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 (武科大) 图文并茂

合集下载

磁共振诊断学---肝脏部分-肝脏血管瘤及胆管细胞癌ppt课件

磁共振诊断学---肝脏部分-肝脏血管瘤及胆管细胞癌ppt课件
fnhfnhmrifnht1t2t2t1t2mri明显均匀强化重要征象中心瘢痕无明mrispiokupfferkupffermrit1t2t2t2mr组织结构t1wit2wigddtpa脓肿壁略低略低强化脓肿周围水肿脓肿周围肝实质略低略高强化脓肿内分隔略低略低强化hccfnh疾病t1wit2wi包膜中心瘢gddtpahcct2wi呈高信号中心开花征象hcc疾病t1wit2wi包膜重t2wigddtpahcc多数有信号降mri部位长度cm管径cm扩张mm253503肝总管34050610胆囊管340203胆总管78050610mr肝内远端胆管不扩张与梗阻性胆管扩张鉴别mr型胆总管囊肿容易恶变
胆囊癌病理
腺癌最多见: 浸润型:最常见,胆囊壁的局限性 不规则增厚,晚期可使胆囊完全 闭塞 乳头型:约占 20% ,肿瘤向腔内生 长,形成菜花样肿物 粘液型:少见,呈广泛浸润生长
胆囊癌MR表现
胆囊壁增厚 胆囊内见 T1WI 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的实质性肿块 T2WI 上肿块周围的肝实质出现不规则 高信号带,提示肿瘤侵犯肝脏 淋巴结转移和胆道扩张 增强检查强化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由于胆囊癌大多并发结石。
肝脏疾病的鉴别(HCC与血管瘤)
GdDTPA HCC 低,不 高,不 多数有 信号降 快进快 均 均 低 出 血管瘤 低 明显高 无 信号高 早进晚 出 疾病 包膜 重T2WI T1WI T2WI
胆系MRI表现
胆系解剖
肝胆管和胆囊的解剖
部位 长度(cm) 管径(cm) 2.5-3.5 0.3 扩张 (mm)
肝脓肿MR表现
组织结构 脓腔 脓肿壁 脓肿周围水肿
脓肿周围肝实质 脓肿内分隔
T1WI 低 略低 低
略低 略低
T2WI 高 略低 高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据日本肝癌研究组提出的形态学分类系统,胆管癌可 分为肿块型、管周浸润型、胆管内生长型。
• 好发于肝左叶,引起肝段或肝叶萎缩。 • CT:稍低密度,界不清,不规则分叶状;病灶内及周围
胆管扩张,部分肿块内见低密度的囊变坏死区,少数病灶 内高密度;肝脏包膜凹陷、皱缩。 • 增强:动脉早期周边环形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 出现延迟强化,造影剂逐渐向中央填充。 • 门静脉瘤栓少见,淋巴结转移多见。 • 灶周异常灌注;灶周卫星病灶。
• 主要由恶性肿瘤细胞、纤维组织、凝固性坏死和粘蛋白构成。 • 中央区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恶性肿瘤细胞分布较稀疏,可出现局
部钙化;而恶性肿瘤细胞大量存在于病灶的外周部(CT早期环形强 化的病理基础是恶性肿瘤细胞)。 • 腔内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多数乳头状腺癌因不含丰富的纤维组织,因此不产生延 迟强化。 • 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 • 大多数可见多少不等的粘液成分。
快出”;常有血管侵犯(癌栓形成)。 • 瘤周充血、肝门淋巴结肿大,区域内胆管扩张少见。
• 临床发热、白细胞增高病史。 • 环形强化,常可见双环或三环征。 • 多脓腔、分隔强化。 • 晕征。
• 多见于30-60岁女性。 • CT为低密度,MRI T2WI见“灯泡征”,边界清楚,无
包膜。 • 动态增强呈“早出晚归”强化。
• 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少数肿瘤在TlWI上可见斑 点状、片状高信号影;T2WI上混杂高或稍高信号,部 分中心可见局灶性星芒状、条状或片状低信号。
• DWI周边高信号。
女,79岁,发热,畏冷,腹痛5天。
• 狭窄的边缘不规则、不对称缩小胆管,增强强化,淋 巴结肿大和导管周围软组织病变,提示恶性狭窄。
• 原发肿瘤病史,老年人多见。 • 少数肝转移癌病灶内可出现钙化,其特点为钙化密度

