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解释:日积月累一(第13 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1.春回大地:读音chūn huí dÀdì,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万物复苏:读音wÀn wùfùsū,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柳绿花红:读音liǔlǜhuāhóng,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莺歌燕舞:读音yīng gē yÀn wǔ,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冰雪融化:读音bīng xuěróng huÀ,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泉水叮咚:读音quÁn shuǐdīng dōng,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百花齐放:读音bǍi huāqífÀng,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百鸟争鸣:读音bǍi niǍo zhēng míng,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译文:日积月累二(第27 页)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日积月累三(第40 页)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版语文1-3年级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课内必背段落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5.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dù)》
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8、《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日积月累一(第13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解释:1.春回大地:读音chūn huídàdì,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万物复苏:读音wàn wùfùsū,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柳绿花红:读音liǔlǜhuāhóng,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莺歌燕舞:读音yīng gēyàn wǔ,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冰雪融化:读音bīng xuěróng huà,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泉水叮咚:读音quán shuǐdīng dōng,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百花齐放:读音bǎi huāqífàng,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百鸟争鸣:读音bǎi niǎo zhēng míng,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日积月累二(第27页)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日积月累三(第40页)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解释:日积月累一(第13 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1.春回大地: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万物复苏: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柳绿花红:读音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莺歌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冰雪融化: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泉水叮咚: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百花齐放: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百鸟争鸣: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译文:日积月累二(第 27 页)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日积月累三(第40 页)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统编版语文1—6年级课本日积月累+文言文汇总

统编版语文1—6年级日积月累▲一年级上册◎园地四▲珍惜时间的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园地七▲八字成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年级上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出自《树之歌》◎园地二▲关于诚信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园地四▲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园地六▲关于志向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园地八▲含有动物的成语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龙飞凤舞漏网之鱼如虎添翼鸡鸣狗盗害群之马如鱼得水▲三年级上册◎园地二▲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园地三▲关于“理”的谚语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园地四▲关于团结的俗语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行,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园地八▲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四年级上册◎园地二▲关于质疑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园地三▲关于秋天的谚语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解释:1. 春回大地: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 万物复苏: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 柳绿花红: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 莺歌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 冰雪融化: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 泉水叮咚: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 百花齐放: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 百鸟争鸣: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解释:日积月累一(第13 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1.春回大地:读音chūn huí dÀdì,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万物复苏:读音wÀn wùfùsū,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柳绿花红:读音liǔlǜhuāhóng,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莺歌燕舞:读音yīng gē yÀn wǔ,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冰雪融化:读音bīng xuěróng huÀ,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泉水叮咚:读音quÁn shuǐdīng dōng,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百花齐放:读音bǍi huāqífÀng,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百鸟争鸣:读音bǍi niǍo zhēng míng,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译文:日积月累二(第27 页)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日积月累三(第40 页)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日积月累一(第13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解释:1.