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
一 国学兴起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 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 九十年代‚国学‛热再起遂至今,无不 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 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 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 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 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 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 (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 中国历史。‛
当情色遭遇国学_大四女生国学辣妹:情色在左,国学在右 国学辣妹白鹿鸣 我跳舞,是为了腾空出世;我挺胸,是为了凸现优势 我扭腰,是为了翘起臀部;我摔头,是为了恣意放纵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国学是什么?
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 第三节 如何学国学?
第一节 国学的基本概念
一、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 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 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 类:一为义理为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 章之学。
梁启超真正之最低限度要目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 《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 《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 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 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国 学




主要参考书目(一)
章太炎《国学概论》·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3-1-1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刘兆佑 等著 国学导读—国学基础 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主要参考书目(二)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 布成立。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 硕士学位。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论语》 研读‛、‚《左传》研读‛等,此外还有‚国学 概论‛、‚海外汉学研究‛等课程。国学院的正 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 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
经学的产生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 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 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 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末年(公元前 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 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 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 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 编辑《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 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 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
古代及现在研究人员借由‚经‛、‚史‛、 ‚子‛、‚集‛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 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 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 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 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 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 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 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 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 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 收都是全本。
钱穆《国学概论》的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与章太炎不同:
上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孔子与六经 先秦诸子 贏秦之焚书坑儒 两汉经生经今古文之争 晚汉之新思潮 魏晋清谈 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及佛典翻译
下篇 第八章 宋明理学 第九章 清代考证学 第十章 最近期之学术思想
二、几个概念的辩别 小学、国学、经学
关于‚经‛、 ‚史‛、 ‚子‛、 ‚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法
“经”是“常”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 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 “史,记事者也”,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 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子”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术等,如 《老子》、《庄子》等; “集”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 词、戏曲等;
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 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 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 ‘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胡适由 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大,因此他 的观点影响范围最广。
“国学‛也与《国学概论》有关,后 者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 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 仁整理成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 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 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 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 是国学的外延了。
章太炎先生把国学之派别分为:经学之派 别、哲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历史)。
•国学大师钱穆在 《国学概论》中却有不同认识: 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 立。 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 则否,实难判別。本书特应学校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 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敘述。于每一时代学 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 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 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 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亦难赅备,并与本书 旨趣不合。窃所不取。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冥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 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 《春秋左氏传》《战国 策》 《周礼》《考信录》 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 毕沅 著《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 《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 赵翼著《圣武记》 魏源著《国朝先正事 略》 李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著《史通》 刘知几著 《中国 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著 丙、韵文书类 《诗经》 《楚辞》 《文选》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 《宋诗钞》 吕留良钞《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 桃花扇》《长生殿》 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著 《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著 《说文释 例》 王筠著《经传释词》 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 俞樾著 《文 通》 马建忠著《经籍纂诂》 阮元著 戊、随意涉览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 《水经注》 郦道元撰,戴震校 《文心雕龙》 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慧立撰《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沈括《困学纪闻》 王应麟撰,阎若璩注 《通艺录》 程 瑶田撰《癸巳类稿》 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 陈沣撰《庸盦笔记》 薛 福成《张太岳集》 张居正《王心斋先生全书》 王艮 ……
章太炎《国学概论· 小学略说》:
“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
《汉书· 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 保氏》: ‘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 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而宋人往往以洒扫、 应对、进退为小学。‛
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经学: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 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 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 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 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 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 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 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 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 心组成部分。
1902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 《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 学‛一名。
胡适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 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 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 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 学应用。 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 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 。 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 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 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 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 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 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
人必读的书“——《论语》、
《孟子》、《老子》、《庄子》、
《六祖坛经》、《近思录》、
《传习录》。
主要参考书目(三)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梁启超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 《孟子》《易经》 《礼记》《老子》《墨子》 《庄子》《荀子》《尹文子》 《慎子》 《公孙龙子》《韩非 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 《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 (朱熹著,江永注) 《朱子所谱· 朱子论学要语》 (王懋竑著)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宋元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 顾炎武著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著《思问录》 王夫之著《颜氏学记》 戴望编《东原集》 戴震著 《雕菰楼集》 焦循著《文史通义》 章学诚著《大同书》 康有为著 《国故论衡》 章炳麟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