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介绍

六、EA识别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EA识别的不充分. 2.EA识别不充分,如漏掉或忽视产品中EA,
相关方可施加影响的EA,资源和能源的EA、 异常及紧急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等. 3.EA评价方法不合理,如有的太简单、无科学 性;有的太复杂,不易实施,漏掉一些SEA. 4.不清楚SEA控制途径,没有把SEA与目标、 指标、方案、运行控制和应急准备建立联系. 5.没有正确理解EA和SEA不是一成不变的,当 涉及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 服务时,未及时进行更新.
一、环境因素定义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 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的环境因素.
•所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是指能产生 环境影响的要素. •环境因素来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重大环境影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所有的 组织都有重要环境因素. •能够产生是指潜在的、可能发生的.
2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该法是指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全过 程的分析.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报废处 置的全部生命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
•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5个阶段:原材料 生产与加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 运输与销售、产品的使用与回用、产品的 报废.
•生命周期分析最简单方法是生命周期矩阵. 其纵列为产品的各个生命阶段,横列是可能 存在的环境问题,可由专业技术人员填写每 一阶段的各类环境问题.
EA识别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 7产品使用和维修服务过程
2生产工艺的设计过程 8能源的供应和使用过程
3原材料采购过程
9环保设备的运行过程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1.环境因素识别1.1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b)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c)相关方有要求的;d)负面或正面地对环境有影响的。
1.2 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包括公司办公区和施工场所以及与施工有关的所有活动、设施等。
1.3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查阅资料法、检测测量法、专家咨询法。
1.4 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环境因素识别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司、项目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同时应考虑时态、状态、类型,以及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a)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c)涉及环境因素的七个方面: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废物污染和管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对社区的影响、其他当地环境问题;d)产品中的环境因素:施工设备、工程物资在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副产品;产品使用和储运时环境的影响;工程垃圾的产生;新产品及其开发、服务对环境的影响;e)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属于本公司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环境行为,应予以识别,如外部劳务的环境问题、工程物资的运输和储运等。
2.三因子综合分析法用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属性(对环境或人身危害程度)、程度(排放量大小)、频率(发生频率)。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分值等于或高于9分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量化分值标准表。
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ISO14001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管理标准,旨在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价其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减少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ISO14001中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标准所需的步骤和技巧。
环境因素识别是ISO14001中的第一步,它涉及认识并理解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清楚了解环境因素,组织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因素可以包括水、空气和土壤污染,能源使用和浪费,噪音和振动等。
在这一步骤中,组织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环境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和机会。
在环境因素识别的过程中,组织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例如,可以进行环境调查,收集水样和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或者使用监测设备来监测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
这些数据有助于组织全面了解其环境因素,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
除了识别环境因素外,组织还需要对其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环境因素对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组织可以使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指标和效能评价等。
通过评价,组织可以确定重点关注的环境因素,并为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实施ISO14001标准时,组织应采取以下步骤来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
第一步是确定适用范围。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并明确涵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这有助于组织集中精力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第二步是收集数据。
组织可以通过内部调查、外部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环境数据。
这些数据应包括能源和材料使用、废物和排放物的产生、环境法规和标准的符合情况等方面。
第三步是分析数据。
组织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关键环境因素和其潜在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SWOT分析法来评估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威胁和机会。
第四步是进行评估。
组织可以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指标评估等,来评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点击数: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现有的和潜在的环境因素,并从环境的多个角度进行考查,不能缺漏。