胆管癌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胆管癌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胆管癌的病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综合症,如家族性肠息肉症,可能 增加胆管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在胆管癌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胆管癌的病因是什么? 环境因素
接触某些化学品(如氯仿)或有害物质可能 增加胆管癌的风险。
环境污染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发病率。
胆管癌的症状有哪些?
胆管癌的症状有哪些?
肿瘤标志物CA19-9的升高可能提示胆管癌。
但该标志物也可能在其他疾病中升高,因此 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化疗与放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化疗和放疗可以作为辅助 治疗。
肝外胆管癌通常发生在胆管的远端,而肝内胆管 癌则发生在肝脏内部。
什么是胆管癌?
发病率
胆管癌相对较少见,但其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逐年 上升。
尤其在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胆管癌的发病率较 高。
Hale Waihona Puke 胆管癌的病因是什么?胆管癌的病因是什么?
已知危险因素
长期胆管炎、肝硬化、胆石症等都是胆管癌 的危险因素。
这些疾病会引起胆管的慢性刺激,增加癌变 的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如何诊断胆管癌?
如何诊断胆管癌?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胆管的形态和是 否有肿瘤存在。
如何诊断胆管癌? 内镜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以直接观察 胆管,并取活检。
活检是确诊胆管癌的金标准。
如何诊断胆管癌? 血液检查

肝细胞癌ppt课件

肝细胞癌ppt课件
• ××,男,56岁。主诉:右上腹疼痛伴体 重下降一月,加重一周。
• 患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 为持续性钝痛,伴恶心、食欲不振,无肩 背部放射痛,病程中无反酸、发热、呕吐、 腹胀、腹泻等。一个月来体重下降约“10 余斤”。 既往有“乙肝”病史十余年,平 时未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B超,无血吸虫 疫水接触史,否认有心脏病史,无手术及 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抽烟10年, 20支/日左右,不饮酒。
1
• 体格检查结果 :T 37.4℃,P 80次/分, R 18次/分,Bp 110/80mmHg。自 动体位,神志清楚,面色灰暗,巩膜 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右上胸见一枚 直径约0.8cm的蜘蛛痣,颈静脉不怒 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7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 肋下2cm,质软,无触痛,移动性浊 音(十)。双下肢不肿。
19
正常肝脏镜下
20
21
梁索型
22
23
24
25
纤维板层癌
26
27
28
29
三.转移途径 1. 血行转移 肝内最常见
侵犯门静脉分支→多发转移 癌栓阻塞主干→门静脉高压
顽固性腹水 肝外: 肺、肾上腺、骨、肾、脑
30
2. 淋巴转移 肝门 主动脉旁 锁 骨上
3. 种植转移 血性腹水
31
熟悉:肝癌的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肝癌的病因。
4
• 原发性肝癌
•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昆明医科大学

贾宝龙
5
–.概述
1 .概念: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 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 的恶性肿瘤。

胆管癌PPT课件

胆管癌PPT课件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疫苗 可以激发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 击能力。
胆管癌的个性化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的靶向药 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VS
个体化化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病理特征和临床 特征,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以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05
下使用。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 种治疗手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 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常
用的药物有PD-1抑制剂等。
放射治疗
放疗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胆管癌的辅助 治疗或姑息治疗,对于无法手术 的患者可以提高生存质量。
放疗联合化疗
放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其他治疗手段
诊断
胆管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以发现肿瘤 并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 学诊断,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02
胆管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胆管癌的主要手段,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分期,可以选择不 同的手术方式,如肝外胆管切除、肝 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
控制慢性胆管疾病
积极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等慢性胆管疾病,预防胆管癌的发生。
护理方法
01
02
03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 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缓解患者的疼痛。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 持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某些基因的突变有关,如KRAS、BRAF、TP53等。这些基因的 突变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从而引发胆管癌。

