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振动烈度的研究与分析
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摩托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然而,由于柴油发动机的特殊结构和工作原理,摩托车在运行中常常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乘坐者和周围环境带来不适和干扰。
因此,研究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对于改善车辆的性能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针对柴油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柴油发动机由于其工作原理的不同,与汽油发动机相比具有更高的噪音和振动水平。
需要深入研究柴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的产生机理,包括燃烧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其次,需要研究柴油发动机噪音和振动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
在摩托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噪音和振动会通过多种途径向车身、车架和座椅等部位传播,并最终影响到乘坐者的舒适性。
因此,需要详细研究发动机噪音和振动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途径,确定影响传播的因素,如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合理设计等。
通过优化传播路径和减少传播途径的损耗,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噪音和振动对乘坐者的影响。
此外,应重点研究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
从噪音控制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降噪措施,例如改善燃烧过程、优化排气系统、减少机械传动噪音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隔音材料的应用和结构的优化设计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产生。
从振动控制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减振措施,例如优化发动机的平衡性、改善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主动控制技术,如主动消振技术和主动降噪技术等,来进一步减少噪音和振动。
最后,需要开展实验和测试工作,对所提出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进行验证。
通过在实际摩托车上进行试验和测试,可以评估所提出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和声学仿真等,对发动机噪音和振动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为实际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柴油发电机组检验报告振动小运行平稳

柴油发电机组检验报告振动小运行平稳在柴油发电机组的日常运行中,振动问题一直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根据柴油发电机组的检验结果,对其振动情况进行详细报告。
一、检验背景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常见的备用电源设备,用于电力不稳定或临时断电的情况下提供电力供应。
该机组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因此需要进行振动检验,以确保其运行平稳可靠。
二、检验内容本次振动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发电机组的振动情况,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幅;2. 分析振动情况对发电机组及周围环境的影响;3. 根据振动检测结果,评估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三、检验方法本次振动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法:1. 使用振动传感器对发电机组进行振动数据采集;2. 利用高精度振动分析仪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3.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评估振动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四、检验结果通过对柴油发电机组的振动检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发电机组的振动频率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发现异常情况;2. 振动幅度较小,不会对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3. 检测结果表明,发电机组的运行相对平稳,性能良好。
五、应对措施虽然本次振动检验结果良好,但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组的长期运行稳定,我们还应采取一些措施:1. 定期对发电机组进行振动检测,以及定期的维护和保养;2. 对机组的基础进行加固,以减少振动传递和影响;3. 在使用发电机组时,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振动检验可以得出柴油发电机组的振动小、运行平稳的结论。
然而,为了保持其长期稳定运行,仍需持续关注机组的振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养和维护措施。
这样才能确保发电机组在电力供应时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时降低机组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确保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本次柴油发电机组检验报告关于振动问题的详细内容。
希望该报告能为您提供有关柴油发电机组振动问题的必要信息,并在日常运行中对该问题给予关注和解决。
