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本论的要点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合集下载
资本论全课件

m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只有资本家在流通中购买到特殊的劳动力商品,并把劳动力投入生产,价值才会增殖。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由满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0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03
04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7)
05
价值实体就是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之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就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价值实体:
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同一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01
02
研究资本发生的条件和资本的实质
这一篇只有一章
第四章 货币的资本化
第二篇 货币的资本化
1、货币的资本化 (1)资本总公式: G-W-G´ 一般商品流通公式: W-G-W 资本总公式与一般商品流通的区别: 形式不同: 运动次序不同 运动起点终点不同 运动媒介不同 内容不同: 运动的内容不同 运动的目的不同 运动的限度不同
等价形式:
等价形式的性质:表现别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等价形式的特点: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01
02
03
04
05
06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1-20)
(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只有资本家在流通中购买到特殊的劳动力商品,并把劳动力投入生产,价值才会增殖。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由满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0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03
04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7)
05
价值实体就是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之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就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价值实体:
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同一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01
02
研究资本发生的条件和资本的实质
这一篇只有一章
第四章 货币的资本化
第二篇 货币的资本化
1、货币的资本化 (1)资本总公式: G-W-G´ 一般商品流通公式: W-G-W 资本总公式与一般商品流通的区别: 形式不同: 运动次序不同 运动起点终点不同 运动媒介不同 内容不同: 运动的内容不同 运动的目的不同 运动的限度不同
等价形式:
等价形式的性质:表现别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等价形式的特点: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01
02
03
04
05
06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1-20)
浅析《资本论》的要点.ppt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三个过程
《资本论》 归结
三条线索
十大理论
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三个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流通过程
分配过程
三条线索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 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 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 争和“两个必然”。
❖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 亡的“灭亡论”,它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主义 的“建设论”。
谢谢大家,再见!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6/272021/6/27Sunday, June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3:08:04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6/272021/6/272021/6/27Jun-2127- 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6/272021/6/272021/6/27Sunday, June 27,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6/27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6月 27日星 期日2021/6/272021/6/272021/6/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6月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6/272021/6/27J une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6/272021/6/272021/6/272021/6/27
《资本论》解读 ppt课件

“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 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 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 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称之 市民社会。 ”
书名的来历
1843年开始系统收集资料,准备写批判资本主 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书名《政治 经济学批判》。六册: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 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枢纽。 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二、行文解读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由四卷20篇(册) 122章组成,共300多万字。
卷序 标 题
中心
篇章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 7篇25章 问题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 3篇21章 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劳动的二重性
☺ 具体的有用劳动&共同的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
商品的价值 ☺ 同一劳动&质与量的差别
☺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建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 ☺ 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 ☺ 解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列问题和建立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支持者:经济资助和理论支持。 继承者:整理出版第二、三卷。 传播者:冲破“沉默”的围墙。 捍卫者:回击对《资本论》的诋毁。
威廉·沃尔弗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 1846-1847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委员。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创建。曾任《共产主义杂志》主编。1848年3月在巴黎成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成员。
2. 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书名的来历
1843年开始系统收集资料,准备写批判资本主 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书名《政治 经济学批判》。六册: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 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枢纽。 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二、行文解读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由四卷20篇(册) 122章组成,共300多万字。
卷序 标 题
中心
篇章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 7篇25章 问题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 3篇21章 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劳动的二重性
☺ 具体的有用劳动&共同的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
商品的价值 ☺ 同一劳动&质与量的差别
☺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建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 ☺ 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 ☺ 解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列问题和建立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支持者:经济资助和理论支持。 继承者:整理出版第二、三卷。 传播者:冲破“沉默”的围墙。 捍卫者:回击对《资本论》的诋毁。
威廉·沃尔弗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 1846-1847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委员。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创建。曾任《共产主义杂志》主编。1848年3月在巴黎成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成员。
2. 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资本论讲稿ppt