一般而言,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LEs.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LEs.四)环境因素的类型LEs.对环境因素的识别通常考虑以下问题:LEs.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能量放射,即热、辐射和振动;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即大小、形状、颜色和外观。
LEs.五)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LEs.1 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LEs.2 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LEs.3 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LEs.六)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LEs.1 问卷调查法;2 面谈;3 检查表;4 直接检验和测量;5 记录评审;6 基准参照;7 物料衡算法 8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LEs.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LEs.一)不存在惟一的、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LEs.环境因素识别之后,需要评价出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可以自己决定哪些环境因素对本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原则。
对于不同的组织,由于各自的环境状况、所在地域和社会条件、适用的法律法规、自身的环境要求等不同,不可能存在一个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
LEs.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LEs.尽管各企业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LEs.1 环境基准(如影响的规模、严重性、持续时间、环境因素的类型、规模和频次);LEs.2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排放限制和法规);LEs.3 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如与组织价值观、公共形象、噪声等有关内容)。
LEs.上述各种评价依据,但以使用很难满足要求,可根据实际选择几种结合使用。
LEs.三)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LEs.评价方法应能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是非判断法、对比法、打分法等。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 矽肺-游离二氧化硅 – 硅酸盐尘肺-石棉、滑石、云母、水泥尘肺 – 炭素尘肺-煤尘、炭黑尘、石墨尘 – 金属尘肺-铝尘、电焊工尘 – 混合性尘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噪声
• 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耳聋,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其 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干扰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 操作率上升
预先分析法-PHA
• PHA的目的
– 识别对环境造成影响性关键部位 – 评价各种环境因素的程度 – 确定可控性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的措施 –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 确定识别环境因素安排的有限顺序 – 确定进行识别的范围
PHA的分析内容
• 审查相应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历史资料; • 列出主要影响环境的类型,并调查各种产生的因素,确定其控制
/ 污染物
• 编制依据:
–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 国内外事故案例 – 系统分析,确定环境因素部位及防范措施 – 研究成果
检查表优缺点
• 能够事先编制,时间充裕 • 可依据标准、规范、法规等编制 • 有问有答,印象深刻,利于重查 •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 只能定性,无法定量 • 只能对存在的对象评价
• 气相爆炸物质
– 分I类(矿井甲莞)、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III类(爆炸性粉 尘、纤维)
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 电化学腐蚀 • 化学腐蚀 • 腐蚀物质分类
– 无机酸性--硝酸、硫酸、氯磺酸、盐酸 – 有机酸性--甲酸、溴乙酰、乙酸 – 无机碱性--氢氧化钠、硫化钠、硫化钙 – 有机碱性--丙醇钠 – 其他--次氯酸钙、次氯酸钠
措施 • 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
及其它有关的规定 • 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在完成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的严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环境因素是指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水体、空气等等。
环境因素的好与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何辨识和评价环境因素是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辨识环境因素的辨识包括环境调查和数据分析。
环境调查是通过人工考察、记录和采样等手段来了解环境因素的情况,数据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环境调查环境调查是了解环境因素最为直接的手段。
环境调查可以包括人工考察、记录和采样等手段。
人工考察一般包括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实地、调查居民和了解相关机构情况等。
记录是指环境因素的相关信息,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雨情况、温度分布等。
采样是指采集环境中的物质,如水体、空气、土壤和生物等,以分析其环境因素含量和质量。
数据分析环境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为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常见的方法有频率分析、比例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频率分析是指对数据中某个变量的出现次数、占比等进行计算;比例分析是指对数据中某个变量之间的比例进行计算;趋势分析是指对数据中某个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计算;相关分析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性进行计算;回归分析是指根据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
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是根据调查得到的环境因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评价可以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环境因素评价的基础,也是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评价标准一般包括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
法律法规是国家、地方政府和决策机构制定的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技术标准是针对某个行业或环境因素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或其他技术标准。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环境调查数据的不同,来进行环境因素评价的具体方法。
评价方法一般包括财务分析、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 国内外事故案例 – 系统分析,确定环境因素部位及防范措施 – 研究成果
