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软胶囊质量标准样本.doc
保健食品企标编写模板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Q x x x x x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xx牌xxx胶囊(xxxx粉、灵芝)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进行,本标准贯彻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7718-200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本标准的实验方法执行了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本标准由南京xxxxxx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4年9月2日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xx牌xxxx胶囊(xxxx粉、灵芝)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牌xxxxxx胶囊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xxxxxxxxx粉、灵芝(赤芝)为原料,经混合充填加工制成的xxxx牌xxxx软胶囊。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T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发酵计数GB/T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T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准则GB13731-1992 药用明胶硬胶囊YBB0012-2002 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0015-2002 药品包装用铝箔YBB0021-2002 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JJF1070-200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技术监督局第43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Q/3201NLY001——快买牌睡不好冻干粉要求原料要求睡不好冻干粉应符合Q/3201mnnY001的规定。
维生素C加E软胶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凯镛®维生素C加E软胶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凯镛®维生素C加E软胶囊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C(L-抗坏血酸)、大豆油、明胶、纯化水、甘油、蜂蜡、焦糖色、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经过混合、均质、压丸、干燥、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的保健功能的凯镛®维生素C加E软胶囊。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535大豆油GB1886.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1886.8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蜂蜡GB1886.2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5009.8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5009.8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678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47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67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17405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557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GB299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YBB00122002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保健食品标识规定》3要求3.1原辅材料要求3.1.1维生素C应符合GB14754的规定;3.1.2天然维生素E应符合GB1886.233的规定;3.1.3大豆油应符合GB/T1535的规定;3.1.4明胶应符合GB6783的规定;3.1.5纯化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3.1.6甘油应符合GB29950的规定;3.1.7蜂蜡应符合GB1886.87的规定;3.1.8焦糖色应符合GB1886.64的规定;3.1.9二氧化钛应符合GB25577的规定;3.1.10所有食品原辅料还应符合GB2761、GB2762、GB2763的有关规定。
橄榄岷归软胶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祥宇牌橄榄岷归软胶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祥宇牌橄榄岷归软胶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橄榄油和当归提取物为原料,辅以食品添加剂(明胶、甘油)和饮用水,经混合、压丸、定型、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具有调节血脂功能的橄榄岷归软胶囊。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6783 食品添加剂明胶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67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7405 保健食品良好卫生规范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99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GB 23347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1WM/T 4 当归提取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第38号《保健食品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橄榄油:应符合GB 23347及GB 2716的规定。
蜂胶软胶囊报告书

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结果判定【感官要求】1、允许有少量的凝聚物,无外来杂质无外来杂质2、色泽应为内容物呈黑褐色,内容物呈黑褐色,色泽均匀一致色泽均匀一致3、气味和滋味应有蜂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有蜂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符合规定【净含量】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3500mg/100g 3680mg/100g 符合规定【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g ≤1000 380大肠菌群,MPN/100g ≤40 <30霉菌酵母,cfu/g ≤25 20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符合规定结论:本品依据蜂胶胶囊企业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检验人:复核人:负责人: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结果判定【感官要求】1、允许有少量的凝聚物,无外来杂质无外来杂质2、色泽应为内容物呈黑褐色,内容物呈黑褐色,色泽均匀一致色泽均匀一致3、气味和滋味应有蜂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有蜂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符合规定【净含量】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3500mg/100g 