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的CT鉴别PPT课件

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的CT鉴别PPT课件

分隔状强化:又称为簇状征、花瓣征、蜂窝征等。 多出现在动脉期、门脉期,呈多房或蜂窝状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病灶内间隔可有强化。有文献报道CT检查患 者肝脏发现簇状征和坏死区出现气-液平面,可作为肝 脓肿诊断的重要线索。 对于肝脓肿内出现的强化程度不均匀的细索条状间隔影, 多为肉芽组织或残存的尚未坏死的炎性充血肝组织形成。
平扫一般均呈低密度影,少部分呈等密度,边缘不 清晰,病灶多为单发。
增强后病灶边缘囊壁均可环状的强化,形成靶征。
两者均有灌注异常,正常或相对正常肝实质在动态 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强化,其密度高于周围其他肝 实质,到门脉期略高于周围其他肝实质,延迟期该 区域的密度与周围其他肝实质相同或相近。
肝被膜回缩征: 病灶区的局部肝被膜呈局限性凹陷。有研究认为该
征象仅出现于恶性肿瘤,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良性 病变也会出现此征。 其病理基础为肿瘤内纤维组织丰富,肿瘤呈浸润性 生长,富含纤维间质,造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膜回缩。
囊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CT征象有相似之处。 靶征、分隔状强化征、边缘环形强化完整征及肿块
缩小征提示肝脓肿的可能性大。 边缘环形强化不完整征、向心性延迟强化征及肝被
膜回缩征提示囊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可能性大 单个征象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在鉴别诊断中应结合多个征象综合分析更有利于得 出正确诊断结论。
肝脓肿边缘增强征的病理基础有3种:脓肿破坏灶 周围的肉芽血管生成;肝动脉、门静脉异常通道形 成;脓肿生长迅速,挤压周围肝细胞,使周围肝细 胞密度增高。
囊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基础是肿瘤周围部分血 供相对丰富,有大量的肿瘤细胞和少数纤维组织。
当肝脓肿与囊性肝内胆管细胞癌都表现为边缘环形 强化时,对环形是否完整的观察和评价在两者的鉴 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肝胆正常组织与肝癌胆管癌组织切片彩色图谱大全

肝胆正常组织与肝癌胆管癌组织切片彩色图谱大全

肝胆正常组织与肝癌胆管癌组织切片彩色图谱大全肝小叶( hepatic lobule)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 人的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很少,相邻肝小叶常连成-片,分界不清(图15-7,图15-8)。

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 central vein) ,周園是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门管区:位相邻肝小叶间,为三角形或椭圆形结缔组织小区,内含伴行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有时在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一条单独的静脉即小叶下静脉。

小叶间胆管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围成。

图13-10肝门管区图示壁厚腔小的是小叶间动脉(※)、壁薄腔大的是小叶间静脉(★),单层立方上皮构成,核深蓝色圆形的是小叶间胆管(↑)。

天马波波胆小管( bile canaliculus) 是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

靠近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膜形成由紧密连接、桥粒等组成的连接复合体,可封闭胆小管周围的细胞间隙,防止胆汁外溢至细胞间或窦周隙。

当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胆道堵塞而内压增大时,胆小管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则溢人窦周隙,继而进人肝血窦,导致机体出现黄疸。

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 portal area) , 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 ~4个门管区。

门管区内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小叶间静脉是门静脉的分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管壁薄;小叶间动脉是肝动脉的分支,管腔小,管壁相对较厚。

小叶间胆管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它们向肝门方向汇集,最后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在非门管区的小叶间结缔组织中,还有单独走行的小叶下静脉,由中央静脉汇集形成,它们在肝门部汇集为肝静脉。