检查表优缺点
• 能够事先编制,时间充裕 • 可依据标准、规范、法规等编制 • 有问有答,印象深刻,利于重查 •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 只能定性,无法定量 • 只能对存在的对象评价
• 尘肺的分类
– 矽肺-游离二氧化硅 – 硅酸盐尘肺-石棉、滑石、云母、水泥尘肺 – 炭素尘肺-煤尘、炭黑尘、石墨尘 – 金属尘肺-铝尘、电焊工尘 – 混合性尘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噪声
• 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耳聋,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其 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干扰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 操作率上升
预先分析法-PHA
• PHA的目的
– 识别对环境造成影响性关键部位 – 评价各种环境因素的程度 – 确定可控性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的措施 –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 确定识别环境因素安排的有限顺序 – 确定进行识别的范围
PHA的分析内容
• 审查相应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历史资料; • 列出主要影响环境的类型,并调查各种产生的因素,确定其控制
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
• 排序
对登录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中的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应 先由品保部按下表的评定方法,评定重大环境因素管理 优先行动次序。
控制
• 根据优先次序,对重大环境因素应考虑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 环境管理方案,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程序的方法来加以控制;运 行控制方法应考虑紧急时的对应;因财力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 暂无法实施治理的要制定改善的总体计划。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与标准
• 目的
明确公司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及重大环境 因素的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 • • • 安全检查表法(SCL) 事件树 现场调查法 头脑风暴法(BS)
– 如果-怎么办分析方法 – 因素环境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 将SCL和BS结合,保持严格连贯性和灵活创造性
检查表
• 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产生的环境因素,采用提问的方式,要 求用是、否回答,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 编制依据:
略微感觉
较强感觉
很强感觉
评分标准
影响 类别 评价 方面
A1 危害性 A2 危险性
评价分值 1
一般废弃物
备注
3 / / / /
5 / /
厂区
7 /
易燃 不易爆
9
列入国家废 物名录的废 弃物
不易燃 易爆
易燃易爆
土壤类
A3 影响范围 现场
A1+A2+A3 ≧15时列 为重大环 境因素。
/ /
周围居民 或外部
• • • • • • • • • 易燃易爆物质 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 噪声 振动 辐射(电离、非电离) 高温、低温 采光、照明
易燃易爆物质
• 凝聚相化学物质
– 火炸药(雷汞、叠氮化铅、2,4,6-三硝基甲苯) – 常温下分解氧化导致自燃、爆炸(硝化棉、黄磷) – 常温下与水或水蒸气反应燃烧爆炸(钾、钠) – 强氧化剂(氯酸钠、双氧水、过氧化钠) – 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爆炸(硫磺)
控制
• 根据优先次序,对重大环境因素应考虑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 环境管理方案,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程序的方法来加以控制;运 行控制方法应考虑紧急时的对应;因财力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 暂无法实施治理的要制定改善的总体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素;
b 产品生命周期法:识别某一产品从原材料,经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主要方法是通过编制某一系统相关投入与产出的存量记录,评估与这些投入、产出有关的环境表现,通过分析其结果进而识别环境因素;
c 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问题;
d 查阅文件信息: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环境事故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件进行查阅,识别环境因素。
8.0 环境因素评价
8.1 评价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8.2 评价方法
8.2.1是非判断法
a 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判是。
b 对能源、资源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进行判断,消耗严重招标的判是;
c危险废物的处置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中的有关规定,判是。
8.2.2筛选法:对公司所有环境因素进行筛选,将偶尔发生、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小、资源消耗较小、只影响本岗位、相关方关心较小、技术经济可行性较小的去除掉,筛出部分环境因素。
8.2.3 综合打分法
a 根据《环境因素评分表》确定每个环境因素的分值;
b 评价准则见附表《环境因素评分标准》;
被评价的环境因素各指标值之和①+②+③+④+⑤≥16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9.0重要环境因素的动态控制
9.1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制定目标、指标和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控制程序,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人员,并规定完成时限、资源等要求,以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减少由其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9.2对近期暂无条件制定和实施目标的重要环境因素,要制定阶段计划或先以严格的管理程序进行控制。
10.0环境因素的更新与重新评价
10.1发生下列情况时,由各相关部门提出环境因素更新、评价的初步建议,由安环节能部确认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1)在体系运行日常检查中发现环境因素遗漏或评价有误;
2)内、外审核或管理评审要求;
3)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修改或作废;
4)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等。
10.2 环境因素更新、评价和控制
10.2.1对更新识别的环境因素的评价、批准及是否纳入目标指标管理或运行控制程序按常规程序执行;一般在每年内审后、管理评审前进行环境因素的再识别和评价,如确有更新需要和可能,则作为评审的信息输入,纳入下一轮体系持续改进和重点控制的内容之一;
10.2.2对于具有特殊性、急待解决的重要环境因素,由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安环节能部适时召集会议,制定针对该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目标指标、方案或运行控制程序,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即可纳入重点控制范畴。
11.0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安环节能部负责解释。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编制审批:日期:附:环境因素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