3700mg/100g 符合规定【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g ≤1000 360大肠菌群,MPN/100g ≤40 <30霉菌酵母,cfu/g ≤25 20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符合规定结论:本品依据蜂胶胶囊企业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检验人:复核人:负责人: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结果判定【感官要求】1、允许有少量的凝聚物,无外来杂质无外来杂质2、色泽应为内容物呈黑褐色,内容物呈黑褐色,色泽均匀一致色泽均匀一致3、气味和滋味应有蜂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有蜂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符合规定【净含量】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3500mg/100g 3660mg/100g 符合规定【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g ≤1000 380大肠菌群,MPN/100g ≤40 <30霉菌酵母,cfu/g ≤25 20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符合规定结论:本品依据蜂胶胶囊企业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沙棘苏子油软胶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沙棘苏子油软胶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沙棘苏子油软胶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沙棘籽油和紫苏籽油为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明胶、甘油)和饮用水,经配料、软胶囊成型、干燥、灭菌、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67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67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7405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99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SL 493 沙棘籽油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第38号《保健食品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3.1.1 原料3.1.1.1 沙棘籽油:应符合SL 493的规定。
沙棘苏子油软胶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沙棘苏子油软胶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沙棘苏子油软胶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沙棘籽油和紫苏籽油为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明胶、甘油)和饮用水,经配料、软胶囊成型、干燥、灭菌、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67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67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7405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99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SL 493 沙棘籽油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第38号《保健食品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3.1.1 原料3.1.1.1 沙棘籽油:应符合SL 493的规定。
互牌芦荟软胶囊 企业标准

芦荟软胶囊的企业标准:
1.范围:明确企业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识标签、包装、储存和运输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企业标准中引用的标准和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3.术语和定义:明确芦荟软胶囊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如原料、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
4.技术要求:包括芦荟软胶囊的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
其中,质量要求应该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农药残留指标等。
5.试验方法:明确芦荟软胶囊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包括取样方法、前处理方法、检测仪器、检测条件、结果计算等。
6.检验规则:包括原材料的检验规则、成品的检验规则、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
7.标识标签:明确芦荟软胶囊的标识标签要求,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批准文号等信息。
8.包装:明确芦荟软胶囊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形式、标识标签等。
9.储存和运输:明确芦荟软胶囊的储存和运输要求,包括储存条件、运输要求等。
蜂胶软胶囊企业标准2020版

Q/YXSW0004S-2020Q/YXSW企业标准Q/YXSW0004S-2020保健食品蜂胶软胶囊2020-5-21发布2020-5-21实施蜂胶软胶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食品蜂胶软胶囊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蜂胶、紫苏籽油、蜂蜡、明胶、甘油、纯化水、二氧化钛、焦糖色为主要原料,将原辅料经混合、压丸、干燥、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蜂胶软胶囊,其标志性成分为总黄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886.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5009.19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678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67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17405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T21302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24283蜂胶GB1886.8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蜂蜡GB299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GB2557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LS/T3254紫苏籽油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YBB 00122002口服固体约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 00212005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技术要求3.1原辅料3.1.1蜂胶应符合GB/T 24283、附录A1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11-11 发布 2005-11-11 实施 Q/HD 特殊膳食用食品 复合营养素软胶囊 (XX软胶囊)
北京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X80 北京X 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 标准 Q/XX002-2005 Q/XX002-2005 、八 ■-
