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雷电定位系统学习
雷电灾害防御业务系统定位

1 4 雷 电研 究 _
我 国雷电研究起步较晚, 近几年来有了一些进展, 在雷 电活动规律、 雷电灾害预测 、 闪电定 位资料 、 雷电预警预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
1 广西壮族 自 ) 治区气象局.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学习纲要. 06 20.
・
4 ・ 7
维普资讯
13 雷 电防护技术服 务 .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气象法> 颁布实施以来 ,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 气象 部 门均成立 了专 门防雷 技术服 务机构 , 本形成 了一支专业 防雷 技术服务 队伍 , 防雷装置检 基 在
进一步提高我国雷电灾害防御的水平和能力 ,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 已经提出了“ 公 共气 象 、 安全 气象 、 源气象 ” 资 理念 , 明确提 出要加 强 建设 地 基 、 还 空基 、 天基立 体 化 的覆 盖 全 国的雷 电综 合探测 网 , 开展雷 电探测 试验 和资料 的应 用研 究 , 展 我 国雷 电 的预警 、 发 预报 新方
析, 以期 有助于提 高气 象部 门防 雷技 术服务 水平 的科技 含 量 , 强社会 防御 雷 电灾害 增
的能力 。
关键 词 : 雷电监 测 ; 预警预报 防护技 术 ; 电研 究 雷
雷 电是 伴随着 对流天气 过程发 生 的一 种灾 害性 天气 现象 , 因具有强 大的 电流 、 它 炙热 的高 温、 猛烈 的冲击波 以及强烈 的 电磁辐 射等 物理效 应 而能够 在 瞬 间产 生 巨大的 破坏 作用 。为 了
方法和技 术 , 出 0~ 电活动发生 概率预 警 、 给 3h雷 重点 区域雷 电危险度 等级 预警 , 以及 雷 电活
LD—II雷电定位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技巧

等距离为 R L 2 —R L的一条双曲线 A B上。同样 , 对于 R 、 2 说也 可 以通过 测量 t一 而 得 到相 。R 来 。
对应 的另一 条双 曲线 C AB与 C 的交 点就 必然 D, D 是雷击发 生 的位置 。这样 就把 一 个定 位 问 题变 成 了测量信号 到达不 同接收站 的时问 问题 。
牧稿 日期 :0 80 —5 2 0 —62 .
当雷击 发生 时 , 巨大 的瞬 间 回击 电流 会 产 其
生一个很强的电磁脉 冲辐射 , 以光速 向四周传 它 播 。雷电定位仪的天线接收到雷击电磁脉冲中的
基 金项 目: 甘肃省气象信息 中心数 据实验 室开放式科技创新 (O8o) 目资助. 2O一sN
t、2t 则 : 1t、3
£ 2 一 ( ̄ t) (l t) t - o 一 t o 一
L /
雷电定位系统基础分析

股 而言 ,多站 交 汇误 差 要 比 两站 交 汇误 差小 ,因此多站布置可以提高雷电定 位精 度, 同时可以扩大探测 范围。 从交汇原 理的合理性通常希望把探头布置成三角形 , 正四边形等更为有利 , 然而站的数量 , 站址 的布置 ,站 间的距离等的选取要从系统雷 电的定位精度要求 , 覆盖面积, 场站的通讯 条件以及场址背景条件等诸 多因素综合分 析决定。 场地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 经过测 试如果背景噪声很大也不宜用作站点 ,否 则探头将 不能正常运行 ,对于雷 电定位将 带来较大误差 。站与站间的站距通常选为 10 里 至 10 里为 宜 , 原地 区可 以适 5公 8公 平 当拉开一些 ,山区可以适当缩短一些。
、
不 。
单片机技术成功地将原双阴极示波器闪电 探测仪改造 为智能化的磁方向雷 电定位系 0 统的原 夔’构成机制及应用情 况作 简要介绣≮ j 统 ,有效地提高了雷 电的测 角精度。8 年 代初 , 云地闪波形鉴别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在实际运行 中,雷电定位精确颓报显著提 篙 使云地闪探测效率达 9 %以上。 0 从这以后 , 为今后该领域业 务发展提 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上各发达 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布设雷 电 监测定位网。进入9 年代 ,由于 GP 技术 0 S 雷电定位 ; 系统建设; 应用 薯 的使用 ,雷电监测在测 向系统的基础上增 加 G S时钟,形成时差测 向混 合系统 ,同 2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 P 2 1四川省雷电定位系统探测子站的 . 