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园课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概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7)

一、内容说明 (7)

二、课程内容 (9)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规划 (15)

一、理念系统 (15)

二、动力系统 (15)

三、实施系统 (17)

四、成果系统 (18)

第一部分前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此,我校增设了“种植园”,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开阔视野,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劳动的喜悦。

以园内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孩子们,让他们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和暗香,放松身心,寓学于乐,利与探索,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认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感受美好的自然风光,体验劳动带来的收获与快乐,同时又挖掘本土资源,丰富了校园教育活动内容,为孩子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拓展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教育观,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活动,把“死”的文献资料与现实社会中“活”的资源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单向向立体、多向的转变,这对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种植园”“采摘节”都是一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有所学,有所感,有所得,而且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新天地。

一、课程性质

种植课程以种植劳动学科实践为特征,是学校进行学科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的实践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种植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种植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以及一粒一粟的来之不易,从而感受到父母劳作的艰辛,懂得了感恩父母。

种植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种植过程当中,可以体验劳动的愉悦,在愉悦的劳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养成健康人格,让他们懂得劳动光荣,不能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和负担。

二、课程基本概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在种植实践这门课程中,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种植方面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课程适应各年龄段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获得种植知识和技能,结合其他学科的课程,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的劳动实践经验、知识实际运用,又能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劳动实践的基本动力之一。种植实践课程强调种植实践特殊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方法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

感态度。种植课程注重内容与各学科知识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种植实践的独特价值。

(三)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种植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种植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种植课程的设计,我们遵循了一条基本的准则:让学生融入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感悟、学习,通过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反复观察,形成概念,不断验证,即通过探究,来获取新知,达到学习的目的。无论你走到种植园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问题或课题等着你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我们要传播的“科学”:一种符合认知规律的求知方法,一种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一种尊重客观的探索精神。种植园提供的所有信息都不是灌输的,而是需要学生经过一番体验和思维获取的,哪怕是“辨别作物”、“使用劳动工具”这样的简单活动,也要让有兴趣的学生在多次的活动中逐步掌握属于自己的一

种能力。在种植园中学习,强调“动手种学习”、“观察中学习”“体验中学习”,它与现代科学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这里的学习对象是活的,有生命的,是一个真实的自然界,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充满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更具有探索和挑战性。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种植园课程分成六个学段(每年级即为一个学段)。并结合六个年级段分别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以此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种植方面的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小学种植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科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概括描述:

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有关材料、工具等基本知识;学会种植、管理、采摘的基本技能,重视技术活动中的操作规范;认识种植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种植活动的一般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使学生接受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初步建立技术价值观;形成乐于交流、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身边常见蔬菜、瓜果、花卉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

2、能做一些简单的土地丈量、株行比例设计等数学知识相关技能。

3、了解若干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具和生产资料的名称。

4、能根据植物的生长写出观察日记和随笔作文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各班级依提供种植信息申报种植项目。

2、各班级适时种植、管理(老师可适时结合数学进行株距、行距进行数学引导)要求保标准。

3、定期浇水、锄草、松土、打扫卫生等。

4、教师主动写实践教学课备课,并带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5、学生写观察、实践日记、随笔作文,并由语文老师筛选。

6、至少举办一次教与学的种植实践知识竞赛(实践课听评课活动)对活动开展进行反馈评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们的亲身实践,熏陶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

(2)释放师生们的情怀,在一种没有压力,欢声笑语的情景当中进行劳作,相互协作,增进师生情感和谐

(3)种植园可以给学生很多生活体验,为学生的语文写作提供很多真实体验的素材

(4)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学以致用。

(5)通过种植园的劳作,学生能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以及父母养育我们的辛劳,使学生懂得感恩,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