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题时间:150分满分:150分)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è)琐屑(xiè)劣质(lüè)扣人心弦(xián)B.重荷(hè)贮蓄(zhù)纤维(xiān) 风雪载途(zài)C. 面颊(jiá)粗糙(zào)执著(zhuó)重蹈覆辙(zhé)D. 两栖(xī)挑衅(xìn)疮疤(chuāng)鲜为人知(xi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告诫葱茏物竞天择郑重其是B. 渊搏愧疚抑扬顿挫大庭广众C. 呵责泄气甘败下风趋炎附势D. 篮球烦躁通宵达旦再接再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队员们在攀登珠峰过程中,多次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但他们最终战胜了困难,于5月16日晨成功登顶。

B. 目前,以巴楚地震为题材、由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至爱》,获伊朗国际少儿电影节“金蝴蝶”大奖,作为该片的导演是当之无愧的。

C. 我国许多城市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D. 教育部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中小学将开始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这让许多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他们担心此举更易导致学生早恋。

4.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

A.白练般的颜色不可测的深沉铜的韵味的声音B.不可测的深沉铜的韵味的声音白练般的颜色C.铜的韵味的声音白练般的颜色不可测的深沉D.铜的韵味的声音不可测的深沉白练般的颜色5.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山西村》——陆游——《剑南诗稿》——南宋B. 《狼》——蒲松龄——《聊斋志异》——清代C. 《纸船》——冰心——《繁星》——诗集D. 《绿色蝈蝈》——法布尔——《昆虫记》——英国6.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doc

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doc

:2014年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

2017 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2 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辟易(b i)工尺(ch 1)沉淀(di ng)神采奕奕.( y i)B.蛰伏(zh e)摇曳(y e)浣妆( hu m n) 潸然泪下(sh ①)C.隘口(y i)彷徨(p印g)宿营(s u)岿然不动(ku i)D.阔绰(chu b)笔砚(y m)停滞(zh i)举止泰然(t①)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慷慨虔诚消声匿迹一泄千里B.讪笑热忱相安无事心有余季C•阔绰茶盅引经据典触目伤怀D.筛选狡黠羊羊大观鸿篇巨制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C•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D.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D.《采薇》一一《乐府诗集》一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B.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某运动场上贴的标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D.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7.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2分)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新疆乌鲁木齐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新疆乌鲁木齐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新疆乌鲁木齐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2018新疆乌鲁木齐)2、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木兰诗》——《乐府诗集》——郭茂倩——宋代B.《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C.《故乡》——回忆性散文——鲁迅——现代D.《威尼斯商人》——讽刺性喜剧——莎士比亚——英国(2017新疆乌鲁木齐)3、下列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宋代B.《范迸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C.《社戏》——《朝花夕拾》——鲁迅——现代D.《金色花》——《泰戈尔诗选》——泰戈尔一—印度(2015新疆乌鲁木齐)4、下列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惠子相梁》——《庄子·秋水》——庄周——战国时期B.《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宋代C.《雷电颂》——《屈原》——郭沫若——现代D.《再塑生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英国(2014新疆乌鲁木齐)5、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A.《过零丁洋》——《稼轩词编年笺注》——文天祥——宋代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C.《孔乙己》——《呐喊》——鲁迅——现代D.《丑小鸭》——童话——安徒生——丹麦(2013新疆乌鲁木齐)6、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江城子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宋代B、《香菱学诗》——《红楼梦》——曹雪芹——清代C、《社戏》——《朝花夕拾》——鲁迅——现代D、《金色花》——散文诗——泰戈尔——印度(2012新疆乌鲁木齐)7、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A.《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代B.《智取生辰纲》——《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C.《故乡》——《朝花夕拾》——鲁迅——现代D.《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2010新疆乌鲁木齐)8、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B《石壕吏》——杜甫——唐代——诗人C.《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作家D.《金色花》——泰戈尔——俄国——文学家(2009新疆乌鲁木齐)9、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小石潭记》——柳宗元——《柳河东集》——北宋B.《香菱学诗》——曹雪芹——《红楼梦》——清代C.《雷电颂》——郭沫若——《屈原》——现代D.《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美国(2008新疆乌鲁木齐)10、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山西村》——陆游——《剑南诗稿》——南宋B. 《狼》——蒲松龄——《聊斋志异》——清代C. 《纸船》——冰心——《繁星》——诗集D. 《绿色蝈蝈》——法布尔——《昆虫记》——英国(2007新疆乌鲁木齐)11、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B.《水浒》——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D.《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2006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试题)12、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龟虽寿》——曹操——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B.《三峡》——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C.《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现代——诗人、学者D.《萤火虫》——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试题)。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1)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6.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树影婆娑,花团锦(cù),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_7.doc