时采用数字波形处理技术( S )对波形采 D P, 引言 布 局 取相关性分析 、 定位处理等综合技 术, 大大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雷电而 优化 了预报性能 。 四川省雷电定位 系统由一个 中心数据 引发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雷 电放电涉及 处理站 ̄ 2 个探测子站构成 ,20 年完成 10 1 04 1雷电定位系统定位原理及系统构 气象、地形 、地貌、地质等许多 自然 因素 , 监测 中心站和 6个探测子站 ( 温江、遂宁、 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 同时 , 电的出现与其 成 雷 雅安 、 绵阳、小金、自贡 ) 的建设 , 05 2 0 年 他天气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特 别是经常 11雷 电定 位 原 理 . 7 月完成 了 l 个探测子站 ( 2 甘孜 、 康定 、 九 伴随着严重的灾害天气发生 ,造成极大的 目前 ,地基雷电定位 系统都是测定雷 龙、 理塘、 红原 、 越西 、 盐源、会理 、 西昌、 灾害事故, 威胁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以前 电 的 电磁 辐 射 脉 冲 。 国 际上 应 用 的 雷 电定 广元 、达县、南部)的建设 ,20 年 l 月 07 1 的天气预报对雷 电造成的气象灾害缺少相 位系统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磁方向探测 系 完成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在 巴塘县和 对准确的雷电定位数据分析 ,对其造成的 统,另一种是时差法系统,后者的定位 灾害经常处于 被动状况。最近 几年四川省 精度远远高于前者 , 而且 目前时差法所 对雷 电灾害气象轨道 ,特别是雷 电定位系 依赖的精密时钟技术因为G S P 的使用而 统 的建立 ,并通过对系统的运行进行长期 得到了解决 ,目前时差法系统将成为主 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 ,对雷电定位精度和 流的雷 电定位探测设备。近几年发展了 探测效率都有明显提高。 综合利 用定向定位 ( F)和时差定位 D 探 测雷 电的 关键 是 雷 电 定位 ,雷 电监 ( OA)的复合定位方法 。 T 测定位仪 ( 闪电定位仪 ) 是指利用闪电回击 12雷 电定 位 系统 的 构成 . 雷 电监 测 定 位 系统 由雷 电探测 仪 辐射的声、 电磁场特性来遥测 闪电回击 光、 放电参数的一种 自动化探测 设备 。在探测 +中心数据处理站 +用户数据服务网络 技 术上 , 电监 测 定 位方 法 有 声学 法 、 雷 光学 +图形 显 示终 端 构 成 。 法 和 电磁 场 法 。现 代雷 电监 测 定位 系统 始 由布 置在 不 同地理 位 置上 的 两台 以 图 1 雷 电探 测定 位 系统 网 干 17 年 ,美国 Kr e 96 i rE.P.等人采用 上的雷 电探测仪 ( d 以下简称 探头 )可以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雷暴与强对流是天气预报中至关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预报问题。
随着气象观测与数值模式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预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
一、气象观测技术进展气象观测技术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为准确地预报雷暴与强对流天气,必须依靠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与方法。
以下是目前主要的进展:1. 雷电定位系统:雷电定位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雷达网络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雷暴发生的位置、移动方向和强度等信息,对雷电闪放位置和时序进行实时跟踪。
此外,还可以检测闪电麻痹现象,预警降水和风暴等。
2. 云雷达:云雷达是可以实时观测到云层内部结构和强度的雷达系统,能够提供三维云体结构、降水分布与强度、垂直风速等信息。
云雷达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雷暴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还可以提供对大气物理过程的深度理解。
