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 -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合集下载

保花保果好技术 柑橘提质又增效——访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植保研究室副主任张戈壁

保花保果好技术 柑橘提质又增效——访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植保研究室副主任张戈壁

服务Service15版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编辑:童玲电话:010-'63702118中国农资 CHINA AGR卜PRODUCTION NEWS专家访谈»保花保果好技术柑橘提质又增效—访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植保研究室副主任张戈壁广西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全国之最,一年四季若干种柑 橘品种轮番上市。

目前广西柑橘 种植以砂糖橘和沃柑为主,形成 了“南沃柑,北砂糖”的种植格 局。

但当前广西柑橘种植水平参 差不齐,如何把柑橘品质提上去,做到优果优价是种植户最关 心的话题。

柑橘花量大而着果率 较低是柑橘单位面积低产原因 之一。

多数柑橘产区着果率为2%,高的也只有7%左右,其余大 部分花不能结果,因此做好保花 保果,特别重要。

对此,记者采访 了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植保研 究室副主任张戈壁,就如何对柑 橘保花保果答疑解惑。

《中国农资》:柑橘有几次落果?落果后如何养护?张戈壁:保花保果技术是柑 橘种植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谢花 后幼果是否可以着稳不落离不 开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激素二是 营养。

柑橘有三次落果期:第一 次生理落果期(带果柄脱落)、第 二次生理落果期(蜜盘落果)和 采前落果。

绝大部分落果集中在 第一、二次生理落果期。

这期间 哪些激素起到“黏合剂”作用?第 一次生理落果带果柄脱落,果柄与枝干连接部位离层形成主要由细胞分裂素决定。

第二次生理落果是蜜盘落果,果实与果柄间离层形成由赤霉素和脱落酸决定,当脱落酸浓度高,果实就保不住。

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至采收前,落果离层形成由2.4-D决定,这时赤霉素几乎无效。

而果实赤霉素主要由果实内种子分泌,因此有核品种用细胞分裂素保果,无核品种则需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同时保果。

4-6月是柑橘保花保果关键期,也是柑橘一年中最重要的管理期。

这段时间包括两次生理落果关键期,若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90%以上落果。

此时,要抓住喷药保花、环割保果、控梢防落、营养膨果四个措施,否则全年产量没有保障。

蔬菜主要育苗方式及技术要点

蔬菜主要育苗方式及技术要点

南方园艺Southern Horticulture2019,30(2) :47-49nfyy3000@蔬菜主要育苗方式及技术要点王红梅,贺申魁,刘凤琼(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总结概括了蔬菜常用育苗方式及育苗技术,主要对不同蔬菜种类适宜采用的不同育苗方式方法以及常见 育苗方式的苗床准备、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604 文献标识码:B蔬菜育苗主要有苗床育苗、营养钵(育苗盘)育苗 以及苗床与营养钵(育苗盘)结合育苗三种方式。

苗床 育苗具有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但种子成苗 率较低,用种量较大,比较适合于较易栽植活、病害 少、种粒小、种子价格较便宜的蔬菜种类,如菜心、生 菜、莴苣等;营养钵(育苗盘)育苗,具有苗期管理容 易、种子成苗率高、移栽时对根部造成的伤害少、缓苗 期短、成活率高等优点,但具体操作步骤较为繁杂,比较适合于种子价格较贵,移栽成活难度大、易染病、种 粒较大的种类,如瓜菜类等;苗床与营养钵(育苗盘)结合育苗,即先将种子播在苗床,等秧苗两片子叶平 展或具有一片真叶时再移植到营养钵(育苗盘),茄果 类等早春种植的蔬菜常采用这种方式。

3种育苗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苗床育苗1.1苗床准备宜删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的地块做苗床,土 地不够疏松的地块,可用腐熟有机肥、谷糠灰、草木 灰、泥炭灰等改良。

一般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的比 例为1:5~10,可根据大田种植密度适当调整。