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_7.doc

:2014年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8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doc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doc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瞥见(piē)什物(shí)蓦然回首(mù )味同嚼蜡(jiáo)B、慰藉(jiè)气馁(něi)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ào)C、暂时(zàn)粗糙(cāo)寻章摘句(zhāi)长吁短叹(yū)D、呜咽(yàn)脊梁(jǐ)鲜为人知(xiǎn)恃才放旷(shì)【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字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萧索烦躁物竞天择猝不及防B、庸碌蓬蒿一代天娇相得益彰C、籍贯笼统趋炎附势合辙压韵D、迁徙隐密险象迭生变本加厉【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6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指令的发出,火箭载着承担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腾空而起,飞向苍穹,壮观的景象令人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论语>十则》中,孔子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活中,人们常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答案】(1)随风直到夜郎西(2)五十弦翻塞外声(3)瀚海阑干百丈冰(4)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没空1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难度:容易知识点:诗五、语言表达(共1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和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和答案)

年初中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2017 语文分)2分,每小题16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 (kǎi)号(shì)白雪皑皑(tāo)谥亮(zèng)熏陶.锃A....测(pǒ)(jī)居心叵(hé)跻身亲(xǐng)上颌.省B.....比(zhì)守(gè)鳞次栉(fù)恪泣(cuò)束缚.啜C....(kǎn)租赁.门槛 D (yīng)(jué)义愤填膺(lìn)联袂.... ) 分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妄费心机针砭时弊矫健.苦脑A.引伸B 轻歌慢舞耀武扬威谗言再接再厉鬼鬼祟祟简陋.羁绊C坦诚.蹒跚D 千均一发屈指可数分)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⑪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历史人物。

⑫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⑬清晨,漫步在桃花湖畔,阵阵。

⑭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将书法艺术真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清脆评判.追求A 判断.追赶B 惟妙惟肖清冽惟妙惟肖清脆判断.追赶C 评判.追求D 淋漓尽致清冽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4,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A....让学生们深受.“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

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素质……”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B.... 1 教育。

的。

.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C....追求结果的事情。

功近利.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D.....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 分)2)(创新驱动为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日以“数据创造价值,26月5年2017.A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真题汇总+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绝对精品训练题,值得下载打印练习)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共六大题,20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本问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35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晕.车(yùn) 栈.桥(zhàn)惟妙惟肖.(xiào)大模.大样(mó)

B.炽.热(chì)刹.那(shà)锲.而不舍(qiè)不着.边际(zhuó)

C.胆怯.(què)应.和(yìng)混.为一谈(hùn)吹毛求疵.(cī)D.针灸.(jiǔ)租赁.(lìn)锐不可当.(dāng)一气呵.成(h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藉殒落一返既往正襟危坐B.苍桑宽恕名门望族冥思遐想C.荒僻潦草张皇失措迫不及待D.要诀陷阱不容置疑物竟天择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大、小绿谷华丽转身,由原本的荒山谷底变为绿意葱茏、水声潺潺的休闲胜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乌鲁木齐市的一张新的生态名片。2

B.2017年初,我国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与图书阅读相比,手机阅读虽然相对便利,但在阅读的深入性、系统性方面却显得相形见绌....。

C.继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后,2017年5月14日,在古都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中国又一空前绝后....的外交盛会。

D.6月11日,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来自捷克的奥斯塔彭科虽是“非种子”选手,却以其盛气凌人....之势一举夺冠,成为此次比赛中的一匹“黑马”。

