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物质能源
生物能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能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并保护环境,生物能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一、什么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指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来源的能源。
这些生物资源包括植物、树木、微生物和废弃物等。
生物能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
比如,生物质能源就是从生物质中提取出来的能源。
生物质是指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以及各种有机废弃物,如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
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形式包括木材、秸秆、甘蔗渣、柴油、生物柴油、生物气等。
二、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1. 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是其最大的优点。
由于生物质不断地生长和更新,所以生物质能源不会像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那样资源枯竭。
而且生物质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和污染。
2. 推广空间大生物质能源是可以广泛应用的。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同时也可以替代木材、秸秆等传统的固体燃料。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可以作为生活燃料使用。
因此,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空间十分大。
3. 市场前景广泛由于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其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市场比较小,但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生物质能源市场未来的潜力是巨大的。
三、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措施。
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推动国内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技术进步我国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已经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将会逐渐降低,这将为生物质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3. 产业链完善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
从生物质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利用,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
随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质材料作为原料,通过化学或生物反应转化为可用能源的过程。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原料采集、预处理、转化和利用。
一、原料采集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采集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农畜禽粪便和沼气池沼液等。
这些原料可以通过农田、林地、畜禽养殖场和沼气工厂等地采集得到。
采集原料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可再生及清洁资源,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二、预处理预处理是生物质能源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原料的可转化性和能源产率。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力学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力学处理包括研磨、切碎和压榨等,以增加原料的比表面积和利用率;化学处理包括酸碱处理、脱硫和脱氮等,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三、转化生物质能源的转化主要分为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两种方式。
1. 热化学转化热化学转化是指利用高温和压力条件下,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
常见的热化学转化方式有气化、燃烧和裂解等。
- 气化:将生物质原料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发电、制造液体燃料等。
- 燃烧:将生物质原料以固体形式直接燃烧释放热能,用于供热或发电。
- 裂解:将生物质原料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裂解为液体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2. 生物化学转化生物化学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和酶等生物催化剂,通过发酵、发酵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生物燃料或化学品。
常见的生物化学转化方式有生物乙醇发酵、生物柴油生产和生物气体发酵等。
- 生物乙醇发酵:利用酿酒酵母将植物纤维素等转化为乙醇,可用作燃料或化学原料。
- 生物柴油生产:利用微生物或酶将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可替代传统石油柴油。
- 生物气体发酵:利用厌氧菌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可用于发电、供热和燃料等。
四、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多样,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制冷、照明和交通等领域。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样的应用领域。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由生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有机废水等有机物质。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质,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后,能够成为宝贵的能源。
先来说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生物质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这与有限的化石能源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等的不断优化,提高了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能源生产方面,生物质可以通过直接燃烧发电,为工厂、学校、医院等提供电力。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生物质资源利用。
生物质气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然后用于发电、供热或作为燃料用于工业生产。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植物油或动物脂肪进行化学处理,可以生产出与传统柴油性能相似的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可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
乙醇燃料可以与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传统汽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乙醇汽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村环保在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农村环保在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一、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在农村地区,环保问题同样备受关注,特别是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着燃煤、生活垃圾堆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二、生物质能源的特点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生产的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等特点。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包括秸秆、木屑、畜禽粪便等,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三、生物质能源的种类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化气、生物质液化醇等多种形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取暖、厨房用热、电力供应等方面。