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的故障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

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的故障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机车运行过程中,柴油机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柴油机附件包括了许多关键零部件,如发电机、转向泵等等。
这些附件的异常振动可能会引发机车性能下降、燃油消耗增加、机车损耗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的故障诊断已有一些研究,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在故障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基本都是传统的振动测量方法,对于复杂和微小的振动信号的识别和分析效果不佳。
而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度,还可以自动化完成故障诊断。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探究新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进行故障诊断,提高故障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信号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
2.研究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实验验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本研究的意义如下:1. 提高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的故障诊断效率和准确度,减少人工检测的工作量和异常情况的漏诊率。
2. 探索新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在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为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收集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2. 特征提取: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取出数据中的有效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
3. 故障诊断模型的设计:根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模型优化方法,构建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模型。
4. 结果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在机车柴油机附件异常振动故障诊断中是否有效。
5. 结论和建议: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对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总结,提出未来改进和应用建议。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因轴系扭转振动而引起的断轴断桨的事故实例,来分析引起轴系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分析扭振主要特性,并提取一些减振和防振的基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轴系扭振危害分析措施在现代船舶机械工程中,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它是引起船舶动力装置故障的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国内外因轴系扭转而引起的断轴断桨的事故也屡见不鲜,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和航运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船舶柴油机组的轴系扭转振动,我国《长江水系钢质船舶建造规范》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简称《钢规》)和也均规定了在设计和制造船舶过程中,必须要向船级社呈报柴油机组的轴系扭转振动测量和计算报告,以此来表明轴系扭转振动的有关测量特性指标均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
1 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现象简介凡具有弹性与惯性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能产生振动现象。
它在机械,建筑,电工,土木等工程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着。
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在许多场合下以谐振的形式出现的,船舶振动按其特点和形式可分为三种,船体振动,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振动,和轴系振动。
船舶柴油机轴系振动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种:扭转振动,纵向振动,横向振动。
柴油机扭转振动主要是由气缸内燃气压力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轴系上各质点围绕轴系的旋转方向来回不停的扭摆,各轴段产生不相同的扭角。
纵向振动主要是由螺旋桨周期性的推力所引起的。
横向振动主要是由转抽的不平衡,如螺旋桨的悬重以及伴流不均匀产生的推力不均匀等的力的合成。
船舶由于振动引起的危害不但可以产生噪音,严重影响旅客和船员休息,还会造成仪器和仪表的损害,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船体裂缝断轴断桨等海损事故,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而在船舶柴油机轴系的三种振动中,产生危害最大的便是扭转振动,因扭转振动而引起的海损事故也最多,因此对扭转振动的研究也最多。
