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ISO14001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汇编

ISO14001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汇编通常,采用是非判断法和多因子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环境因素评价。
1是非判断法:对于以下几种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a)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如排放超标);b)当地特别关注的环境问题(如SO 2的控制);c)法规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须严格管理的物质(如:氟里昂、石棉、危险废物等);d)异常和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意外泄漏或污染物设备失灵等)。
e)原材料、资源、能源的价值在生产或经营成本中占有较高的份额;f)单位产量的消耗量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明显高于定额;g)原材料、资源、能源的使用量大于某一定规定数值;h)原材料、资源、能源使用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多因子打分法:对于不能采用是非判断法评价确定的环境因素,可采用多因子打分法进行评价,评价因子包括:环境影响范围(A)、环境影响程度(B)、发生概率(C)、相关方关注程度(D)、商业机会和风险(E)(以上评价因子适合污染物)、每万元产值消耗量(F)、可节约程度(G)(以上评价因子适合能源资源)。
——环境影响范围(A)2分:受到影响的范围很小,仅限于排放点附近;4分:受到影响的范围仅限于厂区内;6分:受到影响的范围扩散到厂区外,临近居民受到影响;8分:受到影响的范围很大,影响情况非常严重而且广泛。
——环境影响程度(B)2分:轻微影响;4分:一般影响;6分:较严重影响;8分:极严重影响。
——发生概率(C)2分:低,每季发生一次;4分:中等,每月发生一次;6分:高,每周发生一次;8分:很高,几乎每天发生一次,或经常、持续发生。
——相关方的关注度(D)2分:相关方基本不关注;4分:相关方偶尔关注;6分:相关方较多关注;8分:相关方高度关注。
——商业机会或风险(E)2分:可能存在商业机会或风险;4分:存在一般商业机会或风险;6分:有较大商业机会或风险;8分:有极大商业机会或风险。
——单位产品消耗量(F)1分:消耗水平低3分:消耗水平中5分:消耗水平高可节约程度(G)1分:较难节约3分:改进工艺可明显见效5分: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可设定下列条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① A×B×C×D×E=M,若M≥300,即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其中A、B、D项中有一个为8分者,也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在环境因素的评价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大气环境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在评价大气环境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大气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气候变化的趋势。
其次,水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水资源的评价标准需要考虑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在评价水质时,需要考虑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供应量和利用状况,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另外,土壤环境也是重要的评价对象之一。
土壤的质量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评价土壤环境时,需要考虑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以及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生物环境也是重要的评价对象。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评价生物环境时,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涉及到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多个方面。
在评价环境因素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方法

01
将来时:生产的产品在使用、废弃及处置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来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及其更改;将来的环境规划、总量控制计划,组织计划中的产品、活动或服务将会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03
过去时:组织或组织所在地在以前的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
02
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七个方面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a. 产品生命周期法 b. 物料衡算法 c. 问卷调查法 d. 现场观察法 e. 文件评审法 f. 专家咨询 ……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
现在时:组织的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现有的、现存的环境因素,一般是组织关注的重点;
8
是非判断法
三因子:A、环境影响发生频率、 公众和媒介关注程度 环境影响范围
01
三因子评价法:通过对每一种环境因素的三个因子分别评价(评价方法?) 并打分,然后将三个值相乘,获得该环境因素的影响值(X),并对影响值进行评定(评定准则?)的方法。 计算公式: X=ABC
01
三因子评价法
A 环境影响发生频率 B 公众和媒介关注程度 C 环境影响范围
01
03
02
环境因素的概念及理解
环境体系各要素关系图
环 境 因 素
重 要 环 境 因 素
目标、方案
方针
最 高 目 标
短 期 目 标
重 点 控 制 对 象
基 础 (控制对象)
环境因素的分类
根据重要性及产生影响分:一般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 根据控制方法分: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组织通过内部的行政、财力、人事、技术等手段可以加以解决的环境因素为“可控制的环境因素” 组织对供应商、和约方在给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无法实施控制,只能通过提出要求施加影响的方法控制,称之为“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___The 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 is based on five factors: a) the degree of impact。
b)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c) the recoverability。
d) the requirements of stakeholders。
and e) the scope of impact。
The n of resource (r) is based on two factors: f) the value of resources needed annually。
and g) the ___ methods for these three main factors are shown in the table below.Table 1: 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No。
a。
Degree of Impact b。
___ of Impact f。
Value of Resources (in 10,000 yuan) g。
n and Waste1 5 Very high Continuous ___ global impact。
100 ___2 4 High Every three months ___3 3 ___ 50-10 ___4 2 ___ impact 10-5 ___ requirements5 1 ___ impact 5-1 Full n Plant requirements6 0.5 ___ <1 Full ___ requirements___ ___ classified and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shown in Table 2.If I40 or r>10.they are ___.Table 2: ______ PrincipleI<40 or r<10 Gen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18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对于每一个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的评价,由科技科组织专业人员采用是非判断法与多因子评分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对所有环境因素可先通过是非判断法进行判定,其余的用打分法进行评价。
一、是非判断法对于识别出的环境因素:1)凡是属于《国家危险品名录》或被列入国家一级污染物的,除数量特别少外,一般均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2)凡是违反本公司所适用的政策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二、多因子评分从以下11个方面进行,共100分。
A、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 15分1)超出装置边界扩散至较远的 11-15分2)在装置内控制或略微超出装置边界的 6-10分3)比上述两项小的 0-5分B、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 15分1)环境影响程度大的 15分2)进行处理仍有环境影响的 12-14分3)环境影响不易消除的 8-11分4)比以上三项程度小的 0-7分C、环境影响的持续性 10分1)连续产生使影响持续的 8-10分2)持续影响时间小于1个月的 4-7分3)持续影响时间小于1个周的 0-3分D、环境风险的概率 10分1)产生风险的可能性75%以上 8-10分2)产生风险的可能性50%以上 5-7分3)产生风险的可能性50%以下 0-4分E、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 10分1)国家法律法规由要求的 8-10分2)本公司要求的 4-7分3)无要求的 0-3分F、控制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10分1)技术不成熟,短期内无法控制的 8-10分2)技术不成熟,但通过加强管理而能得到控制 5-7分3)技术成熟或通过加强管理而较易控制 0-4分G、改变环境影响的资源代价 5分1)需要较多的资源 5分2)需要较少的资源 2-4分3)节约资源 0-1分H、相关方的关注程度 10分1)相关方提出明确要求 8-10分2)相关方未提出明确要求,但需要控制的 4-7分3)相关方不做要求的 0-3分I、公司的社会形象 5分1)对社会形象有损害的 4-5分2)不影响社会形象的 3分3)能树理较好的社会形象 0-2分J、进行环境影响控制对其他的影响作用 5分1)无影响的 4-5分2)产生一般影响的 3分3)产生良好影响的 0-2分K、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 5分1)发生过公司以上及污染事故 5分2)发生过公司级污染事故 3-5分3)发生过部门级污染事故 0-3分三、评价专业组人员对每一个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进行评分,然后汇总评出每一个环境因素的得分,凡通过是非判断法确定的或通过多因子评分得分在50分以上的环境因素,均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科技科汇总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式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