四、农村环保问题农村地区的环保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垃圾处理、农作物秸秆处理、水污染等方面,环保压力较大。
五、生物质能源在环保中的作用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环保型能源,其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
通过推广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六、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并逐步推广应用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化气等新能源产品。
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开发生物质能源。
七、生物质能源的优势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资源更丰富、更环保、更经济。
在农村地区,发展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解决能源需求问题,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八、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生物质能源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农村环保工作也将得到更好的开展。
九、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农村环保工作不仅关乎农民的生产生活,也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生物质能源的挑战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够、市场体系不完善等。
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能源,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基石。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生物质材料的加工和转化所获得的能源。
这些生物质材料来源广泛,包括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林业废弃物(如树枝、木屑等)、城市有机垃圾以及能源作物(如甘蔗、玉米等)。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是可再生的。
只要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生物质材料就能够不断产生,为能源供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这与化石能源那种有限且不可再生的特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过程通常相对环保。
在其转化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少。
例如,生物质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相当于其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了碳的相对平衡。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分布较为广泛。
不像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集中在特定地区,生物质材料在世界各地都有一定的分布,这有助于降低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风险,提高能源安全。
在未来,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多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关键。
当前,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在制取生物燃料方面的效率还有提升空间;热化学转化技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物质量方面也面临挑战。
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有望看到更加高效、经济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的出现。
其二,多联产将成为主流发展模式。
未来的生物质能源利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能源产品,而是朝着多联产的方向发展。
通过综合利用生物质资源,可以同时生产电能、热能、生物燃料以及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这种多联产模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增加了经济效益,使得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更具吸引力。
其三,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将日益紧密。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而生物质能源具有一定的可储存性和调峰能力。
发展生物质能的意义

发展生物质能的意义
发展生物质能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业是生物质能源的主要
来源之一,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可以为农村开辟秸秆发电、
燃料乙醇等新兴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2.缓解能源短缺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
日益严重,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缓解资
源与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
略意义。
3.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物质产业可以使这些
有机“废弃物”和“污染源”在无害化和资源化过程中,转化生产出
高端绿色能源与材料,为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开辟一片新天地。
4.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发展生物质能需要依托先
进的生物技术,这可以推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进步。
5.推进节能减排: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居于世
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生物质替代燃料具有无污染、可再生
等显著特点。
据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
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本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
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燃料消耗的40%以上。
随着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利用
生物质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总的来说,发展生物质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利用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利用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利用植物生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资源、分布广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形式。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利用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下面将探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利用。
1.生物质能源的定义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细菌等生物体的能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燃料或电力。