而且当柴油机轴系出现扭转振动时,一般情况下,船上不一定有振动的不适感,因此这种振动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振动形式,一旦出现扭转振动被忽视,往往意味着会发生重大的事故。
柴油机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柴油机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领域对柴油机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柴油机在运行时常常会出现振动,导致机器的损坏、降低效率、噪音等问题。
因此,对柴油机振动的控制需要进行研究。
一直以来,柴油机振动的研究都是基于被动控制,如安装弹簧隔振器等,而半主动控制则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相比传统的被动控制方法,半主动控制更加智能、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运行环境。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基于半主动控制方法,针对柴油机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柴油机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半主动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2.设计适用于柴油机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
3.建立柴油机振动的数学模型,仿真控制效果。
4.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以及与传统被动控制方法的比较。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数学建模、仿真模拟、实验验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具体方法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柴油机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柴油机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
2.建立柴油机振动的数学模型,主要采用传递函数法、状态空间法等方法。
3.基于柴油机振动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测试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效果。
4.结合实验室条件,搭建柴油机振动的实验平台,进行半主动控制和传统被动控制的对比实验。
四、预期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1.建立柴油机振动的数学模型,掌握柴油机振动的规律和特性。
2.设计出适用于柴油机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以及优化方案。
3.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实半主动控制对柴油机振动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被动控制方法。
4.对柴油机振动的控制问题进行探索和优化,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五、研究计划:预计本次研究周期为一年。
具体研究计划如下:第一季度:文献调研、柴油机振动特性分析。
第二季度:建立柴油机振动的数学模型,进行模型分析和仿真模拟。
柴油机振动试验方案

柴油机振动试验方案柴油机振动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了解隔振装置对柴油机的整机振动特性的影响;2、了解排气系统改进前后的振动特性。
二、试验项目根据是否安装隔振装置和进行排气管改进,试验存在四种状态,分别为:1、未安装隔振装置排气管未改进状态;2、未安装隔振装置排气管已改进状态;3、已安装隔振装置排气管未改进状态;4、已安装隔振装置排气管已改进状态;分别在以上四种状态下进行整机振动测试和排气系统的振动测试。
三、试验系统试验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系统构成四、试验设备试验设备联系关系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1、ICP 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结合柴油机实际工作是的特点,选用AD-100T 型传感器,其性能参数如下。
?灵敏度:100m V/g ?频率响应:0.3~15000 Hz ?安装谐振频率:35 kHz ?最大可测加速度:±50 g ?重量:20 gm ?安装螺纹:M5柴油机多通道振动测试仪计算机图2 试验设备连接图2、多通道振动测试仪选用VIB2008型多通道振动测试仪,其性能参数如下。
?采样速度:200kHz ,高速A/D ?高精度分辨率:16-bit模拟输入:8通道ICP 型加速度传感器输入?增益量程:1、2、4、8 ?每通道提供4mA 恒流源输出模式:8通道实时振动加速度值、或8通道加速度峰值检测值?每通道独立的高通、隔直电路,无源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0.16Hz每通道4阶有源Buttworth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1kHz每通道可通过软件设置增益、采样率传感器在线指示,可任意设置触发通道接口方式:并口、USB口输入信号连接方式:BNC电源支持:9~36VDC/4.5W重量:1.3kg随机数据采集操作软件C-DAS:设置试验参数,进行数据存储、回放。
五、测试方案1、测点的布置对于整机振动的测试,按照GB7164-87《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测量方法》规定:至少应取5个测点,上部两点接近机体中间,另外三点取在三个支承位置。
动力设备振动分析与研究(第二部分)

动力设备振动分析与研究项目研究报告(第二部分)编写:秦卫阳审核:任兴民西北工业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2004年11月动力设备振动分析与研究项目理论研究部分根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动力设备振动分析与研究”项目的合作协议,西北工业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对于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轮南油田发电队的6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集成了数据采集、分析、趋势预测、故障分析等方面内容的系统,采用多种方法对燃机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并且形成了界面友好,功能强的软件,便于用户分析、使用。