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
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
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
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1.识别全面。
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
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是基于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用多个相关指标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将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环境因素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以下为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
首先,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环境因素包括水质、大气质量、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每个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评价,如水质可以通过溶解氧、总氮、总磷、COD等指标进行评估。
而多因子评价方法就是将这些指标进行加权,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环境因素综合评价指标的大小,可以确定不同环境因素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其次,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权重、数据标准化和综合评价等。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具体环境因素的特点和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指标权重:通过专家访谈、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反映了不同指标对环境因素评价结果的相对重要性。
3.数据标准化:将原始数据通过标准化处理,将不同指标的观测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值,以便于不同指标之间的比较。
4.综合评价: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后的数据,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不同的综合评价模型有TOPSIS、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判等。
最后,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考虑多个环境因素的综合状况,避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通过指标权重的调整,反映不同环境因素在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对数据的敏感性等。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是一种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估环境因素的方法。
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权重、数据标准化和综合评价等步骤,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环境因素/影响评价准则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1.识别全面。
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
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八个方面: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问题。
2.识别具体。
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明确对象,为此识别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
识别的具体程度应细化至可对其进行检查验证和追溯,但也不必过分细化(如把试验室使用pH试纸废弃也作为一项环境因素)。
3.明确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同一个环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识别时应明确其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环境影响。
4.描述准确。
依据ISO14001标准,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素(物质)或污染物的名称与某一行动或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加动词。
污染物的名称应明确到有关污染物质种类或组分。
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步骤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为:过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法等。
应用时,可依据各部门的资源和实际需要选择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使用。
以下为过程分析法的说明:1.过程分析法该方法通常把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划分成许多过程片段,再根据某一过程片段分别识别出相关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培训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培训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无论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的整体进步,都离不开对环境因素的有效识别和评价。
为了提高人们对环境因素的认知和管理能力,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培训应运而生。
一、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通过准确识别企业或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可以帮助我们:1、明确环境管理的重点和优先事项,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环境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3、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避免因环境违法而遭受处罚,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二、环境因素的分类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1、大气排放:如废气、粉尘、烟尘等的排放。
2、水体排放:如废水、污水、废液等的排放。
3、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危险废物等的产生和处置。
4、噪声和振动:如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5、能源和资源消耗:如电能、水能、原材料等的消耗。
6、土地使用和生态破坏:如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
三、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1、工艺流程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详细分析,从原材料输入、生产过程、产品输出等环节,逐一识别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
这种方法可以系统地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2、现场观察法直接到企业的生产现场、办公区域、仓库等地进行观察,记录所见所闻的环境因素。
例如,观察设备运行时的排放情况、物料储存和搬运过程中的泄漏等。
3、问卷调查法设计专门的问卷,向企业员工、管理人员等了解他们所知晓的环境因素。
这种方法可以广泛收集信息,但需要对问卷进行精心设计和有效回收。
4、专家咨询法请教环保领域的专家,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企业中潜在的环境因素。
专家的意见往往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范文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1.0目的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c 了解ISO14000体系4.0职责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烧锅炉 SO2排放到大气中 SO2排放6.0环境因素的类别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六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如SO2、NH3、氮氧化物、烟尘、H2S、甲胺、DMF、醋酸、尿素粉尘、飘尘等向水体的排放:NH3-N、COD、BOD5、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范本,供参考!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 I= abcde;资源评价r=fg
a-环境影响程度
b-频率
c-可恢复情况
d-相关方要求
e-影响范围
f-每年所需要使用的资源的价值
g-利用与浪费情况
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精选范本,供参考!
