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畜禽粪污的沼气工程
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沼气工程技术与模式

Y a n g z h i j i s h u从现阶段我国的奶牛养殖场发展情况来看,因为经济和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有效处理好奶牛养殖场的粪污问题,而此类问题对于奶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沼气工程建立背景新形势下,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治理工程应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目标,以养殖场粪污为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快速率地开发粪水资源,有效地处理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减少并消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经过调研,当前针对规模奶牛场的粪污进行切实有效的清理,具体的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清粪、刮板清粪、水冲清粪、拖拉机铲车清粪、吸粪车清粪等,处理模式主要有“种养一体处理模式”“沼气工程模式”“循环利用模式”“污水纳管模式”和“有机肥模式”,粪污的最终出口能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真正意义上有效实现粪污的还田,充分利用粪污资源,对其进行二次利用。
随着新建的大型规模奶牛场规模和数量的日益增多,在针对粪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沼气工程技术,切实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选择某市的沼气工程的规模奶牛场作为具体的案例,希望能够为切实有效的进行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该奶牛场的基本情况简介该奶牛场占地面积731亩,总建筑面积约70000㎡。
符合防疫要求,建有4个区域:1个生产区、1个办公生活区、1个饲料储藏区(含后勤供应区)和1个粪污处理区。
生产区包括犊牛舍、育成牛及成母牛舍、饲喂棚、产房、挤奶厅。
采用高强度钢结构标准牛舍,自由卧栏;引进国际先进的并列式挤奶机,TMR 采用集中配送饲喂方式。
奶牛常年存栏量5000头,其中成母牛2900头,后备牛2100头。
相对来讲,该奶牛场的奶牛粪污排放量是比较大的,所以要针对巨大的粪污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有效实现二次利用,应用沼气工程模式能够使其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畜牧业大中小规模养殖户沼气处理项目技术方案

畜牧业大中小规模养殖户沼气处理项目技术方案目录目录 ............................................................................................................................................ - 2 - 第一章项目概况................................................................................................................................. - 4 -1.1项目规模 (4)1.2项目必要性 (5)1.3工程范围 (6)1.4编制单位 (6)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思想............................................................................................................. - 9 -2.1设计规范与标准 (9)2.2设计原则 (10)2.3设计思想 (11)2.4设计布局 (11)第三章工艺设计................................................................................................................................ - 13 -3.1工艺设计依据 (13)3.2工艺设计计算 (13)3.2.1 水力滞留时间计算.................................................................................................................. - 13 -3.2.2 进料浓度计算(COD) ......................................................................................................... - 13 -3.2.3 容积有机负荷 ........................................................................................................................ - 14 -3.2.4沼气产气量计算 ..................................................................................................................... - 14 -3.3工艺选择 (15)3.4工艺流程简述 (15)3.5主要工艺设备描述 (18)3.5.1 预处理系统 ............................................................................................................................ - 18 -3.5.2 CSTR厌氧反应系统 ................................................................................................................ - 20 -3.5.3 后处理系统............................................................................................................................ - 23 -3.5.4 沼气净化、贮存、利用及余热系统......................................................................................... - 24 -3.6构筑物及设备清单 (27)第四章效益分析............................................................................................................................... - 28 -4.1社会效益 (28)4.2经济效益 (28)4.2.1运营成本分析.......................................................................................................................... - 28 -4.2.2经济效益评价......................................................................................................................... - 29 -4.2.3静态资金回收期 ..................................................................................................................... - 30 -4.3生态效益 (31)第五章培训 ..................................................................................................................................... - 32 -5.1培训的意义及关键因素 (32)5.1.1 重要性.................................................................................................................................... - 32 -5.1.2关键因素 ................................................................................................................................ - 32 -5.2制定培训计划的结构 (33)5.3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培训 (37)5.4外部培训方式 (37)5.5具体培训方案 (38)5.5.1 理论培训(初级培训)........................................................................................................... - 39 -5.5.2 现场培训 ............................................................................................................................... - 39 - 第六章服务与承诺 ............................................................................................................................ - 41 - 附件1 工艺流程图............................................................................................................................. - 43 - 附件2 构筑物及设备清单 ................................................................................................................ - 43 -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规模根据养殖规模的实际情况分二类:一:小规模养殖户沼气处理项目养殖规模:按日存栏数300头猪计设计参数:均按成年育成猪算,第头猪每天产粪3.5kg,产尿5kg产生粪污:Q1=(3.5kg粪/天.头猪+5kg尿/天.头猪)* 300头=4250 kg粪污/天=4.25m3/天猪舍冲洗:Q2=5m3/天(含场区生活污水及粪污混合物)日处理量:Q d=Q1+Q2=9.25m3/天设计思想:中国的北方地区地处北纬42o至53o53’之间,紧靠西伯利亚冷空气源地,是中国最冷的自然区,冬季温度太低,沼气产量不高,所以控制沼气池内部温度是一个关键的技术。
☆沼气工程技术.pdf

5
研讨 内容
基础知识 厌氧消化工艺 厌氧消化器类型
6
Ⅰ 基础知识
7
1 基础知识
1.1 沼气发酵的生物作用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人工制取沼气的最重 要因素,有了大量的沼气微生物,并使各种 类群的微生物获得基本的生长条件,沼气发 酵原料才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沼气。
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有五大菌群(发酵 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产 甲烷菌)参与活动。
利用(发电、民用、烧锅炉)等设施; 9 沼肥利用系统,包括沼渣、沼液的中转、调蓄、
综合利用或进一步处理的设施。
4
认识与理念
产业链与循环经济
能肥
贸易、运输、
生活、科研等
服务业 ((第第三三产产业业))
能肥
养殖业
粪污
农业
(第一产业)
生物质(粪污)生产 沼气、有机肥
工业 (第二产业)
土地
社会环境 环境友好物(H2O、CO2、N…) 自然环境
18
1 基础知识
(4) 适宜的发酵温度
高度温发酵:50-65 ℃,最适温度为55±2°C ; 中温发酵: 20-45℃,最适温度为35±2°C ; 偏低温发酵:10-20℃; 常温发酵:随自然温度而变化的发酵。
高温段 中温段
常温段
温度对产气率的影响
19
标准化养猪场利用沼气工程处理粪污技术

标 准 化 养 猪 场 利 用 沼 气 工 程 处 理 粪 污 技 术
畜牧养殖业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
同时每年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也逐年增加,如不能妥
善处理,可能成为严重的污染源,制约畜牧业健
康
、
可持续发展。据国际环境保护总局 2002 年对
全国 23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
主要技术和建设模式。目前我国户用沼气主
要有底层出料水压式沼气池
、强回流沼气池、分离
贮气浮罩沼气池、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沼气池、曲流
布料沼气池等池型
。根据地域、气候、环境条件和
各地农业发展的特点,有北方
“四位一体”能源生
态模式与技术,南方“猪一沼一果(蔬)”能源生态
模式与技术,西北
“
少或中止
。
碱度:指消化液中含有能与强酸相作用
的所有物质的含量,主要以重碳酸盐
、碳酸盐、氢
氧化物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可与挥发酸发生反应,
