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公园景观案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深度解析3期美国高线公园HighLinePark

深度解析3期美国高线公园HighLinePark

深度解析3期美国⾼线公园HighLinePark⾼线公园(High Line Park)是⼀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

原是1930年修建的⼀条连接⾁类加⼯区和三⼗四街的哈德逊港⼝的铁路货运专⽤线,后于1980年功成⾝退,⼀度⾯临拆迁危险。

在纽约FHL组织的⼤⼒保护下,在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和Diller Scofidio Renfro设计下,⾼线终于存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的空中花园⾛廊,为纽约赢得了巨⼤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

这条⾼架路从纽约市⾁库区直通到曼哈顿西城区的第30⼤街,总长约2.4公⾥,沿途可欣赏美景和哈德逊河,还能经过⼀些地标性建筑,⽐如⾃由⼥神像和帝国⼤厦、洛克菲勒中⼼等。

⾼架铁道距离地⾯30英尺(约9.1⽶),铁道最宽处有60英尺(约18.3⽶)。

2006年4⽉,⾼线⼀期景观⼯程开⼯。

2009年6⽉9⽇,⼯程第⼀段(南⼤街-西第⼆⼗街)向公众开放。

2011年6⽉8⽇,⼯程第⼆段(西第⼆⼗街-西第三⼗街)对公众开放。

2014年9⽉20⽇,⼯程第三段(最后⼀段)正式向市民开放⼀期⼯程⾼线公园⼀期占地2.88英亩,全长0.5英⾥。

它从Gansevoort街区开始,⼀直到西20街,共跨越9个街区。

设计师将“发现⾼架铁路之美”确定为设计主题,已经回收了⼀些曾经⾄关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植物—建筑”计划将植物和建筑材料混合起来,适当改变它们之间的⽐例,来改变植物和⾏⼈之间的关系,以适应野⽣环境、⽂化、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等不同需求。

与哈德逊河的流速形成鲜明的对⽐,新的⾼线景观的特点是慢和分散,它是⼀处保护⾼线铁路奇特、野性特点的理想空间。

设⽴⼀个新的步⾏系统,由线性的⽔泥和⽊板连接⽽成,特制的锥形边界线似乎是在允许⽔的⾃由流动;并且将有机绿⾊植物和硬质材料混合进⾏应⽤,创造了⼀个散漫的,令⼈沉浸其中的结构。

将景观慢下来,提升它的延续性,使⼈感觉置⾝在⼀个压⼒较⼩的空间。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诠释下的“城市山水”塑造--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诠释下的“城市山水”塑造--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

2021·04一、机会主义景观机会主义表现为较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体现在为达成目标可采取一切可用方式和途径,以非常规手段来实现最终目标。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倡导在一切可用于塑造、表现生态景观的城市场所内,依托时代背景而就地取材塑造“城市山水”,意在展示自然、社会、人类所共处的大同环境与融合之美。

其倡导的景观理念和设计思想,在纽约高线公园项目中有着清晰体现。

二、高线公园项目(一)历史背景如图1所示,高线公园前身为建设于1930年的高架货运铁路线,高达30英尺的桥身悬跨于地面之上,消除了铁路道口对地面交通的阻隔,保障了人车安全,提高了货运效率。

1980年高线停止列车通行并被荒废。

1999年非营利性团体“高线之友”成立并与政府、设计公司合作,提出保留高线并改造为跨于街道之上的“空中游园”,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既保护了工业遗产,又开发出独特的铁路工业文化景观。

(二)设计理念高线项目旨在保护铁路工业遗址,开拓自然景观,打造都市背景下的“城市山水”。

设计师保留了桥梁主体结构,复原其工业建筑风貌,以存留高线的工业历史气息,并依托铁轨、枕木、石砾、道岔等设施,凸显高线铁路符号。

同时,通过自然景观增强高线生态特色,使其与原有的工业色彩相融合,体现粗狂质朴的自然风貌,塑造以现代城市为背景的“城市山水”景观空间。

此外,通过开放的公共休闲空间吸引游客,带来可观的人气和关注度,推动周边街区更新和经济发展。

(三)设计特色第一,就地取材,展示原生态之美。

高线公园的设计特色在于将景观植被与人工材料“嫁接”在废弃的铁路高架桥面。

通过开发现有的废弃交通建筑物,既节约了城市土地,又使荒废的铁路高架桥得到循环利用,并保留了桥梁特有的工业风貌和历史特色,传承了城市的工业文化。

在桥面设计中,设计师保留铁路设施作为景观小品,以复原高线昔日风貌,展现铁路特有的荒凉、孤寂;在植物选择上,设计师选择当地特有植物(部分植物为自然生长的),以草类和多年生植物为主,进行拼接种植,打造动态的自然景观。

