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的历史现场
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延安大学

第一章测试1.“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的作者是?()A:彭德怀B:毛泽东C:朱德D:陈毅答案:D2.红色中华社成立于?()A:1931年11月B:1935年1月C:1939年1月D:1941年1月答案:A3.1942年4月1日,()在党中央的指导下改版,改版后的第一期的报纸发表了社论《致读者》。
A:新中华报B:工人日报C:新华日报D:解放日报答案:D4.延安时期的党报主要有()。
A:解放日报B:边区群众报C:红色中华报D:新中华报答案:ABCD5.根据来源具体可以把延安时期的女记者分为哪三类?()A:从国统区、解放区及沦陷区来到延安的女记者B:向往马克思主义来到延安的女记者C:华人华侨女记者D:外国来延安采访的女记者答案:ACD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主席先后由秦邦宪、林伯渠担任。
()A:对B:错答案:A7.党的组织领导一切的组织原则也为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奠定了组织原则―― 新闻事业服从党的绝对领导。
()A:错答案:B8.陕甘宁边区在1945年出现了一个办报高潮。
()A:错B:对答案:A9.通讯员网是共和国成立前了解基层群众和广大农民的情绪、生活状况,以及各种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A:错B:对答案:B10.陕甘宁边区新闻体系纵向组织结构包括()。
A:边委B:区委C:分委D:县委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延安《解放日报》是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
A:中央西北局机关报B:中央军委机关报C:中共中央机关报D: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答案:C2.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主编为()。
A:向仲华B:杨松C:穆青D:艾思奇答案:B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A:《中国工人》B:《中国青年》C:《中国文化》D:《共产党人》答案:C4.《向导》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A:错答案:A5.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成为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心得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心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有理念,有感情,坚定的信念,化为实际行动,让我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中感悟到了无穷的力量。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的建筑和庄重肃穆的氛围。
展馆共分为不同的展室,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英雄事迹、革命精神等内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之中。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年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更加坚定了我对共产党的信仰和敬重。
展览馆内的各类文物和图片展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我看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比如毛主席的手稿、革命照片等,让我感受到了那段时期的艰辛和壮烈。
在这里,我还听到了一些先辈的事迹和故事,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信仰让我深受触动。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共产党的道路。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他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放弃了家庭、事业,甚至生命。
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信仰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坚信只有跟着党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这样,我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地信仰着党的领导,更加热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永远怀揣着红色信仰,永远跟着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第二篇示例: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座让人凝神驻足的历史遗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承载着无数英雄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最近我有幸去参观了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深深感受到了这座会址的历史厚重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参观心得。
首先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工农兵》,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为纪念馆创作的作品。
最新红色故事演讲稿2-3分钟三年级 红色故事演讲稿600字左右

最新红色故事演讲稿2-3分钟三年级红色故事演讲稿600字左右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异常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可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经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经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
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齐义纪念馆吧。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能够燎原的。
参观一大会址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一大会址感想

参观一大会址社会实践报告参观一大会址感想一大会址参观感想2009年10月25日星期天,我和同班同学一行十人一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通过这次的参观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光辉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这次活动,也使我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观念上受到了一定的触。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黄陂南路374号,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
馆内陈列了很多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尤其为了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厅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
蜡像室里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当时开会的情景: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伟大的一刻在这里定格了。
中共一大之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也就是说,一大的会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会议在其中底层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开,出席此次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也就是最早的13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会议因被一个法国巡捕房密探察觉,他们便立即撤离现场,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会址也仿制了当年会议的那条游船,看着那些旧址,仿佛当年意气风发的人们就在眼前一般。
而正是此次仅13人的会议,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参观开始,看到的很多革命当年留下来的革命文物、文献资料等,马上就能想象出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追求真理的英姿,革命精神处处闪烁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再一次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参观者。
正是由于先辈们先赴后继的卓越斗争,才确保中国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由人民当家作主。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
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年
年年
1933 年
1936 1937 年年
1938 年
1939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年 年 年 年年 年
墨索里尼 建立第一 个法西斯
墨索里尼 建立法西
斯政权
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
欧亚战争 策源地形成
太平洋战争 爆发
两条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建立了雅尔塔体系
比较项
德国、意大利
日本
依靠 依靠法西斯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的
不 势力 法西斯专政
同
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支
点 手段 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
结,增强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依靠现在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 实现法西斯化
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 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 力和影响,进而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②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 展空间和活力;
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 ③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国家干预经济的
进行的局部调整
时代。
④但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
济危机。
【合作探究】 思考:为何这些国家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⑶内容:①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②调节工业生
产、实行公平竞争;③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
①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
复发展,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
开天辟地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党史文献I►开天辟地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O许顺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0中国共产党纲领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主旨,又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行动指南。
但是,这一伟大纲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默默诉说着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和创业的艰辛,告诫着世人中国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宣示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条通向真理的光明大道。
制定中国共产党纲领是中共一大的会议主旨走进历史的现场,遥看风雨如晦的岁月,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一群不愿做亡国奴的年轻人在北京的街头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响亮口号,上海工人以罢工声援了他们的壮举,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一批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决定“以俄为师”,担负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重任。
1920年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钊两大新文化运动的巨匠,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序幕。
苏俄的维经斯基成为中共建党的助产师,他奔走于李大钊、陈独秀之间,商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事被列入日程。
”他们创办《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列主义建党思想。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秘密会见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并在征得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同意后,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全国性组织,并由“二李”分头写信邀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各派两名代表赴上海参加共产党成立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共15人,即上海李达、李汉俊,武汉董必武、陈潭秋,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张国熹、刘仁静,广州陈公博,旅日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
描写党的句子

