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合集下载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引言文化负载词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而难以直接翻译的词语。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会面临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即是否将文化负载词翻译成接近目标语言文化的词语(归化)或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异化)。

本文将从归化与异化的视角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分析不同策略下的翻译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一、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及特点文化负载词是指在某一语言和文化中具有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但在另一语言和文化中很难用一个对应的词语准确表达其含义,其翻译可能会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些词语往往承载着源文化的独特价值观、习俗和传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极具挑战性。

文化负载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数量众多,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宗教、风俗、思想观念等。

2. 文化特色:这些词语承载着源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观,往往与特定的文化传统、历史和社会习俗密切相关。

3. 翻译难度大:由于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特定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达和理解常常会受到限制,翻译难度较大。

二、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面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翻译者通常可以采取归化与异化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1. 归化归化是指将源语言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目标语言中与之相近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使得版本的译文更容易为目标语言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这种翻译策略会将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加以抹去或削弱,以满足目标语言读者对译文的理解需求。

归化翻译策略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译文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节省读者审视译文的时间和精力。

归化翻译策略也可能导致译文失去了源语言的特色和独特性,影响了源文化的传达和继承。

2. 异化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独特性,使得译文更贴近源语言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

这种翻译策略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会更加突出源文化的内涵和独特性,有利于传达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但“ , 醋‘ 在两种文化 中却有不 同的文化 内涵 。汉语中 的“ 常引申为男女 关系上 的嫉妒心 理 , 醋” 而英 语中 的“ 则用来 比喻尖酸刻薄之人 。而此处贾琏 将凤 醋” 选择了与汉语 “ 祭酒 ” 面意义差 不多 的英语 词语 表 " bt i。但是 " btnr是指 古代希 腊罗 马祭 t awe' i i i i " l aoe
20 年 7月 01 ) 第2 4卷 第 4期
安 徽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 aoAhi vrt(ho py Scl ne or l nuUiei Pis h ed i Sics n f n sy lo n oa c e )
J 00 20 听
Vo .4 . l 2 No 4
在中国古代 鼎” 是一种常用的物品, 是一种权 可见, 这种译法损失了重要的文化信息, 出现了‘ 4 欠 力的象征。这个词本身就载有明确的中华民 族文化 额” 。而霍 克斯 则运 用 ‘ 法”将 “ ” 为 现象 ’ 意译 , 醋 泽 信息 , 有着深层的 文化内涵。在英 美文化 中不 可能 "au' jls, eo 成功地向译语读者传达了凤姐的强烈嫉妒 找到对应词汇 , 因此 , 这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 度很 心 理。 但是"au" jls一词在英语中除了“ eo ' 嫉妒” 之意
霍译 :e a e, ho h r, be a fhr L So 一zag bd n H r t i a e 卫业 (红楼梦》 2 《 第 0回) rco o E ctn. etr duai f o
杨译:"Oe he s n a le n otsdywe I y m “- f a h rl o y - e e s 要想成功 地译 出例 3中“ 国子 祭酒” 一词 就需 古代官爵有一定的了解。国子祭酒, 即国子 t p , g g i tt gy a b t 对中国 e eI o tge ve rbc gd i m r ' n o h i a i o e n m v a n t h o a g ts w r s tr . o h om'rs hr " h e h o e e o a e 监祭酒。国 子监, 称“ 简 国学” , 是封建 王朝的中央教

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谈《红楼梦》的翻译-文档资料

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谈《红楼梦》的翻译-文档资料

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谈《红楼梦》的翻译1总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一本百科全书 , 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把这一鸿篇巨制由汉语翻译为英语 , 对每一个译者来说, 都是一个挑战。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两个《红楼梦》的完整英译本先后在北京、伦敦出版 , 译者分别是中国的杨宪益先生及其夫人戴乃迭和英国的霍克斯先生。

两个版本的英译本风格迥异 , 一出版即成为翻译研究者的研究对象。

杨氏夫妇在翻译当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 , 其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 ;而霍氏则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 , 以使其译文更具有可读性。

所以 ,杨氏的译文更忠实于原文 ,但稍显晦涩 ;霍氏的译文更优美 , 流畅,但行文当中难免存在着误译和漏译。

2异化与归化异化 (foreignization) 和归化 (domestication) 是处理源语文化信息的两种翻译策略。

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 , 而归化则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即“前者的重心在原文和原文作者, 而后者则更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1] 。

归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2] 。

而异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3] 。

3异化与归化在《红楼梦》翻译中的体现3.1 异化、归化与书名的翻译如何把《红楼梦》这三个字翻译成英语 , 杨宪益和霍克斯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扬宪益用异化的方法把它译为 A DreamofRed Mansions(红楼梦)。

而霍克斯则用归化的方法把它译为 The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

究其原因 , 主要是杨氏、霍氏选择的版本不同。

曹雪芹用毕生的心血完成了《红楼梦》这一鸿篇巨制 ,期间, 反复修改五次 ,问世之后 ,《红楼梦》在清朝的知识分子当中被广泛传阅。

但是 , 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及作者本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关于作者和这部作品的很多问题成了不解之谜 , 在作品的题目方面 ,也无法达成一致。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翻译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策略。