高线公园景观案例分析

高线公园景观案例分析

New York City
设计公司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总长
1 mile in length
“这是纽约的一项盛事。高线公园二期工程延续一 期工程总体设计概念的同时加入了新的元素,严格 中体现创新。二期工程更贴近公众,进一步实现了 关注人类健康、控制雨水和保护自然生存环境的目 标。” —2013专业奖评审委员会
高线与城市的紧密联系是促使该项目强大而 独特的原因。它以毫不间断的姿态横向切入 多变的城市景观中。不同建筑类型的混合及 其与高线的联系方式,以及将视线导向哈德 逊河、街区街道和标志性城市纪念碑的道路 设计为人们带来真实的纽约体验,这是高线 为何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之一。高线不仅仅是 一片普通的区域,更是一段旅程。在这段旅 程中,“漫步”的理念重新融入城市公园体 验中。高出地面30英尺的空中步道带来了独 特的城市体验,人们在深入城市的同时也在 远离城市。高线的设计将城市作为灵感激发 点和交流媒介,与起初“逃离”城市的构想 截然相反。很多对周围环境早已了然于心的 纽约人也不禁走上高线,以一种全新的视角 一睹城市风采,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惊 喜。
立交桥下的绿植景观:高架沿线的植物图景不 断变幻。不同季节呈现出的丰富色彩、纹理变 化酬谢每一位多次来此参观的人们。
意义和启发
作为复兴曼哈顿西部 地区的重要一环,高 线已经成为该区域的 标志性特色,并成为 刺激投资的有力催化 剂。2005年,该市对 高线周围的区域进行 了重新划分以更好地 促进发展和保护原有 的街区特点。重新分 区措施和高线公园的 成功帮助该区域成为 纽约发展最快、最具 活力的街区。在过去 的十年中人口增长率 超过60%。自2006年 起,高线周围新许可 的建筑项目成倍增长, 至少已经开启了29个 重要发展项目。

纽约高线公园案例分析报告

纽约高线公园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反思
案例与场地:
改造目的相同 具有相同的场地特点与因素
我可以用的:
线性的分析和利用 场地元素的处理如铁轨、野生植被、机车等 对待历史的思想与可持续的保护的观念 调动周边居民 相关法令配合
我的想法
谢谢
谢谢观看! 2020
自然的荒野与无序
设计解读
人工种植的精心与巧妙
2.硬性的铺装和软性的种植体系相互渗透,营造出不 同的表面形态,为使用者带来了不同的身心体验。
设计解读
解决方案(三个层次):
尊重场地特点,寻找解决方案 1.铺装系统
设计解读
柔软的植被与坚硬的铺 装地面相互渗透
混凝土铺装以手指形状 伸入野草地,为野草野 花的生长留出空间
案例分析解读 案例反思
我的想法
场地位置:
场地分析
高线是位于美国纽约 曼哈顿西区 穿过历史悠久的肉食包装 区和东切尔西周边街区
位于街道上空30英尺的半 空中
在工业时代,周边区域是 纽约著名的工业区,建筑 类型以工业厂房与仓库为 主
场地历史:
1934---1980 “交通生命线”时期 1980---1999 “拆与不拆”争议时期 1999至今 保护和再利用时期
改造前:
荒废、破败、杂草丛生
场地分析
场地特色:
1.线性、元素单一 2.功能性单一 3.野生植被与铁路遗迹交织 4.周边区域急需更新
场地定位:
现代城市中的废弃的高架铁路 工业时代历史遗迹
场地分析
设计概念:
“植--筑” : 不同植物体系对应 的灵活材料组织系统
概念解读:
1.改变步行道与植被的常 规布局方式,将有机栽培与建 筑材料按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 结合起来,创造出多样的空间 体验。