描写党的句子描写党的句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党的句子,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党的句子11、跟党走,践我行,祝党在新的征程取得新的辉煌!2、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革命的旗帜高高飘扬,伟大的人民不怕风浪,伟大的军队步伐坚强,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向前,祖国要富强,人类要解放,人类要解放!3、南湖水有你生命的摇篮,井冈山有你奋斗的足迹,历史见证了你不屈的坚强,人民见证了你创造的繁荣,恭贺寿诞,我们的党。
4、九十周年造就的欣欣向荣被我们见证,先烈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磨灭,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加繁荣富强。
5、改革创造大奇迹,中华文明留记忆;发展才是硬道理,祖国翻天又覆地。
6、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心系中华,为万世开太平!7、革命风云变,夜沉沉,刀光剑影,奸徒背叛。
革命航船何处去,党把乾坤扭转。
听八一,南昌天半,一片枪声惊广宇。
看城头,风卷红旗遍。
喜此日,我军建。
8、九十载风雨同舟,传承党训,发奋图强,携手并进,开创未来。
9、我坚信,我们就是沃土里的一颗种子,阳光下的一朵葵花,在党的关怀下,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将会茁壮成长,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富强。
10、确定今天的方针,设置明天的路线,存储坚定的信念,粘贴无悔的誓言,复制优秀的楷模,打印高尚的境界,发送深切的祝愿!祝党永远年轻,祝你永远快乐!11、九十载呕心沥血峥嵘沧桑,您用不屈的意志挺起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
1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3、党,是你,启明的星光,让我在拼搏中紧握方向。
14、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15、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红日东升照四方,伟大的人民顶天立地,伟大的军队握紧枪,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向前,大海不能拦,高山不能挡,高山不能挡!16、走进七月,所有的花都在绽放中吐露芬芳,所有的心都在祝福歌唱。
我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上]
![我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上]](https://img.taocdn.com/s3/m/1a90d710580216fc700afd39.png)
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上)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刘晶芳前言欢迎来到中国求索网,今天我们这一讲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一共是28年,在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走过了非常曲折的道路。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的14年,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也就是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以及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在这两次胜利和失败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大了又小了,到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陷入了绝境,那么遵义会议以后,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了大的发展,在抗战八年中,中国共产党由3万多人发展到100多万,军队也由3万人发展到100万,根据地从一块发展到十几块。
到了抗战结束,解放军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军队,正规军120万,有了党员120万,有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在这种情况下,敌我力量对比是比较悬殊的。
当时蒋介石国民党他们有正规军430万,我们共产党虽然有100多万正规军,但是和国民党比,我们力量还是弱小的,相当于它的1/3不到。
除了这个之外,国民党占领全国的国土是有76%的份额,而共产党只占全国国土的24%,从人口方面看,国民党统治区占全国人口是71%,而共产党的根据地人口只有全国人口的29%。
不仅这样,蒋介石他当时威望是非常高的,这张图片是抗战胜利时,上海庆祝抗战胜利的游行,大家看这个图片是上海外滩,游行群众众多,彩车上贴着四个人的头像,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三个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第四个是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经过了抗战他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成为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四大领袖之一。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欢度南京时,那里是万人空巷,都来欢迎蒋委员长,蒋介石当时掌握了全国的政权,经济利益都归他支配,占了那么多的国土,有那么多的人口。
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国际上美国的支持。
在1945年8月14号,通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获得了苏联支持,这个条约得到苏联支持应该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在这个条约中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致中国外长王世杰的照会,这个照会里有几条重要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苏联政府同意予中国道义上与军需品及其他物资援助,此项援助当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