使 pH 值不会有太大变动。
3.1.6
毒性化合物。消毒和防疫药物或者重金属等
物质,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繁殖等。
例如,含有机氯物质毒性很强,常引起产甲烷菌的
养殖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畜禽粪便生
产量约为
19 亿 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2.4 倍,河
南、湖南、江西等地区甚至超过 4 倍。畜禽粪便的
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已达 7 118 万 t,远远超过
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
COD 排放量的总和,已经成
为中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的粪便不但造成
畜禽粪污处理主推技术

畜禽粪污处理主推技术为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现将畜禽粪污处理主推技术如下:一、猪场(一)沼气工程技术沼气工程技术在猪场粪污处理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模式:1.沼气(厌氧)还田模式。
又称农牧结合方式,根据畜禽粪便污水中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农田、果园、菜园、苗木、花卉种植以及牧草地等,实现种养结合。
该方式适用于远离城市、土地宽广、周边有足够农田的养殖场。
2.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
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处理。
主要利用氧化塘的藻菌共生体系的好氧分解氧化(好氧细菌)、厌氧消化(厌氧细菌)和光合作用(藻类和水生植物),土地处理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固定与降解作用,以及人工粪污处理主推技术湿地的植物、微生物作用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净化。
适用于距城市较远、土地宽广、地价较低、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粪污自然生态处理的地区。
3.沼气(厌氧)达标排放模式。
即采用工业化处理污水的模式处理生猪养殖场排放的粪污,该方式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沼气发酵)、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
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来执行。
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地区的规模猪场粪污处理。
采用这种模式的一般为大型规模养殖场。
4.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
主要是沼气发电。
将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产生电能和热能。
具体过程是将畜禽养殖场鲜粪集中收集后,通过上料系统投入厌氧反应器。
畜禽舍冲洗水汇集到集水池后泵入厌氧反应器的前部,在反应器内搅拌装臵作用下,形成高浓度的发酵液。
粪污经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入发电系统进行发电。
说明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特点

说明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特点介绍如下:
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处理的工艺流程是:将收集到的畜禽粪便经过预处理系统进行除臭、除砂操作,得到洁净的粪污,再经过预热即可作为发酵原料连续不断的投入反应容器内进行厌氧消化反应生产沼气。
将发酵罐中储存的沼气通入脱硫塔进行脱硫操作,再经过脱水处理,沼气净化后即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存入高压储气罐和球形双膜气柜,供周边农户炊事燃烧和发电机组燃烧发电。
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处理的特点有:处理量大、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且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规模扩大,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和排放等,这些方法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压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确定:1. 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养分。
2. 利用畜禽粪污产生的沼气,用作能源供应。
3. 减少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三、实施方案:1. 建设沼气池:在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将畜禽粪污进行沼气发酵,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能源供应。
同时,沼渣可以用作有机肥料。
2. 分离固液态粪便:引入固液分离技术,将畜禽粪污进行固液分离。
固态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液态粪便则进一步提取脱水处理,将液体部分用来灌溉农田。
3. 建设粪便处理设施: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包括露天发酵堆肥场和气密发酵设施。
利用这些设施,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4. 推广利用新技术:推广利用高效微生物菌剂和生物组合菌剂等新技术,促进畜禽粪污的快速有效分解,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
四、保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畜禽养殖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视程度。
2. 建立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和粪便处理设施,提供相应的经济补贴和技术支持。