胆小管胆囊分底、体、颈三部分,颈部连胆囊管。

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黏膜有许多高而分支的皱襞突人腔内。

胆囊收缩排空时,皱襞高大而分支;胆囊充盈扩张时,皱襞减少变矮。

胆管癌PPT学习课件PPT课件

胆管癌PPT学习课件PPT课件

➢未分化癌(少见):癌细胞在胆管内弥漫浸润,常常侵犯胆管 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
❖鳞癌
❖类癌
少见
❖肉瘤
第7页/共43页
转移途径
• 上段胆管癌
❖ 直接浸润
肝实质
❖ 沿胆管周围淋巴、血管和神经周围间隙
肝内/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扩散;
❖ 沿粘膜内
向上下段浸润
❖ 晚期:肝内转移、腹膜种植、肺脑肾骨等远处转移
第8页/共43页
B超
• 首选检查方法 • 表现 ➢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胆管下段或中段癌伴肝外胆管明显扩张及胆
囊肿大、肝门胆管癌则见胆囊空虚、肝外胆 管不扩张 ➢晚期病例于胆管上、中、下段癌肿,分别于 肝门区、胆管中段或胆管下段可见低回声团 块影,少数胆管癌可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 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动 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第程25页度/共;43页
第20页/共43页
体征
• 胆管下段癌肿 ➢ 肝脏呈一致性肿大,伴有胆囊肿大,无痛性黄疸为主要症状 • 胆管中段的癌肿 ➢ 体征同上 ➢ 胆囊管常被肿瘤侵犯而阻塞,胆囊肿大并充满白胆汁,称为胆囊积水
第21页/共43页
体征
•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肝总管/汇合部肿瘤 ➢ 肝脏呈一致性肿大,深度黄疸但胆囊空虚--肝门胆管癌特征 ➢ 侵犯胆囊管--胆囊肿大积液
cAl9-9

cA50

CA242

敏感性、特异性低

临床应用受限
第32页/共43页
鉴别诊断
• 胆管炎性狭窄、畸形、结核、术中未被发觉的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征、胰腺结核、胰腺癌、慢性胰腺炎、 肝癌胆管癌栓、肝癌累及肝门胆管、肝门部转移性癌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脓肿
病史:肝脓肿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对感染的抵抗 力减弱者、糖尿病及体内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下降
临床出现发热、畏寒、肝区疼痛以及白细胞数升 高,而 值阴性等临床指标
血行转移较少而淋巴道转移多见
辅助检查
生化检查 肿瘤标记物 超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穿刺活检
生化检查
碱性磷酸酶() 和谷丙转氨酶() 轻度升 高, 肿瘤晚期可出现胆汁淤积的特征( 如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 酶增高) ,但均无特异性,对诊断的帮助 不大 可有中度贫血、白细胞升高
肝细胞肝癌是指肝细胞表达了癌基因, 由正常的肝细胞变成了癌细胞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发病相关因素包括:囊性胆管疾病、肝内胆管结 石、硬化性胆管炎、慢性寄生虫感染、先天 性胆道闭锁等,可能与胆管的慢性炎症有关
与肝细胞癌不同:多无乙肝病史 阳性率低,肝功 较好,不合并肝硬化
病理特点
目前根据日本肝癌研究会(
缺点:术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可能引起出血 、胆汁性腹膜炎、休克、感染、肿瘤针道转 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故多不主张
诊断
临床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无 高危人群和特异性临床表现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下列情况出现考虑此诊断:
超、 检查提示肝内占位,并伴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 扩张,肿瘤血供不丰富,可合并肝门淋巴结、腹膜 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少见
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达 ~。本病由于 缺少血供,在彩色多普勒 超声中多呈乏血性表现
是 检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 在螺旋 双 期动态扫描中有特征性表现,因而对的检出 和定性都有很大帮助
平扫肿瘤多数表现为肝内单发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于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强
化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出现环状或索条状强化等 静脉期进一步强化 延迟扫描期持续强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逐渐
充填式强化,强化范围逐渐增大,最后病灶强化密 度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 三期增强表现为“慢进慢出”特点 肝包膜回缩征
图 肝左叶低密度肿块,边缘示散在更低密度阴影,肿块边缘模糊图 动脉期 病灶呈结节状及网格样强化 图静脉期结节状及网格样强化更加明显,邻近肝 内胆管扩张 图 肝左叶及右前叶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边缘尚清晰,肿块前外侧 肝内胆管扩张 图静脉期病灶内呈线条样强化图 延迟 病灶仍持续强化且强 化范围增大
肿瘤标记物
尚未发现一种特异性很高的肿瘤标志物:
血清 值常为阴性 升高较常见,可占 血清升高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当 >μ (正常值< μ ) 时,诊断敏感 性为 ,特异性为