前言
鉴于本产品系特殊膳食用食品,目前国内尚无国家标准,故参照 GB2763及本产品固有的特 性而制定本企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为质量监督部 门监督执法提供依据,为企业自检提供依据,按国内生产该产品的质量标准特制定。
本标准由北京 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 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准。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标准的规范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 本标准发布于 200X 年 11 月Q/XX002-2005 特殊膳食用食品 复合营养素软胶囊( XX 软胶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殊膳食用食品 复合营养素软胶囊(XX软胶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籽原花青素、大豆异黄酮、库拉索芦荟素、天然维生素 E、精制植物油、明胶、甘油、 纯化水、二氧化钛等为主要原料,经溶解、混合、压丸、洗丸、干燥、选丸、包装等生产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 特殊膳食用食品 复合营养素软胶囊(XX软胶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 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方法
GB 6543-1986 瓦楞纸箱标准
GB 6783-1994 食品添加剂 明胶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5197-1994 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19191-2003 食品添加剂 天然维生素 E
JJF 1070-200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细则
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75 号( 200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年版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葡萄籽原花青素、大豆异黄酮、库拉索芦荟素、天然维生素
钛均应符合附录 E的要求。 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
E精制植物油、明胶、甘油、纯化水、二氧化 Q/XX002-2005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指标 性状 软胶囊 气味 本品特有气味 滋味 本品特有滋味
色泽 本品特有色泽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铅(以 Pb 计,mg/kg) < 1.5
砷(以 As 计,mg/kg) < 1.0
汞(以 Hg 计,mg/kg) < 0.3
食品添加剂 按照GB 2760和GB 14880执行
3.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3的要求。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 1000
大肠菌群,MP N/100g < 40
霉菌,cfu/g < 25
酵母菌,cfu/g < 25
致病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得检出
3.5营养成分指标
营养成分指标应符合表 4的要求。 表4营养成分指标 项目 指标 原花青素(g/100g) > 12
大豆异黄酮(以金雀异黄酮计, g/100g) > 3
芦荟素(以芦荟甙计,g/100g) > 0.3
维生素E (g/100g) > 6
3.6净含量
按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75号(2005年)规定执行。 4试验方法
4.1感官指标检验
取样品20粒,剥开,内容物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性状、香气、品尝滋味,其性状及色香味应 符合表1的要求。QXX002-2005 4.2理化指标检验
4.2.1 铅
按 GB/T 5009.12 测定。 4.2.2 砷
按 GB/T 5009.11 测定。 4.2.3 汞
按 GB/T 5009.17 测定。 4.2.4净含量
以 JJF 1070-2000 测定。 4.3微生物指标检验
4.3.1菌落总数
按 GB/T 4789.2 测定。 4.3.2大肠菌群
按 GB/T 4789.3 测定。 4.3.3霉菌和酵母
按 GB/T 4789.15 测定。 4.3.4致病菌
按 GB/T 4789.4、GB/T 4789.5、GB/T 4789.10、GB/T 478911 测定。 4.5营养成分指标
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的测定方法检验。
5检验规则
5.1原料入库检验 原料入库前应由厂技术检验部门按原料要求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5.2出厂检验
5.2.1本产品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的产品都符合本
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种类证明书。 5.2.2取样方法
以同一次配料,同一班次生产包装好的产品为一批,同一批号产品中,在检验外部包装后,按表 出一定件数进行取样(或每批抽取样品为产品总数百万分之一,不满一万者亦以万计) 表5
每批产品的包装件数 应抽样件数 1-5件 全检
6-50 件 5件 51-100 件 10件
101-500 件 15件
501-1000 件 20件
合格后方可出厂。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 5规定挑
O Q/XX002-2005 5.2.3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功效成分等为必检项目。 5.3型式检验 5.3.1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5.3.2型式检验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B产品开始批量生产时;
C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开始生产时;
D 原料产地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5.4 判定规则
5.4.1 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按 5.2.2 取样方法复检(或应加倍取样复样) ,复检结果 符合要求时,作合格
论,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合格。微生物指标不复检。 5.4.2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 应由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或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 的规定办理) 。
6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标识本产品每件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
6.2 标签、标识 产品的标签、标识应符合 GB7718 和 GB13432 的规定。
6.3 包装
6.3.1 产品内包装采用聚丙烯塑料瓶,内包装瓶应符合
粒X 90粒/瓶,500mg/粒X 120粒/瓶。
6.3.2 本产品的外包装箱采用瓦楞纸箱。纸箱应符合
商标医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箱内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 6.4 运输 运输工具清洁、干燥,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受潮。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
6.5 贮存 贮存产品的仓库应保持清洁、阴凉干燥通风,严防受热或阳光暴晒。产品不得与潮湿地面接触,不得与有
毒有害物质混贮。 6.6 保质期
产品在本标准 6.4 和 6.5 规定的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 24 个月。
GB9688要求。包装规格为 500mg/粒X 60粒/瓶,500mg/ GB6543 要求,外包装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