环境因素评价表
序号 a.b.c d.e 取值 a影响 程度 b发生 频率 c可恢复情况 d相关方要求 e 影响范围 f资源价值(万元) g利用情况
1 5
很大 连续发生 不可恢复 国际或合同要求 全球影响 100以上 严重浪费
2 4
较大 每周一次 三个月可恢复 国内要求 国内影响 100--50 很少浪费
3 3
一般 每月一次 一个月可恢复 地区要求 区域影响 50--10 极少浪费
4 2
较小 每季一次 一周内可恢复 社区要求 社区影响 10--5
大部分利用
5 1
很小 每半年一次 一天内可恢复 厂区要求 厂区影响 5--1 绝大部分利用
6 0.5
极小 每年一次 半天内可恢复 施工区要求 施工区影响 1以下 全部利用
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表二:
分数值 控制原则
I<40 或R<10 一般般环境因素,需要注意
I>40 或R>10 重大环境因素,需采取控制措施
精选范本,供参考!
项目部因素识别、评价
序号 环境因素类别 活动点/工序 a b c d e I f g R 控制措施
1 水污染 养护污水、屋面清洗污水 3.0 4.0 2.0 2.0 0.5 24 废弃物控制程序
输送泵清洗、车辆清洗、搅拌机清洗、工地厕所污水、食堂污水 3.0 5.0 2.0 3.0 0.5 45 废弃物控制程序
2 粉尘排放 水泥搬运、砼、砂浆搅拌、施工楼层清扫 3.0 4.0 2.0 2.0 2.0 96 大气、粉尘控制
程序
车辆运输、切割打磨、喷涂施工、道路清扫、锯、刨木料 4.0 4.0 1.0 1.0 1.0 16 大气、粉尘控制
程序
3 火灾 化学品材料运输储存、使用;氧气、乙炔使用;油漆施工; 4.0 3.0 5.0 0.5 4.0 144 化学、危险品控
制程序
现场宿舍;工地食堂;施工用电;生产区域吸烟;焊接;木制品加工;模板工程;机械使用短路;废旧材料处理 4.0 4.0 5.0 0.5 4.0 160 安全文明施工控
制程序
4 有毒气体泄漏挥发 油漆、化学品使用;使用乙炔、焊接 3.0 4.0 2.0 0.5 1.0 12 大气、粉尘控制
程序
5 噪声污染 砼振捣;砼输送泵的运转 4.0 4.0 1.0 2.0 2.0 64 噪声控制程序
塔吊、井架、施工电梯运转;车辆运输;拆脚手架;拆模板 2.0 5.0 0.5 2.0 2.0 15 噪声控制程序
电动机具的锯、刨、切、割、磨 3.0 4.0 1.0 2.0 2.0 48 噪声控制程序
精选范本,供参考!
7 土壤污染 建筑垃圾、清洗机械废渣和废液、油手套、工业棉布、废玻璃丝布 2.0 4.0 1.0 1.0 1.0 8 废弃物控制程序
废墨盒、废电池、废日光灯管 4 2 4 2 0.5 32
8 破坏臭氧层 1211灭火器 4 0.5 5 5 0.5 25 在2005年初项目
部的所有1211灭
火器全部替代。
9 资源浪费 施工现场用纸;现场生产、生活用电;现场生产、生活用水 1.0 3.0 3.0 办公用品、资源
管理控制程序
现场原材料、半成品的使用 5.0 5.0 25 办公用品、资源
管理控制程序
公司本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序号 环境因素类别 活动点/工序 a b c d e I f g R 控制措施
1 办公区域废弃物 废墨盒、废电池、废日光灯管、旧电脑、废电子仪器、旧空调机 4.0 2.0 2.0 4.0 0.5 32 送到有资质处理
有害物质的部门
处理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