High-line,纽约高线公园设计分析

High-line,纽约高线公园设计分析

位置美国纽约v1.0可编辑可修改v1.0 可编辑可修改可编辑可修改v1.0v1.0 可编辑可修改v1.0 可编辑可修改项目名称纽约高线( High Line )公园建筑性质公共设施设计单位 / 建筑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建筑事务所规模 6 英亩 21 公里概念原型法国巴黎的 Promenade plant ée( 绿荫步道 )区位概况公园建在高架桥升高的铁轨路基上,高出街道水平面 18 至 30 英尺。

沿着 10大道从 Gansevoort Street 开始,到 30th Street 结束成南北走向,高线公园全长 1英里。

共有 9 个出入口,其中 14街、 16街、 23街、30 街有电梯。

开放时间为早 7点到晚上 11 点。

公园有公园警察值勤,不能在花草路上行走,不能随手采撷花草,不能骑自行车、玩滑板等设计概念“植—筑”( Agri-Tecture )概念是整个设计策略的基础——地面铺装和种植体系的设计呈现出软硬表面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从高使用率区域( 100% 硬表面)过渡到丰富的植栽环境( 100% 软表面),为使用者带来了丰富的体验。

背景 1847 年,纽约市政府批准了通往曼哈顿西区的街边铁路工程计划。

为了安全起见,铁路部门租用了许多人(通常这些人被称为“西区牛仔”—— "West Side Cowboys" )骑着马在火车的前面挥舞旗子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尽管这样,铁路上行驶的货运列车还是和其他的交通工具发生了许多的事故,因而第十大道也一度被称为“死亡大道”。

对这些事故的社会大讨论持续了许多年。

在 1929 年,市政府,纽约州政府和纽约中央铁路局( New York CentralRailroad )通过了西区改造计划( West Side Improvement Project ),其中就包括了 High Line ,这条 13 英里( 21 公里)长的架空铁路工程取代了原本穿越 105 条街的地面铁轨,并增加了 32 英亩( 130,000 平方米)的面积,直达 Riverside 公园。

国外交互式景观设计案例

国外交互式景观设计案例

国外交互式景观设计案例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1. 基本情况。

这个高线公园啊,原本是纽约市一条废弃的铁路线。

你能想象吗?以前就是那种破破旧旧,没啥用的铁轨,横在那儿就像城市的一道伤疤。

但是呢,有一帮超有创意的人就把它变成了一个超棒的交互式景观。

2. 交互元素。

首先啊,它的步道设计很巧妙。

步道不是那种平平无奇的路,它是蜿蜒曲折的,而且有不同的高度变化。

当你走在上面的时候,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探险。

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你能从不同的角度看纽约这座城市,高楼大厦、街道行人,尽收眼底。

然后呢,沿线有很多有趣的休息区。

这些休息区的座椅可不是那种呆呆的一排,而是设计成各种形状。

有的像花瓣,你可以和朋友围坐在一起聊天;有的是那种可以躺着的长椅,你要是走累了,就舒舒服服地躺上去,晒晒太阳,看看天空。

还有啊,高线公园里面有很多小花园。

这些花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它们是按照季节来布置的。

春天的时候,你能看到满是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就像走进了一个花的童话世界。

夏天呢,绿树成荫,走在里面特别凉快。

最酷的是,这里还会有一些关于植物的小标识牌,你要是对植物感兴趣,就可以停下来看看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来的。