1.状态监测准则利用测量机器的振动,随时了解和掌握机器的运行状杏,发现异常、预测发展趋势、防止故障等,是机械设备现代化管理最基本的工作。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准则如下:1.保证机器运行状态在设计的范围内监测机器振动位移可以对旋转零件和静上零件之问临近接触状态发出报警;监测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可以保怔力不致于超过极见监测温度可以防止强应丧失和过热损伤等。
2.随时报告运行状态的变化情况和恶化趋势。
虽然振动监测手段不能制上故障发生,但能在故障还处于初期和局部范围时就发现并报告它的存在,以防止恶性事故发生和继发性损伤。
校正或更换有故障的器件所花的费用和时间与为维修由故障而停机或造成大面积损伤所花的费用和时间相比要低得多.3.提供机器状态的准确描述机器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决定机器小修、中修、大修的周期和内容的依据,进而避免对机器下必耍的拆卸而破坏其完整性。
4.故障报譬警告某种故障的临近l特别是报警危及人身利设备安全的恶性事故,是状态监测重耍的目的。
2.分析方法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一套结构复杂的旋转机械,包括压气机、涡轮、齿轮箱、电机等主要部分,测量得到的信号,是在轴承处传感器上得到的,反映了轴承处轴的振动情况。
监测轴承处的振动信号,可以了解整个机器的运行情况。
由于采集的时域信号,很难分析出其中所含的频率成分,以及谐波成分,所以对于采集的时域信号,如位移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必须进行信号处理,才能分析出信号的规律。
柴油机机体振动分析与诊断研究

f q e c o a n ry Mo e tm o jg t ga i tagrh o e p p ro f ̄ n d n ua r u n y d m i e eg. m nu cnu a rde oi m frt r ot n o m e e rl e n e nl t h o i n tokmo e ip tow d o ee egn oio i d a lie t ct n ew r d ls u r a r isl n e s i n a utd ni ai . f r f d i p t n gn f i f o
柴油机机体 振动分析与诊 断研究
赵润鹏 。潘 宏侠 ,潘铭 志 。王 晋
( 中北 大学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 山西 太原 005 ) 30 1 摘要 柴油机运行 时因激振力的作用会产生一定方向和频率的冲击振动,构件 的裂纹或松动 等故障会影响到其响应成分的频率能量特性。针对柴油机运行时的冲击响应振动信号 ,利用小波 分 析快 速进 行信 噪 分 离 ,频 域 范 围 内采 用功 率谱 分析 结 合 小波 包分 解 对各频 段 能量谱 分析 。根 据
a c r i g t e p a d mo n me d man vb ain sg a , s w l a h n e a d d sr u o f c o d n o t e k a me t t o i i r t i l a el s c a g n it b t n o h n f o i o n i i
柴 油机 设计 与制造 Dein&Mauatr f eeE g e s g n f ue Dis ni c o l n
di1 . 66i n17 - 642 1 . . 5 o: 03 9 .s . 10 1.0 0 0 9 s 6 14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进气门变化
在转速1600r/min,供油提前角(标准)18°,喷油 压力(标准)125Mpa,在同一转速下,不同气门间隙下 (进气门改变)测得的振动烈度:
绘制成折线图,横坐标代表进气门间隙(mm),纵 坐标代表振动烈度(mm/s)
进气门变化 22 振动烈度值
振动烈度(mm/s)
21 20 19 18 17 16 0.2 0.35 0.5 0.65 0.8 进气门(mm)
度(mm/s)
不同转速的振动烈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0 1000 1200 1400 1500 1600 1800 2100 转速(r/min)
当转速在1400r/min时,发动机的振动烈度最小,同时也验证了此 转速是发动机的最佳转速
振动烈度(mm/s)
3.发动机振动烈度数据分析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
不同转速 不同气门间隙 不同喷油压力 不同供油提前角
1.不同转速
在不同转速下采集数据,然后计算出每一组转速 下的振动烈度,然后进行等级评价。其中其他因素保 持不变,都为正常状态
将上面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只绘制基于振动能量的振 动烈度,横坐标代表转速(r/min),纵坐标代表振动烈
2.不同气门间隙
在转速800r/min,供油提前角(标准)18°,喷油压
力(标准)125Mpa,在同一转速下不同气门间隙下(排气 门改变)测得的振动烈度
(1)排气门变化
将上面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横坐标代表排气门间隙, 纵坐标代表振动烈度(mm/s),如图:
排气门变化 振动烈度分析 120
振动烈度(mm/s)
供油提前角异常 60
振动烈度(mm/s)
50 40 30 20 1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组
图中有两组数据的振动烈度数值在50mm/s之上,可能是在这一时 刻,测得的数据有误差,除去在那两个点,其他组振动烈度均围绕着 平均值26.5mm/s上下变化,属于在供油提前角异常时的正常值 。
分析:在转速1600r/min保持不变,随着进气门间隙的逐渐增大,发动机 的振动烈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在进气门间隙为0.5mm时的振动 烈度最大 ,从总体上来看,进气门间隙的改变,振动烈度的变化幅度并 不是太大,所以进气门的变化对发动机振动烈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3.不同喷油压力
在2000转每分钟时,标准供油提前角18°,标准 气门间隙进气门0.35mm,排气门0.45mm
Vrms 1 2 t dt m m/ s V T 0
T
由于我们将要分析的信号为离散型信号,所以基 于振动速度的振动烈度的计算公式为:
Vrms
v n
2 1
N
N
2.2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的分析计算