若前作 未种过蔬菜作物或前作蔬菜的发病范畴与所播种子 不同的,一般可直接使用,否则要进行土壤消毒,消毒 可用40%甲醛150倍溶液泼浇起好畦的苗床,每m2浇文章编号:1674-5868-( 2019 )02-0047-038~10 kg药液,薄膜盖好,顺压土,醉个月后揭去薄膜,晾晒土地两周以上,使土壤中的甲醛挥发以 免对作物造雌害。

柑桔育种研究概述

柑桔育种研究概述

柑桔育种研究概述柑橘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

柑橘包括柚、橙、柠檬等多种果实,它们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健康。

由于柑橘在世界上广泛种植,其面临的病虫害问题严重,给柑橘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柑橘育种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柑橘育种研究是通过选育新品种、培育抗病虫害品种和改良柑橘特性等手段,以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从而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

柑橘育种研究涉及到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工作。

在柑橘育种研究中,首要任务是选育新品种。

通过对不同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挑选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并通过杂交育种、突变育种等手段,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环境的新品种。

还要考虑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确保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依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和产量性能。

与此改良柑橘的特性也是柑橘育种研究的重点。

包括提高柑橘的耐贮性、抗旱性、耐盐性、抗寒性等,以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改良柑橘的口感和风味,提高柑橘的商品价值;改良柑橘的树型和树势,以便于栽培管理和采摘收获。

这些改良的特性将有助于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丰富柑橘品种类型,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柑橘育种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可以更精准地筛选优质基因,快速培育出符合需求的新品种;通过对柑橘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柑橘的遗传特性和基因调控网络,从而为柑橘的育种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基础。

还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改良柑橘的特性,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柑橘育种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通过不懈努力,柑橘育种研究将会为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重要贡献。

柑橘新品种桂橙1号在桂林的主要性状表现

柑橘新品种桂橙1号在桂林的主要性状表现

柑橘新品种桂橙1号在桂林的主要性状表现甘海峰;梅正敏;雷新南;傅翠娜;肖远辉;唐燕玲【期刊名称】《南方园艺》【年(卷),期】2016(027)002【摘要】在桂林种植的结果表明:桂橙1号不同年份物候期略有差异,幼树生长量大,树形开张,花量中等,4年生树平均株产24.75kg,667m2产量2747.25 kg,表现为极早结、早丰产;果实着色较早(10月中下旬开始着色),果实近圆形,少核或无核,可溶性固形物12%~14.8%,总糖含量9.81%~12.52%,可滴定酸0.28%~0.5%,保持了该品种具有的风味浓甜、脆嫩化渣等优良特性.【总页数】2页(P14-15)【作者】甘海峰;梅正敏;雷新南;傅翠娜;肖远辉;唐燕玲【作者单位】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橘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橘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橘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橘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橘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橘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5【相关文献】1.柑橘新品种金峡桃叶橙 [J],2.桂橙一号柑橘溃疡病田间防治药效试验 [J], 全金成;江一红;陈腾土;谭炳林3.桂橙一号在桂林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J], 雷新南;梅正敏;甘海峰;罗世杏;肖远辉;傅翠娜;陈贵峰;唐燕玲;陈腾土4.柑橘新品种桂橙1号在桂林的主要性状表现分析 [J], 李凤香5.抗寒晚熟柑橘新品种晚香蜜橙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棒!新品种“桂柚1号”成为广西容县的“当家花旦”

棒!新品种“桂柚1号”成为广西容县的“当家花旦”

棒!新品种“桂柚1号”成为⼴西容县的“当家花旦”⼀种不需⼈⼯异花授粉⽽完全⾃花结果,果实外观、品质与原品种沙⽥柚相当的沙⽥柚新品种“桂柚1号”已在南⽅逐步推⼴种植。