这就像是一场人与植物的对话,特别有趣。

3. 对人的影响。

对于纽约人来说,高线公园就像是他们的一个大游乐场。

平时上班族们可以在午休的时候来这里放松一下,远离办公室的压抑。

家庭呢,可以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让孩子们在城市里也能亲近大自然。

而且啊,这里还经常会举办一些艺术展览之类的活动。

你走在公园里,说不定就会遇到一个特别酷的艺术装置,然后你就可以停下来欣赏、拍照,和这个艺术作品互动。

二、丹麦哥本哈根超级线性公园(Superkilen)1. 基本情况。

这个超级线性公园啊,那可是超级有个性。

它位于哥本哈根一个多元文化的社区里。

整个公园就像是一个大杂烩,但却是那种超有魅力的大杂烩。

2. 交互元素。

它的地面设计超级独特。

作品赏析-纽约高线公园案例分析

作品赏析-纽约高线公园案例分析

高架草坪
WE ARE THE ONE DIFFIERRENT
高线二期工程中强调了空间设计和种 植的独特性,其中位于23街的高架 草坪值得我们分析。
节点设计
23街入口
23街作为二期工程中的一部分,融合了历史仓库、 住宅大楼和新建建筑。尺度显得更具亲和力,更 为饱满,更加私密,给人一种脱离大城市而更专 注于社区的感觉。入口的设计拥有典型的现代感, 走上去,仿佛从繁忙都市进入了公园般的社区。
整体分为三段,全长2.4公里,总面积6英亩: 第一段:从Gansvoort街到二十街的一段(共九个街区,约 占总长的三分之一); 第二段:从二十街到三十街的第二段; 第三段:从十大道的三十街到哈德逊河及三十四街,将与规 划中的“哈德逊庭院”新中城商业发展区的河滨开放空间相融 合,形成全新的哈德逊河畔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总结评价
设计的优点与评价
AON ONE
01
改变了步行道与植被的常 规布局方式,将有机栽培 与建筑材料按不断变化的 比例关系结合起来,创造 出多样的空间体验。
AON ONE 02
硬性的铺装和软性的种植 体系相互渗透,营造出不 同的表面形态,为使用者 带来了不同的身心体验。
AON ONE 04
AON ONE 03
23街的草坪是高线公园里唯一 的一块草坪,面积为4900平方 英尺,在这里可以欣赏曼哈顿 的天际线和周围河道的美景。
草坪本身提供了独特的游憩 空间,可坐可躺,踏实和平 和,是绝佳的散心之所。
高架草坪是由一个拱形、轻型的步行桥上,材质是由 钢铁和木头制成的,草坪的最北端向上“卷起”,把 台阶座椅上的参观 者抬升到几英尺高的空中,这种 立体空间感让这个草坪变得充满灵气。
纽约高线公园
New York High Line Park

高线公园_纽约_纽约州_美国

高线公园_纽约_纽约州_美国

strategy of “agri-tecture”combines organic and threefold: first the paving system, built from linear
building materials into a blend of changing proportions concrete planks with open joints, specially tapered
(100% hard) to richly vegetated biotopes (100% soft), where time seems less pressing. Long stairways,
with a variety of experiential gradients in between. meandering pathways, and hidden niches encourage



6 34
切尔西草场
第 10 大道广场
北部支线 历史性保留
切尔西市场
南部支线
迪勒 - 冯弗斯腾伯格 日光甲板与水景
高线卫生间
14 街入口 华盛顿草场
冈斯福特林地 冈斯福特楼梯
冈斯福特广场
7 世界建筑 2010/01
Inspired by the melancholic,“ found”beauty of