3. 气象卫星:卫星技术能够提供广阔区域的气象信息,如云图、温度图、水汽图等,据此可以进行天气演变的预测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卫星数据可以辅助地面观测站点的信息,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二、数值模式技术进展数值模式是目前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预报准确率提高的主要手段之一。
针对雷暴与强对流天气,数值模式在以下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进展:2. 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数值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雷暴与强对流的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GCMs)的典型空间分辨率为100-250km,而中尺度数值模式(MMs)则可以做到1-10km的空间分辨率。
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数值模式的空间分辨率也在不断加大。
三、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
以下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雷暴与强对流天气预报上的应用:1.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数据来自动学习规律、分类预测或优化策略的算法。
在气象预报中,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不同因素对于雷暴和强对流的影响,并进行预测和决策。
ADTD雷电定位系统维护培训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4.3 超级终端的使用方法
顺序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 级终端。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4.3 超级终端的使用方法
初次使用国家选择中国(86),区号随 意填写,进入超级终端主程序,随意输入名 称。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电子盒指示灯
电源盒指示灯
状态
1 2 3 4 5 RD 灭闪 闪闪灭 灭 亮亮 亮亮亮 灭 亮灭 灭灭灭 灭 闪灭 灭灭灭 灭
TD 灭 灭 闪(30秒) 闪(30秒)
FL ST 闪灭 亮亮 灭亮 灭闪
搜星 自检 正常 失败
4、室外设备端检测
4.3 超级终端的使用方法
端口选择COM1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4.3 超级终端的使用方法
端口设置:波特率:1200,数据流控制: 无。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4.3 超级终端的使用方法
在页面分别输入Ctrl+A ,Shift+8 ,S , 回车,状态信息显示如图所示:
编辑ppt
雷电定位系统日常维护
4、室外设备端检测
4.6 TD、RD灯常亮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通信线路问题短接导致的。 解决办法: 1、把RS-232串口从Nport上拔掉,如果TD、RD灯仍然常亮,说明不是因 Nport的串口损坏导致的。继续将电源舱后面的5芯通信线航空插头拔掉,此时TD、 RD灯熄灭,说明问题出在线路上,需要我们检查一下通信线路。必要时需更换通 信线缆。
雷电定位系统应用操作步骤 2

雷电定位系统应用操作步骤为提高雷雨天气故障查线工作效率,尽快恢复配网故障,下面将雷电定位系统操作步骤发给大家,请各运维单位自行组织学习。
一、打开Internet Explorer程序,在OA登陆框右侧点击“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网站”
二、登陆用户
三、进入北京电力公司主页后,左上方“电网技术支持”中选择“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进入界面
四、选择左侧导航树中第四个配网系统
五、将鼠标移至雷电查询图标上,可选择按线路查询雷电信息
观察线路周边落雷情况,可为较快判断雷击故障点提供指导。
浅谈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度 , 常采 用 r2 0 m, 此 范 围 内接 收到 的雷 电信 号强 度 大 , 通 =0 在 k 误
差小 。但 一个 A D L F站不 能 定位 , 个 A D 两 L F站 共 同有效 的探 测 部
2. 雷 电 位 置 分 析 仪 2
视, 因而 未发 挥其 应 有 的作用 。
4 3 指 导 防 雷 工 作 的 开 展 .
雷 电位 置 分析 仪相 当于 雷 电定 位 系统 的 大脑 ,它 一般 由一 台
雷 电定位 系统 可 以全 面 掌握 雷 电 的活 动规 律 ,对 防 雷 是 非常