归化指的是将外文词汇翻译为中国目标文化中具有相似意义或功能的词汇,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异化指的是保留外文词汇的原貌和意义,不进行过多的改动和替换,以尊重和展示原文的独特性。

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归化与异化视角的选择取决于具体情境和翻译目的。

归化更注重适应目标文化的需要,将外文词汇转化为中国人更熟悉且容易理解的词汇,使读者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信息。

而异化则更侧重于保留原文的特色和风格,尽量保持其原有的文化表达和内涵,以展示原文的独特之处。

1. 服装(Clothing):
归化:衣服、服饰
异化:Clothing
3. 礼仪(Etiquette):
归化:规矩、礼节
异化:Etiquette
4. 茶道(Tea ceremony):
归化:泡茶、品茶
异化:Tea ceremony
6. 武术(Martial arts):
归化:功夫、拳术
异化:Martial arts
7. 禅宗(Zen Buddhism):
归化:禅修、禅意
异化:Zen Buddhism
以上翻译例子旨在说明归化与异化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运用。

具体的翻译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读者群体和翻译目的来决定。

优秀的翻译应该既能传达准确的信息,又能在尊重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与目标文化融合。

从《红楼梦》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精选文档

从《红楼梦》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精选文档

从《红楼梦》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文学翻译是极其复杂的工程,它常常涉及到文化的比较,而文化是个相对的概念,它对于差异性的关注往往更胜于对共同性的关注。

因此,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翻译,译者需要通过减少语言或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译文更加接近目标文化的标准,或者保留差异,直接按照源语言的风格进行翻译。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分别叫做归化和异化。

不论归化还是异化,其基础都是要对原文由正确的理解,译者的表述也要通畅,即使是异化,也要做到行文流畅,语言规范。

《红楼梦》则是在译界关于归化和异化讨论的典型文本案例。

对于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我们最为熟悉的恐怕就是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英译了,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主要以异化为主,而英国人霍克斯主要采用的是归化。

由于中国和西方在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况且《红楼梦》所涉及的文化博大精深,完完全全按照源语言文本进行翻译实属困难。

为了解决如此困境,杨氏夫妇和霍克斯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保存中文的文字蕴含的形象,通过注解的方式向外国读者解释,后者则将源语言的形象转换为西方读者所熟悉的形象。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译文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来。

霍克斯翻译的是“The Story of the Stone”,杨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显然,杨是进行了直接按中文的意向翻译,尽管他意图展现在“红楼”二字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体现中国深闺大院男女之情的文化,但是如此译法却在西方读者看来难以接受。

这不仅因为“Red Mansions”在他们心中并不能激发出中国人心中的府邸情爱的情结,而且“Red”在西方的文化中有暴力和危险的意思,因此这样容易给读者造成不好的联想。

而霍克斯的译文版本是根据红楼梦的另外一个名字“石头记”直接译出,这样译出来使得读者能更容易的明白作者的意图,所以相较而言,霍克斯的版本更加可取。

接下来,我们举一个更加详尽的例子说明异化和归化的特点:在《黛玉葬花》的第一节中:【原文】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载词及翻译策略

《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载词及翻译策略

《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载词及翻译策略作者:魏榕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2期魏榕(1.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8000)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化交流也愈发的频繁,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作品中巅峰之作的《红楼梦》,更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红楼梦中含有许多文化负载词,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给红楼梦向外传播带来了诸多困难。

因此,如何翻译文化负载词成为了广大译者们新的课题。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6-0256-01《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更是中国文化的标志。

《红楼梦》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全书开始到完成耗费两百多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红楼梦》中包含巨量代表传统时代标志的词语,也就是文化负载词。

新时代条件下,中外文化交流融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巅峰代表作《红楼梦》需要传播出去。

那么,就要对《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详实生动具体的翻译。

新的目标课材下,就要进行新翻译策略的研究探查。

笔者就《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以及翻译策略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文化负载词的定义与分析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等等原因,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传统。

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在词汇系统里面就被称之为“文化负载词”。

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特性。

中国小说历史上,无论是从小说的就哪个方面而言,《红楼梦》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它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成就,其中包含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堪称一部巨匠级的史诗作品。

在这其中,对《红楼梦》文化负载词分类,本文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生态文化类;第二,社会文化类;第三,物质文化类;第四,宗教文化类;第五,语言文化类。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1. 引言1.1 文化负载词研究背景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跨文化特征、难以直接对应的词汇,其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换。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语言本身的特性、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等。

文化负载词的研究背景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负载词翻译这一领域。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分类以及对翻译的影响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研究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提出了更多新的见解和观点。

文化负载词的研究不仅对翻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具有积极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归化与异化视角出发,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文化负载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丰富信息,其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对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对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跨文化关系。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提高翻译质量。

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难点,其正确翻译能够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意境,同时也更容易为目标读者所接受。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传播文化、推动全球化进程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文化负载词的准确翻译,可以更好地传播本土文化,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

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正文2.1 归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归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是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越来越突出。