生物质能源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然后可以将这些植物利用为能源。
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木材、秸秆、废弃物和生物重骨料等,是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
2.生物质能源的生产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主要通过生物质能源生产设备进行,这些设备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或电力。
生物质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发酵、生物气化和生物液化等。
生物发酵是将生物质放入发酵罐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生物气或生物酒精等。
生物气化是将生物质放入气化炉中,通过高温反应产生生物气体。
生物液化是通过液化剂将生物质转化为液态燃料。
3.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工业生产等方面。
生物质发电是将生物质燃烧发电,从而可以为城市或农村提供电力。
生物质供热是将生物质燃烧供热,可以取代传统的煤炭供热。
生物质能源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例如生物柴油、生物酒精等。
4.生物质能源的优点生物质能源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是资源广泛。
生物质能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利用树木、秸秆、废弃物等,资源充裕。
其次是环保性强,生物质能源的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没有污染。
再次是可再生性好,生物质能源可以不断地更新,永续利用。
最后是具有经济性,生物质能源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减少能源开支。
5.生物质能源的挑战尽管生物质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其次是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需要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
再次是生物质能源的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需要降低运输和储存的成本。
生物质能源实现循环利用资源

生物质能源实现循环利用资源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逐渐加剧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不断增加,全球能源供应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源的实现和循环利用资源的相关问题。
生物质能源的定义与形成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可再生有机物质燃烧、酶解反应或其他方式将其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生物质能源的来源包括农作物废弃物、林木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
这些生物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可以被用作发电、供热、制备生物燃料等。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对生物质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替代化石能源:生物质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 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生物质废弃物可以用于发电、生产生物燃料等,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促进农村发展:农村地区的农作物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可以成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 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生物质能源的多样性和可再生性有助于减轻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发酵、生物气化、生物燃烧等。
各种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生物质的性质、用途和转化过程的要求。
生物发酵生物发酵是利用微生物酶解生物质,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生物气体、生物醇、生物液体燃料等。
这种转化技术适用于高水分、高纤维素含量的生物质。
常见的生物发酵方法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
生物气化生物气化是将生物质在高温、缺氧或部分氧化的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体的过程。
合成气体可以用于燃料电池发电、合成化学品等。
生物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中的碳、氧、氢等元素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
生物燃烧生物燃烧是将生物质直接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
生物质燃烧技术可以用于供热、发电等。
利用生物质燃烧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沼气对解决我国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这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这
几年中央的的一号文件都在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
重很多方面进行改革,关于农村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两项。大力发展沼
气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一, 农村的能源利用现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城
市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农村的一些基本状况,关于农村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
护问题,我作为一个农村人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在城市每家每户用的能源大多是液化石油
气或天然气和电,家里干净卫生在家煮饭也简单,只要轻旋开关即可,在街道到处可见垃
圾桶,还有专门的环卫工人,城市看起来整洁卫生。而农村人是不用天然气的,也很少使
用电器,农村的能源利用,特别是做饭时的能源利用都是用的柴草等,这用方法能源的利
用率很低,而且做饭时家家炊烟袅袅,烟囱排出的烟雾对大气也会有一定沉痼的污染。而
且由于使用的柴草,柴草上的一些微生物和柴草燃烧后的灰烬也可能污染食物,这也是很
不卫生的。还有一个农村最多的就是植物秸秆,在以前很多人家把它拉回家喂牛,但是现
在农民都用铁牛了,于是农民们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付之一炬,只要一根火柴就
完事。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把秸秆还田,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烧秸秆时把土里的一些对植物生
长有用的微生物也被烧死了,而且烧了的秸秆是没什么肥效的。不仅如此燃烧放出大量的
二氧化碳和浓烟污染空气和航空。听说每年因烧秸秆的浓烟是很多航班无法飞行,造成很
大的经济损失。 再来看看农家肥的处理。很多农民认为新鲜的农家肥肥力好,于是一部
分新鲜的人畜粪便被立即浇到了土壤中,素不知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没有经过高温等方
式消毒的粪便可能含有很多寄生虫的粪便,这样使用农家肥会这家农民得寄生虫病的机会。
这也是很不卫生的。另外由于农业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习惯使用清洁、见效快
的化肥,农家肥则随意被丢弃。这对农村的美观和卫生也是很不好的。
二, 沼气的概念 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
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人畜粪便、秸秆、污水
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
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沼气是有机物经
微生物厌氧消化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沼气作为能源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我国的沼气最
初主要为农村户用沼气池,20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的秸秆焚烧和燃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我国政府在农村推广沼气事业,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村家庭的炊事来逐渐发展到照明