“桂柚1号”选育负责⼈——⼴西特⾊作物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区善汉、容县科学技术局局长钟浪声和陀师傅合影近⽇,笔者参加⼴西特⾊作物研究院举⾏的沙⽥柚新品现场观摩品果会了解到,2012年以来“桂柚1号”已在⼴西⽟林市的容县、梧州市的蒙⼭,桂林市的临桂、平乐、阳朔等县,以及⼴东、湖南等地推⼴种植。

10⽉30⽇,⼴西职业技术学院、⽟林市⽔果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容县对⼴西特⾊作物研究院与阳朔县科技局共同培育的新品种“桂柚1号”进⾏了品种现场观摩品果。

经考察与品尝,予会者对该新品种给予民充分肯定。

2016年,容县陀师傅果园的桂柚1号“桂柚1号”选育负责⼈——国家现代农业体系⼴西柑橘创新团队栽培功能岗位专家、⼴西特⾊作物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区善汉介绍,⼴西特⾊作物研究院与阳朔县科技局培育的“桂柚1号”因不需⼈⼯授粉,不仅节省了⼈⼯授粉的劳动成本,还增强了沙⽥柚抵御花期异常天⽓的能⼒,使其产量更⾼更稳,极⼤地提⾼了沙⽥柚产业的竞争能⼒。

⼴西特⾊作物研究院种植的桂柚1号。

2009年春种植,2012年正式结果近⼏年来,⼴西柑橘种植⾯积直线上升。

从2012-2017年,⼴西每年新增柑橘50多万亩,2017年总⾯积突破600万亩,产量及⾯积位居全国第⼀!其中,沙糖桔、沃柑是种植⾯积增长最快的品种,⽽沙⽥柚、蜜柚等柚类受多种因素制约,在⼴西种植⾯积⼀直在30万亩左右。

据了解,传统的沙⽥柚品种都必须依靠⼈⼯异花授粉,且花期短,如⼈⼯授粉不及时或遭遇不良天⽓影响,往往造成结果率下降,导致减产。

随着城市化和⼯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不断减少,依靠⼈⼯授粉的沙⽥柚产业难以持续发展。

因此,种植”桂柚1号”可避免⼈⼯异花授粉,省⼯省⼒,更易获得稳产,⾼产。

沙⽥柚新品现场观摩品果会现场。

日南一号柑橘品种好不好?

日南一号柑橘品种好不好?

日南一号柑橘品种好不好?
日南一号柑橘品种有什么特点?日南一号柑橘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日南一号柑橘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日南一号二、品种类型:极早熟柑橘品种三、引进单位: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四、审定编号:桂审果2016022号五、适宜种植区域:可在广西柑橘产区种植六、品种来源:由日本宫崎县日南市的野田明夫育成,为兴津温州蜜柑上发现的早熟枝变株。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于2003年从浙江引进。

七、亩产量:2006年在桂林市平乐县广西国有农垦源头农场种植12亩,枳砧,2015年测产平均单株产60.9公斤,平均单果重95.6克,亩产4628.4公斤。

八、品种特点日南一号柑橘品种树势较强,枝梢不太密生,枝梢长而略粗,分枝角度较小且直立。

叶片较长,略呈狭长状。

叶基扁圆形,叶尖渐尖形,叶缘锯齿明显,叶柄较长,无翼叶,正面叶脉明显,叶形指数1.6-2.6。

花较大,单生或丛生,白色,5瓣。

果实中等大,扁圆形,单果重106.8-129.0 克,果实纵径4.54-5.28 厘米,横径6.27-6.79 厘米,果面光滑,油胞小而密,橙色或深橙色;果皮薄,易剥离;果肉色深,减酸较早,但降酸速度较慢,成熟后糖高酸低,风味较浓,成熟期为9月上旬。