我们以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在简谐激振作用下的振动能 量为基础,分析振动能量
绘制成折线图,横坐标代表喷油压力(Mpa),纵坐 标代表振动烈度(mm/s),如下图 :
喷油压力变化 振动烈度值
25
振动烈度(mm)
20 15 10 5 0 95 105 115 125 135 145 喷油压力(Mpa)
分析:喷油压力达到145Mpa时,振动烈度比其他喷油压力时增大很 多,因此发动机不能再过高的喷油压力下工作 ,否则,机器振动加 大,产生过大的噪声,更有可能使机器产生共振,使机器损坏。
1 2 E mx 0 2 p 2 2 p 2 cos 2(t ) 4
将以上分析过程运用在柴油机振动的分析上,我们都知道
柴油机振动是一个多自由度系统振动,所以我们运用上面
的方法继续分析
压电传感器测得到的振动信号
的振动速度信号为
为
X i (i=1,2,…N),可以求得速度有效值 Vrms 和
3.发动机振动烈度数据分析
分析不同情况下振动烈度 1.正常情况下 2.气门间隙异常 3.喷油压力异常 4.供油提前角异常
1.正常情况下
转速为1500r/min,标准供油提前角,标准气门间 隙,标准喷油压力下的30组数据
为了便于分析与比较,将上面的烈度数据绘制成同一 转速下的振动烈度折线图,横坐标代表组数,纵坐标 代表振动烈度(mm/s)
从图上可以看出它们的振动烈度围绕着平均值20.786mm/s在不断的变化。
4.供油提前角异常
转速1500r/min,供油提前角异常,标准喷油压力,
标准气门间隙的情况下的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
计算33组数据的振动烈度。
将上面数据绘成折线图,横坐标代表组数,纵坐标代 表振动烈度(mm/s),如下图
100 80 60 40 20 0 0.2 0.45 0.55 0.65 排气门间隙mm 0.8 0.95
分析:在转速为800r/min时,振动烈度已经达到90mm/s以上, 此时设备的振动会很大,严重影响机器的性能。随着排气门的增 大,发动机的振动烈度先减小后增大,当排气门0.55mm时,振 动烈度最小,但为C级别,可以短时工作 。
正常情况下振动烈度值
正常情况下的振动烈度
25
振动烈度(mm/s)
25
振动烈度(mm/s)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组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组
转速1500r/min,标准喷油压力,标准供油提前角, 排气门异常下的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计算32组 数据的振动烈度。
将上面数据绘成折线图,横坐标代表组数,纵坐标代 表振动烈度(mm/s),如下图:
排气门异常 35 30 25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组
部分数据的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以及振动位移曲线 图 如下
2.气门间隙异常 (1)进气门异常
转速为1500r/min,标准供油提前角,标准喷油压
力,进气门间隙异常情况下的35组数据
将上面35组数据制成折线图以方便分析,横坐标代表 组,纵坐标代表振动烈度(mm/s)
进气门异常振动烈度
35
振动烈度(mm/s)
振动烈度(mm/s)
3.喷油压力异常
转速1500r/min,喷油压力异常,标准供油提前角,
标准气门间隙的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计算32组
数据的振动烈度。
将上面数据绘成折线图,横坐标代表组数,纵坐标代 表振动烈度(mm/s),如下图
喷油压力异常
30
振动烈度(mm/s)
25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组
图1.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力学模型
根据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模型图列出牛顿方程:
mx 2mpx mp x F0 sin t
'' ' 2
式中:m为物体的质量;x为物体运动位移;系统 固有频率为 p 2 k / m
c c 其中k为弹性系数,系统阻尼比为 2 pm 2 km
解得的通解为:
x Ae
pt
sin(d t )
F0 sin(t ) (k m 2 ) 2 (c) 2
第一项为其齐次方程的通解,即系统有阻尼自由振动, 由于阻尼的存在,自由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消失, 称为瞬态振动。 振动的频率是自由振动频率 d
右边第二项为非齐次方程特解,是与激励力频率相同
30 25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组
分析:相比正常情况下,振动烈度大了一点,说明当发动机异常时,
振动烈度就会增加,从而准确判断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部分数据的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曲线图如下:
(2)排气门异常
分析:在16°到24°之间变化幅度相比其他角度变化比较大,1200r/min 时,供油提前角为24°振动烈度最小,标准供油提前角18°,在 1200r/min下振动烈度呈现了相对比较大的值,可能是数据采集时出现了 误差引起的,也可能是1200r/min的最佳供油提前角是24°
振动烈度(mm/s)
4.总结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有的数据过于偏大,可能说
明了该机器的振动正好达到了它的固有频率点,这样 我们就能够通过简单的数据来评判机器的振动状态,
避免使机器在共振点上工作。
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是一种新的评价设备振 动的方法,在国内外原有的基于振动速度的振动烈度 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完善了计算振动烈度的方法 。
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柴油机振动烈度的研究与分析
柴油机振动烈度的研究与分析
1.研究意义
2.振动烈度的分析与计算
3.发动机振动烈度数据分析
4.总结
1.研究意义
通常,机械振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破坏机械设备的正 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降低其性能,甚至造成机毁 人亡的重大事故 。但是在另一方面,机械振动信号中 包含着反映设备性能好坏的信息,可以用来对设备进
的强迫振动,即以激励频率ω做简谐振动,振幅不随
时间衰减,为系统的稳态运动,即稳态响应。 所以由通解可知,系统的稳态位移响应为:
F0 x(t ) k
sin(t ) (1 r 2 ) 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