和取暖。目前,户用沼气在我国农村仍在广泛使用。我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始于1936年,
此后,大中型废水、养殖业污水、村镇生物质废弃物、城市垃圾沼气的建立拓宽了沼气的
生产和使用范围。随着我国经济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大
废弃物发酵沼气工程仍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护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三, 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 农村建设沼气池,使用沼气,对于农村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沼气工程也是多年来农村做的做大的一次事更是一次改革。给广大的农民朋友带来了方便
和利益,并节约了能源,维持了生态平衡。 第一,农村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燃料问
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户3~5口人的家庭,使用一口容积8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只要发酵原料充足,并管理得
好,就能解决点灯、煮饭的燃料问题。凡是沼气办得好的地方,农户的卫生状况及居住环
境大有改观,尤其是广大农妇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
第二,农村使用沼气可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增加肥料 办起沼气后,过去被烧掉的大量农作物秸杆和畜粪便加入沼气池密闭发
酵,即能产气,又沤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同时,人畜粪便、
秸杆等经过沼气池密闭发酵,提高了肥效,消灭寄虫卵等危害人们健康病原菌。沼气用的
好,有机肥料能成倍增加,粮食、蔬菜、瓜果连年增产,同时产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生
产成本下降。
(2)、增强作物抗旱 防冻能力 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均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提高秧苗
的成活率,由于人畜粪便用秸杆经过密封发酵后,在产生沼气的同时,还产生一定量的沼
肥,沼肥中因存留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和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和对病虫害有明显
抑制作用的物质,所以是各类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的优良有机肥料,对各类作物
均具有促进生产、增产、抗寒、抗病虫之功能。施用沼肥不便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
也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3)有利于发展畜禽养殖 办起沼气后,有利解决“三料”(燃料、饲料和肥料)的矛盾,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4)节省劳动力和资金 使用沼气后,过去农民拣柴、运煤花费的大量劳动力就能节约下
来,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去,同时节省了买柴、买煤、买农药、化肥的资金,使办沼
气的农户减少了日常的经济开支,得到实惠。据生产实际调查,建一个8
立方米的滚塑沼气池,可减少化肥、农药量节支450—600元:节能节电200—300元:与大
棚结合,增产30%以上,增收1800元;与果窖结合,增效800—1000元,年直接经济效益
2200—3500元。
四, 农村沼气使用现状 农业部发布消息称,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农村沼气年产量将达130
多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生产有机沼肥近4亿吨,每年为农民增收节支
400多亿元。 据介绍,我国农村沼气已进入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农村户
用沼气、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秸秆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农
村中小学校沼气工程等多种模式的建设格局,以沼气装备、沼气施工、沼气科技、沼气服
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产业化体系也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户用沼气技术基本成熟、
日臻完善,普及率快速提高。农业部预计,到今年底,我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占
全国适宜农户的33%,受益人口达1.55亿人,农村沼气年产量130多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5000多万吨,生产有机沼肥近4亿吨,肥效相当于470多万吨硫酸铵、370多万吨过磷
酸钙、260多万吨氯化钾,每年为农民增收节支400多亿元。 沼气建设还显著改善了农户
家居环境和卫生状况,对消除传染源和降低疫病发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农业部介绍,
当前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迫切需要在政策、技术、服务、规范以及统
筹协调上确定新的原则和措施,以利于农村沼气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部计划,在“十
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开展沼气工程终端补贴和先建后补改革试点,
确保综合利用效益全面发挥,让更多农民受益。
五, 当前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沼气普及率低 2.贫困农户自筹资金
难度大 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由于建一座沼气池需农户自己投资2 500元左右,多数
农户仍然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沼气在农村的全面普及。 3.沼气管护人员的水
平低 沼气使用安全方便,但需经常出料、换料、维护,如果不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操作,
很可能“有池无气”或者产气率低,所以在广大农村缺少一支技术性强、能力好的基层管护
人员队伍。
六, 农村沼气的使用前景
1. 沼气是优质清洁能源 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性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二氧化碳(CO2)和少量的硫化氢(H2S)等气体,其中甲烷占50%~70%。其它成分经脱硫
装置过滤后,基本上对人体无害,对空气无污染。建1口10m3沼气池,年产沼气600m3,能
满足5口之家生活用能,沼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后对大气污染小,而且一点就着,使用方便。
这样就克服了多数农民以农作物秸秆、木柴和煤为基本生活燃料,长期烟熏火燎,农村老
年人眼病流行,还造成大气污染的现象。
2. 改善农村卫生和人居环境 凡是建了沼气池的农户基本上实现了庭院干净、厨房明
亮、圈厕净化,蚊蝇减少,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状况,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3.减少人、畜传染疾病传播 沼气是一道阻断病菌传播的“防火墙”,对防控人、畜传染
病效果显著。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可以达到粪便无害化,杀灭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
传染病如血吸虫、蛔虫、钩虫和牲畜传染病的虫卵和病菌,有效地保护了人们的健康。
4. 促进“畜-沼-果(菜、粮、)”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1口10m3沼气池,养两头猪或一头
牛便可供应一家人足够的气源,因此建沼气池后可促进养殖业发展,人畜粪便经沼气发酵
后每年可提供无害优质有机肥5 000kg。同时,沼液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无公害杀虫剂,可以
减少农民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粮经作物种植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快速
发展。。
七, 结论 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
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
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沼气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并非纸上谈兵,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沼气沼渣用于农村蔬菜施肥示意图
农村沼气池常用发酵工艺
沼气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