九、种植要点1、种植无病毒苗木,种植的行距3.0-4.0米,株距
2.0-
3.0米,即:每亩种植56株-111株。

2、树形采用自然圆头形。

3、施肥:萌芽肥:春梢萌芽前10-15天开沟施入;稳果肥:第一次生理落果后撒施一次,6月份再淋一次水肥;攻梢壮果肥:秋梢放梢前10-15。

柑桔新品种——桂桔一号

柑桔新品种——桂桔一号

,- !"#$%% &"$'( )*+,
在广西兴安县春梢抽发期 % 月中下旬至 月中下旬夏梢期为 ( 月中下旬至 , 月中下旬 秋梢期 2 月中旬左右花蕾期 - 月中旬初花期 - 月中下旬盛花期 - 月下旬果实成熟期 +* 月 上中旬至 ++ 月上中旬 据果树学报!"7$ 年第 % 期柑橘新品种桂橘一号的选育作 者邓崇岭等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生 物 学 重 点 实 验 室 桂 林 '%#**%通 信 作 者 陈 传 武,-./01<#(+*+5(!4++6#!$89:.
该 品 种 果 实 小 扁 圆 形 果 形 指 数 '.,2 '.6(单 胚 子 叶 淡 绿 色 果 肩 平 果 顶 微 凹 橙 黄 色 有 光 泽 油 胞 中 等 大 果 实 横 径 %/.+ (-.' 11 果 实 纵 径 ),./%6.2 11 单 果 质 量 %%.',%.% 4果形指数 '.,2'.6(果皮厚 '.+% '.)% 01囊瓣数 /+)种子数 '% 粒平均 '.2( 粒 果 汁 率 (%./6566.2/5 可 食 率 6).++5 22.%%5 每 +'' 17 果 汁 中 含 维 生 素 8 +6.() )2.(, 14 柠 檬 酸 '.-2 './( 4 全 糖 /.%)
+).(% 4可溶性固形物 +'./'5+-.+'5固酸比 +-.)6)6./) 果实于 +' 月上中旬成熟味清甜 化渣口感好品质上等

优质特色柑橘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

优质特色柑橘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

优质特色柑橘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优质特色柑橘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而新品种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更是柑橘产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介绍柑橘新品种的选育技术以及关键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以期为柑橘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柑橘新品种的选育技术1.1 基因编辑技术在柑橘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改良植物品种的方法。

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植物基因进行精准的编辑,实现快速培育出具有优质特色的新品种。

在柑橘品种选育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来改良柑橘的抗病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重要性状,从而培育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柑橘新品种。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种快速获取大量基因信息的方法,通过对柑橘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可以快速鉴定柑橘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潜在的优质基因,并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过程。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还可以对柑橘的抗病性、抗逆性等重要性状进行深入研究,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体细胞和组织再生能力进行体外培养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质母株,加速新品种的繁育过程。

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利用突变体筛选和育种,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柑橘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关键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对于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新的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不断涌现,为柑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1 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的应用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是指在柑橘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柑橘的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有机防治等环保型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柑橘的施肥和灌溉中,可以采用精准施肥、滴灌等节水节肥技术,减少化肥和水资源的使用,实现可持续的柑橘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Citrus Biology
2012年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桔研究所
目录
前言 (1)
一、工作报告 (3)
(一)研究工作水平与成果 (3)
(二)团队建设与人才培育 (3)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4)
二、研究进展 (4)
(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 (4)
(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 (4)
(三)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 (5)
三、成果奖励 (5)
(一)科技奖励 (5)
(二)成果鉴定 (6)
(三)成果转化 (6)
(四)品种选育 (6)
四、学术交流 (7)
五、人才培养 (8)
六、学术委员会 (8)
七、新增自治区级以上项目目录 (9)
八、固定研究人员 (10)
九、发表论文目录 (11)
前言
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依托于广西柑桔研究所,陈国平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邓子牛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一、柑桔品种选育与繁育研究;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生理生态研究;三、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三个方向。

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在研课题7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国家公益性项目,以及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等。

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市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广西金绣球奖1项,实施成果转化4项,审定柑橘新品种4个。