4.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云彩像一位艺术大师,让雪山增添了不尽的神奇。时而云蒸霞蔚,玉龙山;时而碧空如水,群峰;时而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时而晚霞似火,雪峰如披红纱,。A. 时隐时现晶莹耀眼娇艳妩媚冈峦翠碧B. 时隐时现晶莹耀眼冈峦翠碧娇艳妩媚C. 娇艳妩媚冈峦翠碧晶莹耀眼时隐时现D. 晶莹耀眼时隐时现娇艳妩媚冈峦翠碧5.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乐府诗集》——郭茂倩——宋代B.《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C.《故乡》——回忆性散文——鲁迅——现代D.《威尼斯商人》——讽刺性喜剧——莎士比亚——英国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2 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深思笃行:面对传统文化尤炜《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在许多家庭里,对古代诗词“无感”的孩子,脑中古诗词几乎“无存”的父母,甚至觉得竞赛类电视节目“无趣”的老人,都被吸引到荧屏前,一看再看,如痴如醉。新学期刚开始,不少师生已经在语文课上玩起了“飞花令”。在一个文化取向日趋多元的社会,要将教育背景、审美偏好、思维方式迥乎不同的多个人群吸引到一起,仅仅依靠带有娱乐性的节目创意与市场化的节目运作是很难做到的。可以说,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从而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此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原因也莫不如此。原来日用而不知的汉字有如此大的魅力;原来看起来平常的成语有那么深的江湖;原来那些“道不得”的眼前景、“说不清”的心头情,都已经在古诗词中有了精妙的表达;原来诗和远方并不在天的尽头,而在历史的深处……无论是惊叹、感慨,还是自愧,种种“原来”告诉我们,虽然枝干屡遭风雨,花叶时或凋零,传统文化的根柢仍然深固。经历了坎坷与冲击,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依然存在。在内心深处,它们其实从未远离。中国文化的基因,以及它所维系的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真正基石。所谓传承传统文化,其重点就在于不断强化这种基因,维系这一文脉。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始得到重视,但严格说来,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前者,关注点是知识的组织与传播;后者,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在广大中小学,应明确地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这些“道”作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课程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改进都不能偏离这些重点。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习传统文化常识,理念、精神一类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过于“高深”。其实,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字,主要意义并不是“简单”或“肤浅”,而是“必需”和“祭奠”。普及文化常识犹如修枝剪叶,散花献果;传承文化精神好比耘土浇水,培根固本。于根柢处着力,正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当然,因学生的年龄不同,在具体教学中需要遵循“接触、感受——了解、认知——理解、认同”的规律。但是,那种以“降难度”和“打基础”为辞,将传统文化学习窄化为常识积累和文词记诵的做法,显然并不符合传统文化的本旨。进而言之,“常识”的意义也应有所拓展。常有的观念、常见的思想、常态的行为等,都应属于“常识”的范畴。“常识”之“识”,也不应仅仅是知识,还应包括认识、见识在内。学习这样的“常识”,才能更好地让文化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而不仅仅是成为其知识版图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的丰厚遗赠,更是能融入现实社会、开启未来生活的重要资源。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不能停留于赞叹其年深日久、古风古韵,而是要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不能忘记,返本是为了开新,传承是为了发展。在培育根柢的过程中,想要使其不断壮大深固,除了正视过去,还要放眼当下,让它能从新的土壤中汲取营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当代文化才能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选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有改动)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应该重点学习其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内容。B.作者认为,常识之“识”也不应仅仅是“知识”,还应包含“认识”“见识”等内容。C.传承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其根不断壮大深固。D.这篇议论性文章主要是写给广大中小学生的,旨在给大家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思路。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因其放大了当代传媒的某些功能,从而彰显了自身的价值与魅力,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B.传承传统文化,重点应在于不断强化中国文化基因,维系中华文脉,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C.作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常识不宜“高深”,也不宜“窄化”,需要因学生年龄的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D.只要我们正视过去,放眼当下,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我国传统文化就能得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围绕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话题,重点阐明了传承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几种具体做法。B.全文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及应有的态度等多个角度逐层展开论述。C.文章运用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把“传统文化传承”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得清楚明了。D.文章语言严谨凝练,内容充实,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殷殷期望。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第9、10、12题各4分,第11题6分)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A.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B.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还未诉说,词人便已泪水涌流。C.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练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D.下片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的微妙的心理变化5

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堪称描摹愁苦情思的典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山峦为.晴雪所洗

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D.渐激渐深,至.石之半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第Ⅱ卷(共115分)11.请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译文:(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译文:12.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答: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张亚凌直到今天,我依旧最喜欢一个姓,高;最喜欢一个字,翔;超喜欢一个词儿,高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