10
生态城市主义 /ECOLOGICAL URBANISM
35
软表面 硬表面ຫໍສະໝຸດ 典型铺板转变:剖面变细
铺板体系
转变:平面变细
转变:平面+剖面变细
转变:弯曲
深坑
平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项目描述
项目基地及文脉
纽约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西侧,跨
越23个街区。高线公园原是建于20
世纪30年代的空中货运铁道线,轨
道曾是西部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远
离地面街道的铁路有效地保障了路
面交通安全。20世纪80年代,弃用
的高架铁路变成了城市的不和谐音
符,面临着被拆毁的危险。当时,
机会主义景观概念开始兴起,这让
8
林地立交桥:一条金属走道高于高 线公园路面八英尺,地被植物如地 毯般铺在下方起伏的地面上,同时 参观者登上高高的走道与漆树和玉 兰树的树冠亲密接触。
立交桥下的绿植景观:高架沿线的 植物图景不断变幻。不同季节呈现 出的丰富色彩、纹理变化酬谢每一 位多次来此参观的人们。
9
意义和启发
作为复兴曼哈顿
西部地区的重要
一环,高线已经
史上,高线作为改造项目将
废弃铁道变为新公共空间;
社会性上,高线是地方社区
也是世界级公园,家庭、游
客和社区民众在此会面和交
流;经济上,作为企业参与
的项目,高线展示了公共空
间促进税收,招商和刺激当
地经济增长的能力。二期工
程将半英里的基础设施区域
改造成草地,降低了热岛效
应并创造了意义非凡的生态
环境。300种精心挑选的植物
1 mile in
1
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高架铁路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将各街区联系起来, 为城市绿化树立了新的标杆。它创造了一种审视城市的新视角,是创新设计和可持 续设计的代表性图标,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具有启示性意义。它向人们证明景观 能对城市生活的质量带来巨大改变。
高线是由位于曼哈顿西侧街道上方的历史货运铁路线改造的公园。该公园从 Gansevoort 延伸至西30街,目前长度为1英里。
丛、阶梯式坐席+草坪、“林地立交
桥”+观景台、野花种植区、径向长
椅和缺口区域。灌木丛区域位于20街
和22街之间,密集的开花灌木和小树
暗示着高线公园第二阶段的开端,成
为通往西切尔西区住宅区的分界点和
门户。位于22街的“阶梯式坐席”区
可用于即兴表演、家庭野餐、浪漫的
室外聚餐、艺术课堂和日光浴等各类
活动。位于23街、占地面积4900平方
英尺的草坪高于街面,将人们往上
“抬升”几英尺,并带来清晰的河流
视野。在25街和26街之间的“林地立
交桥”区域有一条高于高线路面8英尺
的金属走道,植物在高架桥下方肆意
生长,同时又将人们带入树冠深处。
眺望台构成了主道的枝丫。26街的观
景台提供了极佳的城市视野,同时让
人回忆起曾经的广告牌。顽强的抗旱
草和在不同季节开花的多年生植物主
目从北部西切尔西区的20街跨越到
位于30街的西侧火车调度场的起始
3
位置,该路段本身便具备了不一样
可持续性
作为宏伟的城市改造项目,
高线工程的核心是“保护”
和“再利用”。同时作为政
治、生态、历史、社会和经
济可持续项目,高线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政治上,高
线是检验社区行动力的试金
石;生态上,高线是位于城
市中央的6英亩绿色屋顶;历
宰了位于26街至29街之间的“野花种 植区”。始自29街的长长的柔和弧线
7
伸向哈德逊河,道路边缘长达一个街
局部细节
林地立交桥:沿线各眺望点构 成道路的枝丫,引人驻足停留, 欣赏下方的绿色植物和远方的 城市。
26街观景台:位于26街的观景 台带来开阔的城市视野,同时 唤起人们对于高线公园旁广告 牌的记忆。
section 1
High Line
高线公园
位置 City
New York
设计公司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这是纽约的一项盛事。高总线长公园二 期工程延续一期工程总体设le计n概g念t的h
同时加入了新的元素,严格中体现创 新。二期工程更贴近公众,进一步实 现了关注人类健康、控制雨水和保护 自然生存环境的目标。” —2013专业奖评审委员会
一小部分纽约人催生了将废弃铁道
变成公园的想法。现在高线公园的
设想已经变为现实,公园归纽约政
府所有,由“高线之友”负责维护
和运营。高线公园一期工程从
Gansevoort街跨越至20街(共九个 街区),已于2009年6月向公众开放。
2011年6月对外开放的二期工程从
20街延伸至30街(共十个街区),
其宽度增加了一倍,达到1m二期项
5
受到铁路停运之后路面野生植物景观的启发,高线设计团队在切尔西草地区域栽种 了野草和生命力强的野花,为四季增添色彩和纹理。
在简洁的直线步道沿线,野花在原铁路轨道的缝隙中肆意生长;人们可以享受伸向6 城市的绿色轴线的天然之美。
公园人行道
二期沿线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空间进一
步强调了项目区域的独特性,如灌木
在当地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
特色的本土高线与城市的紧密联系是促使该 项目强大而独特的原因。它以毫 不间断的姿态横向切入多变的城 市景观中。不同建筑类型的混合 及其与高线的联系方式,以及将 视线导向哈德逊河、街区街道和 标志性城市纪念碑的道路设计为 人们带来真实的纽约体验,这是 高线为何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高线不仅仅是一片普通的区域, 更是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 “漫步”的理念重新融入城市公 园体验中。高出地面30英尺的空 中步道带来了独特的城市体验, 人们在深入城市的同时也在远离 城市。高线的设计将城市作为灵 感激发点和交流媒介,与起初 “逃离”城市的构想截然相反。 很多对周围环境早已了然于心的 纽约人也不禁走上高线,以一种 全新的视角一睹城市风采,往往 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This is a great thing for the city. It continues the big idea of the first phase of the High Line, but they did experiment with some things. The rigor is there, but they are continuing with the inventiveness. This project touches people. It enhances human health, controls stormwater, and restores natural habita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