二、资本论的创作历程
•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从1843年起到 1883年谢世止,呕心沥血写作《资本论》 花费了40年时间。 •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与读者见面。 •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公诸于世。 • 1905年至1910年,考茨基将第四卷分别整 理出版。
颠沛流离的生活
马克思“ 流亡路线图”
1849年6月由于德国 当局的迫害举家迁 居英国伦敦 1845年2月被法国 政府驱逐出境转到 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8年3月被比利 时驱逐出境转到 法国巴黎 1843年迁居法国巴 黎
二、资本论的创作历程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马克思和恩格斯到 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 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 的工农联盟。
制作: 学号: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一、马克思生平
• • • • • • • •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 犹太藉律师家庭。 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 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 “博士俱乐部”。 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6月,和燕妮结婚。 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参加正义者同盟,将其改组为共产 主义者同盟。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四、《资本论》的方法论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 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 一体。 “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 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 列宁
《资本论》的方法论之一:逻辑
通俗易懂的《资本论》讲义250页PPT

《资本论》第1卷介绍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 产过程,是资本的直接 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 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 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是纯粹的生产过程。
2、中心是剩余价值的生 产问题,分析了剩余价 值的生产前提、生产过 程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本等问题。
二 《资本论》第1卷的结构
四 怎样学习《资本论》
1、掌握精髓思想, 即不僵化教条也不全 盘否定
2、完整准确地把 握基本理论。不强加、 不曲解、不死报、不 误传。
五 《资本论》研究的发展态势
1、《资本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2、《资本论》研究的多维性 3、《资本论》研究的辐射面 4、《资本论》研究的纵深度 5、《资本论》研究的新方法
两千多年是指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是第一个研究价值形式的学 者)算起,到马克思以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把价值形式讲清楚,从而阐明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价值性质
的研究毫无结果,而对比价值形式更复杂和更富有内容的其他性质的研究却取
2、资本论研究对象和任务 5-9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4、预告以后各卷的内容和欢迎科学批评 12-13 讨论内容:1、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2、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3、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不能跳跃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联系以及 必须运用抽象法问题。1-4
二 《资本论》的伟大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 全书:是一部伟大的政 治经济学著作,是一部 光辉的哲学著作,在一 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 著作。
2、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3、是分析当代西方资本
主义的理论基础。
4、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基本理论指导精 髓。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PPT

1.资本主义各阶级的收入及其源泉 2.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关系 3.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谢 谢!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பைடு நூலகம்
(一).平均利润理论 (第1--3篇,1—15章)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3.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5.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五).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及其源泉理论 (第7篇 48—52章)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和 时代价值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政经教研部主任 李廷荣 教授
(一)劳动价值论
(第1篇,1—4章)
1.价值实体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价值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 3.价值形式 货币的起源(简单的价值形式、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 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5.价值实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谢 谢!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பைடு நூலகம்
(一).平均利润理论 (第1--3篇,1—15章)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3.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5.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五).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及其源泉理论 (第7篇 48—52章)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和 时代价值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政经教研部主任 李廷荣 教授
(一)劳动价值论
(第1篇,1—4章)
1.价值实体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价值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 3.价值形式 货币的起源(简单的价值形式、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 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5.价值实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选《资本论》PPT课件

(
唯
物
史 观 ) 政 治 经
政 治 经 济 学
济
学
• 1883年3月,马克思去世。
•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910年,《资本论》第四卷出- 版,考茨基整理
8
• •
1818年,出生 1842年,德国科伦,《莱茵报》主编(1843年3月退出)
• 1、论文普遍出现问题 • (1)论点不清晰 • (2)结构框架缺乏逻辑性(论证) • (3)观点性错误 • 论点、论据、论证
-
44
(三)论文写作建议
• 2、怎么写 • (1)别人都怎么说? • (2)你的创新点?(两三句话表达清楚) • (3)怎么论证具有说服力?
• 注意事项: • (1)选题要小 • (2)看相关权威书籍和文章
-
12
二、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
13
二、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
14
二、主要内容
• 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 • 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 • 第三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 第四册:剩余价值理论。
-
15
“……长不处论,我即二的它著、们作是有主一什要个么艺缺内术点的容,整它体们。却”有一个
(
唯
物
史 观 ) 政 治 经
政 治 经 济 学
济
学
• 1883年3月,马克思去世。
•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910年,《资本论》第四卷出- 版,考茨基整理
《资本论》讲稿PPT课件