3. 加强监管管理: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养殖场按照规定的处理畜禽粪污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加强对发酵堆肥场和气密发酵设施的运行管理。
五、实施效果评估:建立监测系统,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有机肥料产量、沼气产量和粪便处理效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畜禽粪污可以被高效地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通过推广利用新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效率。
养鸡场沼气工程

二、沼气的资源量和产气量的确定
3、资源量确定 (1)猪粪尿排放量 存栏母猪日排粪量为3.0 kg,排尿量为4.0 kg 存栏商品猪日排粪量为1.5 kg,排尿量为2.0 kg (2)牛粪尿排放量 一头成年奶牛日排粪量为25 kg~30 kg,排尿量为30 kg 一头成年肉牛日排粪量为20 kg,排尿量为25 kg 一头青年牛日排粪量为10 kg,排尿量为10 kg (3)鸡粪排放量 每羽肉鸡日排粪量为: 存栏蛋鸡的日排粪量为: 0.05~0.1 kg/羽· d 0.11 kg/羽· d
有防爆风机把空气输送进外膜与内膜之间
的空间,使外膜保持球体形状并把沼气输 送出去,同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护外膜。 贮气柜可抵抗强风、积雪、冰冻等恶 劣天气的影响,在寒冷地区冬季也能安全 运行。
五、工程案例介绍
北京德青源健康养殖生态园 2 MW沼气发电 工程(2007) 1. 鸡粪资源量:212 t/d,TS 30% 2. 工程规模:3,000 m3厌氧罐×4座。 3. 设计沼气产量:700万m3/年(20,000 m3/d) 4. 设计发电量:1,400万kW· h/年(40,000 kW· d) h/ 5. 年产有机肥:沼肥18万吨,供4万亩果园、 饲料地。 6. 年减排温室气体:80,000 t CO2当量。 7. 为张山营镇新农村180户居民提供沼气。 8. 现该项目已并网发电。
75~80 63~80
40~50
55~65 70~90
210~300
270~450 250~450
60
60 60
三、工艺选择
1、 工艺流程
三、工艺选择
2、发酵工艺
(1)厌氧发酵罐 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高浓度发酵原料:TS 8~12% 有搅拌装置,16转/分钟,每m3装机< 4瓦 发酵原料和微生物完全混合 处理量大,停留时间长,产沼气多 便于启动运行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沼气工程
处理畜禽粪污的沼气工程——以厌氧消化为核心技术,集粪便处理、沼气生产、沼气和沼肥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沼气工程的作用——⑴解决重点区域畜禽粪污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改善项目实施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质量。
⑵替代化石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提高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性有积极作用。
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沼气工程专业制造,沼肥加工与销售,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沼气工程建设内容(一池三建)——“一池”:沼气发酵池(也称厌氧消化器),即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并生产沼气的装置。
“三建”:①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沉砂、调节水质和水量、计量、进料等设施;②沼气利用系统,包括沼气净化、储存、输配和利用(发电、民用、烧锅炉)等设施;③沼肥利用系统,包括沼渣、沼液的中转、调蓄、综合利用或进一步处理的设施。
产业链与循环经济——
Ⅰ基础知识
1.1 沼气发酵的生物作用——沼气发酵微生物是人工制取沼气的最
重要因素,有了大量的沼气微生物,并使各种类群的微生物获得基本的生长条件,沼气发酵原料才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沼气。
沼气
发酵过程中主要有五大菌群(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参与活动。
1.2 沼气发酵的条件——沼气发酵就是培养和积累厌氧消化细菌,使细菌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沼气产量或污水处理效率。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要求的主要条件包括发酵原料、厌氧活性污泥、消化器负荷、发酵温度、pH值、碳氮比、有害物质的控制及均质等。
(1) 发酵原料的种类及其碳、氮配比:发酵原料既是产生沼气的底物,又是沼气发酵细菌赖以生存的养料来源,人畜粪便、污水、好氧剩余污泥、工业有机废水(制药废水、酿酒废水、淀粉废水、有机垃圾、作物秸秆)。
发酵原料的C:N比是指原料中有机碳素与氮素含量的比例关系,因为微生物生长对碳和氮有一定要求,其利用速度是20-30
倍的关系,或者BOD5 :N:P= 200:5:1= 200:5:1为宜。
(2)足够的接种物:厌氧活性污泥使厌氧消化菌与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很强分解有机物能力的凝絮体,颗粒体或附着膜。
接种量一般为发酵液10%‾50%;当采用老沼气池发酵液体作为接种物时,接种量应占总发酵液的30%以上。
(3)严格的厌氧环境:沼气微生物的核心菌群---产甲烷菌是一种厌氧性细菌,对氧特别敏感,生长、发育、繁殖、代谢等生命活动过程都不需要空气。
空气中的氧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因此正常沼气发酵,其发酵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越低越好(不产甲烷阶段
+100~-100mV,产甲烷阶段-150~400mV ,发酵环境处于无氧状态。
(4)适宜的发酵温度:高温发酵:50-65 ℃,最适温度为55±2°C;中温发酵:20-45℃,最适温度为35±2°C;偏低温发酵:10-20℃;常温发酵:随自然温度而变化的发酵。
(5) pH值与碱度:厌氧消化最适宜的pH值为6.8~7.4 ,当pH值6.4以下或7.6以上,都会对厌氧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导致产气减少或中止。
碱度:指消化液中含有能与强酸相作用的所有物质的含量。
主要以重碳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三种形式存在。
这些物质可与挥发酸发生反应,使pH值不会有太大变动。
