (27)图49:2014-2022 年美国实验室服务业务收入及毛利率(百万元) (27)图50:2018 年全球CRO 市场分阶段占比 (28)图51:2018 年中国CRO 市场分阶段占比 (28)图52:2013-2022 年全球临床CRO 市场(十亿美元) (28)图53:2013-2022 年中国临床CRO 市场(十亿美元) (28)图54:公司临床CRO 服务实现全球布局 (29)图55:2014-2019 年公司临床CRO 业务营业收入(百万元)及毛利率 (29)表目录表1:药明康德主营业务简介 (3)表2:国内各服务外包公司客户来源情况 (6)表3:药明康德兼并收购案例 (8)表4:公司业务扩张计划 (8)表5:国内外代表性公司业务范围对比 (9)表6:公司主要高层管理者职位及履历 (12)表7:药明康德收入空间预测 (14)表8:我国CRO 服务成本相对较低 (17)表9:国际大型制药企业不断关闭生产工厂 (18)表10:我国CRO 企业药物发现技术平台 (21)表11:合全药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23)表12:公司2020 年定增募投项目(万元) (24)表13: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30)表14:绝对估值假设条件 (31)表15:FCFF 估值结果 (32)表16:FCFF 估值敏感性分析 (32)表17:可比公司估值 (32)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34)1 CRO/CDMO 全球龙头,打造新药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1.1 二十年迅猛发展,CRO/CDMO 全球龙头隐现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 年12 月,注册在江苏无锡,营运总部位于上海,公司起家于海外小分子新药研发服务,2007 年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后于2015 年完成私有化进行业务重整,其中生物药CDMO 业务剥离后成立药明生物,于2017 年登陆港股市场,负责小分子药物CDMO业务的合全药业于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2019年6月终止挂牌。

公司主体于2018年在上交所上市,随后2018 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形成目前的A+H 架构。

公司已经建立了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及小分子化学药生产的贯穿整个新药研发过程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成长为全球医药研发领域中覆盖全产业链的、排名靠前的综合新药研发生产服务平台。

图1:药明康德发展历程药明康德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投资者多为海内外知名机构。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革博士、赵宁博士、刘晓钟先生和张朝晖先生,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27.76%的表决权,此外公司投资者多为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图2:药明康德股权结构1.2 打造CRO+CDMO 一体化赋能平台,发力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业务主要涵盖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和临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务,其中中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药物分析及测试服务;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主要以子公司合全药业为平台开展,提供包括临床前、临床阶段、新药上市审批和商业化阶段所需要的高级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工艺开发、生产制造以及药品包装等定制服务;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海外细胞和基因治疗的研发和生产服务以及医疗器械检测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务主要包括临床试验服务(CRO)和现场管理服务(SMO),是目前公司发展速度最快的业务之一。

表1:药明康德主营业务简介药明康德目前已经打造“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

新药研发主要分为药物发现及前期研发、临床前药学实验、工艺合成、临床试验及商业化生产等几个主要阶段,作为新药研发生产服务的提供商,公司业务目前已经覆盖了新药研发的全产业链,其中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和生产服务已经十分成熟,临床CRO 服务正在快速发展,此外,公司还在境外提供医疗器械检测及细胞和基因治疗的研发生产服务,整体来看,公司已经可以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优势十分显著。

图3:药明康德“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1.3 业绩稳健增长,临床CRO、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 占比持续提升公司营业收入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从2015 年的48.8 亿元增长到2019 年的128.7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7.4%,其中2019 年同比增长33.9%。

2019 年归母净利润为18.6 亿元,同比下降17.7%,主要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2 亿元所致,若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公司2019 年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3.7%,依然维持稳健增长。

图4: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亿元)图5: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分板块来看,公司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从2016 年的32.7 亿元增长到2019 年的64.7 亿元,复合增速达到25.5%;CDMO 收入从2016 年的16 亿元增长到2019 年的37.5 亿元,复合增速达到32.8%;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从2016 年的9 亿元增长到2019 年的15.6 亿元,复合增速达到20%;临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务收入从2016 年的2 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6 亿元,复合增速达到74%;从收入占比来看,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和和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占比持续小幅下降,而CDMO 业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务因增速相对较快,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占比仍将进一步提升。

图6:公司各业务收入情况(百万元)图7: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情况从区域来看,药明康德收入主要来自于海外,2015-2018 年,美国收入占比从65%下降到55%,欧洲占比约15%,比例相对稳定,中国收入占比从14%提升至16%,2019 年,国外收入总占比达77%,中国收入占比达到23%,预计随着国内创新药研发生产投入的持续增长,公司国内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

图8:公司分地区收入结构2 客户结构、赋能平台、人才优势给药明康德围起长且宽的护城河2.1 存量客户高粘性,“长尾战略”带来增量客户公司客户数量庞大,2019 年公司共有客户3660 多家,相比2018 年增加1200 家,到2020H1,公司客户数量已经达到4000 多家,占全球创新药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

与国内其他CRO 公司相比,公司客户覆盖辉瑞、礼来、默沙东等全球排名前20 的大型药企及各类新药研发机构,客户质量较高,同时公司客户粘性较强,2015 至2020 年上半年,公司前十大客户保留率保持在100%,2020 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于原有客户的收入占比达到94.5%,来自于新增客户的收入占比为5.5%,较高的客户粘性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