监 测 , 定 雷 电发 生 的详 细 位 置 、 电幅 值 、 雷密 度 , 可对 相 关 分才 是 定位 系统 的 覆盖 范 围 。 确 雷 落 并 雷 电数 据进 行 统 计分 析 , 出 雷 电发 生 的规 律 , 用在 电力 系统 中 找 应 4 系 统 应 用 可快 速进 行 雷击 点 故障 定位 , 效避 免 雷 电灾 害 的发 生 。 有
4. 快 速 指 导 寻 找 线 路 雷 击 点 1
2 系统 组成
由 于雷 电定 位 系 统 可 以实 时监 测 每 次 云 对 地 雷击 的 时间 、 方
电流 等 参数 , 因此 在 雷 电定 位 系统 中 输入 线 路跳 闸时 间 以及利 雷 电定位 系 统通 常 由若 干 个 ( 3个 或 3个 以上 ) 探 测 站 位 、 用 预 先 输入 的输 电线 路 坐标 ,就 可 以快速 方 便地 寻 找 到可 能 的雷 ( L F 、 置 分析 仪 ( P ) 若 干 个 本 地或 远 方 显 示 系统 ( DS A D )位 N A和 N ) 击点, 检修 工 作人 员 就可 以有 目的地 寻找 雷 击 故障 点 , 从而 大 大缩 组 成 。 各 自独立 功 能所 需 的 电路和 终 端 设备 外 , 除 都包 含有 预 编程
输电线路雷电定位监测系统

输电线路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种增长带来的是对输电线路的频繁使用,同时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扩张,将城市缩小,将花园和森林大大缩小,导致了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能量的不断积累带来雷电危险的增加,给输电线路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一种从雷电监测的角度对输电线路进行安全监测的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系统概述输电线路雷电定位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雷电检测技术的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观测波形的双电极闪电峰值时间差来精准地对传输线路的雷电击距进行快速定位。
系统主要由外部雷电探测器、输电线路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外部雷电探测器外部雷电探测器通常包括内部闪电电路和环境检测元件。
它能实现闪电辐射信号的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到输电线路数据采集设备。
输电线路数据采集设备输电线路数据采集设备主要用来采集外部雷电探测器所检测到的雷电信号,同时为数据传输设备提供数据。
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有两种方式: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主要采用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RS232串行通信;无线传输主要采用采用ZigBee技术,但是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干扰。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主要负责对已采集到的输电线路雷电定位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构建雷电定位监测数据库。
该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到最后的分析结果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为监测过程中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系统设计输电线路雷电定位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际效果和应用范围。
设计方案主要涉及从系统结构和性能两个方面展开。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是指针对输电线路雷电监测所采用的具体系统架构设置。
基于管理的角度,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其中,数据库系统主要存储管理、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等实时数据,并按需求设定备份和恢复方式,以保证数据不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名guest,密码无第一章 LIS简介1.1雷电定位系统(LLS)雷电定位系统(LLS)是一个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系统,它主要由方向时差探测器(TDF)、中央处理机(NPA) 和雷电信息系统(LIS) 三部分所组成,它能实时测量雷电发生的时间、地点、幅值、极性、回击次数等参数,为防雷保护工作提供大量实用数据,并为快速查找输电线路的雷击故障点提供方便。