春回大地:读音chūn huídàdì,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万物复苏:读音wàn wùfùsū,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柳绿花红:读音liǔlǜhuāhóng,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莺歌燕舞:读音yīng gēyàn wǔ,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冰雪融化:读音bīng xuěróng huà,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泉水叮咚:读音quán shuǐdīng dōng,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百花齐放:读音bǎi huāqífàng,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百鸟争鸣:读音bǎi niǎo zhēng míng,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日积月累二(第27页)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日积月累三(第40页)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解释:日积月累一(第13 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1.春回大地:意思是是指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万物复苏: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
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柳绿花红:读音释义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莺歌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5.冰雪融化:意思是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6.泉水叮咚: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7.百花齐放: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镜花缘》。
8.百鸟争鸣: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鸟,各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译文:日积月累二(第 27 页)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日积月累三(第40 页)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第8 课(第43 页)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日积月累四(第52 页)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寻:寻访。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识字 6 古对今(第56 页)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注释: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古对今:出自《声律启蒙(méng)》第二卷“十二侵韵(yùn)”第二节“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qín)”三小句。
这里用课文的第一句作题目。
严寒:最冷的冬天。
酷暑:最热的夏天。
春暖对秋凉:化用《声律启蒙》第二卷“六麻(mÁ)韵”第一节“秋凉梧(wú)堕叶,春暖杏(xìng)开花”这一联句。
晨对暮:化用《声律启蒙》第一卷“二冬韵”第一节“暮鼓对晨钟” 一句。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化用《声律启蒙》第一卷“五微韵”第一节“风清对月朗”“晚霞舒锦绣(xiù),朝露(lù)缀(zhu ì)珠玑”等句。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化用《声律启蒙》第一卷“五微韵”第一节“燕舞对莺飞”等句。
识字 8 人之初(第 60 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解释:日积月累五(第 64 页)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1.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比喻十分清白。
亦比喻非常清楚。
因小葱拌豆腐是绿的和白的分的清清楚楚因而拿来做歇后语。
2.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指用竹篮打水,水很快就漏光。
用时指一无所获或愿望完全落空。
竹篮盛不住水,用它打水是白费力。
指白费了力气,到头来却没有结果,一切努力都落空了。
侧重于用的方法不合适。
比喻:白费力气。
3.芝麻开花——节节高:本意: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
比喻意:比喻学业日日有成,职位总在升或生意蒸蒸日上等。
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所以这句歇后语是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
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第12 课古诗二首(第67-68 页)译文:池上[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日积月累六(第79 页)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带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意思:如果早晨起来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的天气可能会不好,要引起重视,若是傍晚看到天边的晚霞,第二天很有可能有一个好天气。
解释:朝霞表明了有大量水气流向本地,而日出后正是气温不断上升、气流对流加快,容易形成雷暴天气,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含大量水气的地面气流在不断西进上升海拔的漂流过程中、容易遇冷降温凝聚雨滴形成降雨云系,降雨可能性逐渐增大,所以朝霞自然就成了预示雨天的信号。
晚霞固然也和朝霞一样表示大量的水汽存在于云层之中,但由于晚霞已是日落时间,气温趋于稳定、气流对流减少,形成降雨可能性降低。
同类谚语:(1)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
意思:农历五月若刮南风则雨水多,六月刮南风则干旱。
(2)鸡回笼早,天气晴好;鸡回笼迟,大雨将至。
意思:根据鸡回窝的早晚判定天气是阴是晴。
(3)清晨雾浓,一日天晴。
意思:如果早上起床的时候有雾,而且很浓的话,接下来的白天都会特别晴朗。
(4)七月西风入夜雨,八月西风不过三。
意思:农历七月刮西风则今夜有雨,八月刮西风不出 3 天就要变天。
(5)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
意思: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2.有雨山带帽,无雨半山腰。
这是一条气象谚语,是说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要下雨;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了山腰,就是晴天。
指山与云的位置关系。
要下雨了,山顶有云,如“戴帽”;当云横山腰的时候,就不会下雨。
科学解释:阴雨快来临时,由于云层灰暗且低,往往压住山头形成“山戴帽”,因此它是阴雨快来的前兆。
山没腰多半是由于夜间辐射冷却而形成的地方性层云之类的低云在半山腰,很可能就是雾,所以云山没腰一般是好天气象征。
同类谚语:(1)东风急,备斗笠。
(2)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3)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4)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5)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民间谚语,是说如果是清晨下起雨来,一般预示着雨不会下很久,白天就会晴天。
如果是晚上下雨的话就恰恰相反了,那预示着这雨一般是要下一夜的,等到天亮方才能停。
但这些也都是人们根据日常的经验来说的,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
同类谚语:(1)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2)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3)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4)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5)雨多西风不晴,雨少东风不雨。
(6)有雨西风晴,无雨西风雨。
(7)雨天不冷不晴,晴天不热不下。
解释:日积月累七(第 99 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董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
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读音dúshū bǍi biÀn ér yìzì x i Àn,汉语词语,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
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日积月累八(第114 页)画鸡[明] 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译文: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