9
厦
先门
生大
从学
北师
京生
开欢
会迎
回王
校亚
南
10
郭大力教员自存的1938年版《资本论》
11
12
13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与《资本论》写作简介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引发的思考
14
一、马克思 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 源与《资本论》简介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0
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
从商品入手—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价值—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呈现出的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 力来代替。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全集》23卷、8、7
28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剥削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表面现象: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 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 租; 劳动者(工人)— 工资。
本质上: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
所有矛盾都包含在“细胞”—商品形态中
商品拜物教
38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 规律。主要要求、
作用形式、作用 条件、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
39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厦
先门
生大
从学
北师
京生
开欢
会迎
回王
校亚
南
10
郭大力教员自存的1938年版《资本论》
11
12
13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与《资本论》写作简介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引发的思考
14
一、马克思 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 源与《资本论》简介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0
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
从商品入手—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价值—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呈现出的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 力来代替。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全集》23卷、8、7
28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剥削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表面现象: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 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 租; 劳动者(工人)— 工资。
本质上: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
所有矛盾都包含在“细胞”—商品形态中
商品拜物教
38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 规律。主要要求、
作用形式、作用 条件、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
39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理论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理论
商品交换产生的条件 商品的特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性 价值规律 货币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 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在金属货币流通 的条件下,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 币,其中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最为关键。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三个过程
《资本论》 归结
三条线索
十大理论
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三个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流通过程
分配过程
三条线索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 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 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 争和“两个必然”。
第七篇 资本积累理论的 主要内容
第七篇 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 本 积 累 的 历 史 趋 势
资 本 积 累 的 一 般 规 律
扩 大 资 本 积 累 的 途 径
资 本 积 累 的 源 泉 和
资 本 主 义 再 生 产
的 本 质
二、《资本论》 第二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概述
标题:资本的流通过程。 内容为三篇: 第一篇资本循环理论; 第二篇周转理论; 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即产 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十大原理
? 一卷: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生产 论、资本积累论;
? 二卷:循环周转论、社会总资本再 生产论;
? 三卷:产业利润论、商业利润论、 借贷利息论、地租论、总论。
一个结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学习《资本论》 的现实意义
学习《资本论》现实意义
? 《资本论》揭示的基本原理,不仅对正确分 析、对待当代资本主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建 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社会总资本的扩 大再生产,是一部分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生产在规模扩大的条 件下重复进行。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1、资本积累的两个条件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资本论》 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概述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值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 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二 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共七篇。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 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013年八大经济热点事件 中国大妈炒 金榜上有名…
无言的结局…
第二篇-第六篇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
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主义工资 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循环周转理论概述
研究了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阐明了 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循环的条 件、周转的方式以及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 生产的影响,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客观 规律。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一阶段 (购)
货币资本
第二阶段 (产)
生产资本
空 间并存、时间继起
第三阶段 (销)
商品资本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从宏观的角度研 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和流通,从而揭示社 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和按比例发展规律。
社会总资本理论
社会总资本是全 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是社会资本的各个独 立部分运动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 再生产,叫简单再生产。 虽然简单再生产不是人类 社会再生产的典型形式, 但它却包含了再生产的基 本规律。
?第一部分:《资本论》 的理论要点
?第二部分:学习《资本 论》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 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 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济的
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 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的剩余 价值生产理论。 3、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考察, 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立了马克思 的资本积累理论。
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 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 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马克思按照地租 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 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前 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 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 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第七篇 总论
浅 析 的《 要资 点本 论 》
背景
马克思为写作这本书用 了整整20年的时间。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 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
第二三四卷在他1883年 逝世以后由恩格斯整理 出版。
知识架构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七篇)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篇)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七篇)
目录
?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 亡的“灭亡论”,它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主义 的“建设论”。
谢谢大家,再见!
第五篇 借贷资本理论概述
该篇讲述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其中 心是揭示借贷资本是如何参与对剩余价值 的瓜分的。
第六篇 地租理论概述
? 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地租的 不同形式、形成条件以及产生原因, 说明了超额利润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主 义地租,土地所有者是如何参与剩余 价值瓜分的,从而揭示了这一领域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