1.2 雷电信息系统(LIS)LIS是雷电定位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一个由计算机等硬件和LIS 专用软件所构成的雷电分析显示终端,主要实现雷击点位置及雷暴运行轨迹的彩色屏幕显示及雷电信息的分析统计。
1.3 LIS工作原理LIS收到中央处理机NPA发来的雷电信号后,根据雷电的经纬度,通过一系列的变换、计算、处理使其成为计算机屏幕图形坐标,并将雷击点及雷电参数定位在屏幕上地图的相应位置。
LIS既可作为一个本地终端与NPA放在同一处,也可作为远方显示终端远离NPA放置,此时,必须建立起LIS与NPA之间的通讯通道。
1.4 LIS用户工作站的结构用户工作站有三种结构方式,即:专线终端用户系统、C/S和WEB用户系统。
⏹专线终端用户系统通过串口实时接收数据,在网络不普及的时候应用较广;⏹C/S(客户端/服务器)用户系统通过访问HTTP服务器获得数据;⏹WEB用户系统通过JAVA服务程序直接访问数据库获得雷电数据。
本手册只介绍WEB用户系统。
第二章 WEB用户系统2.1 特点利用日益完善的网络资源,通过大家熟悉的浏览器界面,即可实现雷电数据的图形化共享。
只要有IE6.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程序。
只要对IE的操作比较熟悉,基本上不需要培训即可使用。
2.2 功能雷电数据的准实时图形显示、雷击线路故障的故障杆的查询、雷电活动统计、雷电活动详情、输电线路浏览、程序文件下载、访客留言板、用户管理、雷电定位系统介绍及帮助等功能。
以下图一,以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的雷电信息系统为例,在IE地址栏内输入雷电定位系统WEB用户系统的地址,进入网页后的主界面如图2-1。
图2-1 WEB用户系统在地图的背景上,显示雷电的活动情况,以及电力线路与气象火点;支持线路、点、矩形的缓冲区的雷电相关性查询;界面分区如图2-2。
完全网页界面,客户端无须安装任何插件。
地图区图2-2 界面分区2.2.1 基本地图操作 网页支持基本地图操作,包括放大、缩小、平移等基本操作。
全图点击图标,将地图切换到初始状态放大(a)点击图标,或按住图标往上拖动,将以当前地图中心点为中心放大显示地图;(b)按住Shift 键,按住鼠标左键,在地图上拉框,可以放大显示拉框区域:(c)向上滚动鼠标滚轮或双击鼠标左键,将以当前鼠标位置为中心放大地图; 缩小(a)点击图标,或按住图标往下拖动,将以当前地图中心点为中心缩小显示地图;信息输出区鹰眼(b)向上滚动鼠标滚轮,将以当前鼠标位置为中心缩小地图;平移在地图区域,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点击、、、图标,地图将往相应方位移动平移2.2.2 图层控制网页地图由多层叠加形成显示。
分别为:地理层、输电线路层、雷电信息层、火情信息层、查询缓冲区层。
图2-3 图层控制各层可分别开关。
当某层前面的选项开关打开时,该层才在地图上显示。
如右图,网页地图区域将显示地理层、线路层、雷电信息层,不显示火情信息层、查询缓冲层。
地理层显示地图行政区域等背景。
地理层含行政区界、省市点位、公路等一般地图信息。
地理层根据当前图幅的大小能自动控制显示的内容。
如,在全图情况下,只出现国界、省界等信息,当地图放大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乡、村级地名。
雷电探测站层在地图区域中显示所有雷电探测站分布。
变电站在地图区域中显示变电站分布。
输电线路层在地图区域显示输电线路分布图。
可按电压等级分级进行显示控制。
同时,显示线路的杆塔编号。
雷电信息层在地图区域图型化显示实时雷电、查询雷电信息。
查询缓冲区层各种查询生成的缓冲区对象。
如线路走廊宽度、点区域、矩形区域。
开关:点信息热激活落雷点热跟踪信息查询。
2.2.3 实时与重放实时雷电显示为本网页缺省界面。
实时显示当天到当前时刻的雷电活动情况。
雷击点每3个小时一个颜色,显示当前雷电活动趋势。
以+符号表示正极性雷电,以倒三角符号表示负极性雷电。
全图显示时,雷击点比较小,当地图放大,地图中雷击点比较少时,会加大雷击点符号尺寸。
图2-4 实时与重放重放功能显示历史雷电数据。
在右图所示下拉框中选择“历史”,选择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点击雷电显示按钮,即可重放历史雷电。
历史数据允许按小时重放。
实时和重放雷电时,在显示雷击点位置的同时,在信息输出区输出雷电数量的统计信息,如图2-5。
图2-5 雷电统计信息2.2.4 线路缓冲区查询查询线路雷击故障杆塔,或查询线路走廊落雷情况。
查看选定线路的位置。
线路雷击故障杆塔查询步骤:1)按省名、局名、电压等级、线路名的顺序选择线路名。
支持关键字搜索;2)选择线路跳闸时间,选择时间缓冲区与空间缓冲区。