文化负载词是
指在一种语言文化中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则可能没有完全相应的词
语或含义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语言表
达和文化传达效果。

归化翻译是指将文化负载词尽可能地翻译成目标语文化中最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以使
读者可以轻松理解。

例如,“红包”在英文中的翻译可以是“red envelope”,这是一种
将含义和语言形式统一起来的归化翻译方法。

另外,归化翻译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注释或
说明,以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加准确地理解意思。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归化翻译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因为这种方法可能会破坏源语文
化的特色和特定含义。

此时,异化翻译可能更适合。

异化翻译是指保留原词语的文化特色
和含义,以便读者可以在目标语文化中了解源语文化的特点。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
中有着吉祥和美好的象征意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将其直接翻译为“red”可能会对读
者造成困惑。

此时,可以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将其翻译为“auspicious red”,以更好地
传达文化含义。

当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文化含义、语言形态和读者需求等多个方面。

此外,译者还需要了解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进行最佳的翻译选择。

最终,通
过科学的翻译方法和对源语文化的理解,可以实现文化负载词的最佳翻译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著名翻译家Nida把翻译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宗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儒家的忠孝节义,佛教的因缘轮回,道教的创世神话等方方面面,共同铸就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奇书。

《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宗教文化,它们构成了跨文化交际和汉英翻译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本文以《红楼梦》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译本(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了中英文化背景下对《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文化负载词
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等,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传统。

这种不同的传统表现在词汇系统里面就被称为“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主要有以下特点:(1)文化负载词通常为某一文化所特有。

比如,阴、阳、八卦、风水、秀才、状元、旗袍等词语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2)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或丰富的联想意义。

比如,“龙”在汉文化中是褒义词,象征高贵尊荣,但在英语中,dragon是贬义词,让人联想到邪恶、罪孽;(3)文化負载词很难在其它文化中找到对等词。

如汉语中的“风水”一词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确切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

二、归化和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

主张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同时,译者也是文化传播者,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指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主张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也有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讲,在《红楼梦》的翻译中,杨宪益主要采用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翻译策略,旨在能够把原作中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现实的部分在译文中得到传达,并向英美读者介绍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霍克斯则主要采用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旨在取悦读者,使译文更好的为西方读者接受。

三、杨霍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
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

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章从《红楼梦》两译本中摘出宗教文
化负载词的翻译,并将其归为儒释道三类进行对比分析。

1. ①阿弥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

(第六回)
杨译本:Buddha be praised!I’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sister!
霍译本:Bless you,my dear,for being such a help!
②黛玉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第二十五回)
杨译本:Before the rest could say anything,Daiyu exclaimed:“Buddha be praised!”
霍译本:“Bless His Holy Name!” Daiyu murmured ferverntly.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bhabuddha”的音译,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佛教用语。

佛教文化对人们语言和社会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世俗之人常用”阿弥陀佛“作为口头禅。

为忠实于原文,如实地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和宗教色彩,杨译本多采用异化处理感谢、称快、赞同等感情色彩,多用Buddha be praised,一般人或信佛者多用Amida Buddha,体现文化特征。

霍则多采用归化译法,将“阿弥陀佛”译成Holy Name,Bless you,Bless my soul等西方基督教用语,从而形成了与源语文化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有利于英语读者理解,却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当时的中国人也是信奉基督教的。

2. ①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第五回)
杨译本:One is an immortal flower of fairyland. The other fair flawless jade.
霍译本:One was a flower from paradise,one a pure jade without spot or stain.
②“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人也。

”(第十五回)
杨译本:“The deceased has become an immortal and left our dusty world.”
霍译本:“The Departed is now in paradise.”
为了向国外读者传播中国宗教文化的精髓,杨译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阆苑”、“登仙界”直译成“fairyland”、“become an immortal”,忠实于原文。

而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们认为人死后是要去天堂的,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霍译本将极具中国宗教色彩的文化负载词译成“paradise”。

3.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

你倒也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慧也太过了!”(第四十七回)
杨译本:Once they were alone the Lady Dowager sneered,“I hear you’ve been doing some mathmaking for your husband. 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re,aren’t you?” “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
霍译本:“I hear you have been playing the matchmaker for your husband,” she said “I must congratulate you on y our wifely virtues-though I must say,I think that in this case you are carrying wifeliness a little far.”
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父,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杨宪益深谙旧中国的封建礼教,为向英语读者准确传达中国的这种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采用异化手法翻译成“submission”和“obedience”。

然而,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西方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因此,霍克斯只是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wifely virtues”和“wifeliness”表达三从四德的概念,便于西方读者理解,也反映了霍译本的客观性和西方人的价值倾向。

四、结语
本文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探讨了《红楼梦》杨霍两个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两种必要的、基本的翻译策略,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为我们树立了以异化翻译为主和以归化翻译为主的典范。

然而,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视角来看,为使目的语读者更加深刻理解源语文化,在翻译宗教文化负载词时,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归化为辅。

一个称职的译者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源文的原汁原味,又能充分地考虑到读者的品味,将文化和翻译融为一体。

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最大限度地读懂作者的原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