实验室科研队伍由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技术辅助人员及研究生组成,共48。

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20人,博士15人、硕士12人。

实验室每年引进2-3名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型人才;利用已有的合作项目,每年选派1-2名青年科研人员出国学习、交流;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科技骨干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同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提高学历,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通过系统的、多层次的培养模式,迅速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目前实验室面积2200m2;建有试验研究用连栋大棚10座,鉴定温室1座,钢架网棚60亩;拥有以进口为主的223台套仪器设备,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光合作用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定量PCR仪、梯度PCR仪、凝胶成像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等,能较好的满足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种质资源与种质改良等研究工作的需要。

实验室还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中,每年都有专项资金注入。

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科研设施,促进合作研究和人才交流,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办法,设立了开放基金,支持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课题研究,国内外科研技术人员都可以通过申请实验室设立的开放基金或自带课题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实验室已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美国糖业公司及越南农科院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广西柑橘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

通过3-5年的建设,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搭建广西柑橘基础研究的骨架蓝图,凝聚、培养一批高级科研人才;通过5-10年的发展,拓展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培育广西柑橘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参天大树,力争成为广西人才小高地和优秀科研团队。

一、工作报告
(一)研究工作水平与成果
2012年在柑橘相关学科方面,实验室共承担项目6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攻关、桂林市科技攻关,国家农转资金、国家公益性项目,以及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等。

新增科研课题16项,课题经费355.5万元,目前,项目按计划实施,进展顺利并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2012年度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项;选育柑橘新品种1个;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2篇。

(二)团队建设与人才培育
实验室科研队伍由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技术辅助人员及研究生组成,共48人。

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20人,博士15人、硕士12人。

实验室长期与院士、首席科学家及其团队保持良好合作,研究力量雄厚,并具有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

实验室注重人才培养与使用。

鼓励在职技术人员继续深造,2012年,派送1人到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攻读博士;派送1人到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1人到华中农业大学进修学习;引进博士研究生2人。

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使实验室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

2012年度,1人获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人被推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柑橘产业广西创新团队功能专家。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的管理。

开放合作是保持实验室处于一流研究行列的前提,合理的运行机制是实验室运转良好的保证。

本实验室在积极吸纳国内外重点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实验室的管理机制。

二、研究进展
(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
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力度,引进爱伦达尔、沃、金砖等14个国内外优新特色柑橘品种接穗、苗木共145株;从中柑所收集红河大翼橙、飞龙枳、莽山野桔等野生柑橘6份,从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收集到广西特色野生柑橘8份。

销售柑橘无病毒嫁接苗木59.6万株,销售接穗61.7万芽,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
“柑橘新品种“桂橙一号”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获得2012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桂林市
科学技术一等奖。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金柑糖代谢机理研究”,2012年进行金柑物候期观察工作,进行金柑糖代谢相关酶研究和相关指标测定工作,获得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材料,进行金柑资源分子鉴定工作。

(三)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
“柑橘木虱抗药性监测”、“柑橘木虱田间种群数量监测技术研究”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完成结题。

完成柑桔疑是黄斑病病原菌的科赫氏法则鉴定和分子遗传鉴定,并对其发生规律、品种感病性、药剂室内生测和田间筛选进行了系统筛选,制定出《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已在部分产区进行验证、推广。

对广西部分贡柑产区发生连片死树原因调查研究,目前已确定该病病原不是柑橘炭疽病,而是柑橘黑腐病,并对其发生规律、品种感病性、药剂室内生测和田间筛选进行了系统筛选,制定出《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并在部分产区进行验证、推广。

三、成果奖励
(一)科技奖励
(二)成果鉴定
(三)成果转化
(四)品种选育
四、学术交流
实验室邀请国内外学者12人次来室进行学术交流及学术报告
实验室人员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2次
五、人才培养
1、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毕业硕士研究生1人。

2、派送1人到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攻读博士;派送1人到读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1人到华中农业大学进修学习。

3、获晋升副高专业技术职称1人。

六、学术委员会
七、新增自治区级以上项目目录
八、固定研究人员
九、发表论文目录
11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