(6) 毒性化合物:一般情况下,农作物秸秆中不会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但畜禽养殖场和工厂中的有机废水中常含有消毒和防疫的药物或者
重金属等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繁殖等。
例如,有些有机氯毒性很强,常引起产甲烷菌的中毒而使发酵失
败。
1.3 主要调控指标
(1)固体物:总固体(TS)是悬浮固体(SS)和溶解固体(DS)的总和,以单位体积水样在103-105℃蒸发干后残留物的重量表示。
(2)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样中能被化学氧化剂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的数量,以每升水样中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有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3)生化需氧量BOD5:指水样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数表示。
一般都以20℃条件下,培养5天所消耗的氧来表示,记为BOD5。
(4)挥发性有机酸(VFA):是厌氧消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甲烷菌主要利用VFA生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由CO2和H2生成,但CO2和H2的生成也经过高分子有机物形成VFA。
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如乙酸) 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反应器运行中,出水VFA是重要的监控制指标。
(5)pH值:是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og[H+]
(6)碱度:表示水样中能与强酸中的氢离子结合的物质的含量。
包括:强碱、弱碱、弱酸阴离子等。
(7)水力停留时间HRT: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HRT=V/Q。
(8)污泥停留时间SRT:也称为泥龄,SRT=反应器内污泥总量/排出
反应器的污泥量。
(9)微生物停留时间MRT:指从微生物细胞的生成到被置换出消化器的平均时间。
应采取可能的措施,尽可能达到:MRT> SRT > HRT;(10)原料产气率:指单位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的产气量。
原料产气率是衡量原料分解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农村沼气原料产气率的单位通常用“m3/kg(TS)”,原料产气率有理论值、实验值和生产运行值三类。
(11)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分为容积负荷Nv和污泥负荷Ns。
容积负荷Nv:单位反应器,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废水中有机物的量,其单位为kgCOD/m3.d或KgBOD5/m3.d,则计算公式:Nv=QS/ V,式中:进料浓度S (kgCOD/m3或kgBOD5/m3),流量Q(m3/d),反应器有效容积V(m3)。
污泥负荷Ns:反应器的单位重量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废水中有机物的量,其单位为kgCOD/(kg MLSS.d)或KgBOD5/(kg MLSS.d),则计算公式:Ns =QS/ (Vρs),反应器污泥浓度ρs(kgMLSS/m3或kgMLVSS/m3)。
(12)容积产气率:指在一定条件下,厌氧消化器单位容积的产气量,单位:m3/m3.d。
容积产气率是评价厌氧消化器反应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与发酵原料入池量、原料种类、厌氧消化器规模、消化时间、温度等有关。
Ⅱ厌氧消化工艺
⒈生态型——粪便及其污水合流入沼气发酵系统;要求种、养科学规
划、合理匹配建设;沼液首选还田利用。
通用工艺流程——
⑴常用的厌氧反应器:隧道式水压沼气池,或农村户用池的放大或组合;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CSTR),厌氧接触工艺(AC),生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 厌氧塞流式反应器(HCPF)等。
⑵应用条件:①远离城市,土地宽广,有足够农田消纳粪污或沼液的地区,特别适应种植常年需施肥的农作物,如蔬菜、经济类作物等。
②要求养殖场规模不大,冲洗水量少,万头猪场排放的粪污总量控制在40t/d以下。
2.热、电、肥联产型——热、电、肥联产,达到能量高效转化、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沼气工程常年运行的稳定性和财务生存能力。
⑴工艺
⑵技术参数:•进料浓度: TS 6%-12%;•发酵温度:中温或高温;•
装置容积产气率:中温≥0.8m3/m3.d,高温≥2.0m3/m3.d;•有机物去除率:60%-80%;•发电余热利用;⑶优缺点:该模式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处置方法。
污染物基本达到零排放,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
在自然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该是首选方案。
发电余热完全可以满足厌氧消化器的增温保温,不需要外加能源,保证沼气工程常年稳定运行。
充分利用沼气的共生产品(热、电、肥), 增加收入,实现沼气工程的循环经济。
缺点:缺点:需要有大量土地。
处理万头猪场的沼液至少需要1000亩土地消纳,应用受到限制;雨季以及非用肥季节还须考虑沼液的其它出路;系统比较复杂,运行管理要求较高。
⑷应用条件:远离城市,土地宽广,有足够农田消纳粪污或沼液的地区,特别适应种植常年需施肥的农作物,如蔬菜、经济类作物等。
适合养殖场规模大或工业沼气,产气量多,发电上网的项目。
3.能源环保型工艺路线——清、浊分流治理,降低运行成本,寻求低
成本的达标处理技术(湿地、氧化塘、SBR等);⑴粪便及浓污水:鲜粪:粪水=1:0.5~1→高浓度(TS 8-12% )中、高温厌氧消化→高浓度沼肥还田;⑵冲洗水:冲洗粪水(TS1-3% ) →过筛粪水(TS ≤1% ) →常温(UBF/UASB)→深度处理(自然/强制性好氧)
Ⅲ厌氧消化器类型
厌氧消化器(俗称沼气池)是沼气生产的核心装备。
微生物的繁殖、有机物的分解转化、沼气的生成都是在厌氧消化器里进行。
因此消化器的结构与内部设施的配置是沼气工程设计与建造的重点。
☞提倡用简单的技术解决复杂的问题;
☞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应
用新装备等);
☞综合利用模式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工程模式(热电肥联产, 太阳能利用,沼液还田处理等),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