时间缓冲区缺省为前后5分钟,如果故障时间比较精确,可以选前后1分钟或前后1秒钟,以提高指导性;3)点击线路缓冲区查询按钮。
图2-6 线路缓冲区查询图2- 7为查询结果示例。
绿色为线路及杆塔标号;+号(正极性雷电)及倒三角(副极性雷电)为雷击点位置;灰色区域为线路缓冲区半径;查询结果区显示雷电详情列表;点击列表中一行,地图能自动移动以显示该点,并以标记。
图2-7 线路缓冲区查询2.2.5 点信息热激活在地图区域单击鼠标,可显示相关的各类信息。
2)在地图关注区域找到一个落雷点,点击鼠标左键;3)在信息输出区查看热跟踪信息。
测距按钮图2-8 点热跟踪信息当点信息热激活开关选项选中后,在地图区域进行任何都会触发热跟踪事件,显示当前鼠标位置点的相关信息。
2.2.6 地图测距需要测距时,可按以下步骤实施:1)如图2-8右上角,点击测距按钮;2)在地图区域,移动鼠标到第一个目标点,单击鼠标左键,选中第一个点;3)在地图区域,移动鼠标到第二个目标点,单击鼠标左键,选中第二个点,地图上绘出一根线,并显示两点距离。
2.2.7 点查询点位查询可查询各种用户自定义点位在某个时段的雷电活动情况。
比如,变电站、大楼、油库等用户关心区域的雷电活动情况。
如图5-9。
图5-9 点查询1)点击地图选择点位键,在地图区域点击,获取点位坐标;或者直接在经度、纬度输入框中输入已知坐标值;2) 输入查询半径;3) 输入时间及时间范围; 4) 点击点位缓冲区查询键; 查询结果如图5-10所示。
图2-10 点查询结果2.2.8 矩形查询落雷点矩形查询可以查看用户关心的矩形区域的特定时间段的落雷情况。
按以下步骤操作,如图5-11:1)点击地图拉矩形框选择边界按钮;2)在地图区域按下鼠标左键,移动鼠标,拉框,释放鼠标左键。
也可以手工填写经纬度范围;3)输入时间及时间缓冲区;4)点击矩形框查询键;查询结果如图5-11所示。
图2-11 矩形查询附录1.说明:时间缓冲区时间缓冲区指查询的时间段范围。
当线路雷击故障后,会有一个故障时刻,我们需要查询该时刻前后的雷电活动情况。
当输入5分钟时,是指前后各5分钟,共10分钟。
上图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2007-07-10 00:00:00 到2007-07-12 00:00:00。
当时间缓冲区为最大的24小时时,表示最大的时间宽度2天。
由于雷电数据为海量数据,不支持多天查询。
故障查询一般是为了找到雷击故障的杆塔坐标,时间范围越大,可能的雷电会愈多,当雷击点太多时,对查找故障杆塔的指导意义会减弱。
假设:2007-07-23 08:55:17,500kV宜华县雷击故障跳闸,查询该线路1公里范围雷电活动情况。
当时间段设为前后4小时,时间段比较长,该线路附近可能有多个雷电,对查找雷击故障杆塔不利。
当时间段设为前后1秒时,可看出1415号杆塔附近有雷电活动,可先重点检查1412-1416杆塔。
当线路故障时刻为GPS时间时,可以将时间缓冲区设为1秒。
手动键盘输入时间时,请注意必须按完整的格式,不足两位的前面须补0。
比如:2008年1月24日 13点57分,必须输入为:2008-01-24 13:57:00;前后2分钟,须输入00:02:00;前后1秒钟,须输入00:00:01。
不要在中文输入法时输入时间。
点击右边的按钮可以用鼠标输入时间。
2.说明:空间缓冲区在线路缓冲区查询中,由于雷电定位系统有测量误差,定出的雷击点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线路之上,必须查询一个宽度范围的雷电,一般缺省为1公里。
当查询区域的定位精度比较高,或者区域范围内雷电活动比较多时,可以减小缓冲区半径。
在点查询中,缓冲区是指查询的区域范围。
3.说明:雷电数量信息输出区的雷电数量选项中显示的统计数据,总为当前可视地图区域的雷电数据统计,与点缓冲区查询、拉框矩形查询、线路查询的结果无关。
查询结果在第三个选项卡里面。
4.注意:矩形查询矩形查询中,点击“地图拉矩形框选择边界”按钮,在地图上拉框后,网页提示正在查询,并不是指矩形查询,而是查询当前地图可视区域的雷电活动情况。
必须点击“矩形框查询”才开始查询,查询结果在信息输出区的第三个选项卡中。
5.技巧:关键字搜索在线路缓冲区查询中,当线路比较多时,找到一条线路可能需要长时间操作,为尽快找到某条线路,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
线路名称的4个域中只要有该关键字(词),线路都会出现在搜索结果列表中。
比如:关键词为“安”。
省名为安徽的线路,地区名为吉安的线路,线路名为姜安线的线路,都会出现在线路列表中。
多个关键字(词)搜索以空格分隔。
线路名称中含线路编号的线路可以很快地找到。
直接输入线路编号为关键词。
6.说明:雷电分色在地图区域显示雷击点位置时,雷击点的颜色根据雷电发生的时间而有所不同,每三个小时一个颜色。
在信息输出区雷电数量选项卡中,可以看出每种颜色所代表的发生的时刻。
如:三点之前(不含3点)发生的雷击点,在地图上显示为红色;9点之后(含9点)到12点之前(不含12点)发生的雷击点,显示为蓝色。
在雷电显示中,不同颜色显示不同时段的雷电活动情况,可以看出当前或全天的雷电走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