为诊断 首选。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源自患者痛苦 小、经济的特点。 包块多显示回声稍高且杂乱 不均,边界不清不规则增厚的声影,可见管状结构 被挤压到周边为特征
组织学上,为具有丰富纤维基质的未分化或分化很差 的腺癌,与其他腺癌(如大肠癌肝转移、胆管硬化型 肝癌)鉴别较为困难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岁,小于岁发病者罕见,男性稍 多于女性,但无明显优势
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不适、疲劳、消 化不良等非特异症状,晚期可出现腹痛、体 重下降、腹部包块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感染时,常有腹痛、 发热和黄疸,检查发现肝脏肿大、上腹部肿块 等
在显示小的肝转移灶、淋巴结转移及肿块侵 犯门静脉有一定的优势
可显示出肿瘤以上的胆管,狭窄呈不规则型 或 字型狭窄,或发现扩张的肝内胆管腔内息 肉样充盈缺损,表面不规则;同时,还可获得细 胞学检查标本
浸润生长的 不易诊断,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 ) 可显示正确的扩散程度
肝穿刺活检
在超和检查的基础上,对可疑的病例及时行 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诊断 手段,能帮助在术前明确诊断
.动脉期显示肝右叶类圆形肿块周边呈环状强 化(箭),中心呈片状强化;.门静脉期显示肿 瘤中心呈高密度强化
图 增强显示左肝外叶肿块,边缘明显增强。 图 肝左叶外侧殷肿块延迟增强,其远侧胆管扩张。
可很好地观察肝实质、胆管树和血管结构的 异常。肝内局部异常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晰, 在加权像上显示低密度肿块,在 加权像上显 示高密度肿块,前者并可显示大血管与肿瘤间 的解剖关系
)分类,
依据肿瘤大体表现可分为三型:肿块型、管
周浸润型和管内型。其中肿块型最多见,管
内型外科手术切除后预后好于其他类型
病理特点
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常较大,直径~,质地较硬,坏死、 出血范围小且少见,囊性变罕见,可有卫星灶
这些表现与典型的肝细胞癌的大体表现(质地较软,中 心常伴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有所不同
病史简介
患者 男 岁 入院时间年月日 主诉:右上腹痛半年余 主要阳性体征:肝缘位于右肋下横指 门诊彩超:肝左叶实质性占位灶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 ,血红蛋白 生化 碱性磷酸酶 ,白蛋白 谷氨酰转肽酶 肿瘤标记物 甲胎蛋白 >,
诊断: 原发性肝癌? 肝血管瘤? 胆管细胞癌?
较少合并肝硬化,多合并结石与化脓性感染,而肝功能 尚好
、、碱性磷酸酶、胆红素、γ—、胆汁酸可升高
、 阳性率不高
鉴别诊断
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肝脓肿 肝转移瘤
肝细胞癌( )
大多有肝炎、肝硬化病史 常呈阳性 一般质地较软,病灶中央可出血、坏死、囊变,周围肝
包膜常表现外凸,很少合并胆管扩张,常伴门脉癌栓。 肝内胆管细胞癌,质地较硬,常合并胆管结石及胆管扩 张,周围肝包膜常内陷,易包绕门脉血管,不直接侵犯 至管腔内 表现为肝表面波浪状、结节状,向外突出,而无肝包膜 回缩征;病灶内密度不均,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及 囊变;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型。肿块周围胆管扩 张少见 较更易肝门淋巴结转移, 更易侵犯肝静脉系统
定义
肝内胆管细胞癌指发生在包括二级胆 管在内的末梢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癌, 约占胆管细胞癌的。在原发性肝脏恶性 肿瘤中占
胆管细胞癌是指发生于肝内胆管(即左 、右肝管第级肝内分支以上)的癌肿, 属原发性肝癌的一种 ,根据其发生部位 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胆管癌)及肝 门部胆管癌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 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